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市街興起與商業發展





隨著 來台開墾者越多,以及大規模水利工程的興築,逐漸形成人口群集的聚落。由於清代初期台灣的手工業並不發達,而臺灣豐富的米、糖物產,卻是中國大陸重要的需求品,因而台灣與中國大陸間形成了農產品輸出,手工品輸入的區域分工情形。在區域分工的情況下,港口聚落的地位佔了重要的地位。有句臺灣諺語說:「一府 ( 指台南府城,安平港的腹地 ) 二鹿三艋舺」,就是指十九世紀台灣的港口發達的三大聚落。



台南府城圖
台南府城直到日治初期,都是台灣的第一大城。 從圖中可以看出其商業的發達。
資料來源:引自赤崁文史工作室, 《台南城的故事》, 2002 年。



日治初期的新莊
新莊在 18 世紀曾是北台灣最大的聚落,但因 大漢溪河道淤積,而發展逐漸為艋舺趕過。
資料來源:王雅倫,《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 攝影與歷史的對話》,台北:雄獅, 1997 年



以貿易為取向的港口聚落,常常聚集有很多的貿易商人,他們為了經商方便或避免同業競爭,往往組成類似現在商業同業行會的組織,稱之為「郊」,或稱「行郊」、「郊行」。郊的種類大致可分為兩種:早期主要是以貿易地為郊名,如台南、艋舺有北郊,指的是與中國大陸比較北方的城市貿易的行商;笨港、鹿港、艋舺有廈郊、泉郊,是專門與廈門、泉州貿易的行商,澎湖還有台廈郊,專門經營台灣和廈門間貿易;另一種則是之後隨著商業的發達,特定商品的需要增加,為避免同行間惡性競爭,而成立特定商品買賣的行郊,如台南有糖郊、杉郊、絲線郊、綢緞郊、藥郊;鹿港有染郊、油郊、糖郊、布郊、藥郊;笨港有糖郊、布郊、貨郊、杉郊等。


 



 



(2) 祖籍神信仰與宗族組織







漢人移民從中國大陸原鄉渡海來台,面對的是可怕的黑水溝,以及一個未知的新天地,因而往往會帶出幾尊神明,來保佑旅途平安。來到台灣後,神明就成為新移民心靈寄託的對象。有些法力比較高強或顯現過神蹟的神像,所有者會把祂捐出,並建造廟宇供奉。


比較特殊的是,由於漢人移民來台常常有同鄉群居的現象,並且供奉原鄉所帶來的神明,因此也發展出不同祖籍的人信奉不同的神之祖籍神信仰 ( 見下表 ) 。










































祖籍神明表



祖籍別

祖籍神名稱

福建泉州

廣澤尊王、觀音佛祖

福建泉州惠安

靈安尊王 ( 青山王 )

福建泉州同安

保生大帝 ( 大道公 )

福建泉州安溪

清水祖師、保儀尊王

福建漳州

開漳聖王

福建漳州平和

玄壇元帥

福建漳州詔安

三官大帝

福建漳州永春

靈佑尊王

福建汀州客家

定光古佛

福建汀州永定客家

民主公

廣東潮州

三山國王

 






  談鄞山寺的由來

此外,「義民爺」算是台灣比較特殊的信仰,也是道地的台灣本土神。義民是清廷對在民變中幫政府平亂者的褒稱,原本是不分籍貫的,後來卻演變成台灣客家人的專屬信仰,目前位於屏東縣竹田鄉的忠義祠,以及位於新竹縣新埔鎮的褒忠義民廟,一南一北,分別為南、北部客家人的信仰中心。


也有一些神明能跳脫祖籍或語言藩籬,成為全台民眾所共同信仰的神祇。如媽祖、關公、土地公、有應公 ( 百姓公 ) 等。








枋寮義民廟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的義民廟,
為北部客家義民爺信仰中心。
資料來源:陳墀吉攝影


六堆天后宮
媽祖為不分祖籍全台性的信仰。
其為南部客家人 的信仰中心。
資料來源:莊天賜攝影。

 



龍山寺供奉觀音佛祖,是泉州三邑人的祖籍信仰。
資料來源:嘉義大學,「台灣建築史」,http://www.dm.ncyu.edu.tw/






  談新竹新埔鎮義民廟(最大)

來台新移民除透過神明祭祀,形成地緣關係的信仰組織外,亦透過同姓或血緣的關係,形成宗族組織。


宗族組織可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唐山祖」宗族組織。這類宗族組織具有同姓共同投資開墾的意味,主要出現於移民之初,由於來台者人生地不熟,便結合同姓的同鄉,以原鄉較顯赫的同姓祖先為祭祀對象,以自願入股的方式加入,因此成員間不一定有清楚的血緣關係。組織的運作,是以入股的股本作為基金,訂定契約,基金或購地出租,或放貸生息,作為每年祭祀之用,繼承者也以最初加入者的後代為限。



日治初期福佬家族
資料來源:引自《攝影台灣》,台北:幼獅。


隨著來台時間日久,又逐漸發展出另一種宗族組織,稱之為「開台祖」宗族組織。其是以來台第一代的開台始祖為祭祀對象,成員由開台祖後代所組成,成員之間有清楚的血緣關係。組織之運作,是以部分祖產作為祭祀公業,每年的祭祀費用都由公業支出,甚至有些家族的子弟參加科考,祭祀公業也會撥出部分經費作為獎勵。


 

(3) 民變與械鬥







清朝統治台灣共 211 年,在這 211 年當中,台灣島上抗官民變迭起,動亂頻仍。臺灣俗諺所說的「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就是形容臺灣民變的頻繁。


臺灣民變頻仍的原因很多,在政治因素方面,包括有吏治敗壞、軍人紀律不佳等因;另外,在許多民變中,無家室、恆產、固定工作的羅漢腳,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羅漢腳與羅漢腳之間,因同病相憐,無形中發展出特殊感情,於是歃血為盟,結拜兄弟,結拜後成類似血親關係,成為台灣社會中一股力量。這種集結一氣的游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構成台灣民變的主導力量。像是 1721 年爆發的朱一貴事件,參與的份子就有 80% 是遊民。


清朝時期發生的大大小小民變中,以發生於 1721 年的朱一貴事件、 1786 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 1862 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代三大民變。



朱一貴事件奏摺
朱一貴事件發生當時的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向清廷上奏關於事件的經過與對策。
資料來源:《歷史月刊》第 153 期。



平定林爽文事件碑
乾隆皇帝將平定林爽文事件列為他的「十大武功」 之一,
並在今台南的赤崁樓立碑紀念。
資料來源:莊天賜攝影。



戴潮春香位遺址
台中市北屯區民房內所供奉的戴潮春香位及其遺址。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史 100 件大事》,台北:玉山社, 1999 年。


早期台灣的漢人移民,由於尚未形成台灣全島的意識,因而常抱持著強烈的原鄉祖籍認同。


這些分別帶著不同的「原鄉認同」來到台灣的移民及其後裔,由於生存競爭,遂發生磨擦,進而衝突群鬥。其衝突的類別很多,有的是福佬人與客家人鬥,稱之為閩、粵械鬥或閩、客械鬥;福佬人中,又有漳州人和泉州人的衝突,稱為漳、泉械鬥;泉州人中,常常又有不同縣籍的人火拼,甚至是同縣中,不同姓的人打起來;就連不同的樂團也會鬥起來,甚至同職業不同群體間也有火拼。這即所謂的「分類械鬥」。



勸中壟和睦碑
圖為立於苗栗縣竹南鎮中港慈裕宮的勸中壟和睦碑,
其目的在勸告並禁止分類械鬥,這也反映了清治時期台灣分類械鬥層出不窮。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史 100 件大事》,台北:玉山社, 1999 年。


分類械鬥的根本原因,除了原鄉的族群認同之外,最跟本的癥結在於經濟因素。初墾時,各籍移民因為地廣人稀,尚能互助合作而相安無事。後來墾地漸小,開始因田地、水利、地租等現實生活利益而起爭執。此外,也有因為職業利益的爭奪而衝突的。爭執衝突一久,嫌隙日深,最後卻連一些偷雞、摸狗、賭博、爭注等小衝突,也會引發成大械鬥,甚至還有因婚外情而起械鬥的。


清朝統治台灣的兩百多年中,台灣社會發生過比較大規模的分類械鬥有 60 餘次。 其中以閩、粵械鬥與漳、泉械鬥最為常見。



 


 

























(1) 開港通商的背景





由於臺灣從荷蘭統治時期開始,即具有濃厚的商業特性,加上擁有優越的地理條件,以及豐富的物產,因此台灣一直是西方國家覬覦的對象,其中又以英、美兩國的態度最為積極。
英國在鴉片戰爭爆發前,便常常從廣州私運鴉片到臺灣販售。1840年,英國以大砲打開清帝國閉關自守的門戶,爆發鴉片戰爭,也乘機試圖侵犯臺灣。1847年,有英國海軍少校戈登(Lieut R. N. Gordon) 率艦到雞籠(今基隆)調查煤層,認為臺灣的煤量大且質精。1850年,英國駐清國公使兼香港總督文翰(Bonham)提出開採雞籠煤礦的要求,為清廷所拒,轉而要求更改通商口岸,不過受到清朝政府的拒絕。








英國艦隊
19世紀英國是最強盛的海上強權。
資料來源:《先民的足跡》,南天,1991。


外國人所繪製的地圖
1856年法國人所繪的台灣地圖。
資料來源:《先民的足跡》,南天,1991。

 


美國則對台灣的利權和地理位置感到興趣。由於台灣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界的海路要衝,往來於台灣週遭海域的船隻常常發生船難,台灣的位置正可成為船難救援及船隻補給的最好基地,因而有美國商人要求美國派員偵查台灣,並將台灣南部或東部佔為己有。翌年,曾經打開日本門戶的美國東方艦隊司令培理(Perry)派員率艦隊來台調查,從事礦產勘查,並測量雞籠港的港灣地勢,培理回國後,也主張佔領台灣。
在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列強覬覦之下,台灣開港成為列強與清廷簽訂條約時所爭取的目標之一。



 



(2) 開港與對外貿易的擴張







1858(清咸豐8年)年及1860年的兩次英法聯軍之役,清廷戰敗,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與清廷訂約的國家包括英、法、美、俄。英、美、俄三國均提及台灣通商,法國的天津條約則正式列入台灣(指的是安平)、淡水通商條件。有了國際條約的規定,清廷終於被動在台灣正式開港。後來又再列強的爭取之下,臺灣實際開放臺灣、打狗(今高雄)、淡水、雞籠(今基隆)四口通商。
1862年(清同治元年)6月,淡水首先正式設海關通商;次年8月,雞籠開關;打狗與安平則於1864年5月開關。台灣正式開港通商後,各國商船紛紛隨之而來,台灣貿易又迅速擴張起來。此時台灣主要出口的商品是砂糖、茶、樟腦,被稱為「臺灣三寶」;進口商品則以鴉片為大宗。
砂糖主要產於台灣南部,早在荷蘭時期就已經是台灣出口的大宗。開港以前,台灣糖主要輸出到中國及日本;開港以後,出口市場則擴大到西歐、南北美洲、澳洲等地,出口量在最盛時可達近一百萬擔(一擔約等於百斤),為清末出口量最多的商品。








舊式糖廠外觀
資料來源:《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
雄獅,1997年。


倉庫的砂糖
糖從荷蘭時期至戰後1960、70年代,
都是台灣重要的出口商品。
資料來源:《先民的足跡》,
台北:南天,1991年。

 


茶主要產於彰化以北,在開港之前,台灣只有台北深坑、坪林一帶產茶,開港之後,1865年,有洋人多?(John Dodd)從福建安溪引進茶樹並種植成功,此後,台灣中、北部的丘陵台地,逐漸廣闢茶園。台灣茶出口包括烏龍茶及包種茶,又以烏龍茶為大宗。烏龍茶的主要輸出地為美國,包種茶則主要輸出到南洋地區。茶的出口量雖不及砂糖,但由於單位價值高,因此出口總值高於砂糖,在1868至1895年間,台灣茶的出口總值約達台灣總出口總值的54%。








北台灣的茶園
茶葉在開港之後是台灣出口總值最高的商品。
資料來源:引自《攝影台灣》,雄獅,1983年。


大稻程待輸出茶
資料來源:引自《攝影台灣》,雄獅,1983年。


大稻埕由於茶葉加工,成為清末北台灣最大聚落。
資料來源:台灣大學,「淡水河溯源」,http://mars.csie.ntu.edu.tw/tamsui/index.html


樟樹主要分布於嘉義以北的山區。早期樟腦主要是作為藥用,並有防蟲,以及製造香水、煙火等功能,樟木則是清廷水師用來造船的材料。1890年以後,工業先進國家開始大量使用樟腦作原料,製造一種名為賽璐珞(Celluloid)的人工合成橡膠,樟腦成為奇貨可居的產品。而在開港之際,台灣和日本是世界僅有的兩個主要的天然樟腦產區,使台灣樟腦的輸出具有強烈的壟斷性質,1890年以後,由於日本的樟木砍伐殆盡,台灣樟腦更是一枝獨秀,因而台灣的樟腦生產一直擁有極高的利潤。








腦寮
腦丁把採集的樟木運到腦寮。
資料來源:《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
,雄獅,1997年。


製樟腦的鍋爐
將樟木片加熱成氣體,再由氣體冷卻
成固體,即成樟腦。

整體來說,台灣的出口在1870年代以後增加很快。其中在1868至1895年間,糖、茶、樟腦三項商品出口即佔台灣出口總值的94%。貿易發展的結果,使原本苦於貿易逆差的大清帝國境內,台灣卻成為唯一貿易順差的地區。






  戴寶村教授談台灣開港


台灣開港後,淡水成為台灣重要的進出口港。
資料來源:台灣大學,「淡水河溯源」,http://mars.csie.ntu.edu.tw/tamsui/index.html



 


 

(3) 臺灣開港的影響







臺灣開港貿易最直接的影響,自然是來自於經濟的層面。在通商口岸廣設的商館或洋行,逐漸取代了傳統的郊行。並且,糖、茶、樟腦等產業的擴張,創造了不少的就業機會與扶養人口,也緩和18世紀以來大量移民潮湧入台灣的人口壓力。而對外貿易的順差,也為大清帝國賺得不少的外匯及稅收。
早期台灣發展的重心在南部,開港以後,由於茶、樟腦等重要的出口商品多產於北部,由北部的港口輸出,使得北部的經濟發展遠高於南部,至1881年,北部的貿易額已經超越南部,甚至到1890年代,北部的貿易額已經達到南部的兩倍。經濟重心北移的結果,也使臺灣的政治重心與建設,逐漸偏重於北部。如今台灣發展的重心在北部,這是自清末台灣開港以來逐漸發展的結果。
台灣開港,也造成了許多新聚落的興起,最著名的便是大稻埕。由於茶業的興盛,使得大稻埕成為茶葉加工、集散、出口的重鎮,經濟發達的結果,使大稻埕在短短幾年間迅速發展,到日治初期,已經成為北台灣第一大城。



大稻程
從淡水河看大稻埕,可以看到河畔有許多洋樓。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 1999年。


 



日治時期大稻埕的永樂市場
大稻埕在日治時期不但是北台灣第一大聚落,也是台灣流行文化的中心。
資料來源:引自《攝影台灣》,雄獅,1983年。


台灣開港也不全然都是正面的影響。至少對原住民來說,由於近山丘陵及山區樟樹的開發,使得其生活再度受到衝擊,豪族率眾入山開發,加深了漢人與原住民的衝突,甚至清廷為了保有茶與樟腦的財源,往往不惜動用軍隊入山攻擊、驅逐原住民,這也迫使得原住民只有往更深山或東部遷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