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77年(西元1988年)由石萬壽編纂之《永康鄉志‧建置》指出鯽魚潭為古代大灣海峽消退後之殘餘。 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該潭曾經乾涸。康熙28年左右潭面「周圍大十里餘,深不可測」,潭中生長許多鯽魚可供每年徵稅。

康熙35年左右該潭改名為「東湖」,《永康鄉志》認為是因位於台灣府城東方而得名。康熙59年(西元1720年)完稿之《臺灣縣志》中則記載該潭形狀細長,長約三十餘里,除鯽魚仍多以外,其水源亦可灌溉附近永康里、長興里、廣儲西里等三地之農田,為祈雨之處故又稱「龍潭」,「龍潭夜月」並為台邑六景之一。

乾隆時期《重修臺灣縣志》對該潭記載與《臺灣縣志》大致相同,不過長度從三十餘里減至二十餘里,六景並擴充為八景,乾隆十六年(西元1751年)侯世光並於其上建立鯽仔潭橋。臺灣府知府蔣元樞亦曾於湖上建水心亭,為遊人墨客聚集之處,後於道光初年開始乾涸。

台灣戰後時期,李正合在附近創辦崑山工業專科學校(今崑山科技大學)並擔任校長。為求保存古蹟、復興中華文化,遂於民國六十年代(西元1970年代)末期發起整理景觀、興建曲橋亭臺等,歷時兩年完工。

「崑山湖」就位於崑山科大之校園內,它的歷史緣故,在大約三百多年以前,永康市大約有一半的地方是水潭,由於水潭中有許多的鯽魚,因此被稱為「鯽魚潭」,崑山湖即是『鯽魚潭』淤積後的遺跡。「鯽魚潭」又名為「龍潭」、「東湖」,是一座東西窄、南北長的大水潭,原本是附近農田的灌溉水源,但在道光三年七月,台灣南部發生暴風雨,使得曾文溪河道改變,曾文溪改道流入台江,大量的泥沙淤基於台江中北部,阻礙了鹽水溪入海的溪道,使得鹽水溪的溪水大量的流入鯽魚潭,沖毀了今仁德鄉中華醫專東側的虎仔山分水嶺,溪水和湖水一起經三老爺宮溪、二仁溪入海,於是原先水潭的部分就成了良田,目前只剩下潭心的部分留下了一個小湖泊,也就是位於崑山科技大學內的「崑山湖」即是原本「鯽魚潭」的潭心,如果有機會到崑山科技大學去的話,別忘了可以順便造訪美麗的「崑山湖」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崑山科技大學 崑山湖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