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據,跳鼓陣源於『大鼓涼傘舞』。相傳明朝將領戚繼光帶領軍隊驅逐倭寇,大勝,凱旋歸來之際,正值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於是鄉民提燈、敲鑼打鼓、手舞足蹈迎接將士。之後,每逢佳節人民即以熱鬧的『大鼓涼傘舞』慶祝,流傳到台灣成為跳鼓陣。
跳鼓陣為早期農業社會對宗教信仰而產生的陣頭。通常是農閒時或宗教祭典時,舞陣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且能增添熱鬧氣氛。
明朝末年,鄭成功渡海來台,為反清復明,勤練軍術,不定期舉辦比武大賽,吸引許多習武者加入,比武過程中,有一、二位擊鼓者在旁擊鼓助陣,跟隨比武者進退,成為一種鼓舞人心的軍樂。滿清之後,這項比賽漸漸在民間流行開來,逐漸演化成節慶或廟會時的民俗藝陣。
「跳鼓陣」是「擊鼓」及「跳躍」為表演內容,亦稱為「鼓花陣」、「花鼓陣」、「大鼓花」、「大鼓弄」,大都結集在臺南、高雄、屏東三縣市。傳統藝陣通常以七至十人為單位,晚近也有加以變化增加數十人的大隊伍。
傳統藝陣多半在迎神賽會行進中表演,以小團隊最富機動緎。跳鼓陣有一種半蹲的步法,有謂是受原住民作戰打擸所採取半蹲的姿勢有關;亦有認為這是國術低架馬步的變化。
傳統的跳鼓陣,純粹是一種雜技性質的表演,全賴肢體動感、打擊器樂節奏以及簡潔
有力的吆喝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成員包括:頭旗手、鼓手、涼傘手及小鑼手。表演時以四方形陣為多,鼓手在中間,涼傘分居前後,小鑼手分別在四個角落,全隊悉由頭旗引領隊形變化,有時屈膝、低姿勢就形蹲步,有時仰腰,時而進退,時而翻滾。擊鼓度愈快則愈能顯示出旺盛的動力。表演時以打擊各的鑼鼓聲為配樂,因此隊員間需有充分的默契動作才會整齊。
一般表演都由跳四門開始,後由涼傘翻鼓、空穿什花、十字什花、涼傘穿鑼、娛蚣陣、開花、合圓等。
跳鼓陣由於活動量大,多由村落青年組成,小鼓小鑼熱鬧喧嘩,樂聲、舞步都充滿了力與美的節奏;是莊稼人農時的娛樂活動,也在廟會中扮演了酬神娛人的腳色,故而早期南部的跳鼓陣曾經盛極一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