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是臺灣擁有最多表演風格、最具表演活力的戲劇。可以在政府舉辦的文化廣場,看到以木製彩樓、現場鑼鼓音樂及傳統小戲偶演出的古典布袋戲;也可以在民間廟會活動,看到以簡易彩繪布景、現場聲光特效及中型金光戲偶演出的金光布袋戲;更可以在電視頻道上,看到精心布置的場景、運用剪輯聲光、動作特效、以大型電視布袋戲戲偶演出的電視布袋戲。 


布袋戲是由兩百多年前中國大陸福建泉州、漳州移民引進使用南管、潮調音樂曲調的古典布袋戲開始,在臺灣歷經幾個世代的傳衍,不同世代的演師陸續加入北管音樂、平劇音樂、日本流行音樂、西洋音樂、歌仔調音樂,並突破木製彩樓、舞臺的限制,引進商業劇場的編劇,加入電子化聲、光效果,而遞變為商業劇場的金光布袋戲與電視布袋戲。經此長期演變發展,布袋戲乃成為特具臺灣文化風格的臺灣布袋戲。 


一齣布袋戲就是結合地方語言、民俗音樂、雕刻、彩繪、刺繡、掌中操偶技巧等文化的綜合體。布袋戲的主演就像是一位言語、手掌特技的魔術師,控制著整齣戲劇的演出;後場的樂師則是一支小型樂隊,要能演奏管絃的哀怨、細膩與鑼鼓的雄壯、緊湊,而木製雕刻的戲偶頭、戲臺是古典雕刻藝術的展現,戲偶衣服的刺繡則是歷史文化及刺繡藝術的展現。 


主演是布袋戲表演的靈魂人物,學習技藝的過程比一般演員更辛苦,他要揣摩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物的說話語氣、用辭,表現生、旦、淨、末、丑、雜各種角色,學習操作這些角色寫信、喝酒、使用武器的動作神態,要讓每一個戲偶踏上舞臺時,都能展現各自獨特的風格與語氣。此外,他還必須像一位說書者,由他一個人將整個故事的情節表現出來。因此一位主演必須既能說又能演,達到「 一口道盡千古事,十指弄成百萬兵」的舞臺成就。 


                 一個孫悟空角色的布袋戲偶                     現在布袋戲偶,這是個小旦,模特兒是自創的藍蝶      


 


                                    


尤其,一九五○到一九七○年代,臺灣布袋戲引進商業劇場表演風格,在戲院演出的金光布袋戲及電視播送的電視布袋戲中,編劇家創造許多造型奇特的角色,並賦予他們獨特的口頭禪,引起社會大眾笑謔模仿的風氣,招致衛道人士的批評,甚至當時保守的政府單位也出面干涉禁止。 


音樂的使用,在臺灣布袋戲裡變化極大。早期是以傳統的南管音樂、潮調音樂作為主軸,用固定的曲牌、唱腔搭配戲偶演出;中期則改變為節奏變化多的北管音樂與平劇音樂;一九五○年以後為適應商業劇場的演出,便引進錄音配樂;到一九七○年代電視布袋戲興起後,除用剪輯配樂外,更針對劇中角色創作歌曲、配樂,來烘托、渲染角色的夢幻色彩。 


古典布袋戲使用的是一尺(30cm)左右的小戲偶,戲偶頭是手工木雕,臉譜造型除照年齡、性別不同雕刻外,也依照角色的個性,用黑色代表粗魯莽撞,紅色代表忠心、誠實,青色代表陰險毒辣,來塑造花臉型偶頭;戲偶所穿的衣服,更代表著傳統社會階級,貴族穿著華麗的衣服,上面繡著動物、花、鳥的圖騰,平民百姓則只能穿素色無花的衣服。一九五○年金光布袋戲流行,為適應需要,戲偶增大為一尺半(45cm),偶頭依編劇的創作,突破以往造型,成為千奇百怪的型態,衣服則大幅度簡化;到了一九七○年代電視布袋戲,更把戲偶拉大為三尺(90cm),偶頭大小近似人類比例,衣服雖不強調刺繡,但是會依照角色的性別做整體造形設計。 


表演舞臺方面,也是變化極大,古典布袋戲使用木雕彩樓,侷限於較狹窄的空間;一九五○年代金光布袋戲則是加大表演空間,用簡便彩繪布景做舞臺,加大戲偶舞弄的範圍;一九七○年代電視布袋戲更跳脫固定的舞臺,搭設複雜、變化立體的布景做舞臺,擴大戲偶揮灑想像的空間。 


目前,臺灣布袋戲仍是在遞變中,代表著傳統、固有色彩的古典布袋戲仍有演出,但己僅限於少數具有古老傳承的老戲團;大多數的劇團,多是在廟會演出金光布袋戲,有的極盡聲、光的特技效果,有的僅能隨著錄音口白操作戲偶;而電視布袋戲則是寡頭壟斷,僅由少數幾個家族成員壟斷經營 。


 臺灣布袋戲是深入臺灣民間社會的戲劇,曾在不同年代裡提供臺灣民眾最好的娛樂與休閒需要,現在雖不再是最重要的戲劇活動,但仍然能跟隨時代潮流,提供戲劇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