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R新手教學教室 Lesson 1:器材準備篇(一)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改變了我們閱讀及知識交流的習慣,影像的數位化變成了一股不可擋的趨勢,於是DC(數位相機)快速的取代了傳統的底片相機,我們的攝影習慣也跟著這一波新潮流開始有了大的改變。 在高階的部分,SLR(單眼相機)一直都是專業工作者及進階業餘者所必須使用的主要攝影器材。之前數位化的單眼相機因為技術問題,一直很難普及到一般的使用者手中,但是這兩年DSLR(數位單眼相機)的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在成本壓低及大量生產的狀況下,我們現在可以用很合理的價格來購得一部中階的DSLR了。 想要成為進階的攝影愛好者,一部可以讓我們控制許多攝影變數的單眼相機,幾乎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數位時代,準備一部DSLR更是我們作戰殺影像的利器。 這一個專欄的系列文章,正是要帶領新手來進入進階攝影領域,那麼,從這篇文章開始,你就可以開始準備採購DSLR的相關設備,然後跟著我們進入數位攝影的進階領域了。
選購機身
首先,我們要選定一部適合自己使用的數位單眼機身,在入門到中階的產品都是我們可以考慮的對象,依目前的行情來說,大約落在兩、三萬到四、五萬元的這個價格帶,價格越高的的產品功能性就越強、同時機身結構相對的也比較堅固、有質感。 選購機身,通常最直接要考慮到的是鏡頭的搭配。這一等級的DSLR都是使用APS尺寸的感光原件(除了Olympus使用的是另一種四分之三的系統),所以我們購買的鏡頭焦距都要在乘上1.5~1.6後,才是真正的數值。 對於喜歡作望遠攝影的玩家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優勢,因為平白的多出了0.5倍的焦距來運用。但是對於喜愛廣角攝影的人就頭痛了。舉例來說,在傳統時代我們最常用的28mm廣角鏡,用到DSLR上面時,就會變成了 28 x 1.5 = 37mm 而傳統最常用的廣角變焦鏡17~35mm就會變成 (17~35)x1.5=25~52mm 平白的損失了不少在超廣角的焦段,所以在選擇廠牌時,要注意一下原廠的鏡頭支援情形,是否合乎你的拍照需求。 最後我們要來注意一下自己對機身畫素的需求,目前中階機種已經做到了800萬畫素,一般也有600萬畫素的實力,這對輸出到A4以上的尺寸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很多剛入門的人常常會有高畫素的迷思,但其實如果不是專業輸出的需求,600萬畫素對我們來說已經相當夠用了,實在不必去為了要考慮輸出多大的圖、而去為畫素作斤斤計較的功夫。
鏡頭
鏡頭跟機身是絕對息息相關的,每一家廠牌的鏡頭都有他自己的特色,像是Canon的USM超音波技術,是習慣快拍人的最佳利器,Nikon的調子也是許多老攝影人所津津樂道的,Pentax、Minolta、Olympus也都各有其特殊的色調,我們在選購機身時,別忘了自己喜歡哪一家廠牌的鏡頭特色。 除了原廠本身所出的平價鏡頭之外,我們還可以選購由第三廠商推出的副廠鏡頭,比較知名像是Tokina、Sigma、Tarnom等,他們的鏡頭保有低價的優勢,在技術規格上也不會跟原廠相去太遠,初入門DSLR的同學如果預算有限,不妨就以副廠鏡頭開始下手。 通常對於初學者來說,18~70mm這個範圍的變焦鏡是一個相當好用的焦段,轉換成DSLR變成27-105mm,這個焦段涵蓋了廣角及中望遠的部分,已經可以應付一開始大部分的拍攝情況了。 大光圈的鏡頭的散景相當迷人,對初學者來說更是一個很難抵抗的魅力。但是大光圈的變焦鏡一隻動輒四、五萬,如果預算有限又想享受大光圈,那麼副廠鏡頭是可以考慮的選擇,像Sigma就有18-50mm F2.8 EX DC這樣的焦段設計。
1. Canon系統:
(1)機身:目前Canon的入門機大概過沒多久就會出現400D來取代350D。價格方面彩虹公司貨大約是26900元,只是可能還需要稍等一點時間才能買得到。如果要往上選擇中階機,那就非30D莫屬。但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來選擇,目前購買350D及30D是比較好的選擇,畢竟800萬畫素對父母來說夠用了,甚至於若有朋友可以幫忙看,二手的350D及20D是更好的選擇。當然新出爐的400D有著CMOS除塵的技術,對不諳自行清理CMOS的新手來說也是一項利多。
(2)鏡頭:考慮到室內拍攝的問題,大光圈是必要的,變焦鏡最大也不過是2.8,但是定焦鏡可以到1.4,甚至是1.2。依照一般APS-C的機身,在室內照小孩應該使用30mm左右的鏡頭。如果是原廠鏡,當然EF 35mm F/1.4 L USM是首選,可惜太貴,所以退而求其次可選擇EF 35mm F/2 USM或EF 28mm F/1.8 USM。副廠鏡頭則可以選擇頗受好評的Sigma 30mm F/1.4,其他各家亦同。
除了室內拍小孩的鏡頭外,我想父母也希望能夠有一支足堪旅遊使用而又方便的鏡頭。在這方面Canon相對於其他系統來說,就比較沒有那麼超值又大碗了。當然其中最優的,還是EF 24-105mm F/4 L IS USM,可惜價格還是太高。比較次一點的,則是EFs 17-85mm F/4-5.6 IS USM或EF 28-135mm F/3.5-5.6 IS USM。這兩支都是有防手振的加持,對於初入門DSLR者,比較容易拍出成功的照片。至於副廠的旅遊鏡,Sigma 18-125mm F/3.5-5.6 DC、Sigma 18-200mm F/3.5-6.3或是Tamron AF 18-200mm F/3.5-6.3 XR DiII LD Aspherical [IF] Macro (A14)就是比較廉價的選擇,以下其他各家在選擇副廠的旅遊鏡時,我所推薦的也是這幾支。
2.Nikon系統:
(1)機身:目前其實在詢問拍小孩的機身時,我被問到有關Nikon的次數最多,其中有很大一部份應該是Nikon D50的價格相當實惠,而且JPG拍出來的顏色也是屬於比較討喜的,相當適合一開始探索DSLR世界的父母,所以其實我也是滿推薦給父母們的。最近因為低價DSLR大戰,Nikon被逼出一台D80,算是略微簡化版的D200,對焦功能也有下放,適合預算較多的父母。
(2)鏡頭:關於副廠鏡的部分,對於各家的推薦和之前在Canon的部分差不多,就不再贅述。原廠鏡的話,室內拍攝小孩的定焦鏡首選是Ai AF Nikkor 35mm F2D,之前有一支Ai AF Nikkor 28mm F/1.4,可是已經停產,而且價格可能是因為停產的關係,既難買又貴...,要不然這個光圈大小還真是不錯。旅遊鏡的部分,Nikon有一支AFS VR 18-200mm F/3.5-5.6,這支鏡頭可真是羨煞了Canon許多用戶,因為焦段又長,又有VR防手振,只是...也很搶手,目前訂貨都需要等個一段時間才會有,如果急用的話,還有一支AF-S VR Zoom Nikkor ED 24-120mm F/3.5-5.6G(IF)可以用,也是有著防手振的功能的!
3.Pentax系統:
(1)機身:我想Pentax系統對沒有品牌情節的父母來說,大概是最具誠意的了。目前最受到矚目的,應該就是K100D-這台搭載有CCD防手振的機身。這樣一來,不管您用的是原廠鏡也好、副廠鏡也好;是定焦鏡也好、變焦鏡也好,全部自動變成防手振鏡頭,而且實際測量起來約有降二到三級快門的實力沒問題,所以當然是新手父母們的一大利多!加上價格又很有誠意,目前水貨價和D50不相上下,可說是相當有競爭力的一台DSLR。
(2)鏡頭:Pentax最有名的,就是它的SMC鍍膜和定焦鏡了,在室內適合拍攝小孩的這個焦段,最有名的兩支,應該就是FA 31mm F/1.8 AL Limited以及FA 35mm F/2這兩支了,前者的組裝相當扎實,有著個人覺得連Canon的L鏡都比不上的質感,當然,價格也近三萬元之譜。後面這支雖然沒有如此華麗,但是在畫質上也不輸前者,價格亦實惠不少,就看各位的取捨了。旅遊鏡方面,由於Pentax的一些好鏡陸陸續續停產,抬面上仍在出的鏡頭顯得有點青黃不接,所以原廠鏡大概就是FA 28-105mm F/3.2-4.5 AL [IF],如果還找的到新品或二手的話,另外一支FA 24-90mm F/3.5-4.5 AL [IF]的畫質會更好。其實,就我自己個人的經驗來說,以前旅遊實用Pentax,大約80-90的時間,我的*istD上面掛的,都是DA 16-45mm F/4這一支,所以如果沒有常常想拍長距離的景物,這一支倒也無不可。
4.Sony系統:
(1)機身:Sony是繼承Minolta的α接環而來,所以基本上和先前Minolta有不少共通性。目前最受大家矚目的應該就是新的Sony α100這台DSLR吧!價格上面也是很不錯,也有內建機身防手振。不過要注意的,就是高ISO的雜訊。因為父母們買DSLR就是為了要在光源不足的情況之下,拍攝移動快速又不規則的小孩,所以高ISO變成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而SONY的高ISO在ISO800以上雜訊會變得有點多。不過,只要父母們可以接受這個雜訊下的畫質,就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2)鏡頭:當年的Minolta也出了不少好鏡頭,可惜停產的不少,而Sony還沒有把掛著自家商標的鏡頭上市,所以就目前這個時間點來說,原廠鏡是有點難買的。適合的定焦鏡種類也不大多,其一便是AF 35mm F/1.4G,可是這是高貴的G鏡,價格當然會比較高檔,適合預算多的父母。另一顆是AF 28mm F/2.8,不過又嫌光圈稍小了些...,因此對這個系統有興趣的父母,可能要有些耐心與金錢才能買到適合的鏡頭,否則,副廠鏡就應該是您的好朋友。另外,旅遊鏡方面,原廠有DT 18-200mm F/3.5-6.3(和Tamron出的幾乎一模一樣),要不然如果比較要求畫質的,AF 24-105mm F/3.5-4.5也是不錯的選擇。
5.Olympus系統:
對於Olympus,我個人不是很熟悉,另外就是4/3系統高ISO下的雜訊疑慮未除,目前雜訊表現最好的是E-330(根據日本デジタルカメラ2006 年8月號的測試)。再者目前Olympus的原廠鏡頭要說到定焦大光圈者,並沒有合適用來拍室內的小朋友的焦段,所以基於以上的理由,我個人是不大推薦。當然這部分我想是參雜了一些我個人偏頗的觀點,所以如果有4/3系統的專精者,也可以提出比較好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以上就是個人在對初入DSLR門下的父母,想拍攝自己親愛的寶寶所提出的建議。當然,以上的建議並非絕對,因為也不是只有30mm左右的定焦鏡才能拍到小孩,50mm的可以嗎?當然可以!100mm左右的可以嗎?也當然可以!只是因為考慮到一歲以內的小孩,有許多時間是躺在床上或是趴在地上,依照成人的身高到床的高度,在APS-C上面30mm左右是相當適合的距離,因此才會以這個焦段附近來建議鏡頭的選擇。至於旅遊時所用的鏡頭,就更多變了。因為考慮到並非所有的父母都有充裕的預算,所以建議的旅遊鏡也是以方便、焦段好用為主,就不考慮多鏡頭的組合了。希望以上這些建議,會對一些依舊不知要買哪種 DSLR來拍小孩的父母有點幫助!
儲存媒體
傳統相機使用底片來記錄影像,數位相機使用的則是記憶卡。目前依廠牌的不同,大家使用的記憶卡規格也都會有一點差異,不過共通的就是幾乎所有的DSLR都會支援CF這個規格的記憶卡。 CF卡的缺點是體積大,但是它擁有價格低、容量大以及速度快的優勢。我們建議新手一開始就買一塊1G容量的CF卡來使用,尤其是最近新款的DSLR動輒就到800萬畫素的解析度,1G的大小會是蠻合適的選擇。 目前製造記憶卡的廠商很多,大品牌及終身保固是必須要去考慮的一個因素。最後在選購一個USB 2.0傳輸介面的讀卡機,在跟電腦作檔案傳輸時會比較便利。
DSLR新手教學教室 Lesson 2:器材準備篇(二)
濾鏡
當我們可以利用電腦強大的後製功能來做出各種效果後,濾鏡在攝影中的角色就變得不是那麼的重要,以前需要濾鏡做出來的一些效果,現在大多數都已經可以用電腦來後製完成。 對於專門使用DSLR的攝影者來說,我們建議只要購買下面介紹的濾鏡就好。 偏光鏡: 不管有多強大的後製能力,也比不上一張原本就拍的清澈乾淨的圖。偏光鏡可以幫助我們避掉不當的光線折射,並且有純化拍攝物顏色的效果,是一定要準備的濾鏡之一。 現在DSLR所使用的偏光鏡都屬於環形偏光鏡(CPL),要注意不要買了早期設計形式的線性偏光鏡(LPL)。在選購給廣角鏡頭用的偏光鏡時,要注意鏡片的厚度,不要因為過厚而拍出了四周有暗角的照片。一般來說大廠都會為超廣角鏡頭推出超薄型的偏光鏡,不過價格較高,常用廣角鏡頭的人這筆預算是不可以省的。 ND鏡: ND鏡是減光鏡,用來在光線過強、或是環境光不允許使用大光圈拍攝時的情況使用,不管是拍攝風景、生態或是人像都有機會用到ND鏡。 ND鏡的形式有很多種,它提供各種不同的減光係數讓我們依拍攝環境不同來搭配。有的ND鏡也會設計成漸層減光的形式,非常適合在晨昏攝影的狀況使用。 保護鏡: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另外在每顆鏡頭前面另外加上保護鏡,除了有保護鏡頭前端鏡片的功用外,還可以在拍攝時濾除紫外線(保護鏡需有UV防護功能),提高拍攝畫面的清澈度。 目前市面上濾鏡的廠牌主要以德系、日系兩個國家為主,一般來說像是B+W這種德系廠牌的產品,不管是功能或是製作品質都有相當好的成績,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較高。 最近日系品牌的品質也有了一定的水準,加上各項規格齊全、價格也平易近人,對預算不豐厚的的人來說,日系品牌是一個值得投資選擇。
腳架
腳架是一定要準備的周邊器材,它可以在長時間曝光的狀況下穩定機身,幫助我們拍出清楚的照片。對於喜好風景攝影的人來說,準備一支穩固的腳架,跟準備一台適合使用相機是同樣重要的事。 腳架有三腳架跟單腳架兩種,絕大多數的狀況我們都是使用三腳架來拍攝,如果你常需要機動性高的情況中穩定機身,那麼就可以考慮選擇購買單腳架來使用。
以碳纖維製作的腳架重量都很輕,對於需要登山涉水、或是四處奔波的攝影者來說,可以購買碳纖腳架來減低裝備的重量,不過炭纖維製作的腳架價格不低,我們可以衡量自己的需要作選擇。 通常購買腳架的預算從三四千元起跳一直到數萬元,初學者常會因為貪便宜去買廉價的腳架,但這種腳架通常都不符合比較進階的需求。所以我們建議在採購攝影器材時,儘量還是不要省掉購買這筆預算比較好。
快門線
快門線主要的功用是要減少在拍攝時,因為按觸快門鈕而產生機身震動,通常快門線通常搭配著腳架一起使用,為的就是球拍出一張清晰而穩定的照片。 自從單眼相機電子化以後,傳統的快門線幾乎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不同接頭的電子快門線。這些新形式的快門線有著豐富的功能,像是定時啟動、間隔重複曝光拍攝、LCD顯示幕等。 對於喜歡拍夜景的人來說,建議購買功能比較豐富一點的快門線,在這方面需求比較少的人可以選購簡單的設計。現在的電子快門線每一家廠商的接頭設計都不同,價格也比傳統快門線高出許多。
電腦
既然身處數位時代,使用的又是數位相機,最好是要準備一部電腦了。 對於一般的影像處理來說,CPU為Pentum 4以上等級的電腦就蠻好用的了,記憶體至少要把它加到512MB,這樣跑圖才會比較順暢一些。 螢幕的部分買個大廠牌的LCD來用,暫時先不要去考慮螢幕校色的問題,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初學者倒是先把基礎攝影先學好比較重要。 輸出的部分我們倒是不建議買太好的印表機,因為現在印表機印得再好、也不會比你拿到相館直接作數位輸出來的棒。自己輸出在紙張及墨水上的支出也不便宜。 影像處理軟體這兒推薦兩個 – Adobe 的Photoshop、及Ulead的PhotoImpact,這兩套軟體都是目前最熱門的,同時也有中文版本,市面上有不少的工具書作教學介紹,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來使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