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蹺陣古稱「蹈高趫」,台灣民間稱「踏蹺」,是農閒娛樂的遊藝陣頭。《列子‧說符》篇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軍大驚,立賜金帛。」註9可知早在兩千多年以前,高蹺就已經開始流行。唐宋時,高蹺表演普及於民間;至元代,有了高蹺舞獅的出現;明清成為農村廟會及喜慶場合中重要的表演節目;流傳到清朝,高蹺一詞才被使用,且常和「秧歌」結合,又被稱為「高蹺秧歌」。

高蹺陣是屬特技性的表演,表演者雙腳踩在釘有腳踏板的長木上,憑著高超的技巧及卓越的平衡感,表演行走、進退、跳躍及舞劍等各式動作姿態。高蹺依其表演形式的不同可分為「文高蹺」及「武高蹺」,文高蹺有劇情,強調身段作表,並著重於踩、扭和人物情節的表演,中國北方的「高腳秧歌劇」即屬此類;而武高蹺除一般的動作表演外,著重武術與特技的表演,並依照傳統劇碼安排出場人物,台灣的高蹺陣多屬於此類。


台灣地區高蹺分「踩街」及「定點表演」兩種表演形式。「踩街」是指參加廟會遶境或慶典遊行時,邊行進邊表演;「定點表演」指在廟前廣場等寬闊地方進行表演,所有精彩動作也會在此時呈現。南部的高蹺木腳較短,動作靈活,穿插國術對打、耍兵器、馬伕勒馬,其區域分佈在雲林、台南、高雄地區;北部則為高蹺弄獅,蹺高七尺,以遊行為主,並無武打劈腿等高難度動作及各種逗趣的表演,目前僅存基隆暖暖靈義郡高蹺陣。


台灣的高蹺陣無唱腔,多動作及技藝的表現。在配樂方面,北部與舞獅結合,伴奏樂器有鼓、鑼、鈸三種,打的是舞獅鼓法;南部亦是用鼓、鑼、鈸三種樂器,但鼓打的卻是宋江鼓。目的皆為使其有熱鬧、喧囂的氣氛。


踩高蹺是一高難度又具危險性的表演,沒有紮實的功夫基礎難能勝任。


 



 


鬧熱滾滾的迎神行列裡,最搶眼的藝陣莫過於高蹺陣。不管別的藝陣鑼鼓聲有多大,表演花樣有多精采,踩高蹺的總是「高人一等」,從聳動的萬頭中冒出頭來。


傳統的高蹺陣,大致分為大兩大類型,一種是由國術館組成,成員都具有紮實的功夫 ,不但排得出戲碼,還能踩著高蹺耍招式,藝高膽大,技高一籌。另有一種是由一些羅漢腳或賣藝行乞的乞丐組成,藝陣的技巧層次較低,大都出現在出殯場合,目的在討點賞金,談不上表演技藝。


臺灣光復後,每逢國家慶典或新春年節,常見部隊或學校的踩高蹺團隊演高蹺戲,與舊時的庄頭藝陣相互輝映。


目前臺灣的高蹺庄頭藝陣中北部較少,以南部較多。北部以基隆靈義郡的高蹺陣最有名,木腿屬於高長型,長達七臺尺,並有高蹺弄獅、單腳跳及各種逗趣的表演

南部藝陣的木腿較短,大約一公尺左右,常表演的戲碼有「白蛇傳」、「八仙過海」、「三藏取經」、「關公保二嫂」等等,由於木腿短動作更加靈活,所穿插的特技也較多,如徒手打拳、舞槍弄棍、馬僮勒馬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