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鼓陣」是臺灣最早的民間藝陣。早在清康熙三十二年臺灣府貢生陳逸有篇「艋舺竹枝詞」中提到當時的「車鼓」說:「誰家閨秀墮金釵,藝閣妖嬌覆塞街;車鼓逢逢南復北,通宵難得幾場諧。」「車鼓」亦稱「車鼓弄」、「弄車鼓」;臺語「車」的字義佳是翻轉之意思,如翻弄折騰說成「車拔秉」、「車盤」;「弄」的字義是舞動、逗趣的民間小戲小意。


 



 


車鼓陣的表演,前場以一丑一旦為一組,後場操絃管的樂工由三人到九人,頭手絃、車鼓陣 
 
 
大廣絃、三絃、月琴和品仔(笛子)。丑角手持的樂器是四寶或錢鼓、錢棍扮相詼諧,旦角兩手分持摺扇及絲巾扮相妖豔;充份利用了肢體語言,誇張滑稽的動作令人發噱。–這是較為傳統式的庄頭陣,也有將丑、旦組合加到四組,演員都是十七八歲年輕貌美的女生,與從前清一色由男生扮演正好相反,扮相也不一,有的丑角還是傳統的滑稽相,有的卻是扮相英俊瀟灑,一點也沒有「丑」的味道倒像個「生」。


表演時,首先由丑角「踏大小門」、「踏四門」,接著把旦角引出場,兩人邊歌邊舞 ,一唱一答。丑角的動作誇張活潑、滑稽逗趣;旦角的動作較為優雅、細膩柔和,演員的活動範圍不大,大概是受了當年的牛車上面表演限制的影響吧;舞步變化多用「對插」、「雙入水」、「雙出水」的旋轉方式,丑與旦走「8」型或「內8字」型,丑角的轉動幅度比旦角大。


表演的動作,丑旦兩人都微微屈膝,也有雙腿交叉左右橫向移動,丑角上身聳肩,誇張地搖擺扭動,雙手所握的四寶或錢鼓、錢棍,發出「雀,雀,」的聲音、兩人的步法相互搭配,旦角進丑角就退,丑角進旦角則退。


車鼓戲表演的故事,傳統陣頭有六齣戲,開鑼戲是「蕃婆弄」,其次依序是「五更鼓」、「桃花過渡」、「點紅燈」、「病子歌」、「十八摸」等,其他尚有南管系統的戲曲,以及通俗文學,民間故事,如「陳三五娘」、「山伯英台」等燴炙人口的才子佳人,男女愛情故事。


 



 



車鼓的「車」,閩南語裡有「翻」或「舞」的意思,車鼓的表演稱為「車鼓陣」或是「車鼓弄」,「弄」字同樣也含有「舞蹈」的意思。關於車鼓陣的來源,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據說在清朝的時候,連年饑荒,穀物歉收,民不聊生,百姓們只好天天求神祈雨。困境持續了三年,終於下了一場大雨,萬物甦醒,草木重生,人們欣喜之餘,齊聚一堂大肆慶祝,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或舉竹為舞,或持扇取樂,彼此粉面相悅,鑼鼓喧天,異常熱鬧。而村民正在載歌載舞之際,清朝皇帝出巡見到此景,了解了整個事情,也深感欣慰,便賜名為「車鼓陣」。
 
車鼓的表演很自由,鄉間廣場、大街小巷都可以隨時演出。車鼓的基本演員是小丑和小旦,但有時也另加副旦,不過通常以「二小」為一組,可數組或輪番演出。角色的造形打扮並沒有嚴格限制,小丑通常在鼻端塗上白色,鼻孔插兩綹鬚,或嘴邊掛八字鬍;若有兩組同時表演,則另一組以丑角擊錢鼓,或用手敲打身體與手、肘、膝、肩等七個部份,此即「打七響」。


另外,也常在臉部任意點痣,穿著黑色舊式日常衣褲,腰間圍白裙,頭戴圓帽,腳穿布鞋,手持四塊竹片,稱為「四塊」或「四寶」。小旦則在臉上塗脂粉,頭上戴著一朵大綢花,並用一長綢布包頭,兩端由耳邊垂下來;另外在頭上貼整片彩珠,有的則以髮罟披在頭上,上面再黏珠花裝飾,左手小指繫著手帕,稱「四串巾」,右手拿扇,舞「扇花」。若有兩組同時表演,則另一組以丑角擊錢鼓,或用手敲打身體與手、肘、膝、肩等七個部份,此即「打七響」。


車鼓陣的樂器:主要是梆胡、月琴、二絃,有的還會增加了小鼓、小鐃、小銅鑼,叫鑼等。頭旗有二面,上寫有「南海紫竹寺觀音佛祖」無頭旗、二旗之分,為紅色襄綠邊之顏色。表演的曲調,開始一定是「踏大小門」及「踏四門」,接著是「共君走到」、「拜謝神明」…等,最後以「團圓」這一場收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