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60年代開始俄國漁船比起以前更加頻繁地去千島群島。不久後,得撫島(俄國稱烏魯朴島)和擇捉島(俄國稱伊土魯樸島)上的居民──蝦夷族,都加入了俄國國籍。1770年代鄂霍次克港口行政當局指示商人舍巴林,勸說千島群島南部居民加入俄國國籍;並且同他們做生意。俄國航海家和實業家就這樣佔領了千島群島,繪製了這些島嶼的地圖,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過冬地點和落腳處,誘使蝦夷族加入俄國國籍。蝦夷族向俄國人學會了使用火器、繁殖牲畜及種植某些蔬菜。很多蝦夷人接受了洗禮,甚至學習了俄國的文化。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根據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詔令,千島群島上凡是未經過聖彼得堡許可的實物稅及其他一切苛捐雜稅一律廢除。
 
18世紀起,日本也在此進行開發,直到1855年,兩國簽署日俄和親通好條約,瓜分了千島群島,約定千島群島南部得撫島以南稱為南千島群島歸日本所有,日本在南千島群島設置行政區劃。在日俄戰爭後根據停戰條約,日本領有這一地區。
 
在1945年2月雅爾達會議當中,美英承諾蘇聯在戰後得以取得南庫頁島以及千島群島全部主權,並且簽訂雅爾達協定。在日本投降後,蘇聯即依據雅爾達協定宣佈擁有該地主權。
 
1945年7月17日,美英蘇三國最高領導人在德國波茨坦會晤,會議期間發表對日最後通牒式公告。由美國起草,英國同意,以美英中三國名義發布。當時蘇聯受《蘇日中立條約》約束,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後加入《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條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即從法理上明定了戰後日本領土範圍由反法西斯同盟國「決定」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解除武裝。根據二戰結束後對日本領土的安排,蘇聯佔領南千島群島。
 
在1951年簽訂的舊金山和約第二章「領土」中,約定日本放棄對千島群島和庫頁島自1905年樸茨茅斯和約後取得領土之所有權利與請求權。
 
條文中沒有約定千島群島的範圍,在簽約當時,日本國會所通過的放棄範圍包括國後島和擇捉島,然而蘇聯當時沒有簽署這份和約。
 
直到1956年,蘇聯和日本兩國簽署蘇日共同宣言,由於當時兩國對北方四島的主權問題無法達成共識,日本國會在1956年2月取消了放棄國後島和擇捉島的決議,不放棄北方四島的主權;雖然蘇聯原本同意歸還齒舞群島和色丹島,卻無法對國後島和擇捉島的部分取得共識,因此最後簽約時,沒有對領土爭議達成任何協定,宣言中沒有任何相關內容。
 
南千島群島一直被歷代蘇聯和俄羅斯領導人視為「四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史達林曾經表示:「它們是無數蘇聯軍人用鮮血換來的戰利品,誰也無權把它們奪走。」
 
此後,2004年俄羅斯決定放棄較小的齒舞和色丹島(占爭議地區領土面積的6%),但是被日本拒絕。
 
2006年8月16日,俄國巡邏艇向接近爭議地區的日本漁船鳴槍示警,擊中一個漁民的頭部致死,成為了此爭議地區的第一個犧牲者,日本輿論群情激奮。
 
2009年7月3日,日本參議院三日一致通過《促進北方領土問題解決特別法》(北特法)修正案,明確記載「北方領土為我國固有領土」。這是日本首度在法案中將北方領土明定為日本「固有領土」,明確賦予日本擁有北方四島主權的法源依據。
 
2010年11月1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於當天上午登上南千島群島的國後島。這是自蘇聯時代以來,俄羅斯國家元首首次視察南千島群島。11月2日,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於奧斯陸記者會上表示,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還打算前往千島群島的其它島嶼。


 




 “北方四島”問題起因——千島群島戰役


    千島群島位于堪察加半島和北海道之間,包括大小30多個島嶼,全長約1200公裏,總面積約1.5萬平方公裏,是鄂霍茨克海和北太平洋間的重要通道。該群島南部的色丹、齒舞、擇捉、國後(即所謂的“北方四島”)緊靠著名的北海道漁場,經濟和地緣戰略意義尤其重要。1875年,日俄簽署條約,千島群島全歸日本。隨著二戰接近尾聲,蘇美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達成默契:千島群島歸屬蘇聯。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發起遠東戰役。千島群島戰役是遠東戰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945年8月18日,蘇軍開始攻擊千島群島。日本在該群島駐軍多達8萬,並修建有9座機場(可容納600架飛機),其中6座都在群島最北端防禦最為堅固的佔守、幌筵兩島上;這兩島還建有兩個設施完善的海軍基地——片崗和柏原。但由于此時日本的海空力量已消耗殆盡,部署在千島方向的海空軍僅配備數艘小艇和8架飛機。


    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距堪察加半島最近的島嶼——佔守島。它是蘇軍向南進攻的跳板,也是日軍設防的重點,由地道和交通壕相連接的鋼筋混凝土和土木質火炮機槍工事遍布全島,日本守軍約8000人,配備64輛坦克。


    18日2時35分,蘇軍岸炮從12公裏外的堪察加半島轟擊佔守,以“基洛夫”號巡洋艦為首的蘇軍驅逐艦隊掩護登陸部隊上岸。4時30分,蘇軍先遣支隊在片港海軍基地附近狹窄地段搶灘,但由于缺乏重武器,未能向縱深進展。清晨,蘇軍主力分兩個梯隊登陸時,遭日軍的猛烈轟擊,多艘登陸艦艇被炮火擊沉擊傷,一度相當被動。


    隨後,戰鬥重心向島內轉移,雙方反復爭奪兩個高地。蘇軍以反坦克槍、衝鋒槍、機槍和集束手榴彈混合火力,擊退了日軍坦克的多次反撲,海軍中士維爾科夫用身體堵住了日軍主要火力點的射擊孔。到傍晚20時,蘇軍最終控制了兩制高點。19日,得知裕仁天皇投降詔書的日軍一面主動提出停戰,一面仍積極備戰。蘇軍繼續向縱深進展,但很快陷入更加艱苦的攻堅戰。幸虧此時駐千島日軍接到了無條件投降的命令,至23日午後,佔守島守軍全部投降。


    蘇軍立即向南進攻,此後的一係列登陸基本未遭抵抗,進行得非常順利。至8月31日22時,蘇軍結束千島群島北部的戰鬥,同時開始進駐南千島。8月28日淩晨,蘇軍在擇捉島登陸,1.35萬日本守軍不戰而降。9月1日,蘇軍佔領國後和色丹,蘇軍遠東總司令部宣布“千島登陸作戰”完畢。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直到5日,蘇軍才結束了佔領齒舞的最後行動。


    在歷時半個多月的戰役中,日軍傷亡1018人,被俘6萬多人。蘇軍傷亡1567人。雙方的傷亡幾乎都集中在佔守島爭奪戰中。此後,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一直實際控制著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整個千島群島,大大改善了其在北太平洋地區的戰略環境。日方多次要求歸還“北方四島”,均未成功。


北方四島是指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四個島嶼,俄羅斯稱這四個島嶼為南千島群島 (southern kuriles),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 (northern islands / northern territories)。北方四島位于北緯43度23分—45度33分、東經145度23分—148度52分之間,東臨太平洋,北面是鄂霍次克海,東北面是擇捉海峽,西南隔根室海峽與北海道相望,總面積4994平方公裏,相當于日本千葉縣的面積。


    北方四島資源豐富,四島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會之外,從而形成了暖寒流魚類相聚的場所,因此這裏有“魚類寶庫”之稱,當地人曾用“海膽亂滾,螃蟹重疊”來形容這裏水產的豐富。擇捉島和國後島屬于火山地帶,具有豐富的溫泉和地熱資源。


    國後島位于北海道野付岬東北,為四島中的第二大島。島長120公裏,寬4—30公裏,面積約1500平方公裏。島上的大部分地面覆蓋著火山噴出物,其東北部最高峰爺爺岳海拔1845米,是一座秀麗的二重圓錐火山。島上有原始森林約12萬公頃,分布在一些湖泊和溫泉周圍。主要礦藏有金、銀、硫黃、硫化鐵等。


    擇捉島位于國後島東北,長約203公裏,寬約30公裏,面積約3200平方公裏,是諸島之中的第一大島。海拔1000米以上的火山峰有7座。島上多湖泊,森林面積約30萬公頃。東側的茂世路硫黃礦為島上主要礦藏。



    齒舞群島也稱水晶島,是萌茂尻、水晶、秋勇留、勇留、志貳、海鳥、多樂等小島的總稱。總面積僅102平方公裏。


    色丹島位于齒舞群島東北部,島長28公裏、寬9公裏,面積約260平方公裏。該島的顯著特點是海岸線比較彎曲,大小港灣多。島上多草,畜牧業相當發達。


     
    北方四島還有很大的軍事價值,它有得天獨厚的隱蔽性,能夠實現徹底的通訊管制。在日本歷史上,北方四島曾起過特殊的軍事作用。1941年11月,日本海軍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結在擇捉島的單冠灣,然後從這裏出發偷襲了美國海軍據點──夏威夷珍珠港。在冷戰時期,蘇聯在北方四島建立了空軍基地,美國也把“中途島”號航空母艦和攻擊型核潛艇調向北方。美蘇在北方四島附近的激烈抗爭是與北方四島的軍事價值分不開的。


    日本對北方四島的領有關係在1855年就已得到確認。日俄戰爭後,日本佔領俄國庫頁島南部。1945年2月美英蘇《雅爾塔協定》指出,“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同年8月,蘇聯派兵佔領了國後、擇捉、色丹和齒舞四島。1946年2月,蘇聯單方面宣布將千島群島、南庫頁島及齒舞、色丹兩島並入蘇聯版圖,日本朝野對此不予承認。1956年10月19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聯合宣言,蘇聯同意在締結和平條約後,把北方四島中的齒舞、色丹兩島交還日本。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政治遺產。


    日方認為,俄方利用日本戰敗強佔四島是“非法佔領”,只有將四島歸還日本後,日本才能與俄簽署和平條約。俄方認為其佔領四島是二戰的結果,改變這一結果將意味著否定二戰。俄方主張,根據蘇聯和日本1956年簽署的《日蘇聯合宣言》,俄只能以簽署和平條約為條件將齒舞、色丹兩島歸還日本。由于雙方互不讓步,兩國至今未能簽署作為兩國關係基礎的和平條約。


    2001年,俄總統普京與時任日本首相森喜朗舉行會晤後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兩國將在1956年簽署的《蘇日聯合宣言》等文件基礎上,繼續就領土問題和簽署和平條約進行談判。根據該宣言,俄羅斯表示在締結和平條約後準備將齒舞和色丹兩島歸還日本。但森喜朗于當年4月下臺後,日本政府轉變立場,要求俄方歸還全部四島後雙方再簽署和平條約,而俄方態度也日益強硬。


    最近幾年,俄羅斯通過制訂促進南千島群島社會經濟發展規劃、領導人頻頻視察當地等手段強化對南千島群島的有效控制。除梅德韋傑夫外,俄其他官員也曾到當地視察,這引發了日方的強烈抗議和不滿。此外,俄方還向日方提出在保留俄主權基礎上兩國聯合開發四島的建議,遭到日方斷然拒絕。俄羅斯種種強化實際控制權的做法引起日本嚴重擔憂,它擔心徹底失去這些島嶼。


    在此背景下,日本急于打破雙方在領土問題上的僵局。2012年6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和俄總統普京就重啟領土談判達成共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