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割據混戰局面成與袁世凱的關係:
擁兵自重,始作其俑:袁世凱於清末藉訓練北洋新軍之機,培養私人勢力,擁兵自重,開軍人干政惡例。民國初年,袁氏將北洋軍分置於地方,受其指揮;及袁氏死後,北洋軍將領便各自擁重兵,彼此相鬥,爭奪地盤與北京政府的控制權,形成割據混戰之局。
破壞[約法,肇開惡例:袁世凱執政期間,違反約法,謀殺政敵,擅借外債,賄賂議員及假造民意等,皆給當時野心軍人、政客開了不良的先例,於是爭權奪利遂成為政擅的風氣。
專權獨斷,民心離散:共和政體初建時,人民對總統都寄予厚望,不料袁氏專權獨斷,國人頓失信心,各省十人乘機培植自己的勢力,助長了地方政府割據的歪風。
勾結外人,貽禍無窮:袁世凱為求鞏固勢力,不惜喪權辱國,巴結英、美、俄、日;及其死後,地方軍人也照樣勾姞外國勢力擴張地盤。各國為了增加其勢力範圍內的政治利益,也樂於支持地方軍閥,軍閥混戰之局遂愈演愈烈
民初直、奉、皖三系軍閥混戰的情況:
直皖之戰:直系馮國璋死後,吳佩孚和曹錕繼續起,指皖系段祺瑞破壞臨時約法,聯合奉系張作霖對付皖系。民國九年(1920 A.D.),直皖之戰爆發,結果皖系戰敗,段氏下野。皖系從此一蹶不振。
直奉之戰:直皖戰爭後,直系將勢力伸延至長江流域,奉系則推舉梁士詒組閣,企圖操縱北京政府;兩系於是明爭暗鬥。民國十一年(1922 A.D.),直奉兩系於北京、津間展開大戰,奉系戰敗,退返關外,華北地區盡為直系所控制。
反直之戰:民國十二年(1923 A.D.),曹錕賄選總統,遭孫中山先生與皖系、奉系的強烈促成聯合反直之戰。直軍在浙江與皖軍作戰獲勝,但在熱河,直系將領馮玉祥與奉軍作戰時,卻陣前倒戈,回師北京囚禁曹錕,吳佩孚敗走湖北。於是張作霖再入關,與馮玉祥擁段瑞為臨時執政。
奉直馮之戰:奉系與直系吳佩孚、馮玉祥三者之間,互有矛盾,自民國十四年(1925 A.D.)起,即不斷混戰。及後直系孫傳芳取得東南數省的地盤,吳佩孚再崛起於湖北,馮玉祥退往西北,而張作霖則控制了北京政府。
孫中山先生自1917年到其逝世前對付北洋軍閥的行動:
領導護法:袁世凱稱帝失敗後,段祺瑞破壞約法,不肯恢復國會,孫中山先生於是倡導護法,在廣州成立軍政府,出兵討段,是為護法之役。
籌備北伐:護法之役後,孫中山先生改組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並在廣州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聯俄容共』的政策,建立國共合作關係,同時建創黃埔軍校,培訓黨軍,積極籌備北伐。
應邀北上:段祺瑞因張作霖及馮玉祥而再次執政,遂邀孫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國是。孫中山先生北上為求和平統一,應邀北上,惜與段氏意見不合,沒有結果,而先生旋亦病逝於北京。
軍閥割據混戰的影響:
政治方面:


國家分裂:民國初年,各方軍閥為逞私慾,據地稱雄,彼此攻戰不休,導致國家四分五裂,社會動盪不安。
政權迭變:中央政權與內閣組織,每因軍閥的勝負而轉移更替,令中央政府極為混亂,政局不穩。
政治腐敗:軍閥專橫跋扈,生活腐化,在其佔領區內,政治極度混亂,一切措施,漫無標準。
經濟方面:


經濟破壞:軍閥長期混戰,導致地方殘破,生產破壞,加上戰爭時所虛耗的人力物力,皆令國家經濟蒙受嚴重的損失。
賦稅苛重:軍閥為擴充勢力,不斷搜刮民財,加上稅制不定,項目繁多,又濫發貨幣,令民生更為苦困。
外交方面:


喪權辱國:軍閥為了擴張勢力,於是大舉外債,而且為了爭取列強經濟和政治的支持,更不惜諂媚外人,出賣國家主權。
列強入侵:列強乘中國內亂,紛紛入侵,如俄國侵略外蒙,迫使中國政府簽訂《中俄蒙協約》;英國入侵西藏,煽動藏人自治等,令中國主權,繼續受到踐踏損害。


北伐戰爭的背景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建立後,工農運動蓬勃興起,革命形勢飛速發展。廣東革命政府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建了黃埔軍校,建立了國民革命軍。為了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國民革命軍先後進行了兩次東征,和一次南征,消滅了廣東境內的軍閥勢力,為奠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一次東征



圖為陳炯明像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孫中山北上後,盤據在廣東東江一帶的陳炯明,企圖趁機率軍奪回廣州的地盤,自稱「援粵軍總司令」,率十萬軍向廣州革命政府進攻。革命政府也宣布東征,討伐陳炯明,由的滇軍楊希閔任總司令,組成滇、桂、粵聯軍。當時黃埔師生及兩個教導團不過三千多人,未受看重,沒有被列入戰鬥序列。經蔣介石要求,纔以校軍名義參加右翼軍粵軍擔任作戰任 務,蔣介石則出任粵軍參謀長指揮作戰。


從一九二五年二月初,到三月下旬,在蔣介石指揮下,粵軍和黃埔校軍連續攻克陳炯明占據的東莞、石龍、淡水、海豐、陸豐,並在綿湖附近,與來襲的林虎部隊一萬餘人發生激戰,在教導團的合作下終將叛軍主力徹底擊潰。 


南征的經過


就在東征右翼軍節節勝利前進時,盤據在廣州的滇桂軍卻按兵不動,並和陳炯明及雲南的唐繼堯勾結,局勢反趨緊張。五月下旬,蔣介石再率黨軍和粵軍組成靖亂軍,回師廣州。滇、桂軍因魚肉地方多年,民眾多配合靖亂軍,商店罷市,鐵路工人罷工,使其不能利用廣九鐵路運送物資。譚延闓的湘軍、朱培德的滇軍、李福林的福軍亦一致行動,楊希閔和劉震寰的滇、桂軍陷於四面包圍之下。從六月十一日下令總攻擊,到十四日滇、桂軍即全面潰敗,劉、楊逃往香港,廣州革命基地從此愈形鞏固。


第二次東征


第一次東征因回師廣州平亂,未能將陳炯明叛軍徹底敉平。留守的粵軍又與陳炯明部妥協後撤,東江地區(潮州汕頭一帶)再度被陳炯明控制。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國民政府以軍隊改組完成,決定再度東征,由蔣介石擔任總指揮,率何應欽、李濟琛、程潛等部隊,直接進攻惠州。惠州地處天險,不易進攻,但在國民革命軍的猛烈攻擊下,在十月十四日終被攻克。十一月底起東江地區叛軍徹底肅清。叛投陳炯明的熊克武四川部隊,由魯滌平率軍平定,熊克武本人則先在廣州被誘捕。


盤據在粵南雷州半島的陳炯明部將鄧本殷,趁二次東征時,接受英國接濟,配合陳部進攻,向北進攻廣東肇慶,聲勢一時大振。經國民政府派朱培德為總指揮,率軍反攻,十月至十二月,連克肇慶、廉州,陳炯明部下鄧本殷亦渡海逃往海南島,國民政府再命李濟琛率第四軍進攻海南,鄧本殷逃海外,到一九二六年二月間,廣東全局底定。


廣西軍人傾向於國民革命約有李宗仁、黃紹竑。一九二五年初,李濟琛經率粵軍協助李宗仁、黃紹竑擊敗沈鴻英。但唐繼堯又隨之侵入,由粵軍范石生率軍協助擊退。一九二六年三月,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兩廣統一案,將廣西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六月一日廣西省政府正式成立,黃紹竑任主席,李宗仁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兩廣均由國民政府所控制,奠定日後北伐的基礎。


北伐戰爭兩方戰力比較


                 


圖為吳佩孚


 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的主要對象是北洋軍閥。當時,北洋軍閥的武裝勢力主要有三支:親英、美帝國主義的直係軍閥吳佩孚,盤踞在湖北、湖南、河南三省和河北、陝西的一部分,控制著京漢鐵路和長江中下游,擁兵二十萬,是北洋軍閥中最強大的一股勢力;由直係分化出來自成一源的親英、美的孫傳芳,割據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控制著長江中下游和津浦路南段,有軍隊二十萬人;親日本帝國主義的奉係軍閥張作霖,佔據著東北三省和京津地帶,控制著津浦路北段,有軍隊三十五萬人。這些軍閥勢力,在帝國主義指使下,虎視耽耽,正在密謀聯合,進攻廣東革命根據地。 


 國民革命軍擁有八個軍,約十萬人。以蔣介石為總司令,李濟深為總參謀長,鄧演達為總政治部主任。何應欽、譚延閡、朱培德、李濟深、李福林、程潛、李宗仁及唐生智分任一至八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的顧問是蘇聯的加崙將軍。在國民革命軍中有李富春、林伯渠等共產黨人,他們分別擔任了二、四、六軍政治郡主任的領導職務,還有一批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參加了北伐軍。這對北伐戰爭的順利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國民革命軍針對敵眾我寡和軍閥內部重重矛盾的狀況,制定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分西、中.東三路進攻,制定了先滅吳佩孚、繼殲孫傳芳、再打張作霖的作戰策略。


 


北伐戰爭的展開及經過


一九二六年北伐戰爭的前夕,廣東革命政府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建議,決定由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擔任北代先鋒隊,並首先挺進湖南。七月二日,廣東革命政府發表《北伐宣言》,北伐戰爭正式展開。總括來說,北伐戰爭可分為三階段:


從一九二六年六月到一九二七年六月為第一階段:


國民革命軍由於在兵力、裝備及財力也比不上北洋軍閥。因此,北伐的政略,初期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即打倒吳佩孚,妥協孫傳芳,放棄張作霖,並爭取馮玉祥、閻錫山及支持北伐的各地軍人。


在國民革命軍駐湖南的第八軍前導下,北伐第一戰略目標就是武漢。在第四、第七軍的協助下,一九二六年四月至八月,當吳佩孚的直軍精銳正攻打長城南口的馮玉祥,及八月十四日,攻下南口時,革命軍已於七月十一日攻佔長沙,吳調軍南下時,湖南已失,為了保有武漢三鎮,在武漢外圍汀泗橋匆匆調集勁旅防禦。八月二十七日,爆發了北伐三大激烈戰役之一--汀泗橋戰役,經過五次的搏鬥,北伐軍終獲勝利。三十日,並乘勝追擊吳軍至賀勝橋,此兩戰役擊潰吳軍的主力,打開通往武昌的門路。九月初,攻克漢陽、漢口;十月初,克武昌。吳佩孚敗退河南,再逃往四川,當時其部楊森已投誠中央。


 


在進攻武漢三鎮的同時,由蔣介石親自指揮第二、第三、第六及第一軍之一部進攻江西。九月六日起向萍鄉進軍,十九日進入南昌,孫傳芳大舉反攻,革命軍被迫後退,十月間再攻進南昌,但又被逼出。其間江西響應北伐軍之民眾被殺害者高達六萬餘人。十一月,革命軍採迂迴戰術,先下九江,到十一月七日,南昌二度再下,江西底定,是北伐最大規模戰役。孫傳芳精銳盡失,求和不成後逃回南京,並往天津求援於張作霖。



東路軍僅四師,由何應欽指揮,初採守勢,孫傳芳部福建周蔭人在十月間先攻粵東,由於兩旅長向北伐軍投誠:周蔭人乃遭敗績。何應欽乘勝於十一月克漳州、泉州,十二月進入福州,又得該省民團投誠及鼎力之相助,至月底,全閩底定。一九二七年二月進入浙江,三月進佔上海及南京。但當北伐軍進入南京時,共產黨發起排外運動,是為南京事件,最後蔣介石與英、美、日三國達成和解,使北伐大業得到初步的成功。北伐軍自一九二六年六月出師以十萬之眾,九個月之內,擊敗了吳佩孚、孫傳芳四十萬眾,長江以南盡入掌握,尤為戰史上的奇蹟。但是正當北伐軍進展神速之際,卻發生寧漢分裂,北伐形勢乃發生變化。


從一九二七年六月到一九二八年三月為第二階段:


        


                                                                                           圖為清黨時蔣介石在上海的行刑隊


正當北伐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國民政府卻因為容共清黨兩種意見的衝突,而造成內部分裂,當北伐軍收復武漢後,一九二七年二月,以國民黨左派分子為中心的「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往武漢,主張繼續「聯俄容共」,迎請汪精復掌國民政府主席的職權。汪氏於四月抵武漢。國民黨左派分子主持的武


漢國民黨中央,決議開除蔣介石本職和兼任的國民黨各職位。只留下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一職。而以蔣介石、胡漢民為首的反共黨員,則於四月十八日在南京宣佈另組「國民政府」,又決議取消共產黨員的國民黨籍,並早於四月十二日展開清黨反共的行動,此即為「寧漢分裂」(詳見「寧漢分裂與國共合作之破裂」),惟「寧漢分裂」為時甚短,從一九二七年四月到九月,不到半年,便又由分而合。在「寧漢分裂」期間,北伐軍事亦告中斷,國民政府復合,蔣介石復出後,北伐軍事再度展開。


從一九二七年六月到一九二八年初,革命軍的主力陷於癱瘓半年之久,幸因北方有閻錫山部,馮玉祥部革命軍的奮戰吸住奉軍和直魯軍,國民革命軍才不致分崩及覆滅。


寧漢分裂與國共合作之破裂


當南京方面決行清黨反共之後,武漢政府認為是叛抗中央,即有東征討逆之議。八月,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等將領聯名致電汪精表示和解,其實是壓逼蔣介石去職,蔣遂於八月十三日發表解職聲明,離開南京返故里。蔣引退後,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胡漢民及吳敬恆、蔡元培等地相繼去職,南京一時陷於無政府狀態。後因武漢政府的國民黨員發覺共產黨接受「共產國際」的


指揮,分化國民黨的勢力,所以有必要進行清黨。隨後九月寧漢兩地政府取得諒解,武漢政府遷往南京,蔣介石亦於一九二八年一月抵達南京,宣佈重新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由是寧漢國民政府復合併為一,是為「寧漢復合」。過後,國共正式分裂。


 


從一九二八年三月到十二月為第三階段:


這時,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都已加入國民黨,使革命軍的聲勢更加壯大。北伐初期,國民革命軍以少擊眾,尚且勢如破竹。現在以眾擊寡,直如摧枯拉朽。五月下旬之「保定一戰」,更把奉魯軍打得潰不成軍。


            


北伐時的閻鍚山、 蔣介石及馮玉祥                 圖為張作霖及其子,右為張學良


 惟當蔣介石北伐攻打奉系軍閥張作霖期間,日本深恐中國統一後,會妨礙其侵略計劃,便藉口保護僑民,出兵山東,於四月下旬進佔濟南。五月一日國民軍開進濟南,日軍擅捕中國士兵,槍殺運輸隊長尋釁。蔣介石命令各師「約束士兵,不准開槍還擊」,使日軍氣焰更加囂張。日軍甚至將山東特派交涉員蔡公時及十六名外交人員捆綁起來,並將蔡的耳、鼻、舌、眼剜下,用機槍將十六人全部殺害。五月四日,蔣介石下令撤出濟南,繞道北伐,但日軍仍不罷休,在五月八日,用重砲轟城,並於十一日佔領濟南,姦淫擄掠,無所不為,屠殺中國軍民五千餘人。北伐軍五月初雖然遭受日軍出兵濟南的阻撓,終能繞道兼程前進。五月十二日攻下德州、二十六日克保定、三十日克張家口,奉魯軍節節敗退,張作霖乃倉皇撤兵出關,因不理日本死守京津要求,歸途中,在皇姑屯車站竟被日軍特務預先埋下的炸彈炸死。北京、天津相繼落於革命軍之手,北京旋經國民政府明令改稱北平,直隸改稱河北省。一九二八年七月六日,蔣、馮、閻、李四集團軍總司令齊集北平,祭告中山陵,張作霖子張學良收拾敗軍回到奉天後,深痛日軍殺害其父,乃決心歸附國民政府,日本人雖百般誘勸壓逼,其志不移,終於一九二八年十二日通令東北改掛青天白日旗,全國恢復統一,國民政府乃成為全國的中央政府。


北伐後的政局(一九二九至一九三零)


一九二八年,國民政府完成了北伐,中國在表面上恢復了統一,可是實質上,北伐軍的各個集團部分據數省,各自為政。把當時全國分割成大小七個地區:


第一集團軍由蔣介石統領,駐在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五省,亦


即中央直轄區。


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分駐甘肅、陝西、河南、山東四省。


閻錫山的第三集團軍分駐山西、河北、察哈爾、緞遠四省。


李宗仁的第四集團軍分駐廣西、湖南、湖北三省


李濟琛鎮守廣東。


張學良統東北軍駐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四省。


四川、雲南、貴州亦分由當地軍閥割據。


以上各個軍事集團,各為自己的利益立場,攻戰不休,發生連串的黨內糾紛和戰爭,終於釀成了自民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內戰,戰事連續兩年,其中以一九三零年五月至十月的一場「中原大戰」最為慘烈。當時對抗國民政府的是閻錫山、馮玉祥的六十萬精兵,劇戰半年,雙方死傷至少達三十萬人,平民尚未計算在內,最後國民政府雖然平定了內亂,但是次內戰卻給予共產黨發展勢力及日本侵略中國的機會。


北伐成功的原因


國民政府能夥北伐成功,全賴以下因素造成:


一、軍閥失去民心--
 「民心向背」是決定一個統治者能否執政的關鍵因 素。民心所向的統治,必為後世所載道;但民心所背的統治時期,則必致覆亡。歷史上的例子實太多了,几乎每一朝是因這個原因而敗亡的。當時中國人民受盡軍閥暴政之苦,軍閥們橫徵暴殮,生活腐化,放縱士兵,所以早已渴望統一,因此對北伐部隊,全力加以協助。
 
二、革命軍具聲望--
 自古以來,出師有名的軍隊必為人民所支持,如明的靖難軍。國民黨前身是同盟會,在清末以來已表現了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因此國民革命軍在人民心目中頗具聲望;孫中山更為國人所崇敬,蔣介石以繼承牠的遺志作號召,自易獲得群眾擁護。
 
三、革命精神高昂--
 革命軍由黃埔軍校畢業生作骨幹,他們受過思想訓練,充滿革命意識,戰鬥精神非軍閥部隊可比。
 
四,各方軍人支持--
 北伐時,桂系的新派軍人如李宗仁、白崇禧都效忠國民政府,且出兵助戰;馮玉祥和閻錫山也接受國民政府委任的軍職,協助清除北方軍閥的部隊。
 
五,戰略採用得當--
 初期革命軍的策略是「打倒吳佩孚,聯絡孫傳芳,不理張作霖」,實行各個擊破,分化敵人。後期與馮玉祥、閻錫山合作,南北夾攻,給敵人有力的打擊。
 
六、國共合作所致--
 國、共兩黨首次合作,奠定了北伐的基礎。北伐進行時,共產黨人積極參與,例如以第四軍中的葉挺獨立團擔任先遣部隊,獨立團在北伐戰爭中,所向無敵,是百戰百勝的先鋒隊,更贏得了「鐵軍」的稱號。而共產黨人組織和發動工農眾作支援和配合,對北伐有莫大的幫助。
 


北伐對中國的影響


北伐是中國現代史上的大事,對中國的發展有兩個重要影響:


首先,軍閥為了得到列強的援助,每每出賣國家主權。北伐成功後,不但阻止了列繼續侵蝕中國,中國並且可以與外國交涉,爭取收回主權和廢除不平等條約。


其次,北伐使國民黨的聲望大增,又奠定了蔣介石的地位,自此蔣介石成為國民政府的領袖,關係中國政治至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