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縣的縣治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在左營埤子頭,並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建土城。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林爽文之變,位於左營之鳳山縣城被攻陷,縣署被焚,待乾隆五十三年(1788)亂平後,縣城已不堪設治,乃將縣治移至大竹里埤頭街,現稱為鳳山新城,因此乾隆五十三年(1788)亦為鳳山市建城之創始年。
光緒年間之《鳳山縣采訪冊》雖記載詳細縣城規制,卻缺少縣城規制之位置圖,使得220年前城池範圍及城內設施一直是個謎。直到2007及2008年,城池範圍、縣署、參將署位置才有完整的勘查成果。
清代知縣崇尚風水,台灣清代縣城的選址與的城池範圍大多與風水堪輿相關,如鳳山縣舊城及恆春縣城。鳳山縣治在兵荒馬亂的乾隆五十三年(1788),倉促遷至埤頭街,但縣署及參將署卻遲在建城第16年,嘉慶九年(1804)才建造完成。新城官制建築的選址是否考量風水,雖無文獻記載,但配合縣署位址的勘查,仍可合理推測其風水佈局。此外曹公國小及曹公巨樹與清代鳳山縣署的空間關係,亦是一個有趣的文史課題。
本文採用2007及2008年的勘查結果,嘗試以具象及古今對照方式,重現220年前鳳山縣新城的地理環境、城池位置、縣署格局、及街市空間,並說明在日治時期的街市發展與變遷。
二、 清代鳳山縣範圍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設一府(台灣府)三縣(諸羅縣、台灣縣、鳳山縣),乾隆年間《重修鳳山縣志》對鳳山縣管轄範圍的記載,為北至二贊行溪(即現今二仁溪,位於台南縣仁德鄉),南至沙馬磯頭(今恆春鎮貓鼻頭)。清同治年間,因為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侵犯台灣,清廷為南台灣海防事務,於光緒元年(1875)增設恆春縣,縮小鳳山縣的轄區範圍。
光緒年間《鳳山縣采訪冊》對鳳山縣範圍的記載為[1]:
全邑凡14里,計轄莊九百四十八處。東以南太武山與山後分界,西以萬丹仔港(今左營軍港)與海為界,南以中港(林園汕尾漁港)與海分界,北以南雅仙山(杉林鄉與美濃鎮交界諸山)與安平縣分界,東南以率芒溪(位於屏東縣春日鄉)與恆春縣分界,東北以龍交灣山與生番分界,西南以西港(即旂後港)與海分界,西北以岡山溪(俗稱二層行溪,今二仁溪)與安平縣分界。
因此清代鳳山縣管轄地區包括現今高雄縣、高雄市、屏東縣轄區。清代最先出現鳳山縣的地圖,為康熙年間繪製的康熙台灣輿圖,輿圖中顯示當時鳳山縣的縣治設在左營,現今為鳳山市的位置有埤頭汛(駐軍),並繪製出鳳山丘陵位置,這也說明鳳山縣的地名起源。
《康熙台灣輿圖》之鳳山縣地圖 資料來源:FORMOSA寶島全覽圖-康熙台灣輿圖,大地地理出版公司,1998年。 |
三、 鳳山地名由來
鳳山地名之由來,是因今高雄縣市交界的小港、林園、大寮、鳳山一帶蜿蜒的鳳山丘陵,形狀似飛鳳展翅,準備台灣海峽飛去,在明鄭時期,先民取名為「鳳山」。鳳山丘陵呈東北朝西南走向,長約十二公里,隔高屏溪與屏東相望,其山首昂如鳳冠,在西南有一崙形山丘,圓潤似鼻,名曰「鳳鼻」(今名鳳鼻頭)。其東北的鳳山、大寮交界處,有數個小丘,錯落如卵,曰「鳳彈山」,為文廟之「案山」(案山為近前的矮山,堪輿師稱前方可聚氣之山)。鳳彈山是今陸軍官校教練場之小丘,清代孔廟建於左營舊城國小,文廟案山在地理上,指從站在舊城國小的孔廟可觀看到蓮池潭遠處之鳳彈山。此外在小港大坪頂兩側,亦有小丘,就像鳳的兩隻翅膀,是為鳳翼。鳳山丘陵之東南麓,清代有鳳山池(現已闢建為鳳山水庫)。高雄港在清代亦因鳳山而取名為「丹鳳澳」。「鳳岫春雨」(鳳山山嶺春雨迷濛的美景)是鳳山縣的八景之一。因此「鳳山」是地名,亦是山名。「飛鳳展翅」及「有鳳來儀」是鳳山縣山巒的風水格局,其中又以鳳蛋(彈)為鳳山風水的上位,陸軍官校教練場之612高地(海拔61.2公尺)及714高地(海拔71.4公尺),均為清代風水師眼中一顆顆的鳳蛋。
明鄭時期即有鳳山之名稱,並在鳳山丘陵派兵鎮守,山麓有「鳳山庄」,位於鳳山五甲與小港交界地區,舊時有頂庄、中庄、下庄(今小港區廈莊里)聚落。乾隆二十七年(1764)《重修鳳山縣志》上之鳳山縣地圖,即標示著鳳山丘陵及鳳山庄之位置。鳳山丘陵地形險要,居高臨下,可監控兩側平原、高屏溪、高雄港及台灣海峽,自明鄭、清代、日治及民國時代,均有軍隊駐紮,現今清水岩及鳳山頂上仍有陸戰隊駐守。
鳳山縣的縣治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在興隆庄(左營埤子頭),今稱為左營舊城,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縣治移至大竹里埤頭街,現稱為鳳山新城。日治初期,縣治仍沿清制設在埤頭街,並改名鳳山街。民國時期鳳山街先改制為鳳山鎮,後再於民國六十一年(1970)升格為鳳山市。自此,一般民眾指「鳳山」為鳳山市區,已淡忘鳳山丘陵及早期小港區鳳山庄之地名由來。
鳳山丘陵的風水傳說,深入民間,影響到高雄地區的地名及廟宇名稱,例如地名有小港區之鳳鳴里、鳳興里、鳳源里、鳳宮里等,廟宇有小港的鳳鳴宮(位於鳳凰的頭部)、鳳騰宮(位於鳳凰的翅膀位置)、鳳岫宮(可觀看鳳岫春雨的美景)、鳳儀宮、朝鳳宮、飛鳳寺等廟宇,高雄三塊厝的三鳳宮(以鳳鼻山為案山),及鳳山市的鳳儀書院(有鳳來儀)、龍山寺的「東門保泰,靈通鳳彈」對聯,均與鳳凰的區位及風水相關。
乾隆二十七年(1764)版之鳳山縣地圖,標示鳳山及鳳山庄位置,為鳳山地名的由來。 資料來源: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乾隆二十七年,(上)卷首.圖,台灣史料集成,清代台灣方志彙刊,頁41。 |
縣城選址與新城建城
(一)鳳山縣舊城的選址與城池
清廷領台之初將鳳山縣治設在興隆庄,主要考量海防的軍事政策,左營埤子頭在地理上靠近海岸,易於控制海港,可與廈門、澎湖、台南府城部隊相互移防。加上風水觀念,旗后山、打鼓山(壽山)、龜山、蛇山地形險要,縣城位置符合風水形勝要素[2]。此外寬廣的蓮池潭能提供穩定的用水也是加分因素。《鳳山縣志》對鳳山舊城的形勢敘述為「形勝:邑治旗鼓兩峰、實天生之挺翠;龜、蛇兩岫,壯文廟之巨觀。十里荷香,蓮潭開天然之泮水」[3]。
康熙六十一年(1722)建土城,左營舊城的城池有東、南、西、北門,城牆外圍種刺竹,縣城之設施有北門外之文廟、城隍廟(兩者均建於土城之先,故位於城外),城內之官制設施包括縣署、典史署、參將署、軍裝局、火藥庫等,均按照清代的縣城規制來興建。
《重修鳳山縣志》之鳳山縣城池(左營舊城)與官方設施位置 |
(二)鳳山縣新城的創建
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林爽文之變,鳳山縣城被攻陷,縣署被焚,待乾隆五十三年(1788)亂平後,縣城已不堪設治。清廷決定將縣治移至大竹里埤頭街,現稱為鳳山新城。當時選定埤頭街作為縣城新址,主要考量聚落發展及交通因素。
埤頭街為今日鳳山市之舊地名,因地處台南府城與恆春瑯礄,及屏東與左營舊城的交通要道,腹地寬廣,商業興盛,在清初即是一個商賈湊集之街市,至乾隆中葉後,其街市繁華程度始終勝過左營之埤子頭,直至光緒年間,仍是府城以南最熱鬧的城市[4]。
《重修鳳山縣志》說: 「下埤頭街在竹橋莊,縣東二十里(筆者:指在左營舊城的東方10公里),五方湊集,市極喧嘩,有草店頭、草店尾、中街、武洛塘街等。」[5]
鳳山縣新城的選址,是在兵荒馬亂時期,並未進行官方的風水勘輿。清代選定埤頭街為縣治的原因,主要考量埤頭當時的居民最多,商業興盛,將縣治遷到熱鬧繁榮的地方,可馬上續行政務。
(三)靴子形狀的城池
依照清代體制,城池分為都城、省城、府城、縣城等四個等級,鳳山縣城屬於清代「縣城」的等級。依當時縣城的體制,城池應包括城門、城牆、城樓、護城河、砲台等設施,官方設施應包括縣署、典史署、參將署、軍裝局、火藥庫、文廟、城隍廟等[6],鳳山縣舊城及新城均按照規制來建造官制設施。左營舊城在《重修鳳山縣志》上有詳細的城池位置及城內設施圖,但光緒年間之《鳳山縣采訪冊》雖對新城規制有詳細文字敘述,卻缺少一張位置圖。早年因缺乏文史資料,新城城池範圍一直是個謎,亦較少研究成果。
李乾朗教授於民國八十四年(1995)研究鳳山新城殘蹟時,首先繪出城池形狀,並指出鳳山新城之城池呈獨特的靴子形狀,與台灣其他清代橢圓形城池不同[7]。李乾朗在民國八十八年(1999)《古蹟入門》書中,亦繪製出台灣城池形制規模之示意圖,從台灣清代城池形式的比較,更能凸顯出鳳山新城靴子狀城池之獨特性。此靴子狀的城池,是取決於埤頭街的獨特地形及柴頭埤位置,亦為鳳山市的文化遺產 。
台灣城池形制規模示意圖 (資料來源:《古蹟入門》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示意圖出自《古蹟入門》第20頁) |
(四)鳳山縣新城與柴頭埤
鳳山市區舊地名既稱埤頭街,其聚落前的柴頭埤,應是個大埤塘。鳳山之柴頭埤在不同時期縣志上,尚有竹橋埤與武洛塘之名稱,均指相同之埤塘。《鳳山縣采訪册》更明確指出左營蓮池潭周長為十里許(筆者:即周長為5公里,一華里= 0.5公里),鳳山柴頭埤周長為五里許(即周長2.5公里),位於武洛塘山南側,西行分注東門溪(即鳳山溪)及兩溝(鳳山縣城之內濠溝與外濠溝)。而武洛塘山指現今鳳山市北門里家畜市場、高屏鐵路一帶、鳳山溪以西、博愛路以北矮丘陵。
依廖德宗在2007年之考據,鳳山新城是選在高度為11至13公尺等高線之丘陵地,將埤頭街原有街市圍起來的形狀,也就是L形的丘陵地,是遷就既有聚落及自然環境所形成的結果。因為縣城東北側是柴頭埤,無法圍入縣城內,才形成靴子狀的城池形式[8]。
柴頭埤面積經考證為34.5公頃,相當33.3甲,約為現今左營蓮池潭面積之3/4,是個大埤塘。現今鳳山市公所(經武路30號)、中正公園、大東國小等區域,均屬於清代柴頭埤的範圍。
鳳山縣新城與柴頭埤的地理關係 空中看到柴頭埤濕地早期原貌,淺藍色範圍線為《鳳山縣采訪册》所記錄之柴頭埤範圍,紅色線為縣城城牆。底圖為1940年代之鳳山市航拍影像。資料來源:廖德宗,鳳山柴頭埤之變遷及位置考證,2007年,頁138。 |
(五)鳳山縣新城與曹公圳
曹公圳是清代知縣曹謹所開築的水利灌溉渠道,曹公舊圳共有44條圳道,完工於道光十八年(1838),自九曲塘築堤設閘,引下淡水溪(高屏溪)水源,以灌溉高雄平原,灌溉區域為大寮、鳳山、苓雅、前鎮及小港地區。曹公新圳共46條圳道,完成於道光二十四年(1842),灌溉地區涵蓋鳥松、仁武、左營、三民區等。
曹謹在開築舊圳時,將縣城的防衛工事,結合開圳工程,濬渫濠塹(外濠溝與內濠溝),提升城池的防衛能力。其中內濠溝廣一丈二尺(3.84公尺),深一丈一尺(3.52公尺),周1120丈(3584公尺)。
曹公舊新圳概圖之埤頭城及柴頭埤 地圖來源: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斑》,明治十八年(1905),頁578。另《鳳山縣采訪冊》記載的”薦龍圳”,有可能是”鹿龍圳”的繕寫筆誤。 |
依據《鳳山縣采訪冊》對外濠溝及內濠溝之敘述[9]:
外濠溝(有橋),縣城外北門下,源由武洛塘上游分支,西行二里許,兼納松仔陂、赤山頂圳,過四瓜瓣,分注四圳(赤山、下鰱港、中圳、竹腳圳)。
內濠溝,縣城內北門橋下,源由武洛塘下游分支,西南行數武入溝,水皆環繞縣城,內通左倉、右庫二池,外注薦龍、柑宅、七老爺三圳,兼受火藥庫溝,匯東門溪合流,長六里許。
除了縣城外圍的東門溪(鳳山溪)、外濠溝、內濠溝外,清代縣城內尚有三個池塘與四條溝渠(現均已消失)。池塘與溝渠的字義,指原是接受雨水,自然形成。在曹謹引入內濠溝的圳水後,並經各任知縣刻意改造,已成為縣署的風水配置。筆者先從城內溝渠位置之研究,可再解開縣署、參將署的區位配置,及清代街市及橋樑位置。
《鳳山縣采訪冊》有關池塘及溝渠之描述如下[10]。
左倉池(一名放生池,俗稱龍王廟窟),在縣署東偏。周半里許,源受內濠溝,南行過攀龍橋,下注玉帶溝。
右庫池(俗呼草窟),在縣署西轅門外,周半里許,源受玉帶溝,西北行下注內濠溝。
洗馬池(一名綠油池,俗呼大老衙窟),在縣城內參將衙前,周半里許,源受枋橋頭溝,南行數武入池,水作深碧色,為他池所無。
頂橫街溝,在縣署東數武,源受頂橫街雨水,北行過隘門,折而西下,注玉帶溝。
玉帶溝,在縣署南數武,源受左倉池,經攀龍橋下,兼匯頂橫街溝,環署前照牆後,轉入右庫池,長半里許。
枋橋頭溝,在縣署東南寅餞門下(即魚仔市隘門),源受三角通、魚仔市二街雨水,南行數武,下注洗馬池。
火藥庫溝,在中軍衙右,源受雨水,西南行半里許,由火藥庫砲臺角城牆涵下,下注內濠溝。
四、 新城城池配置與街市
(一) 城池位置的重現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九十六年(2007)委託成大基金會進行「高雄縣鳳山縣城整體環境再造計畫規劃」時,才準確釐清出鳳山縣新城的城池位置。主要的關鍵為高雄地區台灣堡圖的重現,及找到鳳山地政事務所保存的1916年日治時期地籍圖。
臺灣堡圖是日治時期官方採用近代測量技術,所繪製之地形圖,完成於1904年,比例尺為1/20000。因高雄地區之圖籍,圖上有高雄港、鳳山丘陵、壽山等軍事重地,當時屬於極機密及管制圖,二次大戰後在台灣及日本均無保存,直到2005年才由中央研究院在美國國會圖書館找到典藏原件。台灣堡圖紀錄日治初期的土地利用及聚落位置,呈現清代鳳山縣新城之城池原貌,可看出完整的城牆及內外濠溝(護城河)。
台灣堡圖(1904年)上之鳳山縣新城城池位置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地圖網站http://webgis.sinica.edu.tw/website/htwn/viewer.htm |
成大基金會在2007年收集到大正五年(1916)之舊地籍圖,縣城內舊地籍圖之地段仍沿用清代地名,如縣口段、大老衙段、草店尾段、火房口段,此地段名稱由地政機關沿用至今。經由新舊地圖套疊及系統性的現地勘查,終於勘查出縣城城池的形狀及明確位置,包括城門、砲台、城牆、護城河的位置。
大正五年﹙1916﹚之鳳山地籍圖 資料來源:鳳山地政事務所 說明:將縣口、大老衙、草店尾、火房口等四段地籍圖拼湊,即呈現出城池及道路形狀。 |
(二) 鳳山縣新城的城門、砲台與城牆
乾隆五十三年(1788)採克難方式建城,僅在縣城範圍以刺竹圍城,並無城門或城牆設施。直到16年後的嘉慶九年(1804),知縣吳兆麟才建造六座城門。大東門取名「朝陽」、小東門取名「同儀」、西門取名「景華」、南門取名「安化」、北門取名「平朔」,外北門取名「郡南第一關」。現有位置除小東門尚存外,均已於日治時期拆除。
道光十八年(1838)知縣曹謹增修城門,並濬渫濠塹(即護城河),在原有六座城門上建城樓,並新築六座砲台。目前僅存三座砲台,包括:平成砲台(呈長方形)、澄瀾砲台(呈不規則八角形)、訓風砲台(呈長圓弧形)。再到建城第66年的咸豐四年(1854年),參將曾元福才以土牆形式,建造縣城的城牆,高8尺(2.56公尺),寬2尺(0.64公尺),上無雉堞,周長如內濠溝1120丈(3584公尺),牆外仍植刺竹。此夯土疊砌之城牆,曾在光緒十八年(1892年)發生倒坍,當時知縣李淦命業戶捐款重修。此土牆到日治時期均已拆除,重修後的城垣殘跡,在東便門北側留有一小段清代城牆可尋,城基材質為三合土,其尺寸及材質可為修護城牆之參考依據。
筆者參與成大團隊的2007年縣城城池勘查工作,協助找到拆除的五座城門(原有六座)、三個砲台(原有六座)及全部城牆位置,並同時釐清內濠溝與外濠溝的位置。確定外濠溝是鳳山火車站前的圳溝,內濠溝原位在鳳山醫院及光復路上,因日治時期興建神社及鳳山水道(自來水廠),填平內濠溝,而開築中華街至平成砲台的內河支線,以續供水灌溉。成大團隊將城池勘查結果,準確標示在新近地形圖上,重現鳳山縣新城之地理原貌,是縣城考證的重要里程碑。
筆者持續於2008年進行城內遺址勘查,完成縣署、參將署、火藥庫、溝渠、橋樑及街市位置之研判。鳳山縣新城的城池位置圖如下。
清代鳳山縣新城城池位置圖 參考成大基金會,《高雄縣鳳山縣城整體環境再造計畫期末報告》,2007年,頁4-25。廖德宗2008年3月增加繪製清代官制建築及清代橋樑的位置。 |
1.六個城門位置
一般縣級的城池有東西南北等四個城門,鳳山新城多增建了外北門及東便門兩個城門。東門臨鳳山溪,東門外是縣城通往打狗港的碼頭用地,因此清代東門外未建造橋樑,是為避免妨害貨船通行及碼頭卸貨。現今東門外跨越鳳山溪之橋樑,是在鳳山溪淤積停航後,於日治時期所先建的橋樑,再於民國時期改建。東便門是縣城通往屏東要道,經東福橋可達對岸的過溝仔街,東福橋亦是清代鳳山溪通航的終點。西門可通往高雄市大港埔、三塊厝、苓雅寮。南門可通往七老爺、前鎮,南門外有南門公廟。北門是縣城通往府城及左營舊城的要道,在內濠溝內,外有內北門街。外北門是鳳山新城的自傲,因埤頭是府城以南首善之地,因此知縣吳兆麟在通往台南府城要道的城門上,題名「郡南第一關」。
縣城六個城門的位置如下。
東門位置圖 東門位於龍山寺西側之中山路上,城門外有一空地,外側為東門溪(鳳山溪)。城門四個角落位於中山路道路上。東門溪在清代可行船,通航至打狗港,東門與東門溪之空地為碼頭,故清代東門外未建橋樑。 |
東便門位置圖 東便門臨鳳山溪(東門溪),清代建有東福橋,從城內打鐵街通過東福橋,可達對岸過溝仔街。東便門為鳳山縣新城六座城門中,唯一現存的城門,東福橋亦保存至今。因鳳山溪整治,河道拓寬,東便門地基現位於鳳山溪上。 |
西門位置圖 西門位於光遠路上,為中山西路與光遠路交叉路口西側。西門內側為清代永安街,西門外側為內濠溝(護城河),清代建有西門橋,可通往打狗。現地位置剛好是捷運橘線之鳳山站站體。 |
南門位置圖 南門位於立志路上,為五甲一路與立志路交叉口東側。南門外側為內濠溝(護城河),清代建有南門橋,為通往前鎮要道。日治時期開闢五甲路時,可能為減少拆遷城門附近民房,道路從南門北邊繞過,因此五甲一路在通過立志街路段有一折角,非直線路段。城門外有一小廟,廟名「南門公」。 |
北門位置圖 北門位於中正路上,中正路與光復路交叉口南側,在鳳山教會大門前北方。北門外有一隙地(空地),外側為內濠溝(護城河),清代建有內濠橋(亦稱內北門橋),出北門後,為商賈匯集的外北門街,經過外北門,可通往台南府城。 |
外北門位置圖 外北門位於中正路上,為中正路與協和路交叉口北側,位於外濠溝南側之頭隙地。外濠溝是連接柴頭埤及赤山頂圳之圳道,亦為外護城河。清代建有外濠橋,通往台南府城要道,城門上提橫額勒在花崗石上,曰「郡南第一關」。 |
2.現存三個砲台之位置
澄瀾砲台位置圖 澄瀾砲台位於鳳山國小西南側角落,屬縣城西南隅,砲台外側為內濠溝(護城河)。復興街部分之濠溝尚存在,原作排水溝,2008年進行修建中。砲台南側之內濠溝已於1983年開闢縣立體育場時,改為下水道箱涵。澄瀾砲台之方位朝西,砲台呈八角形。 |
平成砲台位置圖 平成砲台位於曹公廟後方,屬縣城西北隅,砲台外側為護城濠。內濠溝原從光復路以西南方向,流經農田水利會北側之水利地,經過平成砲台再往南流。內濠溝於日治時期1930年代改道,原北側光復路之內濠溝被填平,在中華街北端新闢一條內河支線,將外濠溝之圳水,引至平成砲台以南之內濠溝。砲台方位朝北西北,呈長方形。 |
訓風砲台位置圖 訓風砲台位於龍山寺右側巷之後方,屬縣城東南隅,臨鳳山溪及南側城濠匯流處,守衛鳳山溪往前鎮河出海口之要衝。砲台之方位朝東南,呈不規則長弧形。現有訓風砲台是在1999年修護,其位置與砲台形狀與2007年勘查之形狀並不相符。[11] |
3.發現三個消失砲台之位置
成大團隊2007年的縣城城池勘查工作,找到三個消失砲台的位置,分別位於東北隅、西北隅、東南隅。在現今曹公廟前碑林內,尚存有「迎恩」石碑,依砲台方位研判,應是西北隅之砲台石碑。另兩個砲台,因無砲台石碑出土,成大團隊暫定為東北砲台及東南砲台,名稱留待後續考據。三個消失砲台之位置如下。
迎恩砲台位置圖 迎恩砲台位於光復路上,為光復路與開明街交叉口,屬縣城西北隅。砲台外側為內濠溝(護城河),已於日治時期填平。現地已無砲台遺跡。西北砲台方位朝北東北,砲台呈長方形。 |
東北砲台位置圖 東北砲台(名稱暫定)位於花園街9巷內,屬縣城東北隅,砲台外側為內濠溝(護城河),砲台及護城河已於日治時期拆除及填平。該位址經市地重劃,已蓋4樓透天厝,現地無遺跡。東北砲台方位朝東南,砲台呈正方形,尺寸比平成砲台略小。 |
東南砲台位置圖 東南砲台(名稱暫定)位於大東二路上,為大東二路與立信街交叉口,部分在南門公園內,屬縣城東南隅,砲台外側為內濠溝(護城河)。內濠溝於1985年鳳山市公所興建南門公園時,改為地下箱涵,現地已無砲台遺跡。東南砲台方位朝南,砲台略呈弧形。 |
(三)縣署區位
乾隆五十三年(1788)埤頭街成為鳳山縣治後,原設於左營的行政設施均遷到鳳山新城,行政官僚與軍隊移駐後,使埤頭街成為行政、軍事、文教、經濟的重心。
在縣治搬遷前,埤頭街在乾隆中葉已發展出四條街道,位於現今中正路、三民街的L形高地上。因此縣城的縣署及參將署的位址,須避開人口密集的商業區,分別選定在城區人口較少之西北區及南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