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山圖



無用師卷





 

黃公望(1296~1354),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字子久,號大癡,又號一峰道人,晚號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黃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與吳鎮(1280~1354)、倪瓚(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稱為「元四大家」。


  至正七年,年歲漸老的黃公望回歸浙江省富陽縣富春鄉,同門師弟無用師同往,黃氏為無用師描繪富春山景色,到至正十年(1350),歷三四年方完成,時黃氏八十二歲,是其傳世最重要的作品。

  幅中描繪的是黃氏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廟山、大嶺及富春江等一帶的山川景緻。畫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岡陵起伏,山勢層層疊疊,林木交錯。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皴畫山石皆用披麻皴法,運筆時快時慢,線條有長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錯組合。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晚年為無用師 (和尚)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明朝末年的《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還好,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這幅畫,但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


  其中,前段較小,後人稱為《剩山圖》;後段較長,稱為《無用師卷》。目前,《剩山圖》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無用師卷》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傾力構制的傑作,始畫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完成于至正十年(1350年)。到了明清之際,《富春山居圖》為收藏家吳洪裕所得。清順治七年(1650年),吳氏病危,彌留之際要用它火焚殉葬。他的侄兒在火中搶出,此時長卷已有五尺被燒毀,余下部分又被燒成兩段。


    前段長尺許,恰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被命名為《剩山圖》;後段長約兩丈,經過精心修復裝裱,將董其昌的題跋從畫尾移至畫首,跋中寫明此畫係黃公望為好友無用禪師所作,因此後段被稱作《無用師卷》。


    《無用師卷》在乾隆年間進入宮廷收藏,而《剩山圖》則一直流傳民間。1938年,吳湖帆先生慧眼識金,用家中珍藏的商周青銅器換回《剩山圖》珍藏。1956年,在沙孟海先生的操辦下,吳湖帆將《剩山圖》捐給浙江博物館。


清高宗乾隆皇帝於1745年讀到大臣沈德潛的文集,文中對「富春山居圖」大為稱讚。同年得到「子明卷」,「子明卷」名稱是因為題跋指是畫給「子明隱君」。第二年又購得〈無用師卷〉,認為〈子明卷〉為真蹟,〈無用師卷〉為仿本,引發後世熱烈的辯論。直到國民政府點收北京故宮文物,由於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曹知白「群峰雪霽」裡有黃公望的題字,證實「無用師卷」才是真跡。經現代學者研究,比較兩本筆墨造詣,確認子明卷實係仿本。不過由於子明卷是富春山居圖被燒前所仿摹,此卷保留〈剩山圖〉一段,為理解〈富春山居圖〉原貌的重要參照本。 


                                                                              子明卷




 

在今年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在回答臺灣《聯合報》記者的提問時,深情地談起了《富春山居圖》:“我希望兩半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整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6月1日起,360年前被燒成兩段的元代畫家黃公望山水長卷《富春山居圖》將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中進行首次“合壁”展出。這也是兩岸文化交流中,首次將分藏于兩岸、同屬一幅傳世作品的兩部分進行聯合展出。



6.4米長的《無用師卷》(左圖部分)与0.51米長的《剩山图》(右圖)將於下月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