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節 台灣的地理環境與先住民的移入
 
台灣是中國大陸東南海上的一個大島,隔著台灣海峽和福建遙遙相對,最近的距離只有一百三十公里。


「台灣」原本是古代台灣台灣南部大潟湖「海翁窟」(今台南市安平與赤崁樓之間)海外沙線上一個小部落的名稱。十六世紀的「台灣」指今天台南安平古堡一帶,十七世紀初指今天台南市一帶,十七世紀中明鄭和清朝對抗期間,台灣已經是今天台灣全島的代名詞。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決定在台灣設官分治,設一府三縣,府名台灣,縣名台灣、諸羅、鳳山,「台灣」正式成為今天台灣本島與澎湖列嶼的代名詞。


現代的「台灣」則是包括台灣本島及琉球嶼(屏東縣)、蘭嶼、綠島(台東縣)、龜山島、彭佳嶼、黃尾嶼、釣魚台(宜蘭縣)等二十幾個附屬島嶼以及澎湖列島六十幾個島嶼以及東、南沙群島(高雄市)等島嶼的總稱。


台灣位居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由菲律賓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推擠而成,同時又位居西太平洋颱風地帶,是個多地震、多颱風的島嶼。夏季南風大盛,南方熱帶洋流北上;冬季北風盛行,北方寒帶潮流南下,不但影響台灣的氣候,也帶來豐富的海洋資源,形成富饒的漁場。


台灣夏季高溫多濕,冬季北部多雨而南部乾旱,古人視為瘴癘之地,易患水土病和傳染病,也不宜木結構建物,防蛀、防腐、防裂都是難題。


台灣位居北緯2%度30分到21度5分之間,南北長約380公里、寬約140公里、海岸線長約1250公里,面積近三萬六十平方公里(日漸增加),三分之二以上是山地。二十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百座(通稱百岳)。島嶼中央是由粘板岩構成的中央山脈,北起蘇澳南迄恆春,全長約340公里,西斜面由北而南又有插天山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衝上斷層的阿里山山脈;東側則是台東地塹和由片岩構成的濱海台東山脈。


台灣的東北角有宜蘭沖積平原,西部由北而南依序是台北盆地,桃竹苗丘陵台地,台中盆地和東邊的埔里盆地群;往南則是彰化、雲林和嘉南、屏東平原。介於山地、平原之間的則是八卦台地、斗六、嘉義、新化丘陵。由二十公尺高山陡降到海岸,短短數十公里,落差大、水流湍急,蓄水、防洪是台灣居民的重要課題。



▲台灣沿海輪廓像蕃薯,接峰面圖卻像飛躍的雲豹(採自《台灣省通志》)



有些人根據現代台灣海岸線的輪廓,稱台灣為「番薯」。其實台灣的輪廓變化很大,尤其是東北角和西南沿海。


根據康熙末年十(十八世紀初)的紀錄,今天嘉義台南和高雄一帶,有三個大潟湖和許多小潟湖羅列其間。嘉義布袋以南、鹽水以西、麻豆以北稱「倒風澳」,將軍以南,佳里、永康、赤崁樓以西為「海翁窟」(後來文人稱之為「台江」,道光三年,一夕之間因颱風而壅塞大半),今天的高雄市區大部份地區則為「丹鳳澳」。今天的鹿港(彰化)、北港(雲林)、左營、內惟(高雄)都在海岸線上,如今距海多則十六、七公里,少則七、八公里。台北盆地在康熙三十三年因地震而形成台北大湖,海舶可以直達南邊的新莊和東北角的汐止。


更早一些年代的海岸線,可以根據存留大量鹹水貝的考古遺址-貝塚來推定。年代比較確定的貝塚如下,括弧中的數字是經過專業考訂的年代:


1.內惟龍泉寺貝塚(高雄市內惟龍泉寺後面)


2.覆鼎金貝塚(高雄市覆鼎金,A2000~400)


3.鳳鼻頭貝塚(高雄縣林園鄉鳳山丘陵南端,3500~2000)


4.大湖貝塚(高雄縣路竹鄉杜西村,3170 ~2990)


5.湖內貝塚(高雄縣湖內鄉湖內,2000~1000)


6.八甲貝塚(台南縣歸仁鄉八甲村,6000~5000)


7.牛稠子貝塚(台南縣仁德鄉牛稠子,台南台地東緣,4000~3000)


8.六甲頂貝塚(台南縣永康鄉六甲頂, 2510士40B.P)


9.蔦松貝塚(台南縣永康鄉蔦松,1740士 50B.P.)


10.崁頂貝塚(雲林崙背鄉豐榮村,1000~300)


11.八卦山貝塚(彰化八卦山彰化國小東,海拔20公尺)


12.番仟園貝塚(台中大甲鐵●山前緣,1500~400)


13.芝山岩貝塚(台北市士林,6510~3485)


14.圓山貝塚(台北市圓山,4220~3490)



▲貝塚分布圖:網點部份相當於二、三千前的海岸平原及砂洲


 
1950年,地質學家林朝棨曾繪製嘉南平原貝塚分布圖,顯現貝塚時代的海陸分布。以現今已知的貝塚年代,圖中所示,大約是二~三千年前的狀態,像高雄市的覆鼎金、高雄縣的湖內、雲林崁頂、台中大甲番仔園都還不到一千年。除了人文的貝塚之外,在西南平原上的大岡山、小岡山、半屏山、壽山、鳳山、鵝鸞鼻、小琉球,都是隆起的珊瑚礁。台南縣左鎮鄉發現大量發現沉積化石,八卦山海拔二十公尺處的貝塚,也顯示四、五年前的海岸線可能更向內陸延伸,貼近八卦台地和斗六、嘉義、新化丘陵。


台灣已知的考古遺跡中,位置在海拔一百公尺以上的超過三十個,位居中、南部中央山脈西側的有六十個,像南投仁愛鄉的曲冰遺址,位居海拔900~923公尺的河階台地上,碳十四年代3990士85~750士75B.P.;南投集集鎮的洞角遺址,位居海拔270~310公尺的河階上,碳十四年代3840士380B.P.,其他像台中新社新六村,南投集集鵝田、大坪頂,竹山水車頂、後溝坑等遺址都在三千年以上。三千年以上在中國史上相當於周王朝前期(學者推算周召共和元年約當西元前841年),曲冰和洞角的年代則相當於夏王朝時期(約西元前21~16世紀)。先住民住在山區,並不是受到漢人的壓迫(漢高祖元年是西元前206年,兩、三千年前還沒有所謂民族或漢人),最大的可能是:當那些先住民移居台灣的時候,今天的西、南平原區還沒有成形,居住在山地(山地遺址)和海濱(貝塚遺址)是自然而合理的現象。



▲水墨畫家筆下的康熙末年台北地圖(尹章義蒐藏)


 
宜蘭沖積平原上有大竹圍貝塚遺址,位於礁溪白雲村,是平原上略凸的小丘,推定年代4500B.P.~150B.P.。
 
第二節、台灣先住民的分布與先住民文化
遠古時代的台灣是什麼模樣呢?在很久很久以前,早在台灣海峽形成之前,台灣這個地方便有人類的出現,這些「台灣人」最遠可追溯至一萬年前(在考古學上是很晚近的年代),據考古學家指出,那時地球尚值冰期,海平面很低,各大陸往往和鄰近的島嶼連在一起,因此現在的台灣海峽其實是陸地,人類或者動物都可從大陸那頭「走」過來。


由於這些歷史遠在人類有文字紀錄以前,因此要了解那時的人類生活,只能仰賴考古發現的遺跡,才能拼湊出一些資料。台灣的史前遺址依其出土器物的特徵可分成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及金屬器時代,所謂「舊石器」時代是指當時人類的器物以打製的石器為主,並過著狩獵、採集的經濟生活;「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則懂得磨製石器、製造陶器,更開始了農耕生產;「金屬器」時代的人類除使用鐵器、銅器外,還會煉金,生產力較前又增加許多。


在舊石器時代遺址方面,目前台灣年代最早的是長濱文化遺址,這個遺址位於台東縣長濱鄉,位處上升地形,海洞穴高處年代早,低處年代晚,大約在一萬八千年至一萬五千年間,1968年山台大考古隊發現,由於地點就在花東海岸重要景點-八仙洞,因此相當著名。長濱文化並不限於一地,另外屏東南端的鵝鑾鼻、台南縣的左鎮也都發現類似的文化遺址。


台灣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很多,但是可能都不是由長濱文化演變出來的,因為距今約一萬八十至一萬年前,地球冰河期結束,氣溫逐漸上昇,海平面隨之上升,台灣正式為一個島嶼,台灣海峽出現,所以台灣的新石器文化可能是由中國華南或東南亞所移入的。



▲平埔族分布圖(採自《台灣省通志》



台灣目前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則為大坌坑文化,典型在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台南的歸仁、高雄的林園及台東鐵路新站附近的卑南都有大坌坑文化的遺留;除此之外,位於現在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內的圓山遺址,亦為台灣另一個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圓山遺址是「貝塚」,其中有當時人食用蜆、蠔等貝類後,大量丟棄堆積而成的「貝殼堆」,內含豐富的文物,也有墓葬的遺跡。圓山遺址自日治時代發現以後,因歷次的工程建設,毀壞極大,現在殘存的僅剩育樂中心內的一角,十分可惜。


新石器時代由於開始農業生活,生產力提升,後期人口逐漸增加,也有不少的移入人口,隨著這些外來人口的移入,金屬製造也隨之傳入,台灣逐漸走向金屬器時代。台灣最著名的金屬器文化是位於台北八里的十三行文化遺址,除了鐵器外,還發現來自中國大陸的「五銖錢」(漢代)和「開元通寶」(唐代)等貨幣以及瓷器,顯見當時與中國大陸的往來。除此之外,在台中大甲、台南永康及花東海岸一帶,都有金屬器文化遺跡。


到了較近代以後,台灣島上的居民主要為今日稱之「原住民」的土著民族,在語言學上,這些土著民族與印尼、菲律賓、太平洋群島上的居民同屬南島語系。漢人來到台灣後,以漢人中心的觀點概稱他們為「番」,又將有相當程度漢化者稱為「熟番」,漢化程度較低者稱做「生番」,或以原住民居住地區分為「高山族」、「平埔族」,後者的劃分方式直到現今仍有許多人沿用。深究來說,這樣的劃分並不十分嚴謹:首先,整個台灣的原住民並非只有兩族,他們雖然都是南島語族,但足語言多半不能夠互通。再者,所謂高山族的原住民並不必然住在高山,像是分布於東岸的阿美族或蘭嶼的雅美族便不住在高山,因此,為使分類更為嚴謹,學者根據原住民的語言和文化再詳加區分,把平埔族分為十族。首先將平埔各族今昔分布情形表列如下:(參見表一)


表一:平埔族族群今昔分佈表
 
族別 主要原居住地區 曾遷移路線 現今可能主要分布地區
凱達格蘭Ketagalan(族名尚有爭議)
 台北盆地為主,北起基隆、社寮、和寮等里,沿大屯山至淡水河口之小平地,南達桃園。主要社群約32社。 一部分移往宜蘭建立哆囉遠社和里社。 台北附近少數外,大都不明。
道卡斯Taokas 北起新竹,經苗栗至台中縣大甲鎮以北,沿海平原一帶,主要社群約16社。 一部份移往宜蘭平原與埔里盆地。 苗栗、後龍、新港、新竹、竹北、關西、南埔里鎮。
拍宰海Pazeh
 以豐原為中心,北起大甲,南迄潭子,東到東勢,西至大肚山;以岸里、樸仔籬、阿里史、烏牛欄四大社群為主。共約16社。 阿里史與岸里社及北部平埔千餘人,於嘉慶九年至宜蘭開墾羅東、三星一帶;之後有部分社眾及烏牛欄社於道光三年入墾埔里。 台中縣豐原、東勢、潭子,小部分南投縣埔里鎮。
拍瀑拉Papora 大肚溪以北,清水鎮以南,大肚台地以西之海岸平原。主要聚落:大肚、水裡、沙社、牛罵,四社均在台中縣境。 不明。 埔里鎮。
巴布薩Babusa 大肚溪以南,濁水溪以北、彰化平原大部分及台中盆地一部分。主要聚落:東螺、二林、眉裡、半線、紫仔坑、阿束、馬芝遴、貓霧木棘七社。 東螺社一部分移居宜蘭,其餘部份移居埔里。 南投縣埔里鎮。
洪雅Hoanya 台中縣霧峰鄉以南,台南縣新營市以北,接近山麓地帶之平地,包括Lloa Arilun六社,約十三社。 道光年間,Arilun支族大部分及Lloa之斗六門、貓兒干二社亦移居埔里盆地。 南投縣埔里。
卡瓦蘭Kavalan 原分布於宜蘭平原,清嘉慶15年入版圖時稱熟番38社,分為東西兩勢:東勢社以加禮遠、掃笏、奇武老為大,西勢20社以哆囉美遠、珍仔滿力、辛仔罕為大。 光緒3年,以加禮遠為主,率部分族人移往花蓮。 宜蘭、羅東、三星鄉、花蓮縣海岸公路沿線、台東成功嶺。
西拉雅Proper Siraya 原居台南之平地、以新港、大目降、蕭壟、麻豆四大社為主。 部分陸續遷移往高雄、屏東、台東、花蓮,部分留居原地或移往中央山麓一帶移居。 台南縣鐵路以西為主,高雄縣境西邊山麓或平地。
馬卡道Makatao 原居鳳山地方至高屏溪流域。 移居屏東平原之山麓地帶,部份移往恆春、台東、 花蓮。 台東縣、屏東縣。
四社平埔(頭社、霄里、芒仔芒、茄拔) 原居台南縣烏山山脈以西,曾文溪流域之平原地帶。 向東移往楠梓仙溪、荖濃溪沿岸,部份族人移往台東、花蓮縣境。 花蓮縣瑞穗鄉以南至台東縣關山鎮及海岸公路沿線。總括:北回南線以南,接近山麓地帶為主。
 
資料來源:林清財《西拉雅族祭儀音樂研究》,師大音研所碩論,1998年6月。(筆者將原表西拉雅族三支分列為三族,道卡斯族的遷徙也略作刪改)


平埔族各族之間的社會文化應該有所差異,但現今我們對平埔族文化的了解並不多,難以詳述各族文化的異同。就目前所知,平埔族是母系社會,結婚時係由男方入住在女方家裡,通常耕種的工作是由女人負責,男人則負責狩獵及部落的公共事務;平埔族的耕種方式較為粗放,作物收成時,先留下以後一年所需糧食,剩下的作物再拿去釀酒;在宗教上,平埔族有自然神崇拜及也祭祀祖先,現在仍有一些平埔族人會舉辦祭拜祖先的儀式,每族儀式舉行的時間不一,噶瑪蘭族是在農曆12月中旬進行,拍宰海族則在農曆11月15日。學者將高山族地分為十族:


1.泰雅族:分布面積最大,包括台北、桃園、新竹 、台中、南投北部、花蓮北部、宜蘭等山地鄉皆有泰雅族人的蹤跡,而現今台北烏來、宜蘭太平山、台中梨山、南投霧社、花蓮天祥等著名景點都是泰雅族人的集中地。


2.賽夏族:主要分布在新竹縣五峰鄉和苗栗縣南住鄉,而賽夏族的矮靈祭現在已成為台灣一年一度重要的觀光盛事。


3.布農族:主要分布在南投縣、高雄縣北部、花蓮中部、台東縣北部的山區,現在南投的柬埔、台東南橫東段等景點都是布農族之 所在地。


4.鄒族:主要分布在南投縣南部、嘉義縣、高雄縣山區,如今著名的阿里山風景區、南橫西段等地即為鄒族人的居住地。


5.魯凱族:主要分布於高雄縣南部及屏東縣北部山區,而茂林風景區即是魯凱族的集中處。



▲原住民高山族分布圖(採自《台灣省通志》)


 
6.排灣族:主要分布於屏東縣、台東縣南部山區,而三地門風景區、盛產金針的太麻里都是排灣族人的住居地。


7.阿美族:主要分布在花蓮台東海岸及縱谷區,包括花蓮秀姑巒溪一帶、台東八仙洞的三仙台都有阿美族人的蹤跡。


8.卑南族:主要分布在台東縣的卑南鄉。


9.達悟族(雅美族):主要分布在台東縣的蘭嶼。


10.邵族:主要分布於南投日月潭一帶。(部份學者將邵族列在平埔族項下)


各族的社會組織各有不同的特色,如賽夏族、布農族、鄒族屬父系杜會;阿美族、卑南族,則屬母系杜會,財產由女兒繼承,男子負責部落的公共事務魯凱族為貴族社會,土地是貴族所有,一般族人無論是耕作或漁獵都要向貴族納租,財產繼承以男子優先;排灣族亦為貴族社會,不同之處在於財產繼承上,無論男女以長者優先;而達悟族便沒有明顯的氏族與階級觀點,有漁團組織,成員負責造船、修船,漁獲也由漁團成員平分;至於泰雅族亦無濃厚的親族觀念,部落由各個祭團所組成,由祭團領袖推舉部落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