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起源於漢代,經歷代而不衰。舞龍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到了唐宋時代,舞龍已是逢年過節時常見的表現形式。    


    關於舞龍的來歷,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天,龍王腰痛難忍,龍宮中的所有藥物都吃了,仍不見效。只好變成老頭來到人間求醫。大夫摸脈後甚覺奇異,問道:「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於是大夫讓他變回原形,從腰間的鱗甲中捉出一條蜈蚣。經過撥毒、敷藥,龍王完全康復了。為了答謝治療之恩,龍王向大夫說:「只要照我的樣子紮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件事傳出後,人們便以為龍能興雲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龍祈雨,並有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矩。


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慶裏面節目之一。隨着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台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洲、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南龍,故名思議,在江南一帶發展出來的舞龍形式。


南龍的龍身比較重,龍頭在整條龍最重的部份。南龍的風格在有氣勢。因為它的重量關係,所以動作上說,沒有像北龍般注重花巧,而在注重體力上。


引南龍的在一顆龍珠一個人,而加上龍身,通常就要有十個人左右,龍身大約長九米。由於南龍不追求靈活,所以,龍身可以在二十米、百米,甚至有千米長龍。龍頭大細,亦因應龍身長短而改變。


在製作上,南龍比較傳統,龍頭用竹紙紮。傳統的龍身花紋是用布縫上去,而比賽龍的龍身花紋,為求輕巧,也是在布上畫出來的。現在大部份都在採用畫上去的方法,甚至在電腦配合縫出來。


南龍的動作,通常有盤圈、S彎、龍頭越過龍身等等。



北龍在江北一帶發展出的風格。


以龍身來說,北龍龍頭比較細小和輕巧,用料可以在傳統的紙紮,或者比較新穎的用輕身的膠質,以便作出多花款的動作,譬如:左右翻騰等等。有別於南龍,北龍的動作範圍細好多,故而所要求的體力亦相對降低。


北龍的動作,通常都適宜在漆黑環境中進行。所以,製作北龍的物料都是螢光。


目前,北龍在世界上比較流行。在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方,都經常舉辦舞龍的龍藝賽事和表演。


 


「舞龍」台語「弄龍」、團隊叫「龍陣」,「弄龍」的「弄」是「舞龍」單一的意義,沒有「戲弄」之意。早期的弄龍大致是以廟宇為中心組織龍陣,後來由於組織成員較多,管理、訓練等不便,又因年輕人都離開農到城裡謀生,傳統的龍陣差不多都解體了。目前以各級學校、部隊以及社區村落組成龍陣較為常見。


龍陣的名稱也多彩多姿,有飛龍陣、飛龍團、金龍陣、神龍陣......等。「龍本身的構造分龍首、龍身及龍尾三大部份,因龍珠一顆,是用來引導龍陣舞龍。身驅以節計算,常見者大約是九節到十五節,有些則長達五十多節。


傳統龍身的節不論大龍小龍都是單數,據說這是自古以來弄龍都以雙龍出現,兩條龍 合起來才會成雙;不過現在許多團隊龍的節數並不一定單數,有九節、十二節、二十四節者,這是因為龍陣很少附屬於寺廟,所以沒有宗教意味,就不講究節數。


龍陣伴奏的樂器以鑼鼓為主,鑼鼓聲雄渾沈潛,鑼鈸音量高亢明亮,可快可慢,節奏簡潔有力,用在舞龍表演上,可收 紅花綠葉的效果。舞龍以舞單龍為多,舞法尚無一的制式,舞龍分龍珠、龍頭、龍身及龍尾各有職司;一般龍陣常見的步法,大致如下:一是出場:用小跑步以S型出現叫做「龍形八步」;其次將龍圍繞一圈,龍珠及龍頭在中間,行三叩首禮稱為「祥龍獻瑞」;第三是由龍首及龍尾通過龍的中間,叫做「龍尾穿龍」;四為穿尾與跨尾,仍延續上一動作,以反方向再繞一圈,稱為「金龍擺尾」、「金龍跨尾」,五為龍成一個「8」字型,前後追趕;六是「金龍翻騰」,用快跑的方向繞圈,接下來還有蟠龍、睡龍、直行、金龍纏身等等,每一次裡都包含著翻身、高攀、跳躍、快跑、慢跑......等動作,最重要的是團隊精神,舞弄龍身時才不致打結、交纏或停頓下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