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遠自馬達加斯加來台探親的阿嬤到傳統市場參觀,覺得一切都很陌生新鮮,唯獨讓她眼睛一亮的是魚販攤架上的吳郭魚,「啊,Tilapia!」阿嬤不自覺地直呼其名,而這一相認,也揭露了吳郭魚的身世,原來,非洲才是牠真正的原鄉。


說起來,吳郭魚幾乎是一條「正港」的台灣魚了。許多人的生命記憶裡(或肚腹裡)都有牠,台灣人對牠多多少少都有一種情感上的連結,甚至連牠入台的方式,都加添了些傳奇與英雄味道。


一九四六年吳振輝、郭啟彰兩人從新加坡將莫三比克魚種(O. mossambicus)夾帶入境,飄洋過海的運送過程曲折,運回台灣基隆港時僅剩十三尾魚苗,為感念兩人的努力,日後更以兩人的姓氏命名為「吳郭魚」。


吳郭魚的生命力極強,幾乎是天生天養的特性,也因此迅速分布到全省各水域中,在政府推廣的稻田養殖法之下,早期順道養在稻田裡的鯽魚或「三界娘仔」(台灣水田灌溉系統中小型魚類的統稱),逐步地被吳郭魚所取代。


在台灣那個缺糧的年代,吳郭魚確確實實成為窮人家相當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對吃不起白鯧、蝦、鰻等高級魚種的一般百姓,以紅燒烹調蓋過土腥味兒是最佳的享用方式,老一輩的農家子弟,一定不會忘記在稻禾收成後,排乾水圳內的田水,捲起袖子撈吳郭魚加菜的景象。吳郭魚以平易近人之姿,默默餵養著台灣的庶民社會。


事實上,吳、郭兩人引進的莫三比克魚種,雖然適應力強,但也有天生的缺點:體型小、色澤黑、怕冷、繁殖力過於旺盛,最後面臨被取代的命運。但這尾非洲來的「外來移民」,之後在台灣的發展,卻寫成了一則人定勝天的吳郭神話、一頁台灣養殖漁業的經濟奇蹟。


由糧食供應、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魚類的引種,是世界各國都不能避免的手段,自從一九四六年後,台灣又陸續引進了六、七次不同品種的吳郭魚。一九六六年由日本留學生游祥平協助,再次引進非洲種的尼羅口孵魚(O. niloticus),一九六八年在水產試驗所所長郭河的研究下,將雌莫三比克吳郭魚與雄尼羅吳郭魚雜交,得到正雜交種,體型、肉質都獲得改善,成為可以大量飼育的魚種,吳郭魚因此首度易名為「福壽魚」。而體型變得肥碩的吳郭魚也開始無法「順便」養在稻田中,由此開啟了台灣以魚塭養殖吳郭魚的濫觴。


吳郭魚一般在四到六個月即達性成熟,只要水溫攝氏二十度,就可以開始產卵繁殖。早熟、多產是吳郭魚的特性也是其缺點,一年可以繁殖三到四代,每次產卵約五百到一千五百顆,在高密度集約式養殖方法下,時間一久,將只能生產低價的小型魚,不符經濟效益,一度面臨生產瓶頸。


但在台灣水產技術的研發下,吳郭魚簡直像脫胎換骨似地,除了福壽魚的改良成功,日後,更在體型、體色、肉質作了大翻身,甚至連性別也替吳郭魚作了主。


改名易「性」,鹹魚翻生


由於吳郭雄魚體積要比雌魚大上一點五倍,成長速度也較快,因此出現所謂的「重男輕女」,養殖界多以培育全雄性吳郭魚為終極目標。


一九七四年研究發現,以雌尼羅吳郭魚與雄歐利亞(O. aureus)吳郭魚雜交可以產下全雄性後代,成魚較傳統吳郭魚體型肥碩,且沒有土腥味,其換肉率、抗病性、取肉率均佳,這些水產技術上的進步都將台灣的吳郭魚產業帶上高峰。


從溝渠埤圳裡隨處可見,靠著吃水裡的藻類、穢物就能長得又肥又大,有臭土味兒的低價魚種,過去一直上不了大餐館檯面,到如今名列台灣十大養殖魚類之首,透過大規模品管養殖,變身成為肉質鮮美的高級料理,年出口產值高達四十億元。


為了與過去低價魚的形象作出區隔,業者為吳郭魚類改了「姬鯛」、「潮鯛」等新名,並大量出口美、日兩國。一九九一年,台灣吳郭魚策略聯盟更將福壽魚、全雄性吳郭魚、紅色尼羅魚等優質化的改良吳郭魚品種,一律定名為「台灣鯛」。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蕭世民認為,「吳郭魚經過多次雜交繁殖,已非原來的吳郭魚,而是台灣在地的獨特品系。」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主任劉富光也認為,如果引進種產生繁殖現象或演變成新加入群,則表示該引進種已天然化,或已建群,應稱該物種為「歸化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