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將陣,係包括金車木車哪車三太子陣﹝太子廟多此陣﹞、福德陣﹝土地公廟多此陣﹞、雷公陣、招財進寶神童陣﹝太子廟多此陣﹞、千里眼順風耳陣﹝又稱金水將軍陣,媽祖廟多此陣﹞、康趙二元帥陣﹝上帝公廟多此陣﹞、濟公陣、關平及周倉陣﹝關聖帝君廟多此陣﹞、七爺及八爺陣﹝又稱范謝將軍陣,城隍廟多此陣﹞、牛頭馬面陣﹝城隍廟多此陣﹞等大仙尪仔陣之總和名詞。


 



 


      神將陣,在表演時係由人撐起大仙尪仔,腳踏各式步法。太子陣、神童陣的步伐比較輕快活潑;濟公陣的步伐似醉不醉,亦現輕快;福德陣的步伐則顯現慈祥穩重,其脖子上並常掛鹹光餅﹝福餅﹞供信徒取用;其餘各式陣頭則大都顯現威嚴並濟,讓人敬畏。


「大仙尪仔」是一種類似尪仔的巨大神祇,在傳統廟會慶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各路神明出巡時,大仙尪仔就在兩側護駕,為活動增添莊嚴熱鬧的景象。


    以宜蘭(神將發源地)和台北蘆洲(神將發展地)兩地風氣最盛



  大仙尪仔的身長約有成人的兩倍高,其外表與寺廟內奉祀的神像並無二致,內部中空,由一人躲在裡面以肩扛抬,行進時動作誇張,讓大仙尪仔雙手能大幅晃動,以顯示大仙尪仔的威嚴。大仙尪仔很少單獨出現,經常成群結隊,各地對這類巨大神祇各有不同的稱法,中北部稱「大仙尪仔陣」,南部稱「神偶」或「神將」,此外也有「童仔陣」的俗稱。大仙尪仔的造型繁多,有千里眼、順風耳、七爺、八爺、土地公、太子爺、金童、玉女、文判、武判、劍童、印童、四大金剛、達摩祖師、二郎神君、彌勒佛、濟公等等。
 



 


  至於大仙尪仔的出現,一般皆認為與北管的發展有關。大約在19世紀末期,蘭陽平原的北管分為「西皮」與「福路」兩派,兩派各自發展較勁,尤其是廟會活動,更是互別苗頭的時刻。據說一開始是西皮派先使出舞龍,福路派見狀便扛出「大仙的」李哪吒,象徵「哪吒抽龍筋」來對抗,西皮派不甘示弱,接著便也扛出「大仙的」李靖,以示「李靖收哪吒」,就這樣一來一往,為廟會增添許多熱鬧的氣氛。流傳至今,在各項廟宇神明遶境、出巡、刈香等活動中,都可看到大仙尪仔陣的蹤影。


 


  大仙尪仔陣除了增添廟會活動的熱鬧氣氛外,常常會看到人們爭先恐後地向七爺、八爺討「鹹光餅」吃,以保平安。鹹光餅是一種中間穿孔的圓形平安餅,又稱「繼光餅」或「咸光餅」,係為了紀念明代將軍戚繼光。相傳戚繼光在追捕福建沿海的海盜時,為避免升火煮飯的灶煙引來海盜的侵襲,乃命伙夫製作便於儲存的乾糧,且用繩穿成串,以便士兵們攜帶。


 


  除了鹹光餅外,綁在千里眼、順風耳身後的五彩「高錢」,在部分地區,也成了人們保身、祈福的平安符。



  北部為大仙尪仔陣主要流行的區域,如台北的三大廟會:農曆3月大龍峒的保生大帝遶境、5月大稻埕迎霞海城隍、10月萬華青山王遶境都有機會看到各式大仙尪仔。另外,宜蘭地區的迎東嶽大帝、迎城隍等祭典,也都可見大仙尪仔的蹤影;宜蘭縣頭城鎮在2002年還舉辦了「大仙尪繞境祈安尪競技」活動,而每年吸引媒體目光的台中大甲媽祖進香活動,也有許多的大仙尪仔陣參與其中。


神將團 


 
 
 
 
 每次在刈香廟會活動,常常會看到大人們爭先恐後的向七爺討鹹光餅給小孩子吃,據說可以保平安哦。七爺八爺就是我們說的大仙尪仔,大仙尪仔種類很多,有七爺八爺、康 、趙將軍、土地公、千里眼、順風耳,甚至是雷公、電母、宮娥、太監...等。表演時 主要以一人躲在大仙尪仔內,腳踏步伐舞動 雙手為主。在裝飾方面,屬於陰將的七爺、八爺,或屬於妖精的千里眼、順風耳,都會在他們的身後綁上黃色篙錢,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頭髮,其實這是為了要表現他的身分特殊,但也有部分地區習俗,喜歡爭取神將身後的篙錢,作為保身、祈福之用。



 太子團



 
 太子團也是廟會當中常見的陣頭之一,與神將團是大同小異。但在神偶的尺寸,就小的許多,在動作方面也較為靈活。神童團最常見的是,以封神榜內容所撰的哪吒、金吒、木吒,或者是土地爺爺,搭配散財、招才童子,也有以濟公作為神偶,演出的方式都較為逗趣、活潑。
 
 
 神童團 
 
 
 
 
 神童團是中部較為盛行的陣頭之一,其團隊的組成以土地公公與招財童子、進寶童子為主,是一般商家與店家的最愛。在表演的時候,土地公公以蹣跚的步伐緩慢向前,而招財與進寶兩位童子則以快步、跳躍的方式前進,不斷在在土地公公與香案之間來回奔跑,更在觀眾的掌聲與鞭炮聲的威祝之下與土地公公相互揮應附和,營造出喜悅與歡樂的氣氛。
  


土地公



 
 土地公公其實是包含在神童團當中其中的一個部分,土地公公相傳在古代是一個平日積善的大好人,在仙逝之後地方人士為了突顯他的功德,遂將祂視為掌管土地之神。因為土地公公生前是個既富有且樂善好施的大好人,所以現在的人們常會將土地公公的樣貌雕塑成,面帶微笑、長鬚髯眉,以古代員外裝扮「福」、「德」兼具的形象,受眾人所歡迎。尤其是每年的頭牙、尾牙、春秋二祭,甚至是每個月的初二、十六,是商家祭祀土地公公、招福納財不可少的好日子。 
 
 
 彌勒團 
 
 
 
 
 達摩又稱為菩提達摩、達摩祖師,為中國佛教禪宗法門的始祖、印度西天二十八祖的最後一祖,其中以「一葦渡江」的至今仍在佛教間廣為流傳;而由達摩祖師所率領的「彌勒團」,不但將該團塑造成為以「佛教」典故為背景的陣團,更將中國宗教史上的佛、道融合的景象表露無疑。而彌力團們以「醉彌勒」為主題印象的表演方式,不斷的以醉步的方式前進,那逗趣的表情與步法倒也是讓所有欣賞廟會文化的觀眾印象深刻。



 包公陣



 
 包公陣包含在神將團裡其中的一個部分,包公稱為包拯、包青天、包府千歲、馬國公、馬府千歲…,為我國宋朝名官,以鐵面無私、日審陽、夜審陰的故事最為令人津津樂道。圖片中的包公陣主角為以包公為主題的神將一尊,兩旁派以排班嘩路、哨角馬頭鑼。參拜時由兩邊排班進場迴旋,包公則手持玉笏由遠而近,以三進三拜為主要的表演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