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禹貢
乾隆二十九年續修之《台灣府志》〈星野〉云:「台灣,禹貢揚州之城。」分巡台灣道莊年間於重修《台灣府志》序文中亦有記載:「禹貢云淮海惟揚州,台地實洪荒渺昧芒芴燜煜在其中。」時至二十世紀,連橫《台灣通史》〈開闢記〉中云:「澎湖之有居人尤遠在秦漢之際。」並依據《尚書》〈禹貢〉篇:「淮海惟揚州,厥貢島夷卉服,厥包橘袖云云。」等文字作為佐證推論,認為書中所謂「島夷」就是「台灣」的古代名。
--------------------------------------------------------------------------------
二‧雕題國
遠古時代的漢人即已普遍想像於南方海上有眾多神秘島國存在,並書之於文獻,如戰國時偉大著作《山海經》〈海內南經〉即有相關記載:「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在鬱水南。鬱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慮。」所謂的雕題國也許指的便是台灣,而鬱水可能便是今日的廣東河,晉朝郭璞甚至為雕題國人之形貌做了以下註解:「涅其面,畫體為鱗采,即鮫人也。」此涅面畫體之描述與早期台灣原住民紋身黥面之習俗似乎不謀而合。
--------------------------------------------------------------------------------
三‧東鯷
《漢書》〈地理志〉記載:「江南卑濕,丈夫多夭,會稽(指浙江)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並描述了與日本位置並排之東方海上諸國:「樂浪(指今朝鮮)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有學者據此推論,此所謂「東鯷」若非沖繩,便應指台灣。
--------------------------------------------------------------------------------
四‧夷洲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夷洲、亶州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及仙藥,止此不還。」「吳國黃龍二年(西元二三○年)春正月,遣將軍衛溫諸葛直,以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州。亶州在海中,所在絕遠卒不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而還。」由此可知,夷洲應距離浙江建業較近,而亶州則在較遙遠之處。
又宋朝李昉等人合撰之《太平廣記》中引沈瑩所著之《臨海水土志》〈夷洲記事〉云:「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十里,土地無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障,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婦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時各不相避云云。」因此,多有推論認為所謂的亶州即瓊州島(今日之海南島),而夷洲即為台灣。
--------------------------------------------------------------------------------
五‧流求
自三國時代經南北朝至隋代,約三百五十年間,有關台灣之文獻資料幾未出現,直至《隋書》〈東夷列傳〉方有記載有關流求國之章節:「流求國居海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大業元年(西元六○七年),海師何蠻奏,每春秋二時天晴風靜時,東望依稀似有煙霧氣,亦不知幾千里。三年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為何蠻言,遂俱蠻往,因而到流求國。言不相通,掠一人返。明年,帝復令寬慰撫之。流求不從,寬取其布甲還。時倭國使來朝,見之曰,此夷耶久國人所用。帝遣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擊之,至高華嶼(今澎湖附近島嶼),又東行二日至奎壁嶼,又一日便至流求。初稜將南方諸國人從軍。有崑崙人(即馬來人)頗解其語。遣人慰喻之,流求不從,官軍拒逆之。稜擊走之,進至其都,頻戰皆敗,焚其宮室,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還,由邇遂絕……」。
之後又對流求國之習俗加以描述:「男女皆以白紵繩纏髮,從項後繞至額。其男子用鳥羽為冠,裝以珠貝,飾以赤毛,形製不同。婦女以羅紋白布為帽,其形方正,織鬥鏤皮並雜色紵及雜毛以為衣,製裁不一,綴毛垂螺為飾,雜色相間,下垂小貝,其聲如珮,綴鐺施釧,懸珠於頭。織藤為笠,飾以毛羽。有刀鞘弓箭劍鈹之屬,其處少鐵,刃皆薄小,多以骨角輔助之。……俗無文字,望月虧盈,以紀時節,候草木榮枯,以為年歲。……以木槽中暴海水為鹽,木汁為酢,釀米麵為酒,其味甚薄。……俗事山海神,祭以酒肴,鬥戰殺人時,便將所殺人祭其神。或依茂樹起小屋,或懸骷髏樹上,以箭射之,或累石繫幡,以為神主」,由上述習俗之記載可知有多處近似台灣原住民之習俗。
至於「流求」的名稱由來,《世語錄》認為:「地界萬濤蜿蜒,若虯浮水中,因名流虯,後轉謂流求云。」但有關此「流虯」之說,學者多認為應為只是拘泥於漢字字義而牽強附會的解釋。亦有日本學者認為「流求」轉自排灣族語「瑯橋」,所指的或許即是今日台灣南部之恆春地方。
關於「流求」一地,寫成之字形各朝代略有差異,如隋、宋代稱「流求」,元稱「琉球」等等,直至清康熙二十五年(西元一六八六年)陸應陽著《廣興記》〈琉球傳〉記載:「國王有三,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漢魏以來不通中華。隋大業時,遣羽騎朱寬,訪求異俗,始至其國,言語不通,掠一人以還。歷唐宋元未朝貢。至明洪武初,三王皆遣使朝貢,後止。中山王來朝,而許王子及陪臣子來遊大學,蓋山南山北二王相併。」此處之「琉球」,顯然即指今日之沖繩一地。
總之,中國在明朝之後,普遍已知東方海上有琉球國之存在,而後中國人慣稱琉球國為「大琉球」,而將漢人移住的台灣島南部區域稱之為「小琉球」。
--------------------------------------------------------------------------------
六‧雞籠山
關於「雞籠山」,《明史》〈外國傳〉卷三三二有相關記載,且其記述內容與事蹟幾乎遍及整個台灣。但實質上,雞籠山此名稱原來只是台灣北部某一個地名,並非指台灣全島。之所以稱之為「雞籠」,乃是由當時居住於台灣北部地方之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語Kietangarang簡略語Kieran翻譯為「雞籠」,再加上具有海島之意的「山」字組合而成;之後,此「雞籠山」便被用以指稱屹立於台灣島極北一角的某山,當時由中國海航行來台之日本船隻,皆以此山為指南標誌,故慣以此山之名「雞籠山」或「雞籠」稱呼台灣島,如《台灣府志》有云:「大雞籠山,一望巍然,日本洋船以為指南。」而《淡水廳志》亦云:「大雞籠山,極寒有雪,矗立巍然,日本人以此為指南。」是以當時已普遍將「雞籠」或「雞籠山」作為全台灣島之總稱,而取代了之前的名稱--琉球。
在「台灣」此名稱出現之後,原本做為台灣島總稱之「雞籠」或「雞籠山」逐漸恢復原為北部一地名之角色,所謂「雞籠」即是今日的基隆,而「大雞籠山」則是後來的基隆山,也就是庚仔寮山。
--------------------------------------------------------------------------------
七‧北港
昔日漢人亦有以「北港」稱呼台灣島北部者,如《明史》〈外國傳〉:「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因北港之閩南語讀做Paklkang,有學者認為此名應是由平埔族之一凱達格蘭族語表示北方之意之Paken音譯而來;「北港」此名最初只被用來指稱台灣島北部,但後來逐漸變為台灣島的總名稱,例如西元一六二九年駐台荷蘭領事便於其報告中指出:「Formosa島,又稱Po'ken」。
至於北港的位置究為何處,《讀史方輿紀要》中記載:「澎湖為漳泉門戶,而北港即澎湖之唇齒,失北港則唇亡齒寒,不特澎湖可慮,即漳泉亦可憂也。北港在澎湖東南,亦謂之台灣。」若依此說,則此之北港便明顯非指台灣北部之雞籠山,而應是指今日的安平一帶,只是,隨著台灣逐漸被稱呼為「福爾摩沙」之後,人們逐漸遺忘所謂「北港」、「台灣」曾用以指稱安平一帶,而「台灣」從此被視為全台灣島之名稱。
--------------------------------------------------------------------------------
八‧東蕃
除上述之「雞籠山」、「北港」之外,亦有某些文獻以「東蕃」指稱台灣島。此詞原意本是平地中國人用以稱呼東方海上之山地土著(蕃仔),康熙三十四年(西元一六九五年)徐懷祖著《台灣隨筆》中有云:「明季莆田周嬰著遠遊篇,載東蕃記一篇。」此為「東蕃」一詞首現於文獻之記載;而早在明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年)進士何喬遠《閩書》中亦有云:「東蕃夷,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島中,起魍港、加老灣、打鼓嶼、小淡水、雙溪口、加里林、沙巴林、大幫坑,皆其居也,斷絕千餘里,種類甚繁。」至於《明史》則將「東蕃」視為一地名:「雞籠山在澎湖東北,名北港,又名東蕃。」總之,「東蕃」一詞純為漢人之命名,或指稱台灣某一地名,或指稱台灣全島,但非純粹慣用於地名。
--------------------------------------------------------------------------------
九‧東都、東寧
《台灣府志》〈封域建置〉:「鄭成功取台地據之,總名東都,子經改東都為東寧。」《台灣縣志》亦記載改名之因:「偽鄭惡台灣之名,改稱」因「台灣」之閩南讀音近似於「埋完」,故另取一較幽雅吉利之名,而此次台灣的改名共維持約二十二年,自明永曆十六年至永曆三十七年。鄭氏滅亡之後,「東都」、「東寧」之名即遭廢止,再次恢復為「台灣」。
--------------------------------------------------------------------------------
十‧台灣(台員、大灣)
為何漢人最後以「台灣」一詞指稱今日台灣島?其由來眾說紛紜,茲列舉較著名說法如下:
1.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諸羅知縣季戲光《蓉洲文稿》云:「明萬曆間,海寇顏思齋踞有其地,始稱台灣。」
2.清康熙三十四年徐懷祖《台灣隨筆》云:「台灣,於股無考,惟明季莆田周嬰著遠遊篇,載東蕃記一篇,稱台灣為台員,蓋南音也。」
3.清乾隆五年(西元一七四○年)巡視台灣御史張湄《瀛濡百詠》之自序中記載:「至明季,莆田周嬰遠遊篇,載東蕃記一篇,稱其地為台員,蓋閩音之偽也。台灣之名入中土,實自資始。」《台灣府志》藝文亦引用此說。
4.清乾隆四年《明史》:「至萬曆末,紅毛蕃,泊舟于此,因事耕鑿,設闤闠,稱台灣。」
5.《台灣縣志》〈地志建置〉:「萬曆末年,荷蘭據台灣,築城一鯤身上,曰台灣城,台灣之名,於是始。」並於其後加以解釋:「荷蘭,設市于此,築磚城,制若崇台,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之灣,此台灣所由名也。」
因「員」字與「灣」字之福建語音皆讀做「oan」,因此,「台員」便等同於「台灣」;而值得注意的是,明末中國人出入台灣島多經由今日的安平一帶地方,其地之居民,則如《台灣府志》〈封域〉中所云:「一鯤身雖在海中,泉甘勝他處,居民多。」顯見當時居民多集中居住於一鯤身島上(今安平),因當時內港西岸地方(今台南市一帶)有平埔族之西拉雅族佔據,使移民之漢人多不敢擅入;而西拉雅族稱漢人移民為Taian或Tayoan,其意為「壞人」、「侵略者」之意,之後此稱呼被漢人訛轉為Taioan,並譯為「台員」、「台灣」之地名,用以指當時漢人移民聚居之一鯤身島,並將對岸平埔族聚居地稱為「赤崁」。
之後,漢人移民以租借等方式,逐漸由一鯤身島進入對岸原由平埔族佔據之地域,因此原本只限於指稱一鯤身島一地之地名「台灣」,也逐漸隨著漢人移民居住地的擴張而擴大其指稱範圍,甚至通用以稱呼台灣島全島。
--------------------------------------------------------------------------------
十一‧東瀛
當清朝佔據台灣之時,有文人學士因「沔彼流水趨東瀛」等古語,而將台灣稱為東瀛,又《澎湖廳志》〈封域志〉又云:「澎湖或謂之西瀛,台灣別號東瀛,以澎湖在台西,故稱西瀛。」然此「東瀛」之名,或可將之以台灣之文藝雅名視之,若以之為通用之地名則應為不妥。
--------------------------------------------------------------------------------
西元十五世紀中葉,西洋人開始循著中國海向南方航行,並且通過了台灣海峽。西元一五九○年,南行航經台灣西海岸的葡萄牙船,有船員自船上遠遠眺望台灣島影,發覺此島有高山聳立入雲、森林鬱蓊秀麗的罕見景致,對此美景嘆為觀止的船員不禁發出「Ilha Formosa」之讚嘆,其意即指台灣為一「美麗之島」。
之後,有一名由葡萄牙人雇用的荷蘭籍船長,首次將台灣稱作Formosa,正式記入海圖之內;但起初只是以此名指稱當時基隆的一角而已,之後才廣泛地變為台灣島的總名稱。
西元一六○○年,荷蘭人佔據台灣南部時,亦承襲了Formosa此一名稱以稱呼台灣島;同一時代,佔據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則將Formosa加以西班牙語化而稱作「Hermosa」。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歐美人士將台灣稱之為Formos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