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援與經濟重建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前後,受到國共內戰的牽連,台灣的物資被迫必須運到中國內地去接濟國民黨軍隊。另一方面,由於國府軍隊在中國大陸上的節節敗退,從中國大陸來台的人數在短期間大量增加,物品需要額外增加亦非常明顯,尤以1948年(民國37年)下半年趨於嚴重,因此帶來大幅度物價水準上漲,台灣自戰後初期到1949年(民國38年)中,物價漲了7,000多倍,正是所謂的「一日三市」。



飛漲的物價
通貨膨脹下,出現30萬元的水果。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由於物價上漲過速,台幣供不應求,台灣銀行乃於1948年(民國37年)開始發行面額達5千、1萬、10萬的「定額本票」,與舊台幣並行在市場上流通。1949年(民國38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實行幣制改革,公佈「新台幣發行辦法」,規定四萬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限年底前兌換完畢。幣制改革後,物價上漲的速度已經減緩許多,日治時期所開發的農工產品也漸恢復活力。


 








幣制改革
1949年6月15日,台灣實行幣制改革,
舊台幣四萬元兌換新台幣一元,
舊台幣只能流通至12月31日。
資料來源:《中央日報》。


兌換新台幣的人潮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 2000年。


在進行幣制改革,發行新台幣的當時,政府也開始推行土地改革政策。首先推行的是第一階段的「三七五減租」運動,其後先後又有「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等政策,一連串土地改革政策的進行,使多數農民成為自耕農,同時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會的指導下,提高農業生產量,改善農業技術,使生產面積增加,農民的生活獲得改善,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也有所助益。


 








三七五減租
三七五減租之文宣。
資料來源:《台灣全紀錄》,
臺北:錦繡,2000年。


土地改革推行
耕者有其田實行時,於臺北縣泰山鄉的宣導活動。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




不過大體而言,台灣在民國四十年代,仍處於貧窮的情況下。1950年(民國39年)韓戰爆發,美國不但在軍事上援助台灣,翌年(民國40年)美國國會又通過共同安全法案,開始對台灣提供各種經濟援助。直到1965年(民國54年)6月美國終止對台援助為止,15年間總共提供台灣將近15億美元的援助,平均每年約為1億美元。而美援期間,台灣總財政赤字是11億美元,換句話說,近達15億的美援,彌補了台灣這期間的財政赤字。


 









駐台的美軍顧問團
資料來源:李筱峰、劉峰松,
《臺灣歷史閱覽》。


美援
在美國援助下,而成立之台中立霧發電所。



在美援的幫助下,1953年(民國42年)開始推動經濟建設計劃,致力於將農業轉型到輕工業、重工業。此時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以供應國內市場為主,以取代進口,減少外匯支出。在兩次的四年經建計劃之後,若干工業產品已足夠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且漸有剩餘。
同一時期,政府亦利用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出口,以賺取外匯,再進口工業原料、機器,以發展民生工業。如出口糖、鹽、香蕉等物品,換取棉花,發展國內紡織工業,再使紡織工業成為外銷的主流產業。




 



(2)民國五十、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







民國五十年代,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逐漸減少,不過此時台灣的若干工業產品已足夠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且漸有剩餘。因此政府工業發展重點乃以拓展外銷出口為主。為了降低投資者的管理成本,以便吸引僑外投資人來台投資,1965年(民國54年)開始建立高雄(在今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這是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1969年(民國58年)再設置楠梓與台中(在今台中潭子)兩個加工出口區。所謂加工出口區,是由政府提供廠房、公共設施、租稅減免等優惠條件,再加上台灣的廉價勞力,吸引外國商人來台灣投資,將成品加工,再將產品出口,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紡織與家電產業,更成為台灣外銷的主力。加工出口工業的發展帶來工業高成長,台灣在此時已經逐漸由農業經濟型態轉變為工業經濟型態。


 








高雄加工出口區
資料來源:李筱峰、劉峰松,
《臺灣歷史閱覽》。


1960年代的女工
在六○年代的高雄加工出口區內,
女性從業人員正在製作手工的繡花鞋。
資料來源:中央社提供。

這一時期的台灣正逐漸由農業社會邁向工商業社會。急速的工業化,吸引了許多鄉村的勞力集中到都市,使得從事農業的人口減少,城鄉差距也拉大。同時,由於外貿的發達,許多開在社區裡的小工廠,接下外國訂單,卻又人手不足,於是將一些加工性質的工作發包給附近的家庭主婦,讓她們將工作帶回自己家中做,既不需要廠房,又比較省工資。所以民國五十年代的台灣社會,許多市鎮出現著「客廳兼工廠」的景觀。


 



客廳即工廠

「客廳即工廠」的典型景象。
資料來源: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


民國六十年代前期,全球面臨兩次的石油危機,導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靠外貿起家的台灣也受到波及,此時正是蔣經國剛上任行政院長的時候,為因應危機,他於1973年(民國62年)提出5年內完成以交通建設為主的「十大建設」計畫。包括南北高速公路、桃園國際機場、台中港、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蘇澳港、煉鋼廠、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和核能發電廠。









蔣經國巡視中鋼
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巡視十大建設之一
的中國鋼鐵公司,並爬到一座火爐上視察。
資料來源:中央社。


造船廠
十大建設之一的造船廠。
資料來源:《台灣全紀錄》。

十大建設的推動,配合當時國際經濟情況的漸趨好轉,使台灣渡過石油危機,也在台灣經濟發展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經濟持續發展的結果,使台灣與南韓、香港、新加坡一同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



 
(3)民國七十年代的經濟轉型





民國七十年代前後,台灣的經濟發展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如工資的提高、地價的上漲、環保成本的增加等,造成產業外移。台灣不僅要面對開發中國家的急起直追,而且也要與開發國家高科技產業競爭。因此,必須推動產業升級,才能帶動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政府開始大力推展消耗能源少、低污染、技術密集、附加價值高的策略性工業。這些策略性工業中,以資訊電腦業的成果最為輝煌。1980年(民國69年)12月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 就是其中的代表。台灣的經濟也在此時逐漸轉型。


 



新竹科學園區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是台灣高科技工業重鎮。
資料來源:李筱峰, 《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


 



晶圓代工

台灣晶圓代工產業。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



 



  









(1)戰後初期的台灣





1988年(民國77年)1月13日,患糖尿病多年的蔣經國病逝,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繼續延續蔣經國總統民主化、本土化的改革路線。




蔣經國與李登輝
1988年蔣經國過世,李登輝依據憲法,在司法院長林洋港監誓下,
就任中華民國總統,為首任台籍總統。


 


李登輝繼任總統後,首先最大的一項政治改革就是解決1947年(民國36年)以來,即未再改選的「萬年國會」問題。1988年(民國77年)11月7日通過「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草案,翌年(1989年)元月26日立法院隨即通過此條例。不過隨後仍遇到許多波折,終於在1991年(民國80年)12月30日完成所有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退職,順利產生第二屆的國會。











萬年國會
在國會長年不改選下,老代表在開會時體力
不支的情況,頗為常見。


國會衝突
因國會長年沒有改選,處於劣勢的在野黨往往採取激烈的杯葛手段。


接著,執政當局開始著手進行修憲工作。1991年(民國80年)4月21日,國民大會三讀通過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並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4月30日,李登輝總統宣告,動員戡亂時期於5月1日零時起終止。同時公布「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廢除,說明著台灣不再視中共政權為叛亂團體,結束對北京當局的敵對態度。同時,,也意味著台灣的政治要納入憲政常軌,許多冠上「戡亂時期」頭銜的許多特別法,也將一併鬆綁或廢除。


李登輝總統掌政後,省、直轄市長,以及總統直選的訴求也逐漸顯出。1994年(民國83年)12月3日,台灣首先完成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省長,及北、高兩直轄市長的民選,由國民黨的宋楚瑜當選首屆民選省長,民進黨的陳水扁與國民黨的吳敦義,分別當選北、高兩市市長。


同時在1994年(民國83年)7月29日,國民大會也完成三讀,通過「總統選舉方式將改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之,自民國85年(1996年)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實施」的條文。1996年(民國85年)3年23日,台灣終於舉辦有史以來首次總統的民選。共有代表國民黨的李登輝、連戰,代表民進黨的彭明敏、謝長廷,以及退出國民黨的林洋港、郝柏村和陳履安、王清峰等四組人馬參選正、副總統,最後由李登輝、連戰當選第一屆的民選總統、副總統。






李連配

1996年台灣終於可以選出自己的總統。
由李登輝、連戰當選首屆民選總統、副總統。


 



彭謝配

民進黨提名彭明敏、謝長廷競選首屆民選總統。


 



林郝配

林洋港、郝柏村脫離國民黨,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得到新黨的支持。


 



陳王配

陳履安、王清峰為另一組無黨籍候選人。


「精省」也是民國八十年代重要的改革。由於台灣省與中央政府在人口上有81%重疊,管轄的土地面積有98%重疊,導致資源分配的嚴重扭曲及浪費。1996年(民國85年)12月,李登輝召集朝野人士舉開國家發展會議,達成「凍省」的共識。1997年(民國86年)7月18日,第3屆國民大會三讀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完成「精省」的法定程序。1998年(民國87年)12月1日,台灣省長、省議會走進歷史,臺灣的地方行政也由原來的省市、縣市、鄉鎮市三級制,變為縣市、鄉鎮市二級制。


2000年(民國89年)3月,代表民進黨的陳水扁、呂秀蓮,以39%相對多數的選票,擊敗代表國民黨的連戰、蕭萬長,以及從國民黨出走的宋楚瑜,台灣出現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這也象徵著台灣的政權可以和平轉移,台灣的民主化已經具有相關的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