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砂灣砲台


 


矗立在基隆港區邊半山腰上的一級古蹟「海門天險」,是早年二砂灣砲台駐軍營門的遺址,以石塊堆砌而成,上有雉堞,外觀有如一座小型城門。從拱形的門洞進入後,左手邊還有石階可登上城門。



海門天險遺址



北砲台區



  當年二砂灣砲台由德國工程師負責監工,以當地出產的砂岩和進口的「鐵水泥」構築而成,配備當時英國最新式的後膛鋼砲,與社寮、白米甕砲台鼎足而三,形成防衛基隆港區的最佳憑障。



北砲台區的古砲


 日據時代,二砂灣砲台被列為軍事重地,光復後由軍方接管,但並未受重視。直到民國64年,砲台才在荒煙蔓草中被發現,經歷民國68年及78年兩度維修,始成今日之面貌。


 




回字形牆垣
  整修過的二砂灣砲台仍保有最初的東、北二砲台區。其中東砲台區主砲位置上有一尊仿製的阿姆斯特朗大砲,其大小與外觀皆與實物相去甚多。北砲台區則留有不知名的古砲乙座,從口徑觀之,應該不是昔日之巨砲,其右前方的機槍陣地亦被換成小型火繩砲一門。另東砲台的左邊與北砲台的右邊,各有一「回」字形的石砌牆垣,是當年儲存砲彈的地方。兩砲台間的步道上有水井一口,是主要水源地。



  二砂灣砲台周遭林木成蔭,山腳下即是港區碼頭。當地不少居民會於午後來此散步,一邊乘涼一邊觀賞海景。


白米甕砲台


 



 
白米甕砲台全景



  白米甕砲台位在基隆港西方太白社區的山頂上。西荷時期就曾在此設有砲台,故有「荷蘭城」的別稱。另在光緒年間的中法戰爭時曾被法軍攻陷。目前所見之形貌,是經過日據時代改建後的結果,與原樣稍有出入。


 



  由於基隆港是一外闊內窄之漏斗形港灣,僅位於漏斗底部的二砂灣砲台需防衛內港及市區。而位於漏斗口西方的白米甕砲台則純屬制海砲台,故其指揮所、四座主砲台及觀測所均採向海面一字排開的設計,是有其道理的。



白米甕砲台的指揮所



  在地形上,白米甕砲台依峙在兩座隆起的小山丘之間,因此不僅兩側有天然的屏障,更可於高處設指揮台與觀測所,敵人動向一覽無遺。左側小丘上的石砌指揮所,其前半部已經改為機槍陣地,一旁並添置國軍的碉堡。而右方涼亭旁有一陡峭的石階,攀爬而上則可至觀測台。



移至中正公園的大砲



  中間砲台主體設有四個砲座,原有的大砲除一尊移至中正公園外,餘不知去向。砲座的側牆則是以玄武岩石條砌成,古意盎然。砲座的後側有四個斜坡道,通往下方設有鐵柵門的彈藥庫。整體而言,白米甕砲台設計簡潔有力,與前方之基隆外港構成一幅壯闊的山海奇觀。


大武崙砲台


 



將官軍營區



兵部營區


 大武崙是扼守台灣基隆港口西側的重要據點,西元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姚瑩在大武崙一帶駐兵防守。光緒十年,中法戰爭,劉銘傳派兵在大武崙抵抗入侵的法軍,創建年代約在清光緒年間,但據其構造及設計特色來看,應為日據時期所改建。
大武崙砲台規模宏大樸實,保存完整,現在雖然失去軍事用途,卻仍保存著豐富的歷史價值,先人披荊斬棘、捍衛國土的精神值得後人景仰,現被列為國家第二級古蹟。大武崙砲台因位處基隆郊區偏遠山上,沒有交通工具直接抵達,所以未被破壞,迄今保存良好。往情人湖方向步行約半小時到達情人湖風景區,繼續沿山路大約二十分鐘腳程即到達大武崙砲台。



砲彈庫糧食儲存區



砲彈庫


砲台區的結構:砲台四周設置石垣,內部可區分為入口通道,營房及炮盤區三區,入口通道窄小,有利於防禦,營房有房舍及山洞兩種類型,以平時和戰時之用,炮盤區已一條峽谷形的通道相連,每個炮座以兩台大砲為一組,分至左右,中間鑿地下室作為儲彈之用,砲台的主要射角包含基隆港口的東北、北、西北三個方向,另外在砲台北端有一觀測台,作為戰時觀察目標物之用,整個砲台區被樹木所圍繞著,十分隱密,而且居高臨下,下面海岸線一覽無疑,是一處最佳防守和觀測點,從這些進步的設備,可知大武崙砲台的軍事設施已經很完善了。



大砲基地



蓄水池


獅球嶺砲台


 



站在獅球嶺砲台,俯瞰基隆港,景色壯闊怡人


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海軍提督孤拔率領軍隊攻佔基隆,當時主持北台灣防務的劉銘傳,為了鞏固北台灣海防,曾請英國技師幫忙建造數座砲台,獅球嶺砲台即屬於其中之一。獅球嶺砲台地處最內部的防禦戰線,擁有控制整個基隆港的良好視野,也是控制敵軍進入台北盆地的重要砲台。
  中法戰爭之時,義軍統領林朝棟率軍駐守獅球嶺,與法軍相持八個月之久,使得法軍無法向台北盆地前進。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乙未割台之役,日軍從澳底登陸,直逼基隆港。當時的守將提督張兆連、道員林朝棟及義勇胡友勝等先後駐防於獅球嶺砲台。經歷了這兩次的戰役,增添了獅球嶺砲台的歷史價值。
  獅球嶺砲台於日治時期荒廢至今,不僅是大砲遺失,連營舍等相關建築也所剩不多。現在較為完整的僅存有一座砲座及一座石造指揮所。營舍是以石拱砌成,平面近似正方形,內部設有房間及相通的走廊。西側砲台的砲座為鐵水泥所造,呈扇狀形地面,有放射狀的排水槽,前面為中央較厚的孤形子牆,砲座面對東北,正對基隆港口,有萬夫莫敵之氣勢,現在被列為台閩地區市定第三級古蹟。



獅球嶺砲台碉堡營舍遺址 



砲台基座


建築風格、特色:


  獅球嶺砲臺位於基隆港區南端的最高點,也是防止敵人進入台北盆地的要塞。由於地形險峻,因此,砲臺的配置以一字排開的形式來佈局。
   可是,目前保存完整的是列入古蹟的一棟指揮所和一個砲座。目前此砲臺被列為第三級古蹟,遺跡範圍並不大,其中做為指揮所的小型碉堡,以石材砌築,平面採回字型的設計,開口部分可以作為射口,從築砌的方式可能為清軍所建或經法國人所修建而成。
  屋頂部分也有後代補修的痕跡。碉堡後方的砲座,根據砲座形式來判斷,可能為日治時期所增建的榴彈砲砲架,部分的遺跡經由後來的政府所修建。


  
  獅球嶺砲台於日據時期遭荒廢至今,已無大砲存在,東砲臺全部較為完善的建築僅存一棟觀測所及一個砲座和一間彈藥庫暨指揮所。彈藥庫暨指揮所是以砂岩築砌而成,屋頂屬磚卷拱頂構造,上面覆蓋著土石及混凝土,後代修補的現象。接著,砲座子牆為混凝土所構成,子牆內有子彈形貯彈孔左右各五處。砲盤也為混凝土所構成,成扇形狀,上子牆的階梯為紅磚砌成的。子牆左側上的鐵勾拉環固定栓已鏽蝕,而右側上的T字形鐵勾已經無存,僅僅可以看見其痕跡形式。再者觀測所亦是混凝土所構成,看似呈正方形,內部有一長方形狀的洞口,以便用於觀測港上動靜。
  西砲臺位於南山早起會上,通往砲臺的階梯為砂土所構成。而西砲臺裡亦只剩一棟觀測所及一個砲座和一間彈藥庫。彈藥庫與東砲臺形式相同,同於砂岩所築砌而成。砲座區,子牆為混凝土所構成,牆上的儲彈孔右側為五處左測為十三處。砲盤亦為混凝土所構成,呈扇形,亦有紅磚砌階梯。觀測所,為混凝土所構成,內部設有家具及香陳設。
  東砲台與西砲臺可隔著平安宮相互眺望。


槓子寮砲台


 



槓子寮砲台

槓子寮砲台位於基隆東北方,信義區與中正區交接的山巒之間。也就是在 海洋大學、碧砂漁港正後方的山上,現在已列入二級古蹟,定期編列預算維修中,與幾年前截然不同。砲台創建年代約在清朝光緒年間,甲午戰爭前及日據時代曾有大規模整修,光復後軍方列入港區要塞管制區,解嚴後才解除管制。


    遺址保存尚稱良好,包括崗哨(日據時代與光復後)、交誼廳(官舍)、營 舍、指揮所、碉堡、隧道、彈藥庫、機槍陣地、砲盤區、蓄水池等等,呈線形配置,以鞍山岩、鐵水泥砌成,範圍廣闊、氣勢雄偉壯觀。


    砲盤區原有六尊大砲,一字排開,兩兩一組安置在三個砲盤區。中間設置彈藥庫,牆厚一公尺,入門處設置有檔牆,可以必避免流彈與火星的危險。機槍陣地與彈藥庫間有「輸送道」、觀測台與砲盤區間有「通話孔」,是五大砲台區中所僅見。砲台有360度的砲軌,可以自由地選擇砲射角,也是五大砲台區中所僅有,尤見其特殊性。



 砲盤區


    營舍與砲盤區之間建有半圓形隧道相通,可供兩人併排行走,營舍與砲盤區各有獨立的蓄水井與濾水池,雖廢棄多年,仍未見乾涸,可見其設計之精良。值得一提的是在機槍陣地往東走,可見到外型酷似印第安人的岩石,甚至有羽毛頭飾,唯妙唯肖別具特色。


 


觀測所



軍馬廄舍與將校官舍


    槓子寮砲台與白米甕砲台互為犄角,是昔日港區的左右護衛,捍衛外港的安全。砲台區內林木蓊鬱、綠意盎然,可遠眺碧海藍天,觀賞八斗夕照,近觀東北角海岸(基隆嶼、和平島、鼻頭角)風光旖旎,如詩如畫。



碧砂漁港


 淡水滬尾砲台


 



 
滬尾砲台為一回字形碉堡



  在中法戰爭中,淡水也是雙方激戰的地區,清軍的砲台在法軍猛攻下幾乎全被摧毀,目前僅存戰後劉銘傳所建的油車口砲台乙座,就是被列為二級古蹟的滬尾砲台。



滬尾砲台的入口



  光緒12年(1886),劉銘傳聘請德籍工程師營造新式砲台兩座,以鐵水泥為建材,配以阿姆斯特朗後膛鋼砲。這兩座砲台正門上方的門額為光緒12年劉銘傳親筆所題,一為「北門鎖鑰」,一為「保固東瀛」,足見其受重視的程度。



滬尾砲台內的磚造營房


  「保固東瀛」砲台不知在何時被夷平了。目前的滬尾砲台僅僅指「北門鎖鑰」而已。這座砲台位於紅毛城以西半公里處的油車口,佔地1.5公頃,原為回字形碉堡式建物,外圍牆垣高三丈餘,牆內甬道相通,被分隔為數間彈藥室與營房,中間有三間磚房。砲台主砲為12英吋英製阿姆斯特朗砲一尊,位在砲台東北角牆上。主射方向在「望高樓」一帶(今淡水港燈塔附近),射程包含港子平、沙崙、中崙一帶。


  滬尾砲台於日據時期曾被當作日本砲兵的練習場地,光復後由國軍接收,一度被列為禁區,民國74年起開放供民眾參觀,民國80年開始部分整修工程,如今已完工。



砲座子牆上有一排貯彈槽



  由於內圍房舍傾頹,故砲台外貌已變為口字形碉堡,其右側房舍被規畫為展示室,陳列基隆、淡水等地清代砲台的老照片,另外還有中法戰爭時淡水地區兩軍對陣的立體模型。牆垣上砲座部分,當年的大砲已被拆下熔解了,僅留下圓形如石磨般的砲座。砲座旁的子牆還有一個一個砲彈形狀的凹槽,是作為儲備砲彈之用。


  由於砲台開放的時間為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為管制進出,另在門口加設不銹鋼鐵柵門,看起來相當礙眼。這種粗糙的管理方式,實是因小失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