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節、政商資本主義與糖業帝國的形成
日本明治維新後,導入了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直到甲午戰前,日本政府仍努力整備國內的資本發展,中日戰後日本取得台灣,台灣則恰可成為日本資本投資的場所。因此台灣總督府展開一連串的措施,以配合日本資本主義在台灣的發展。
1.土地的調查及整理


資本主義發展的先決條件是土地能夠自由買賣,然而台灣傳統的土地所有權「一田多主制」,不利於土地買賣。劉銘傳清丈田賦曾想乘機消滅大租戶,但只取得局部成效。日本人繼劉銘傳之後也行土地整理,首先下令若沒有登記繳稅的土地被查出,該土地一律收歸國有,使得許多原本逃稅的地主害怕土地所有權喪失,趕緊向官方申請登記土地以確保權益,結果土地一下子由的42萬甲暴增為約63萬3千甲, 田賦收人由86萬元增為298萬餘元。隨後, 日本人又調查出全台大租戶約有將近4萬 人,小租戶大致有30萬人,佃農約有75萬人。日本乃用的債券收買大租權,確立台灣土地以小租戶為地主,許多只曉得經營土地的大租戶大地主受此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對日本人來說,土地所有權的確立,保障了土地買賣時的安全和買賣手續的方便,有利於吸引日本資本家來台灣投資。


2.統一幣制和度量衡


現在的台灣銀行是日本人設立的(1899),日本人設立台灣銀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統一台灣的幣制。原本台灣的幣制很亂,有用官方製造的錢幣,也有人用外國人的錢幣,甚至民間自己也鑄造各式各樣的錢幣使用,經過整頓後,全台灣都和日本一樣成為金本位制的貨幣制度;台灣的度量衡原先也和幣制一樣紊亂,後來台灣總督府乃頒布法令,規定一律使用日式的度量衡。台灣的幣制和度量衡制度與日本統一後,有助台日之間商品經濟的流通,有加速日本資本家入侵台灣。


3.驅逐外國勢力


台灣自開港以後,貿易多操在外國商人之手,因此日本意欲達到壟斷台灣經濟的目的,必須想辦法去除外資勢力。如在糖業方面,台灣總督府大力補助日商活動,排除外商,並促成日本糖商組成聯合會壟斷糖業貿易,使外商無立足之地;在樟腦方面,台灣總督府將樟腦收歸專賣,舉凡樟腦的製造、販賣無不委託日本商人進行,使有大筆利潤的樟腦也為日資壟斷。其他如茶、鴉片等物品貿易,皆在日本當局刻意扶植下,被日本人一手包辦。


4.以糖業為中心的資本主義形成


日本資本主義在台灣發展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糖業。日本原來就是一個糖業的消費國,所需的砂糖大部分仰賴海外的供給,日本本身也曾嘗試增加本國的糖產量,移植甜菜糖業,大體而言成效不彰。 甲午戰後日本取得台灣,無疑地也增加了.一個重要的糖產地。然而領台初期的抗日活動,其主要戰場在台灣的中南部,而濁水溪以南,正是台灣主要的產糖區,一片兵荒馬亂的景況,使得台灣糖業呈現出衰退的局面。當時台灣的糖業還是使用獸力的傳統「糖」,所謂糖是舊式的製糖工場,現在台灣許多地方還有以「」字為名。然而傳統糖得糖率並不高,台灣總督府為謀求台灣產糖量的增加,首先進行一連串糖業改革措施,包括引進含糖量高的蔗種、改善製糖方法,獎勵從事糖業者。


其次台灣總督府則頒布一些對大製糖資本頗為有利的政策。首先是〈台灣糖業獎勵規則〉(1902)由政府提供貸款扶助資本家投資製糖業;其次是實施原料採集區域制度,其規定若有大糖廠要在某一區域內設廠,則該區域原有的糖廠必須遷移或拆除;並且每一個大糖廠都有其甘蔗採集區域,區域內的蔗農只能將甘蔗賣給指定的糖廠,且甘蔗收買的價格由糖廠訂定。


如此優渥的政策,果然吸引了日本大財團的興趣,紛紛來台設立製糖公司,使台灣傳統的製糖業者無容身之地。另還有幾家台灣人創辦較大規模的糖公司,如板橋林家的林本源製糖、高雄陳家的新興製糖,主要經營權也落入日本人之手。到1927年(昭和二年,民國十六年),台灣新式糖場共有45家,製糖占總產量的98%,其中日本人的糖廠,則占了80%,至此台灣的糖業幾乎完全被日本人大資本家所壟斷。1938年(昭和十三年,民國二十七年),四家日本製糖公司擁有土地145,200甲,佔全台耕地17.5%,這也就是今天台灣糖業公司龐大土地的來源。


台灣的製糖業者尚且可以轉行,但台灣的蔗農情況就沒這麼好,在日本糖業公司決定甘蔗價格下,蔗農原本生活就不好,而且蔗農將甘蔗送到糖業公司過磅換錢時,糖業公司還會在磅秤上做手腳,當時流傳若「三個保正80斤的笑話」,使蔗農在價格和斤兩上都吃了大虧。因此有句台灣話俗語說:「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可說是完全反映了蔗農的無奈。


 
 
第二節、工業日本與農業台灣的殖民經濟體制
台灣為日本的殖民地,台灣的建設一切都以母國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在經濟發展上形成所謂「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經濟政策。
在「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策略下,台灣總督府首先實行所謂的「綠色革命」,其內容包括了(1)大規模興築水利工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嘉南大圳的興建,其灌溉面積可達15萬甲,上源的珊瑚潭水庫,則為台灣的最大湖;(2)研究改良台灣原有的農產品種,於各地設有農事試驗場、糖業試驗場、蔗苗養成所、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等機構;(3)創立農會組織,成為現今台灣農會的前身。


日本在台灣也扶植了許多農產品輸出日本。其中最重要的是蓬萊米,台灣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民國十一年)培值蓬萊米成功,大多運銷日本,而日本之所以會致力於台灣稻米的增產,主要還是為了應付國內的需求,米價、數量都由政府控制,所以出現東京蓬萊米價比台灣還便宜的現象。根據統計,台灣人米的消耗量到1936年減少23%,甘藷消耗量增加34%,而且是從南洋進口大量暹邏米供台灣人食用;其次則是高雄旗山的名產香蕉,在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光緒三十四年)開始外銷日本;再次為鳳梨,其在1909年開始輸日,尤其是鳳梨罐頭,更成為台灣的特產。此外,著名的大甲草帽,也是此一時期的輸出品,其是在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光緒二十五年)由大甲人洪鴛開始編製外銷,後來草帽的出口也被日本商人所控制。


日本人對台灣林業資源的剝奪亦不遺餘力,世界三大高山鐵路之一的阿里山鐵路,就是日本人為掠奪阿里山木材而建造出來的(1911年完工)。台灣有所謂的三大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在1941年底(昭和十六年,民國三十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官方有案的砍伐面積達34萬多公頃,材積2400萬立方公尺,造林面積才8萬公頃,成材不及十分之一,隨著太平洋戰爭的激化,更加濫墾濫伐,全無造林。台灣雖然大肆砍伐木材資源,同時卻大量向日本和朝鮮採購木材,原因是台灣的檜、柏等高級材多半輸往日本及外銷,再由日、朝進口廉價的松、杉等木使用。


大體而言,台灣在「農業台灣、工業日本」時期,一切經濟發展的重心都在於農業,形成以農業為主的剝削式殖民地經濟形態,至於工業發展可說是完全依附於農業之上,重要的像是製糖工業、製茶工業、鳳梨罐頭製造,無一不是農產品加工業。其也成為此一時期工業發展的主體。


 
 
第三節、日治末期的南進基地化與戰備工業化
日本當局於1930年前後在台開始推行「工業化」政策,之所以會有如此轉變,主要是有幾點原因。(1)日本受到世界經濟大恐慌的衝擊,國內產生大量的失業人口,為疏解失業人口壓力,因而有將失業人口「工業移民」的措施;(2)台灣以供應日本需求為主的農業發展已經飽和,使台灣與日本的農產品產生競爭,而日本又常在競爭之中犧牲台灣的農產品,從而產生滯銷現象;(3)日本想要侵略中國華南及南洋地區,形成所謂的「南進政策」,台灣因地緣的關係,正好可以成為南進政策中的前進基地,因此台灣得以發展軍需品的工業。



▲光復時台灣糖業公司的破損情形《尹章義蒐藏》



在工業化的過程中,電力是工業最必須的資源,所以台灣總督府府首先致力於電力的開發。1919年(大正八年,民國八年)總督府就開始興建日月潭發電廠,不久就停工,1931年(昭和六年,民國二十年)日本發動瀋陽事變,次年成立滿洲國,準備全面侵略中國,才又復工,於1934年完工,可發電達10萬千瓦,次年,電力公司即宣布以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低廉電費優待新興工業。隨後台灣各地分別又有大大小小的水力或火力發電廠興建,總計到1939年為止,全台共有發電廠135座,供電能力約37萬千瓦。當時台灣民間的需求才七萬千瓦而已。



 
▲光復時高雄煉油廠輕油工廠的殘破情形《尹章義蒐藏》



在電力充分供應的結果下,台灣的化學及金屬工業迅速萌芽,此一時期,台灣的工業雖仍以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為主 ,但其比重自1920年代初期至1940年為止 ,從約75%降至61%,化學及金屬工業則由約9%大幅提升到20%,此外,機械製造業和紡織業在這時亦有顯著的增長。


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戰事的擴大,台灣和日本之間的航道隨時的有被切斷的可能,因此日本當局不得不針對台灣的資源從事工業化發展,以自給自足為目標。在這情形下,鋼鐵、酒精、煤、水泥、電力、金屬等工業成為重點的發展工業,而食品加工業卻因戰爭的因素逐年減產。



▲轟炸後的台南街道《尹章義蒐藏》



到了大戰後期,由於戰爭愈演愈烈,台灣的戰略地位更顯突出,日本當局因此在台大量建造軍事設施,大大刺激了木材工業的發展。而在此時,工業化的推行使得工業產值達到全部總產值的45,台灣實質上已經由農業為主的社會,逐漸轉向半工半農的社會,台灣人民的年平均所得因而達到九十日元,當時日本本土的年平均所得則為一百日元。遺憾的是台灣的工業化乃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的產品,並非台灣自發性的轉型。戰爭末期,盟軍空襲台灣,各地的戰備工業自然成為主要的轟炸目標。工業化是日本在台灣最後的殖民地剝削,台灣人得到的工業化果實竟是如此苦澀。



▲光復時屏東被炸的殘破情形《尹章義蒐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