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來台佈防。同治13年(1874)7月,聘法國技師在二鯤身沙洲興築第一座西式砲台,就是座落在台南安平區的億載金城。由於在此地要取得建材相當不易,因此除了遠從廈門、福州等地購運磚材外,還搬運已經傾圮的熱蘭遮城一部分磚牆。光緒2年(1876),砲台完工,內置大砲五座、小砲四座,並派水師副將率兵300人防守。
仿製的阿姆斯特朗大砲
光緒2年至光緒10年間,砲台陸續擴建,並在外圍加築濠溝及彎月形護牆。中法戰爭爆發,法艦曾侵擾安平外海,億載金城守軍曾開砲驅離。光緒21年10月16日,黑旗軍名將劉永福坐鎮台南,見日艦西京丸來安平外港巡弋,乃命守軍由億載金城發砲轟擊,命中其桅桿,西京丸乃倉皇逃離,但這已是強弩之末。五日後,因主帥劉永福已逃離台南,守軍在毫無鬥志的情況下,棄守砲台,日軍未發一槍一彈便予以佔領。
今日的億載金城
民國64年,正逢億載金城建城一百週年紀念,台南市政府為發展觀光乃斥資加以整修,除修築護城牆、護城河,並興建環城道路及停車場等,又仿製古大砲九尊、小砲六尊,並立沈葆楨銅像一座,同時將砲台內部綠化。
億載金城大門
現在之億載金城大致保持昔日之舊觀,只是當年出入的唯一通道已由懸吊式的木板橋變成今日之水泥橋。而由紅磚砌成之城門,雄偉依舊。拱形門洞上方,正面有「億載金城」,背面有「萬流砥柱」門額各一,為沈葆楨親筆所題。雄渾粗獷的字體搭配軍事重地,相得益彰。
億載金城鳥瞰圖
鳥瞰整個億載金城為一方形且四角凸出之建物,其中凸出之部分置大砲,以利遠攻,凹入處列洋槍,以防近撲。四周牆垣為45度傾斜之土牆,頂部即為當年砲座及列洋槍隊之處,現已闢為參觀道路。土牆下方本為營房,惜整修時被填平。另外,在牆側有一些以三合土構成之長方形坡道,稱為「扶壁」,是為方便將砲彈由下往上推送的搬運道。
中央空地原為一水池,係作為緩衝敵人打過來的砲彈之用,如今填平為綠地。四周牆上則廣植木麻黃、相思樹及金合歡等,整個砲台可說是綠意盎然。站在高點極目四望,周遭魚塭波光粼粼。百年來憂國憂民的情懷,僅有石碑一座永為留傳。
安平小砲台
今日的安平小砲台
安平古堡西南約300公尺馬路邊的水塘中,有一碉堡形之建物,那就是鴉片戰爭時,台灣兵備道姚瑩於全台重要口岸所建17座砲台之一的安平小砲台。
安平小砲台內景
之所以稱為「小砲台」,乃是後人相較於「億載金城」這座大砲台而取之名稱。該砲台立在略呈圓弧形的花崗石台座上,主體為八個磚砌之大型雉堞,大砲就設在雉堞之間。雉堞中間還有射孔,便於守軍防衛來自陸上的攻擊。
其實這座砲台早在康熙末年就已設立。當年在朱一貴之役後,清廷鑑於安平鎮因不斷淤塞而距海漸遠,無法在此築海岸砲台,乃於雍正元年(1723),依閩浙總督郝玉麟的提議,建三座海岸小砲台於安平鎮西南方,安平小砲台所在地即為三砲台位置最南之一座。
道光3年(1823),安平港重新通航,本砲台防務倍形吃緊,乃在附近另以石黏以三合土,重建一長四丈餘、寬三丈之長方形砲台,上有磚砌雉堞六座,中置一千斤左右之砲若干門。雉堞下方所留之小方孔用來排水,因為當時火砲發射後需澆水降溫。
石砲台
今石砲台與姚瑩所建之安平小砲台並存,二者以一條長兩百多公尺的卵石石堤相連,而花崗石台座則是因為預計將安置二千斤以上之重砲,原有之石承載力不足,於是由姚瑩下令拆除改建為石壁。
同治13年(1874),沈葆楨建億載金城時,台灣知府周懋琦曾重修此砲台;日據後,砲台漸廢,但台基尚存。光復初期,軍方在此建新式之碉堡。民國69年,台南市政府以牆面殘破不堪而斥資修復,乃成今日之規模。
安平公墓
在石堤對面之安平公墓,為昔日熱蘭遮城外堡「烏特列支」的所在。鄭成功在攻打此堡時曾蒙受重大的損失,但陷落後,熱蘭遮城即呈孤立狀態,可見其地位之重要。烏特列支遺址猶存,為一湯匙形之砂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