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


有別於馬背的另一種造型為燕尾,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屋頂正脊尾端 突出且往上揚,垂脊頂住正脊,形狀有如燕子的尾巴一樣,一般常見於廟宇,但也有出現於宅第上,若身份為官宦、富貴人家、功名及第者,通常也會於宅第上裝飾燕尾,這是一種榮耀的象徵喔!



「龍柱」


龍柱又稱蟠龍柱,『柱』為建築體之一,為承重之重要構件,雕龍亦有裝飾效, 所以其擺放位置通常位於人們觸目所及的地方;早期的龍柱通常以石為雕刻的材料,其他材料尚有銅雕龍柱、洗石子龍柱、水泥龍柱等。 先民們為感謝神明的保佑,常以精美的雕飾來表達感謝之意,其中龍柱對柱通常所費不貲,所以能捐獻龍柱者,常都是有名有望的仕紳。



「墀頭」


『墀』音:ㄔˊ,什麼是墀頭呢? 這是屋檐和牆身銜接處所做的一種裝飾,為的是要讓建築物的整體形象能夠統一以及使屋檐和牆身銜接順暢。


一般民家只用磚頭做出反階梯狀的墀頭,講究一點的人家 或廟宇會用彩繪或泥塑或交趾陶來做修飾,讓家看來更加的氣派。



「花罩」


位在梁枋下的面狀木雕,除了當作裝飾品以外,最主要的功用是在「軟性」界定空間。所謂「軟」性界定,是指讓空間有所區分,但又不全然分隔的意思,花罩最常見的地方就在神龕 前,狀呈現ㄇ字型。



「門枕石」


門枕石主要作用是為了穩定門柱,並且防止門柱因風吹或是門的開開合合而晃動,因為長的像枕頭,所以得名「門枕」,曾有一說,因為以前的乞丐喜歡座在廟口的門枕石上,所以有人也稱門枕石為乞丐椅。



「石獅」


石獅為石門枕的一種,作用與門枕石相同,常用於廟宇,作用是鎮廟除煞,一般依中國人的觀念來做擺放,「男左女右」,左邊為獅子爸,右邊為獅子媽,獅子爸腳採繡球或古錢幣,而且嘴巴張開,嘴裡含石珠,獅子媽腳下有隻小石獅,表現出母親的偉大。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石獅都用來做穩固門柱一途,也有的廟宇將石獅單獨用來作為裝飾,這些石獅不具任何的實質用途,被單獨的放置於廟外,作用如同門神一般,鎮廟除煞。



「抱鼓石」



抱鼓石為石門枕的一種,作用與門枕石相同,且較門枕更加的美觀大方,那圓鼓般的造型,得名石鼓。



「斗栱」


這是秦漢時期就己經發展出來的一種木架結構,斗栱其實是兩個部分所組成的,一為斗另一為拱,「斗」是一個立體的構件,有方斗、圓斗、八角斗等,「栱」則是一種彎形板狀的結構,利用兩者的相互交疊及榫頭搭接,向外延伸以承接屋頂,其作用在於支撐屋頂的重量,如此可以扺消一部份屋頂的壓力,延長建築物的壽命,另外是功用是做為裝飾,使建築物較為美觀。



「藻井」


所謂「藻井」是以不斷向中心懸挑內縮的斗拱,交織成網狀的傘蓋形頂棚,因形狀似蜘蛛網,所以又叫做「蜘蛛結網」。藻井的中心是一個八角形或者近乎圓形的「頂心明鏡」,因為「頂心明鏡」常作龍形彩繪,所以藻井又叫做「龍井」。
 藻井最原始的功能是為了支撐天窗,後來逐漸絢麗奪目,甚至成為匠師展現高度技巧的地方,常見的藻井形式有八角形結網、四方形結網和旋渦形結網。



「柱珠」


又叫做「柱櫍」,位於柱子下方柱礎之上,類似矮凳子的台座,以前的柱子多為木材,若直接接觸地面,將會造成受潮而敗壞,所以柱珠最主要的功能是隔絕木柱與地面的接觸,防止柱腳因受潮而造成腐爛。早期的是以圓形或碗形為主,表面則施以淺浮雕作為裝飾,造形樸素淡雅,後來逐漸發展出各種造型,雕工也逐漸繁複,但隨著石柱、水泥柱的大量使用,柱珠 與柱子和而為一體,其功能以不復存,純粹只是裝飾與型式上的作用。



「獅座」


獅座即是坐斗,坐斗又稱大斗,位於通梁上之斗座,獅座除了柱接梁的「斗」的功能之外,因其雕飾精美,尚有裝飾之效,民間宅第或廟宇喜用獅座,亦有鎮宅鎮廟的功能。每個獅座都由整塊木頭雕成,包括胸前垂鏈及腳踏的球。而垂鏈中央的鈴檔及球內的小球,都雕成可以靈活轉動,並不用任何粘接的手法來完成,手藝非常精妙,獅座上方另有八仙及坐騎。



 


「步通」


步通,搭接檐柱和金柱或者屋身之間的「大通梁」,主要的作用是使檐廊上屋頂的重量,能夠傳遞到屋身或者檐柱,以增加屋體結構的穩定度。


「員光」


員光,步通下方長形的雕花板,具有穩定通梁不變形的功用。


「瓜筒」


坐斗做瓜型者,即為瓜筒



 


「筒瓦」「板瓦」


筒瓦是屋坡上方覆蓋的半圓筒狀屋瓦,板瓦是筒瓦之間覆蓋片狀略帶弧形的屋瓦片


「瓦當」



瓦當,指的是以仰板瓦為底,瓦和瓦交接的瓦溝上,覆蓋著筒瓦,當筒瓦覆蓋到檐邊的時候,裝置正圓形的瓦片,上面有花或字當作藻飾,因為這些正圓形的瓦片,位在所有瓦片的底部,所以有「瓦當」的稱呼。


「滴水」


滴水,指的是瓦當與瓦當之間所設置像倒三角型的瓦片,一則可以當作裝飾,一則可以導引雨水的去處。



「雀替」


「雀替」又叫做「插角」、「托木」,位於梁與柱的交叉處,有穩定並強化結構之效和裝飾的功能,雕刻的樣式有龍、鳳、熬龍、花鳥……等。



「憨番擔杉」


憨番擔杉,又有稱「憨番抬廟(厝)角」,是一尊弓著身體,並且以肩膀扛著屋檐角的男性塑像。
 關於這種塑像的由來,有以下三種有趣的傳說:


1.相傳有一個大家都叫他老番角的人,因為這個人很喜歡批評別人又愛狡辯,有一天,他跑到正在興建中的廟宇裡,對著裡面的種種東西大肆的批評一番,結果使蓋廟的師傅十分的不高興,晚上就叫他的徒弟照著老番角的面貌做了尊陶像,又吩咐徒弟將老番角的陶像放到牆頭上,作勢扛著廟角,以解心中之不悅


2. 「憨番」是荷蘭人佔據台灣時,所引進的黑人塑像。因為黑人天生有蠻力,所以匠師把這種塑像放在牆頭上,以支撐沈重的屋角。


3.以前台灣中南部的主要居民以平埔族為多,漢人常以「番仔」來稱呼他們,而這些「番仔」力大無窮,適合用來做為負重的力士,所以匠師把其做成塑像放在牆頭上,以支撐沈重的屋角,也有放於樑架上,做扛樑狀者稱「力士扛樑」。



 


「丹墀」


丹墀(ㄔˊ),或稱露台、月台。屋宇前面沒有屋簷覆蓋的平臺,因古時多塗成紅色,故稱為「丹墀」。常用在宮殿或廟宇正殿等具儀典性的建築物前。《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月台,又稱「丹墀」,意指『暴露在室外的平台,夜裡亦可接受月光之照射,故稱為月台,其位置猶如人之丹田,亦雅稱為丹墀。』



 


「御路石」


位於宮殿中軸線上台基與地坪之間的斜坡道,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但是由於皇帝進出宮殿大多乘坐轎子(兩側的台階就是給轎夫行走之用),所以將這個地方雕刻成雲龍圖案,以明示皇帝「真龍天子」的身份,後來為寺廟和孔廟所沿用。



 


「正脊」


正脊,即屋坡頂端的屋脊,也就是主樑的正上方。


「垂脊」


垂脊,即屋坡兩側下垂的屋脊,也就是山尖的兩側。


「西施脊」


西施脊,即在正脊上再加上一道脊帶,兩者間留有空隙,飾以剪黏等裝飾物,讓建築物看來更加華麗!



 


「牌頭」


為在垂脊最下方作成收頭,其上多以人物故事為題材,背後並襯以山林閣樓,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民間故事亦或可置假山等剪黏裝飾。




 


「磚雕」


顧名思義就是在磚塊下工夫的一種作品,可分為窯前磚雕與窯後磚雕。窯前磚雕,即在尚未入窯燒成磚的土坏上進行雕刻,其優點是可造性高,且所雕刻之線條較為自然圓滑,缺點為燒製時容易變形,不利於事後的拼裝,且磚色難以掌控。窯後磚雕,即在已燒成磚之成品上,以小鑿子慢慢雕花,其優點為沒有窯前磚雕的缺點,其缺點為雕之線條較為生硬,而且所花之時間也較久。



「門簪」


固定門楹與門楣的構件,常雕成龍首狀、方印或圓印,所以又稱門斗印。



垂花


垂花,又叫做「吊筒」,是屋檐下懸垂在半空中的短柱,承挑屋身出檐的正栱外緣套上垂花以作為裝飾,末端常雕成蓮花、花籃及繡球等形式,感覺就像是垂吊的一朵花一樣,故名垂花。




豎材



豎材,位在垂花外緣的木雕板,造形常以仙女、仙人或是猛虎為主,功用為遮飾垂花中段的榫眼接縫。



 


「門神」


在門上繪以神將,用以嚇阻鬼魅邪氣,是寺廟不可或缺的彩繪藝術,除一般常見之武將門神外,尚有文臣、宮女、太監、金龍、十二節氣等。



「門釘」


門釘,又稱門乳釘或乳釘,原本是用來掩飾接合木板釘子的釘頭,後來成為有象徵意義的裝飾品。



「交趾陶」



「交趾陶」舊稱「交趾燒」,是以低溫燒製而成的多彩釉軟陶,它的形成年代不明,但是可以確信的是最遲在道光年間引入本省南部。「交趾陶」的色彩鮮艷亮麗,常作為建築物身堵、水車堵、墀頭上的裝飾品。
 交趾陶的製作難度很高,所以自道光迄今的一百五十多年間,真正名傳後世的匠師為數極少,其中以葉王的學術成就最受推崇。葉王生前的作品遍及嘉南地區,但大多數已經不存在,現在保存較多的兩處為台南縣佳里鎮的震興宮和學甲鎮的慈濟宮,一共有二百多件作品,內容包括浮雕博古靜物和立體人物動物。



 


「櫃檯腳」


牆頭轉角下的礎石,形狀像櫃檯般的矮凳子,作為牆身的收頭。



「泥塑」


以手工捏塑成形後,上彩或上釉燒製而成的泥偶或陶偶,在建築上常見的是交趾陶和泥塑,而剪黏的原型即是泥塑。



「鳥踏」



即在山牆上用磚所砌出的一道長條物,通常呈現出一字型、ㄇ字型與凸字型,鳥踏並沒有明確的用意與象徵,可能是為了讓單調的牆面看來更加的美觀,所以在寺廟、高官人家或普通民宅都可見到她的蹤影,或者就像是她的名字一樣,鳥踏,為了讓小鳥有個歇息停腳的地方!



「山牆」


山牆,即是建築物的側牆,收斂為尖錐狀,因為形狀如山故得其名。 因屋樑通常都直接架在山牆上,所以其主要作用為承受屋頂之重量。



「懸魚」


在山尖或山花頂端的泥塑、交阯陶或剪黏等作品,因為圖形原以魚形為主,所以叫做「懸魚」,喜用魚型的原因,是因為房子怕火,而魚為水中之物,象徵了水,可刻火,後來的懸魚以不再只是魚的樣式,各式各樣的懸魚兼具吉祥之意(年年有餘)及裝飾之效等作用。


「馬背」


一般的傳統建築,我們常能在山牆的頂端上看到一凸起狀的造型,沒錯!那就是馬背,馬背連接了屋子的正脊與垂脊,優雅的曲線讓屋子變的更加的美觀,馬背的造型十分的多,大抵可以分成金木水火土等五種類型,其中以金型馬背為最常見,而土行與火行馬背較為稀有!


「水車堵」



位在屋身最上方,也就是牆上靠近屋簷處的水平裝飾線條,常隨著屋身凹凸延伸到山牆上面,堵內通常裝置泥塑、剪黏、交趾陶等作品,這個地方是大師們發揮功力的最佳展示場所,如佳里金唐殿的水車堵,是剪黏大師葉金龍先生的頂級之作。


「剪黏」


「剪黏」又叫「剪花」,是我國南方所特有的一種嵌鑲藝術。本省歷史上最傑出的剪黏師傅為何金龍,民國十七年自汕頭應聘來台主持佳里金唐殿的整修工程,留下眾多五彩繽紛、燦爛奪目的作品。佳里金唐殿更因同時擁有何金龍的剪黏和葉王的交趾陶,而名聞遐邇。



 


「兔仔耳」


為了防止雨水由門檻流入門缝造成內部積水,所以有"兔仔耳"這個東西。 其功用是,可在下雨時掛上防水材質的布料類,直直垂吊下來長度低於門檻; 即可擋住雨水,就可避免內部進水了。



「銃眼」


銃眼為中國傳統建築之隘門或民居門樓牆上常見的方形小孔,外小內大,當門扇關閉時,可架設火銃防範外人入侵,利於射搫。事實上,銃為一種類似鎗的火器,清代民間富戶多自備大銃,以防萬一,而銃眼則正是因應此防禦武器所設置的建築方式。



「鐵剪刀」


又稱壁鎖,相傳為荷蘭人的建築技術,為安置在山牆上的鐵件,可以鞏固梁與牆的結合,除剪刀型外,尚有S、I、W型,其分佈以安平麻豆鹽水為主,彰化鹿港亦有所見。



「顏只磚」


顏只磚,磚的邊緣有黑色煙燻的斜斑為其特色 ,煙燻的斑紋如燕子尾,又稱燕子磚,『顏只』應為『燕子』之轉音;與現代的磚塊比來,顏只磚是一種較寬但較薄的紅磚,質地較為細密。



 


宅帝格局



「軒亭」


軒亭,有人稱作四垂亭,在廟宇則叫做拜亭,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其功能相同。軒亭是正廳的延伸,也是正廳前的涼亭,屋樑常做成偶數根,作為接待賓客,送往迎來的緩衝區,吉凶慶弔時,亦可利於儀式典禮的進行以及祭品器物的擺設,在平時,也可當作休憩之所,在此泡茶聊天而無日曬雨淋的憂慮。



 


「護龍」


臺灣傳統厝屋建築中位於「正身」左右之房屋,與中軸線相互平行並且對稱的建築物。在客家地區則稱為「橫屋」。其他名稱如護室、護厝、室仔、櫸頭、伸手、間仔等。


最緊靠近中軸線的護龍也稱作「內護龍」或「伸手」,依序而外的稱為外護龍,常會因家族的規模而呈現好幾重的外護龍。一般護龍的入口均面向中軸線,以過水廊或子孫巷相連,成為組織有序的建築物群。但亦有少數傳統厝屋建築,如蘆洲李宅,其外護龍左右各自兩兩相對,成為另外兩條副軸線;客家地區伙房屋則常在左右橫屋中央的入口做成南北廳。通常護龍的地位以越靠近中軸線與正身者為尊,依序向外漸低。農村地區最外層之護龍,有時甚至做為儲藏或圏養家畜之用。



「過水廊」


位於內護龍和外護龍之間,可直接通往院埕空間稱為「過水」,位於過水的門即為「過水門」。而走廊則稱為「過水廊」




「子孫巷」


此處為正廳與內護龍的的通道,由於空間較為隱蔽,常為婦女活動空間,婦女又常帶著小孩,因此這個空間也常成為孩童奔跑嬉戲的小空間,故又稱子孫巷。




「天井」


建築物的中庭,是傳統建築上重要的空間構成元素。由於沒有屋頂,站在天井中可直接仰望天空,在傳統建築的配置上,具有通風與採光的主要機能,又稱內埕、天街或深井。
一般傳統厝屋建築中,天井位於前廳、正廳與左右護龍共同圍塑之空間範圍。較大型厝屋中,也會出現多座天井,分別由多重的正身和內外護龍交織構成,形成左右成雙成對出現的日埕、月埕等大小不同排列有序的天井。



「旗竿台」


旗竿台,又可稱旗竿座,用來固定旗竿的基檯,以前官宦或中舉人家皆以豎立旗竿來彰顯功名,目前仍有許多的古宅第存有旗竿台。 而以『王爺』為主神的廟宇通常也會設置旗竿與旗竿台



「泮月池」


古時的皇帝都會在唸書的地方蓋一個大圓形的水池,而不是皇帝的其他王公只能蓋半圓形的水池,所以叫「泮月池」又叫「泮池」。



「惜字亭」


專為焚燒字紙、舉行禮讚儀式而設的小型建築物。相傳始建於宋代(960-1279年),又稱惜字亭、敬文亭、敬聖亭、字紙亭、文筆亭、聖蹟亭及字爐等。通常分布於書院、廟宇內或村庄之街道轉折點上,亦有宅第自行設置,如位於臺北縣板橋市的林本源園邸。現今臺灣鄉間仍有人背著字紙簍到各戶收集丟棄的紙張,後再送到附近的敬字亭去焚毀。


敬字信仰源於漢人對於文風之崇敬,故亭內祭祀之神祇均與文風相關,泛指文昌帝君、魁星、孚佑帝君、文衡帝君、朱衣星君、至聖孔子、倉頡、韓愈及朱熹等。每座敬字亭內祭祀之神不盡相同。每年正月初九,高雄美濃地區進行「惜字禮讚」儀式,依頂讓、禮讚行列、頌禮、惜字禮讚、放流字跡以及祈禱等儀式後完成。此外,桃園縣定古蹟龍潭聖蹟亭則於每年秋季舉行祭典。


惜字亭建築形式簡單,通常為2至4層的亭,平面有方形及六角形,各層平面由下而上依序縮小。內呈中空以利字紙焚燒及排氣。字紙焚燒口為方形或拱形如門狀,兩側有聯對,上有橫披等。整體建築形式大致可分為臺基、亭座、亭身、亭頂及屋面5個部分,裝飾多見於亭身及屋面,神位則多位於亭頂。用材料以磚、石造為主,有些更抹以白灰或畫上彩繪。



「花窗」


花窗,又名「漏窗」、「花牆漏」,根據漢語大詞典解,具有各種漏空圖案的窗孔,由石、磚、木雕花或瓦、陶瓷、水泥塊等砌成,用以裝飾牆面和點綴園林景色。
台灣傳統員林建築中的窗,可分為二種形式:一是以木材雕空,再用榫相接而成,大多為廟宇或富豪人家採用;另一種則是以花磚砌成,嵌在磚牆上,以排列組合的方式構成圖案,於本省早期鄉間民宅建築中,隨處可見。漏空花磚的造形、色彩,經建築匠師的創意及巧思之下,鑲嵌在牆面上,堆砌出玲瓏剔透的花紋圖案,富於變化、美不勝收,不但實用,亦具裝飾的功能。


陶製花窗,是指以上釉的漏空花磚或素燒花磚所組砌而成的窗子。花窗除了通風採光,引進了陽光與空氣,為人類的生活帶來光明和希望的功能之外,還具有視覺穿透的效果,使空間得以由內延伸到外,心靈得以舒展,可以減少壓迫感,舒解心理壓力。


常見的花窗形式,有方、圓、六角、扇形、菱形、花形等,窗內花紋有連錢、疊錠、竹節、海棠等,紋樣精巧細緻。



「洞門」


  中國園林的園牆常設洞門。洞門僅有門框而沒有門扇,常見的是圓洞門,又稱月亮門、月洞門﹔還可作成六角、八角、長方、葫蘆、蕉葉等不同形狀。其作用不僅引導游覽、溝通空間,本身又成為園林中的裝飾。通過洞門透視景物,可以形成焦點突出的框景。采取不同角度交錯布置園牆、洞門,在強烈的陽光下會出現多樣的光影變化。



「照牆」


照牆,又稱照壁,照牆的作用,具有防禦、防風和掩蔽的多重價值,在宗教心理上來說,則是驅邪和吉利。古老的街道或廟宇的照牆,在早期具有防禦強勁海風用功能時,也隔開了和廟宇或民宅對面的一切建築,具有避邪的意念。



「禮門」「義路」


朝東的稱「禮門」,朝西的稱「義路」,古時候的讀書人必須經過禮門與義路,才能進入孔廟,這象徵了講求孔子之道,必須遵循禮義,知禮知義


 



 



「山門」


山門意為寺院正面的樓門,寺院的一般稱呼。過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於山林之間,因此稱山號、設山門。 後世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一般有三個門,所以又稱"三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之寺院或僅有一門,也可稱之為三門。





「三川殿」


通常廟宇的前殿會稱為三川殿,而「三川」意指前殿有三個門的意思。此外,三川殿的屋頂亦稱三川脊,會隨著平面開間的格局而略有高低起伏,中央明間位置最高,左右次間則較低。



「拜殿」


在台灣廟宇,位於正殿正前方的建築,是參拜主神的地方


「正殿」


宫殿或廟宇裡位置在中間的主殿。是廟宇供奉主神的地方,通常正殿的屋頂型式都做為重簷歇山頂。


「後殿」


 空間與正殿一樣,但是格局比較小,供奉陪祀的神明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