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迷霧重重 難解之謎:據說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許昌遭受旱災,靈溝鎮鄭發一家決定外出逃荒要飯,鄭發的父親鄭福安因體弱多病,便留家看守門戶,母親王氏帶領8歲的鄭發和5歲的弟弟鄭三發輾轉到了開封。他們走後不久,鄭福安去世。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氏給從奉化到開封經營益泰鹽行的蔣肅庵當女傭,蔣肅庵喪妻,便收王氏為填房。因鄭發不如弟弟聰明機靈,在蔣府頗受冷落,於1895年春節後離開蔣府,辭母別弟到雜貨店當學徒。鄭三發則隨繼父姓蔣,後來王氏與鄭三發隨蔣肅庵去了奉化,從此杳無音信。
1904年,鄭發曾到開封蔣府尋母,發現人去房空。長大回鄉的鄭發在許昌老家以種田為生,過著平靜的生活,1933年元宵節,鄭發偕子進城觀燈,看到許昌專署衙門前掛著的一巨幅人物照與自己很像,不知其為何人。門口衛兵告訴他,這個人就是當今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是浙江奉化人。這引起了鄭發對往事的回憶,他認定蔣委員長就是自己的弟弟鄭三發。從1933年至1948年,鄭發曾先後4次追尋蔣介石,曆時15年。其間,他還兩次托人給蔣介石寫信,隱諱地稱二人為“同學”,至今這兩封信仍收藏在南京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鄭發首次去南京尋蔣認弟,在浦口受阻被遣返。第二次是1941年去重慶,一家3口在那裏住了 5年。1946年冬,他第三次到南京認弟,在南京住了半年。1948年夏,鄭發第四次去南京尋蔣認弟,又是無果而終。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蔣介石被迫逃亡台灣,鄭發尋蔣認親之念終告破滅。
兩說並存 難下定論
盡管蔣介石“河南許昌說”絕非空穴來風,浙江奉化方面卻也是言之鑿鑿,不但稱蔣介石之父蔣肅庵沒有到過河南,蔣介石之母王採玉也與河南許昌沒有關系,這無疑如同“釜底抽薪”,將蔣介石“河南許昌說”給全盤否定了。
2001年4月,許昌召開“蔣介石原籍許昌說研討會”,與會的省內外專家和學者一致認為,“河南許昌說”具有一定的可信性,這項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河南省曆史協會原會長朱紹候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承認蔣介石的祖籍除“浙江奉化說”之外還有個“河南許昌說”。二、不能否認鄭發千裏認弟的事實。三、“浙江奉化說”、“河南許昌說”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鄭發確有其人
讀過小說《金陵春夢》的人都知道,唐人筆下的蔣介石原名“蔣三發子”,原籍河南許昌,他有個胞兄叫鄭發。由於《金陵春夢》是小說,因此有些人看後將信將疑。但實際上,鄭發確有其人。
據鄭發本人所言,因光緒年間許昌遭災,父親餓死,家中沒法生活,母親王氏帶著他和弟弟三發逃荒開封,嫁給一位姓蔣的浙江奉化鹽商。三發後來隨繼父回到了奉化。改名蔣介石。1941年鄭發去重慶市找蔣介石認親,蔣沒有與他見面,由戴笠把他“優待”在重慶白公館。1944年許昌淪陷前,戴笠又將鄭發妻女接去,不久轉至息烽監獄,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初夏才讓他們一家三口“衣錦還鄉”。回到許昌後,鄭發被安排為縣候補參議員,由離家前的一個農民變成了風光人物。
在重慶未見到蔣介石,鄭發並不甘心。1946年冬,他第二次去找蔣介石認親。他在南京閒居達半年之久,但蔣介石本人卻未予召見。1948年5月,鄭發再一次來到南京,依舊無功而返。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普遍開展了鎮壓反革命的運動。在許昌河街,有人還別出心裁地針對鄭發搞起了“挖蔣根”運動。在許昌的鎮反運動中,許多在國民黨部門幹過事的軍政人員,被逮捕法辦關進監獄,有些罪大惡極的,還被槍斃了。鄭發看到這一切,早就嚇得膽戰心驚。從此,鄭發對過去的一切便守口如瓶了,即便講,也僅是對極少數信得過的人悄悄說一點罷了。1973年2月20日,鄭發在家中去世,終年89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