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其他國家地區和組織的反應
在波蘭弗羅茨瓦夫城的一象徵這場人民抗議事件的象徵性雕塑 - 被坦克壓扁的自行車和坦克行進痕跡
六四事件後西方各國一致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但持續不到一年,出於包括自身經濟利益的各種考慮,在與中國政府達成妥協的情況下,1990年部分國家陸續恢復了和中國的接觸和正常經貿關係,1989年以前的進行的軍事合作則被全面中止。
6.1 對事件採取負面態度
· 聯合國
6月5日,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的發言人發表談話:周末有人認為有必要在北京使用武力,結果造成許多公民喪失了生命。聯合國秘書長對此極為沮喪。秘書長非常注意聯合國憲章的要求,即聯合國不應當干涉基本上屬於各國本國司法權範圍內的事務。然而,他非常希望在目前十分棘手的形勢下能實行最大的剋制。
· 世界銀行
6月12日,世界銀行發言人西松說:「世界銀行今天決定中止向中國發放新的貸款」。世界銀行董事會原定於十三日討論北京提出的總共將近2.3億美元的兩筆新貸款的要求,但是,由於目前的局勢,關於這些要求的討論將延期。二十六日,世界銀行發表一項聲明說:「在同中國當局磋商以後,已決定在銀行執行董事會開會之前推遲考慮幾項貸款」。世界銀行發言人西松說:「此次推遲考慮的貸款約為7.812億元,本應在該行財政年度的最後一個月六月份進行討論。這筆準備用於資助七個項目的資金本應由世界銀行及其附屬機構國際開發協會提供」。
· 美國
6月5日上午,布希總統宣佈對中國採取五項行動:
1. 暫停政府對政府的一切武器銷售和商業性出口;
2. 暫停美國和中國軍事領導人之間的互訪;
3. 同情地重新研究中國留美學生要延長逗留時間的請求;
4. 通過紅十字會向那些在突然襲擊中受傷的人提供人道主義的醫療援助;
5. 在中國的事態不斷揭開的同時重新研究我們的雙邊關係的其它一些方面。
當天中午,布希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了四名中國留美學生,併進行了四十分鐘的會談。五日,眾議院以406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譴責北京鎮壓事件,支持布希總統採取行動斷絕同中國軍事合作的決議」;
六日,美參議院以100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一項要求總統對中國政府實行國際制裁問題的決議,包括:
1. 呼籲美國進出口銀行和海外私人投資公司回顧給同中國的貿易提供資金的問題;
2. 強烈要求美國負責放寬辦理向中國銷售的出口許可證手續的機構於作決定時考慮中國目前的局勢;
3. 強烈要求美國之音電臺立即增加華語節目。
同日,國務院新聞發言人瑪塔特懷勒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美國政府准許所有旅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在其簽證到期後繼續留在美國,而不改變其身份。當時大約有四萬五千〇八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出於各種不同目的滯留在美國。
七日,由於中國戒嚴部隊向外交人員公寓開槍,美國大使館下令外交人員家屬全部從北京撤離,一百二十五人離開中國。八日,美國國務卿貝克說「中國的權力鬥爭正在進行,局勢極不明朗,以致無法斷定誰在執掌政府的權力」,並「呼籲所有在中國的美國普通公民儘快離開那個國家」。同日,紐約市長郭德華宣佈中止同北京的姊妹城市的關係,並建議市政委員會命名紐約市第四十二街和第十二大街的交叉路口為天安門廣場。二十日,美國白宮發言人宣佈,美國政府將要求國際金融機構推遲考慮向中國提供新貸款,以抗議北京繼續鎮壓持不同政見者,並已爭取其他西方國家暫停對中國的多邊貸款的努力。
· 歐洲共同體(歐盟前身)
六月五日歐洲共同體執行委員會發表關於中國局勢的聲明,「對於痛受折磨的北京人民遭到鎮壓表示遺憾」。「如果中國政府的政策開始走上一條使迄今為止奉行的開放和改革政策有夭折危險的道路的話,這種合作有永久性地受到影響的危險。並取消預定六月六日中國經貿部長鄭拓彬前來共同主持共同體中國聯合委員會的高級磋商會議。六日,歐洲共同體十二個成員國發表公報,強烈地譴責對和平的示威者採取的造成大批人員死亡的武力鎮壓」,「對中國發生的悲慘事件極為震驚」,並指出「嚴重的動亂仍在繼續」。呼籲「中國當局停止對北京和全國的沒有武裝的老百姓使用武力,立即著手尋求目前衝突的和平解決辦法」。並聲明,「同級人士之間的會見已經取消,共同體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將中斷」。
二十七日,第四十一屆歐洲共同體首腦會議決定通過制裁中國的《關於中國的聲明》,主要措施包括:
1. 在適當的國際機構內提出中國的人權問題;要求獨立觀察員能參加審判和探望犯人;
2. 停止各成員國同中國的軍事合作和實行武器禁運;
3. 中斷雙邊部長級和高級接觸;
4. 推遲共同體及各成員國的新的合作計劃;
5. 文化、科學和技術合作計劃僅限於在目前情況下還有意義的行動;
6. 各成員國延長願意延期的中國學生的簽證;
7. 推遲研究提供新貸款的要求和推遲研究世界銀行的新貸款。
· 加拿大
四日,加拿大政府發表聲明指出:"對中國軍隊對主張民主的抗議者的鎮壓感到震驚,並敦促北京停止愚蠢的屠殺"。外交部長克拉克說,"中國政府不分青紅皂白和野蠻地使用武力對付北京的學生和市民。我們對這種愚蠢的暴力行為和因此而造成的悲慘的死亡表示強烈震驚。""我們要求中國政府立即採取措施停止它的軍隊的這種野蠻的屠殺。"
· 英國
六月五日下午,英外交大臣傑弗里·豪召見中國駐英臨時代辦宋明江,「對北京流血事件極為震驚。」並決定,「取消中國司法部長蔡誠對英國的訪問」、「取消英國農業大臣約翰·麥格雷戈對中國的訪問。」英國報業大王馬克斯韋爾的鏡報集團於六月七日起停止在歐洲出版中共當局官方的英文版報紙《中國日報》。六日,英國首相瑪格利特·柴契爾夫人在下議院有力地說,「這場流血表明,共產主義總是隨時準備把自己的意志用武力強加給頭腦單純的人們」,「每個國家都在單獨地並共同地設法研究如何最有效地以實際行動向中國政府表示這一點」,顯然,(英國)不可能繼續與中國當局保持正常的來往」。「在目前情況下,難以看出如何才能繼續與中國政府就香港的未來進行接觸。」傑弗里·豪說,「在目前情況下,一切高級軍事接觸和政府官員訪問均已停止。」
· 法國
六月六日,法國總理米歇爾·羅卡爾宣佈,「我們準備從現在起凍結我們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級關係」。凍結「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級關係的作法涉及到政治關係,並立即生效」,「在共和國總統、總理及政府官員同中國領導人之間將不再有任何的接觸」。七日,外交部長羅朗·迪馬在國民議會宣佈,「法國將把它駐中國的外交代表減少到必要的最低限度,總理星期二宣佈的法國凍結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所有級別的關係的決定,顯然並首先適用於軍事方面的一切合作,也涉及兩國間的整個政治關係」,並表示,「任何訪問都將中斷」。
· 西德
六月五日,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在紐約與德奎利亞爾秘書長會晤後說:「鑒於軍隊對北京示威者的屠殺,我不僅對處理緊張形勢時動用武力表示最深切的遺憾,而且希望中國重新採取符合其人道傳統的方法。」聯邦外交部長根舍說:「在北京的民主運動被鎮壓下去之後,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將不會有高級會晤。」他還說:「我已通過電話同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外長就協調一致的反應取得了諒解。」聯邦政府正式發表聲明,呼籲中國政府不要再使用任何暴力,通過對話解決危機。八日,聯邦部長赫爾穆特·豪斯曼宣佈取消德中經濟委員會秋季會議。
· 比利時
取消了預定六月六日兩名國務部長與中國經貿部長鄭拓彬的部長級會談。
· 葡萄牙
六月五日發表政府聲明,「對北京發生的慘劇極度悲傷。堅決反對向手無寸鐵的平民使用暴力」,「支持歐洲共同體主席以十二國的名義馬上表態」。七日,葡萄牙總理阿尼巴爾席爾瓦說:「我們對中國局勢表示憂慮,決定派一名部長前往澳門安慰這塊將於一九九九年歸還中國領土上的居民。」
· 西班牙
六月五日,西班牙首相岡薩雷斯說「對中國發生的鎮壓學生事件極其擔心」,「希望中國能夠使其民主化進程達到終點。」六日晚,外交大臣費爾南德斯宣佈「西班牙政府已決定凍結同中國高層接觸」。
· 奧地利
六月五日,總統瓦爾德海姆、總理弗拉尼茨基、外交部長莫克等相繼發表談話,「對北京事件極為震驚,要求中國領導人立即停止動用軍隊,和平解決事態」。奧外交部當日召見中國駐奧大使,「聲明奧政府立場並讓大使轉交奧政府抗議。奧政府還將保留採取其他步驟的權利」並取消原定歡迎正在奧訪問的中國司法部長蔡誠的接待活動。決定關閉奧鋼聯和愛林等公司駐北京代表處。
· 希臘
六月五日,希腊外交部發表聲明:「對事態的不利發展,對暴力衝突和造成的傷亡深表遺憾。我們希望中國的事件將不會導致民主進程走向絕境。」執政的泛希腊社會主義運動、最大的反對黨希腊新民主黨、希腊共產黨、希腊左翼黨、希腊民主黨都於同日發表聲明進行譴責,三千多名希腊人在雅典市中心進行遊行,併到中國駐希腊大使館門前抗議。
· 芬蘭
六月五日芬蘭外長佩爾蒂·帕西奧發表聲明,「對中國如此使用暴力無法理解」。「社會主義民主絕不是向群眾動用裝甲車,人民的軍隊絕不是向人民群眾開槍」。同日,芬蘭共產黨主席阿爾莫·瓦爾斯特也發表聲明予以譴責。
· 荷蘭
六月六日,荷蘭外交大臣漢斯·范登布魯克宣佈,「荷蘭將凍結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關係」。六日晚,荷蘭外交部宣佈,荷蘭王國已決定中斷它同中國的高層接觸,「不再進行任何新的會談。」
· 丹麥
六月七日,丹麥政府決定「取消對中國的援款和出口貸款,取消援款的建議是由外交大臣埃勒曼延森提出的,已獲議會批准」。丹麥議會外委會主席埃爾姆奎斯特說,「中國當局的暴行必須停上。只有當這個國家出現另外一種政治氣候時,援助才能恢復」。丹麥對中國的援款和貸款總計十億丹麥克朗,約計1.5億美元。
· 瑞典
六月五日宣佈:取消國防大臣卡爾松對北京的訪問,取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對瑞典的訪問。八日,瑞典外援大臣萊納耶爾姆.瓦倫宣佈「凍結對中國的援助,這一決定是中國事態發展的結果」。瑞典對中國的援助包括贈款和軟貸款。凍結援助的影響之一是,中國對瑞典愛立信電訊公司的程式控制電話價值一億美元的訂貨將被迫取消。
· 瑞士
六月五日瑞士聯邦政府就北京事件向中國駐伯爾尼大使館遞交了一份照會,「呼籲採取剋制和尊重人權,希望以對話替代武力手段」。
· 澳洲
澳大利亞總理霍克在電視演說中為死難者落淚,並即時取消訪問中國的計劃。
· 紐西蘭
六日下午,總理朗伊宣佈:「內閣己決定請外交部長馬歇爾召見中國駐新大使倪正建,告訴他紐西蘭政府對北京的流血事件感到憎惡」,「政府還將指示紐西蘭駐華大使向北京當局轉達紐西蘭政府的立場」,「取消警察部長定於二十日對中國的訪問」。朗伊還宣佈:「在最近的將來,暫停紐西蘭政府部長和中國政府代表之間的接觸,政府將不得不再次研究中國局勢。」呼籲紐西蘭公民不要去中國旅遊。
· 南斯拉夫
六月六日南共聯盟中央主席團發表聲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最新事態的發展極為憂慮,並對所發生的悲慘事件和無辜的人員犧牲表示遺憾。這種事態發展本身孕育著民主進程被制止和中國共產黨所進行的經濟和政治改革被停止的危險。」「希望中國共產黨通過政治努力和在社會上進行公開對話消除上述危險,並同所有民主的進步力量一起保證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繼續進行下去。」八日,南斯拉夫外交部長布迪米·隆查爾在議會發表講話「積極發動的經濟開放與它帶來的後果之間的衝突已經開始影響(中國)社會政治趨勢,它們沒有受到所有人同等程度的珍視。」「無論哪種發展思想在中國占上風,那裡的事態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影響總的國際關係,這個國家正面臨著艱難的日子」。
· 匈牙利
六月五日,政府國務部長波日高伊·伊姆雷和外交部長霍爾恩·久洛發表談話「北京事件非常令人遺憾,也向我們提出一個嚴重的警告,我們必須採取一切措施,使任何一個政權都不能使用這種手段,去鞏固保守統治地位和獨裁統治。」匈牙利政府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上說,「這一悲劇證明,在改革過程中,行使權力的政治家的忍讓精神和為民族命運負責精神是多麼重要,政府為建立保證基本人權的法律是多麼必要。」七日,匈牙利政府發表聲明強調,「用武器和暴力同思想問題和政治立場作鬥爭是毫無意義和不能解決問題的」。「尊重基本人權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事業和國際義務,任何國家都不能把這看成是絕對的內政」。當天下午三時,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總書記格羅斯就中國事件發表聲明,一、我代表匈黨領導和全體黨員堅定地宣佈,我們強烈譴責暴力和兄弟之間的戰爭。這種方式同社會主義是不相容的。武裝力量不是解決社會政治問題和權力鬥爭的手段。二、我真誠地希望,理智將占風,並能很快地回到和平建設的道路上來。
· 波蘭
六月六日,波蘭政府發言人發表聲明,「波蘭社會和當局以深切關注的心情得悉在北京發生的悲劇性事件。我們對死傷者的家屬表示最真摯的慰問。」「在北京發生的事情是與我們友好相處的人民的重大悲劇性事件。我們相信,中國人將跟過去一樣不訴諸武力,而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當前的衝突。我們相信,理智和現實主義將占上風,中國的改革進程和它的國際地位將不遭到削弱。」五日、六日、七日、八日,波蘭報刊、電臺、電視臺連日來以最顯著的位置,作為頭條國際新聞報導北京局勢,七日晚波蘭國家電視臺播放了長達十二分鐘的「中國事件專題」。十三日,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說:「中國是個幅員遼闊而又神秘的國家。我只能對發生的事情感到遺憾。」關於軍事管制,「只有當國家的基礎本身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才有理由作出這樣一個決定。我們應當盡一切努力來防上再度出現這樣一種局勢」。
· 蘇聯
六月六日,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於中國事件聲明」:「不管情緒有時是多麼激烈,重要的是要耐心地尋找由社會團結目標所確定的相應的政治解決辦法」,「中國目前發生的事件是該國的內政。其他方因施加壓力的任何嘗試都是不合適的。這種嘗試只會激化情緒,而無論如何也不會促進局勢的安定」,「我們衷心希望友好的中國人民能夠儘快翻過自己歷史上這悲慘的一頁」。九日,蘇聯政府發言人格拉西莫夫說:「我們沒有預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對此感到極為驚愕。」、「上個月去北京舉行三年來第一次蘇中最高級會談的官員們知道這些抗議活動,但是出於禮儀上的考慮,我們避免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求民主的運動上。」「自從上周末北京發生暴力事件以來,就無法和中國首都進行電話聯繫」。十五日,戈巴契夫就中國局勢發表看法:「我們大家都對中國發生的事情感到十分不安。我們大家都在為這個偉大國家的深刻改革和改造的進程是否會中斷而感到擔心」,「這將給世界局勢健康化的整個進程帶來損失」。
· 越南
六月八日,政府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聲明,西方電臺報導河內支持中國政府的行動「純屬捏造」。「這是中國的內政。發生這場流血事件是令人遺憾的。我們希望中國的局勢正常。」
· 巴西
政府六月五日發表聲明「對這個友好國家的人民和政府帶來的動蕩感到痛心。」這一聲明打破了巴西不對其它國家內部事務發表評論的慣例。
· 泰國
總理差猜·春哈旺聲明:「對中國發生的事件表示遺憾。這是中國的內部事務,我們不考慮任何看法。」但他又說:「如果中國採取強硬路線的領導人居支配地位,就有可能使解決柬埔寨衝突的速度緩慢下來」。八日,泰國政府派專機撤回在北京的八十五名泰國公民,泰國駐中國大使館只留十名官員。
· 馬來西亞
六月八日,總理馬哈迪說:「我們無意干涉他們的內政。但是,我們對造成許多人死亡,尤其是造成許多青年死亡的戰鬥表示遺憾。」
· 南韓
六月五日,外務部發表聲明,對「事件表示關注」,並希望「局勢不致進一步惡化而能和平解決」。
· 日本
六月五日,日本首相宇野宗佑在首相官邸說:「我對戒嚴部隊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進行武力鎮壓造成重大傷亡一事不勝憂慮。期望局勢能平穩下來。」同日,社會黨、公民黨、民社黨發表聲明進行譴責。並從六日起,日本三和銀行、大和銀行、住友銀行、日本生命保險公司、松下電器公司、西武百貨、三越公司等駐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辦事處人員被指示回國,當天有一千一百六十三名日本人回國。六日,日本銀行協會聯合會會長宮琦宣佈:「日本銀行已經凍結了給中國的兩筆貸款,數額為一.四五億美元。」七日,日本首相宇野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上說:「在中國的日本人有八千三百人,今天已指示他們撤離。」「中國的情況令人憂慮。不能把槍口對準國民。」「要召見中國大使,正式轉達政府的嚴厲見解」。下午,外務省事務次官村田約見中國駐日大使楊振亞,聲明「對於造成流血慘案的中國政府行為,從人道上來說是不能允許的。」同日,中國戒嚴部隊因向外交人員公寓開槍,三名日本使館人員住宅遭槍擊,日本駐華大使中島向中國外交部提出強烈抗議,當天有一千七百七十四名日本人離京。同日,日本官房長官鹽川宣佈「為了徹底保護在中國的日本人,已向居住在北京的日本人發出了避難勸告」,並表示實施兩項政策:「一、通過紅十字會提供藥品等緊急援助;二、延長在日本的中國留學人員在日本的逗留日期」。八日,通產省宣佈把從中國提供出口匯單保險的「一般國家」劃為「特殊國家」,這樣,每宗貨物均需要取得批准方能出口。二十日,日本政府宣佈,「已自行凍結要向中國提供的巨額貸款」,這筆巨款約為五十七億美元,這個行動「等於是暫停(日本)對中國的一切援助」。
6.2 對事件採取正面態度或沒有任何官方回應
· 新加坡
當局對中國事態不予置評。自五日起,數以千計的新加坡人紛紛到中國銀行擠兌。
· 印度尼西亞
六月八日,印度尼西亞政治和安全事務部長蘇多莫說:「儘管最近北京發生了政治動亂,印度尼西亞和中國關於關係正常化的會談將繼續下去」。
· 菲律賓
總統阿基諾夫人說:「我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依然如故。菲律賓駐北京大使館仍照常工作。我們下達的指示是,確保我國在那裡的公民安全並密切監視那裡的事態發展。」
· 巴基斯坦
駐聯合國大會代表在聯合國關於制裁中國決議的大會上正式宣佈政府的決定,「巴基斯坦國將一如既往堅決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主張,巴基斯坦國堅決反對聯合國公開干預成員國內政的錯誤。特別是干涉一個聯合國及其重要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事務」。巴基斯坦是當時僅有的支持中共當局的2個國家的其中一個,併為此在這一時期遭受了高達31億50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 東德
六月,東德領導人埃里希·昂奈克對事件表示認同:「武力鎮壓反革命人士是對的。」
7 文獻
7.1 被中國大陸政府查禁相關書籍及影視作品
· 電影《頤和園》,2006年,電影《頤和園》因為故事情節涉及到六四事件,因此在中國大陸被禁演。2006年9月1日,中國大陸的電影局規定導演婁燁和製片人耐安一起,5年內不得拍片。[36]
· 書籍《六四詩集》,迄今為止以文學形式呈現六四事件的唯一一部歷史文獻。自2006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由上至下從中央到地方省、地區、市縣層層部署在全國範圍內動用空前規模政府資源對尚未出版已在中國地下翻版流傳的《六四詩集》進行查繳。2007年3月該事件經媒體曝光後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5月26日, 該書由六四文化傳播協會與國際特赦組織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聯合舉行發行儀式。2007年9月,中共十七大召開前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再次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查堵該書。[37]
· 書籍《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2007年7月,《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在美國洛杉磯華人書店開始發行。
7.2 相關史料及研究書目、影視
· Calhoun, Craig. 1994. Neither Gods Nor Emperors: Students and 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 in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Davis, Deborah, and Ezra F. Vogel. eds. 1990. Chinese Society on the Eve of Tiananmen: The Impact of Reform.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Public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 大衛‧艾克斯等著,1990,未完成的民主運動:Time雜誌詮釋的六四事件,譚克強等譯。臺北:時報。
· 季季主編,1989,鮮血流在花開的季節:六四歷史的起訴書(1989)。臺北:時報。
· 聯合報編輯部編,1989,天安門1989。臺北:聯經。
· Liu, Xinyong. 1996. University System and Campus Life: Prerequisites for Student Movemen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h.D. diss., Syracuse University.
· Weller, Robert. 1994. Resistance, Chaos, and Control in China: Taiping Rebels, Taiwanese Ghosts and Tiananme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戰爭機器搜索群編,1990,歷史如何成為傷口?「六四」的非官方說法。臺北:唐山。
· Zhao, Dingxin. 1995. Reform and Discontent: The Causes of the 1989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 Ph.D. diss.,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 楊繼繩,2004年11月初版,《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香港:特區文化圖書有限公司。ISBN 9626758031
· 鄒讜,1994,《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張良(化名)編,2001,《中國「六四」真相》,明鏡出版社。 ISBN 9628744364
· 六十四名香港記者編著,1989年9月初版,《人民不會忘記─九八九民運實錄》,香港記者協會出版,無國際書號
· 陳煒恆著,八九民運回憶錄,摘自澳門華僑報2006年6月1日至7月20日連載
· 《中國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卷》, 張豈之、楊先材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7040091526
· 人民日報縮印本(1989)
· 半月談合訂本(1989)
· 庫恩,R.L.,(2004年),《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
· 《六四詩集》,蔣品超主編,2007年5月博大出版社出版。
· 紀錄片《天安門--六四事件》(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8. 相關人物、組織
8.1 學生領袖
· 封從德,北大學生,北大籌委會常委、北高聯主席,及絕食團和廣場指揮部副總指揮
· 王丹,北大歷史系本科生,在吾爾開希之後、柴玲之前領導北高聯,他沒有能夠逃出大陸,所以被關坐牢
· 柴玲,北師大兒童心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絕食發起者之一,天安門廣場絕食團、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總指揮
· 吾爾開希,北師大學生,絕食抗議期間曾與李鵬會面
· 郭海峰,北大學生,北京大學團結學生會創建者之一
· 趙長青,曾經擔任外高聯聯絡部的秘書長。
8.2 中國大陸政府領導人
· 胡耀邦,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改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987年1月因為被認為對知識分子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傾向的縱容而辭職,退出政治舞臺。1989年4月突然病逝後,學生與各界群眾舉行悼念活動,成為六四事件導火線。
· 趙紫陽,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依照黨章應該為中國共產黨第一領導人。趙紫陽是中國政府方面最表現出對於學生的理解、支持的人物,除重要講話外,還親赴天安門廣場慰問學生,並始終堅持反對使用軍隊平息事件。但是中共和中國實際最高決策權在鄧小平、陳雲等八位中共元老手中,他們最終決定以軍隊解決問題。趙紫陽在六四事件後,被認為在過程中犯下嚴重錯誤,辭去總書記職務後一直被軟禁在家,至2005年逝世為止。但是趙紫陽非但沒有像前任胡耀邦一樣向黨和國家「道歉」、「承認錯誤」等,並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作出詳盡的自我申辯。至今仍然被認為是中國民主運動的重要象徵人物之一。1997年9、10月,趙紫陽還曾向中共十五大致書,以一個共產黨黨員的身份要求重新評價六四的問題。
· 鄧小平,唯一的正式職位是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但是卻被公認為黨和國家實際的最高領導人、中共八元老之首、六四事件解決的最終決策者。
· 楊尚昆,時任中國國家主席,其地位的特殊性還在於他與趙紫陽和鄧小平兩人的私人關係都非常親密,他與鄧小平是同鄉,而同在廣州時則與趙紫陽有長期交情,因此幾乎是中共最高層兩方對立觀點的紐帶。六四事件中前期中鄧小平多次要求楊尚昆向趙紫陽轉達他對於某些事情的不滿或看法,甚至包括趙紫陽探視天安門時的表情、言辭等。[來源請求]。楊尚昆在開始時曾提議、支持與學生和群眾展開對話。但是作為中共元老,他最終在最後幾次會議中表明堅決支持鄧小平的態度。六四之後,楊尚昆也被派勸說趙紫陽「認錯」,但是最終未獲成功。
· 李鵬,時任國務院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代表守舊派,限制內部資訊,遊說鄧小平等下令軍隊鎮壓[來源請求]。李鵬由於其姿態、言論,是六四過程中最被學生敵視的目標,也是六四後各界認為應對流血事件負責的主要責任人。而且在中共元老決定動用軍隊時,也曾考慮過事件結束後趙紫陽的繼任人選,但是八名元老中只有李鵬的養母鄧穎超短暫提名他,並很快被其他人以經濟工作能力和政治立場形象問題加以否決。[來源請求]李鵬作為國務院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且在整個事件中的做法最符合鄧小平等人堅持共產黨統治、「平息動亂」的思路,按照其職位、資歷、背景都是很明顯的接班人選。但是其最終卻沒有從六四獲得任何提升或實際政治利益,很多人判斷鄧小平等雖然鎮壓六四,卻不希望中國回到重視政治運動而忽視經濟發展的局面。
· 袁木,國務院發言人,李鵬的親信下屬,中國官方事前事後的很多聲明都由他發佈,但是其可信度在當時就被人質疑。
· 陳希同,時任北京市市長,戒嚴、武力鎮壓等做法的支持者。陳希同在5月初曾經代表黨和政府與學生代表談判,並在反貪污反腐敗問題上表示自己是工人的兒子,每月工資收入只有幾百元等。1995年起,陳希同被控在1991年至1995年間有貪污受賄等罪行涉及金額四千萬元人民幣,最終被判處死緩。
· 萬里,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在胡耀邦突然逝世後,仍然按照原定計划出訪加拿大等國,因此在六四事件的關鍵發展過程中始終不在國內。由於全國人大是中國憲法明文規定的最高權力機構,因此當時始終有觀點認為萬里是關鍵性人物,如果萬里按照程序召集全國人大常委特別會議,則等於可以從法律角度凌駕於無法律依據的中共元老會議之上。萬里在外訪問期間的官方聲明模棱兩可,既表示堅持黨中央領導,又關注學生情況,加上黨中央此時已實質分為趙紫陽與鄧小平,其真正政治態度中國國內無從得知。於是在萬里從加拿大返回時,他被鄧小平等安排從上海入境轉道北京,主要用意就是要當時政治立場已很明確的上海市市委書記江澤民第一時間接觸萬里,避免節外生枝。[來源請求]
· 江澤民,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果斷接管發表敢言言論的刊物《世界經濟導報》,從而得到鄧小平等的信任。全國人大委員長萬里出訪回國時,江澤民被安排從上海接機。由於萬里此後所有言論、表現都如鄧小平等意願,江澤民的能力也進一步被認可。趙紫陽辭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江澤民繼任,數年內成為中國和中共的最高領導人。
· 朱鎔基,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江澤民最重要的政治伙伴之一,在《世界經濟導報》事件上大力協助江澤民。江澤民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後,依次分別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總理。
· 胡錦濤,時任中共西藏黨委書記,在1988年西藏出現示威抗議時曾快速解決問題,從而受到鄧小平等人的注意。1992年前後調回中央工作,十年後接任江澤民成為中共和中國最高領導人。很多人認為他是鄧小平隔代指定的接班人。
· 溫家寶,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陪同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慰問學生。溫家寶是經歷三代中共中央總書記(其中兩人被撤換)自身卻絲毫不受他們撤換影響的高層官員。2003年後擔任國務院總理。
8.3 民運領袖、知識分子
· 侯德健,台灣校園民歌歌手,發起「六二絕食宣言」聲言絕食72小時
· 北島,詩人
· 嚴家其,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所長
· 戴晴
· 劉曉波,原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
· 王維林,1989年6月5日在長安街隻身阻擋軍隊坦克的青年,後下落不明。
· 丁子霖,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兒子蔣捷連遭戒嚴部隊所殺,天安門母親運動組織發起人
· 方勵之,六四以後,被美國領事館保護,最後抵達美國
8.4 其它人物
· 欽本立,世界經濟導報總編輯
· 薛飛,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主播
· 杜憲,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主播
8.5 相關死難者名單
詳細名單:六四死難者名單,共186名。
· 蔣捷連 - 丁子霖教授的兒子,在前往天安門廣場的路上被解放軍槍殺
· 周國聰 - 2007年,中國政府第一次對六四死難者的家屬進行賠償
8.6 相關組織
·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簡稱北高聯(該組織成員所用)或高自聯(中共所用)
· 北京大學
· 中央美術學院
· 中國中央電視臺
· 北京國際廣播電臺
· 新華社
· 人民日報
· 世界經濟導報
9. 參見
· 中國民主運動
· 天安門母親運動
·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 六四內部日記
· 李鵬下臺嵌字詩
·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
· 六四詩集
10. 參考文獻
1. ↑ 博訊新聞網 2004年6月12日 任詮 民運的歷史背景——紀念八九民運15周年
2. ↑ 博訊新聞網 2007年3月05日 劉蔚 八九民運的被鎮壓不應成為中國人擺脫共產黨統治的障礙
3. ^ 3.0 3.1 張良 中國「六四」真相 第 65 頁
4. ↑ 2005年1月16日 角落裡的歷史︰胡耀邦粗疏吞苦果 - 文學城: 熱點論壇
5. ↑ 中國網 1987年1月
6. ↑ 天津市東麗區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工作回顧
7. ↑ 民主通訊 2005.5.1a 我對重大政治問題的三點看法
8. ↑ 請願書 北京大學學生籌委會
9. ↑ 紀錄片《天安門》
10. ↑ 《中國「六四」真相》,第135頁,張良著
11. ↑ 《中國「六四」真相》,第164頁,張良著
12. ^ 12.0 12.1 12.2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89年),新華網,2007年6月5日驗證。
13. ↑ 《江澤民傳》被刪部份
14. ↑ 「政府部門負責人同首都高校學生的座談對話錄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989年4月30日
15. ^ 15.0 15.1 趙紫陽5.19廣場講話,其內容摘自張良《中國「六四」真相》第519至521頁,並附有該段講話錄音,2007年6月5日驗證。
16.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人民日報縮印本(1989)
17. ↑ 天安門事件的最後一幕,吳仁華
18.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1990年出版的《驚心動魄的五十六天——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至六月九日每日紀實》稱,至6月4日凌晨,廣場仍有數千名學生停留。共青團北京市委1990年6月出版的《70天大事記》,於6月4日條下記載,凌晨1點戒嚴部隊陸續進入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尚有學生、市民數萬人。」
19. ↑ BBC News 視頻(英語報導)
20. ↑ 專訪方政:六四坦克從我雙腿碾過
21. ↑ 吳仁華在洛杉磯發表新書 詳實記錄親睹六四屠城真相
22. ↑ BBC News 視頻(英語報導)
23. ↑ 一個六四屠殺目擊者的回憶:血路──1989 (易大旗)
24. ↑ 華郵:鳳凰衛視與中共關係千絲萬縷、北京人眼中的六四
25. ↑ 聯合早報專訪王丹
26. ↑ 維權網:立刻釋放六四屠殺十八年後仍在獄中服重刑的北京市民
27. ↑ 多維電視獨家專訪黃雀行動總指揮陳達鉦
28. ↑ 記錄片天安門中柴玲的錄音
29. ↑ 臺視新聞 1989/06/07 天安門廣場清場後情形
30. ↑ 他倒在廣場旗桿下,丁子霖《「六四」受難者尋訪實錄選載》,民主中國第128期,2003年12月4日。
31. ↑ 就我所聽到的戴金平,丁子霖,2002年6月1日。
32. ↑ 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1989年6月30日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
33. ↑ 1989年政治風波,人民網
34. ↑ 刊登六四廣告:成都晚報1副總編2編輯遭開除
35. ↑ 見《窮小子 艷福星》下卷 第八十章:機密
36. ↑ 婁燁違規參賽坎城電影節 五年內不准拍片(圖)
37. ↑ 以史為鑒,寄望未來 - 強烈譴責中國政府以空前規模大肆查繳《六四詩集》
11. 外部連結
· 六點半新聞報導 翡翠台1989年6月4日
· 特別新聞報告 翡翠台1989年6月4日
· 八九年香港及中國大事回顧 翡翠台1989年12月
· (中文)中國第一個89死難者索賠成功.
· (中文)六四檔案.
· (中文)六四民運志.
· (中文)天安門.
· (英文)前線:天安門.
· (英文)天安門電影.
· (英文)時代周刊-"王維林".
· (中文)中國「六四」真相.
· (中文)六四民運.
· (英文)The U.S. "Tiananmen Papers".
· (中文)悲壯的民運.
· (中文)血洗京華實錄.
· (中文)天安門母親.
· (英文)紀錄片《天安門》,六四事件.Youtube.
· (中文)邁克·奇諾伊.美國CNN著名記者八九六四長篇回憶.自由亞洲電臺.
· (中文)《心靈之旅》,張敏.八九「六四」專輯.自由亞洲電臺.
· (中文)「六四」採訪光碟.自由亞洲電臺.
· (中文)《人民日報》1950年1月1日—1991年12月28日.蘇州圖書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