註生娘娘又稱「授子神」,主司掌懷孕、生產,為婚後不孕及孕而保胎之婦女所奉祀神明之一,為養育之神。
  註生娘娘俗稱「註生媽」,其來歷是出自《封神傳》。據說姜子牙奉玉皇大帝之命,封三仙島之雲霄、瓊霄、碧霄職掌混元金斗(產盆之意),專擅先後之天,舉凡諸侯天子、貴賤愚賢,落地先從金斗轉劫。雲霄、瓊霄、碧霄在封神傳中合稱三姑,又稱三仙童子,乃龜靈聖母的門徒,今人稱為註生娘娘其實就是三合一的稱法。
  民間婦女深信註生娘娘操縱生命的開始、成長與凋零,為懷孕、生產、婚而不孕及孕而保胎之婦女所奉祀的對象。因此無論孕婦、產婦或初為人母者,皆虔誠祭拜註生娘娘,以祈求生育的順利平安。
  在過去,女人結婚、生子育女,以傳宗接代為重要的職責。多子多孫被認為是人丁旺盛,家道興隆的象徵,所以婦女對自己之產育莫不寄以極大的關懷,未生育者期盼早生貴子;有子者祈望保護子女無恙;有病時,期盼早日康復,這種關懷與寄望,自然產生了一種超乎人力的神,來保佑協助婦女的產育之事。
  所謖「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中國人自古以來,傳宗接代的觀念就根深蒂固,所以「注生娘娘」的香火旺盛,乃必然的事,但以注生娘娘為主神的廟宇并不多見,但是几乎各廟宇都以她作附祀。一般有供奉註生娘娘的廟宇,都將註生娘娘置於主神旁的廂房,大都是「附設」在奉祀觀音、媽祖、大道公等廟的兩廟或偏殿。註生娘娘的神像前,常附祀「十二婆姐」或「十二延女」,各抱一嬰兒,六好六壞以示生男育女,賢與不肖,均憑積善積德之厚薄而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中國人固有的觀念,自古以來,中國人也會特別注意傳宗接代的問題。對於婦女來說,是否能生孩子,或是否能生個男孩子,對其在家族的地位,以及自己的幸福來說,都是非常重要,因此註生娘娘也就應運而生了,並且成為許多婦女崇拜的神明。歷代對於註生娘娘的崇祀,不因時代及環境的改變,而有所差異。
  「注生娘娘」的香火旺盛,乃必然的事,古時候的人生愿望是「財、福、壽」三全,故常把「注生娘娘、土地公、天官賜福神」并列祭祀。
  註生娘娘的神像為左手拿生育簿,右手執筆,表示每一位婦女該生幾個子女,她的生育簿上都有記載。所以只要她一查,就知道該婦女生男或育女,或者接受祈願予以刪改,難怪那麼多婦女要來燒香跪拜了,而祈求有幾種:
求子者,擲茭許願,若獲註生娘娘允準,可將壇上所供奉的花簪插在髮上載回家,祈求早日懷孕得子。
祈求註生娘娘保佑孩子平安者,自備用紅紗線串上古錢的項鍊,於祭拜完後將之套在小孩的脖子上,祈求萬事平安。或以鎖牌、銅線在香煙上燻焚後貫以紅線懸於小孩的胸前,以拔病魔,稱為綰絭。
小孩生病時帶孩童到註生娘娘跟前,上香許願擲茭,獲得允諾後,即可將神前所供奉的小繡鞋,用紅紗線串上掛在病童頸上帶回家,痊癒後則於次年此日另製新繡鞋獻還。
家中如有年齡16歲的子女,也要向註生娘娘禱告,感謝註生娘娘保佑子女順利成年,並供奉紅龜粿。
  關於註生娘娘的由來,可謂是眾說紛云,有人所供奉的是佛教的觀士音、九子母,有人則是信奉道教的碧霞元君、西王母。在民間的信仰中,則相信註生娘娘是臨水夫人、金花娘娘或是媽祖。另外,民間有人供奉「天仙」、「送生神」、「送神娘娘」、「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和「送生娘娘」等。這些和生育有關的神,有的是從媽祖和觀音演變而來的,有的則是從巫女而來。
送子觀音:
「白衣觀音」,觀音造型中的一種,眉如繞月,面目和靄可親、著素袍,手中抱有一子,面目白淨、可愛,這就是在民間所流行的觀音送子圖。是傳說中掌管生育負責送子的神明,因此民眾相信於這天向白衣觀音祈求生子生女最為靈驗。若第二年果真喜獲麟兒,這個孩子就必須給觀世音菩薩做「楔子」,如此孩子將可長命富貴。民間的婦女相信,常訟「觀音經」,或是經常瞻仰觀音的佛像,就可以使不孕的婦子得子。在一些民間故事也描寫到,如果有一婦女在夜晚夢到觀音送子,那麼不久之後,這婦女就可得子嗣。此外,民間不但認為觀音可以送子,而且也可以操縱其性別。
九子母:
九子母,或稱九子鬼母,是佛教的「諸天」之一「歡喜佛」,是性和兒童的保護神,也是西藏佛教密的神佛。而歷代皇宮中,皇妃也多半會供奉九子鬼母,以祈求皇帝常來臨幸,自己早日得子。
碧霞元君:
傳說為東岳大帝的女兒,宋真宗時被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教認為其是受玉帝之命,管理天兵天將,察照人間的是非善惡,並主宰生育,是道教最大的生育神明。
王母娘娘:
又稱「西王母」、「金母」、「西姥」或「西天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本來是掌管驅疫、刑罰的神明,但是自從《漢武帝內傳》的王母賜蟠桃後,民間就流傳著在蟠桃會時求子的習俗。
臨水夫人:
本名陳靖姑(進姑)或陳夫人,福建古田縣臨水鄉人,故稱為臨水夫人。是閩南及台灣地區民間最為普遍被信奉的生育神明。而臨水夫人和注生娘娘這兩尊神明可能系同一神,因為她們都是管生育和安產的神,而注生娘娘沒有較清楚文獻可查。也有學者考証,民間有奉祀的「臨水夫人」和「注生娘娘」,并非同一尊神,但都是主司生育之神。
有人說,臨水夫人在宋淳佑年間封「崇福昭惠慈濟夫人」,明萬歷加封「天仙聖母青靈普化碧霞元君」,清咸丰改謚「順天聖母」,而「注生娘娘」的娘娘兩字,是「后妃」的稱呼,兩者在神號或尊稱有所一致,所以把臨水夫人視為注生娘娘。
《台灣縣志》說:「臨水夫人,神名進姑,福州人陳昌的女兒,生于唐朝大歷二年。少時秉露通幻。嫁劉,而懷孕數月。陸適逢大旱災,因脫胎祈雨而卒,年僅廿四。她臨死時說:我死后一定要做神,救人產難。果然,福建建寧府陳清叟有一個媳發,懷孕十七個月,還不能生產,死后變神的進姑看見這情形,下手施救,產下蛇數斗,而產婦獲得平安。」
《建寧府志》說:宋代埔城徐清叟,有一個媳婦懷孕,經過十七個月,還不能生產,家里的人,正在優慮,忽然有一個婦人,進門而來,自稱姓陳,專醫生產。吩咐徐清叟另找一所樓房,樓房中間,挖了一個洞,把孕婦安頓在樓上,再令仆人拿著棍子,在樓下看守。不久,孕婦生下一只白蛇,有一丈多長,從洞中溜下樓來,仆人舉起棍子把巨蛇打死,孕婦獲得平安。徐清叟大喜,拿了很多珍貴的禮物,要贈送那個陳姓婦人,她不肯接受,只向徐清叟索取一條手帕,請他下款寫「徐清叟贈救產陳氏」等字,并說她住在福州古田縣某地,辭別跨出門口,就不見蹤跡了。不久,徐清叟調任福州,派人找尋那位姓陳的婦人,都找不到,只聽得鄉下的人說,該地有一座陳夫人廟,鄉下的婦女難產,該廟的主神,常常化做人形,去救治孕婦,徐清叟打轎到那個廟一看,看到神像挂著一條手帕,正是他贈送那個陳姓婦人的,徐清叟就修表請朝廷封贈神號。
該志又說:該地婦女都很崇信該廟主神。生產之時,都要供奉夫人的畫像,等到平安生下嬰兒,在洗兒日,才向該畫拜謝,把它焚化,可見就是這樣,昔時的人,才把陳夫人看做專司「生產」的神,而稱她為「注生娘娘」。所謂注生就是執掌「生育」的事,「娘娘」是「后妃」稱呼。
天后娘娘:
就是海神,另一種則是司生育的神明。媽祖的崇拜,在台灣及閩南一帶,可算是非常的普遍,其又是女神,自然而然成為掌管生育的神明。
金花夫人:
又名金花娘娘,是廣東地區婦女和嬰兒的保護神,其廟宇稱之為金花廟,而其祭祀的活動,稱之為金花會。廣東地區的金花廟非常多。
七娘媽、天仙:
天仙也是中國民間較常被供奉的生育女神。
七娘媽,又稱七星娘、七姑等,是在閩南地區特別流行的生育神明。
張仙:
一般神育神大多是女性,但近代則出現了男性的生育神明,名為張仙,而民間也流傳著張仙送子圖。有人說張仙本來是家庭所供奉的貴神,後來有一位皇妃將其圖帶回宮中祀奉,因而成為了送子的神明。
保生大帝:
名吳本,字華基,是福建同安縣人,只吃素,並且行醫救人無數,而且不分貴賤,不論多難醫治的病,都可以被他治好。死後稱為花橋公,後來又封為忠顯侯、英惠侯等。到了明代永樂年間,才正式被稱為保生大帝。
農曆三月二十日為注生娘娘誕辰。
婆祖:
注生娘娘旁邊都配祀婆祖,又稱保姆、延女,有些稱為「鳥母」。其數目各有不同,小廟僅供奉兩尊,六尊,大廟則供奉十二尊、三十六尊。所以俗稱十二婆祖、三十六婆祖。她們各抱一個嬰兒,有好有壞,以示生男育女,賢興不肖,皆馮積善積德而論。
三十六婆祖,又稱三十六鳥母,亦是輔助生育的神,一說鳥母是依助生娘娘的旨意,賜予民婦不同的孩子,有的成為商販,有的成為農人,各行各業均有。
另一說「婆祖」就是注生娘娘身邊的宮女,專門照顧小孩出生后到十六歲這段期間的成長,使他們免于驚嚇、溺斃、灼燒、出麻疹等,保佑小孩的身心正常發育。即使再頑劣調皮或笨頭笨腦的小孩,婆祖都會使他們變得聰明活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