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桐火車站建於1929年10月1日已有70多年歲月,古老木造車站,菁桐車站仍然保留1920年始建時迷人風采,車站內有古老鐵路機具,非常值得一探的老式月台,全台所剩不多,再不 去探望拆的也差不多了!
這條鐵路是專為採煤礦而闢建,菁桐又是其中最大的礦場,菁桐坑老一輩大都是以採礦為生,1987年停止採礦後,廢礦區位於菁桐車站的正上方,遺留下不少採礦遺跡。
菁桐老街差不多有百來公尺長,整條街幾乎每家店都再營業,甚至有7-11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麵店,商店賣些日用雜貨古早枝丫冰和麵食餃子等...特別介紹一下楊家雞捲,吃起來粉有料,有古早味道,相當好吃,每份50元 。
菁桐車站前的採礦雕像
在石底與菁桐煤礦最發達時期,菁桐火車站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隨著煤礦業的沒落與人口外流,菁桐火車站雖已不復當年盛況,但卻保留有日據時代的傳統建築風貌足以令人回味欣賞,菁桐車站曾於民國83年徹底整修過,但數張日據時代古老的辦公桌、保險櫃現在還在使用著,此外當時為防止火車相撞所使用的閉塞器和古老的電話筒,現在也還保存著。
旅客可以以尋古的心情到此搭搭火車,除看看70年前的古老建築外,亦可以欣賞到當年的木造剪票口和幾幅令人回味的老照片。
菁桐商圈很多木造建築
祈求平安幸福的竹筒掛滿鐵道旁的欄竿
掛滿許願竹筒的鐵道屋
郵差公仔
鐵道旁的月台
十分地圖
十分風景特定區位於平溪,平溪除以天燈製作聞名國際,更以「瀑布之鄉」而享盛名;瀑布多分佈在基隆河源頭至三貂嶺一帶,計二十餘個,尤以平溪線鐵路十分站至三貂嶺站最為密集,如果以坐小火車來欣賞瀑布,輕鬆又愜意。
十分車站
靜安橋-十分吊橋位於台北縣平溪鄉十分村的十分車站旁,跨越基隆河上游河谷,景色清幽。許多遊客到平溪線鐵路旅遊,除了十分瀑布是必遊處外,也會到十分車站和十分吊橋走走。
十分老街以全台獨一無二的火車門前過的街道奇景而聞名,街道與鐵軌相鄰,沒有高高的護欄或柵欄相隔,加上商店仍多是傳統的雜貨店,讓您體驗台灣的濃濃古早味
老街上一戶人家的屋頂有燕子築巢在此
掛滿燈籠的商店
台灣煤礦博物館 位於台北縣平溪鄉,前身是成立於一九六七年的「新平溪煤礦公司」,但隨著礦產的減量枯竭 於一九九七年停止開採,新平溪煤礦即宣告走入歷史,徒留荒廢礦場。
為記錄這段史蹟、維護台灣煤礦業相關文物、史料、器具等,館長龔詠滄 著手改造當年的礦坑,將礦場規畫為 「台灣煤礦博物館」是一處極適合親子同樂、戶外教學的 礦業、歷史、生態博物館。
館內保留台灣煤礦業相關文物、歷史資料與開採工具;並且在館內設置一處以原尺寸搭建的模擬坑道,為了能 讓參觀遊客真實了解礦工作業情形,模擬礦坑完全依照實 際比例條件建造,從煤炭的形成、分布、開採到運送,讓 您如同置身於坑道中。
荒廢的洗煤廠
洗煤廠旁的售票口-煤礦車由此搭乘
可由山下搭採礦車上來台灣煤礦博物館
台灣煤礦博物館入口
館內的咖啡屋
這個 翻車台 是煤礦開採出來由台車從坑道拉出後,採礦台車拉到翻車台這裡,這個翻車台的功用就是”翻車”啦,因為整台車的煤礦很重,必須要把煤倒入輸送帶送到下方的洗煤場,把台車推進機器裡面,機器就會做180度的翻轉,然後煤就會落入底下的卸煤斗集中後再進入輸送帶,所以的大機器就是做”翻車”的功用
館內的展品
由遊客中心往十分瀑布路上可見一座吊橋叫四廣潭橋
吊橋上遊客如織
由吊橋上可看到壺穴地形
沿湖步道
眼鏡洞瀑布
小拱形橋橫跨瀑布上游
沿著鐵軌可到十分瀑布
鐵軌旁的吊橋,這座吊橋是因應觀光人潮而另外新建的。
十分瀑布位於台北縣平溪鄉南山村,鐵路支線侯硐站和平溪站之間,十分風景區內;十分原來的意思指就是「十份」,就是指有十戶人家合作無間在這裡興建家園;十分風景區實際地理位置是在基隆河的支流上,在台灣風景區中是屬於瀑布溪谷型,而且基隆河是北部地區最大也是最長的一條河流,由於源頭的侵蝕作用與附近切割地形的關係,造成許多的斷層與奇岩,而河水經過這些斷層和奇岩後,流速快而造成許多瀑布奇觀。北自侯硐至三貂嶺,再延伸到十分寮、平溪一帶,形成一連串此起彼落的瀑布群,十分瀑布更是最為著名的瀑布景點。
十分瀑布,高十五公尺、寬卅公尺,水勢浩大,為臺灣最大的簾幕形瀑布,其形貌與北美的尼加拉瀑布相似,故有「小尼加拉瀑布」的美稱。瀑水形成的水氣經常彌漫在瀑潭上方,經陽光照射,便呈現出一道彩虹,因而又名「彩虹淵」。
十分瀑布進來參觀要收門票
跨越時空,歷經許多大時代變遷後,過去曾有輝煌金礦開採歷史的九份黃金山城,三十多年前結束黃金開採,山城的黃金變成了傳說,而逐漸沒落。但隨著電影「悲情城市」、「無言的山丘」取景於此及廣告的拍攝,九份又再度崛起,老街的店家聯合組成商圈聯誼會,九份商圈的組織漸趨穩固,策動許多活動,讓九份現在成為許多國外遊客必遊的知名台灣觀光景點!
九份位於台北縣瑞芳鎮,是昔日台灣的採金礦中心,環山面海,擁有變化多端的山海美景,為一座小小的山城,保有著純樸的舊日生活風貌,但在金礦產業漸漸沒落之後,九份的輝煌時期便走向歷史;時至今日,由於觀光產業的興起,九份又恢復到以往的繁榮,在老街上處處是人聲鼎沸,忙碌的都市人在這裡找到一處可以放鬆心靈的地方。
九份的歷史發展根據《台北縣誌》上的文獻資料顯示,在清朝初年的時候這裡的村落只住了9戶人家,因此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或是貨船來到時每樣東西都是要九份,後來九份便自然而然地成為這裡的地名;清朝光緒19年(西元1893年)在九份地區發現砂金,淘金與採金的人潮便逐漸湧入此地,於是展開了淘金歷史,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淘金熱潮減退,人潮也漸漸散去,終於在1971年正式結束開採。
視野良好開闊的地方,可以鳥瞰整個基隆港區
山城有很多喝茶的地方都有很好的視野
由九份遠眺陰陽海
輕便路,是九份被大量觀光化後,保留著最原始九份風味的一條小徑
九份基山街又名「暗街仔」,是一條曲折狹窄的街道,早期這裡曾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雜貨店、銀樓、理髮店、小吃店、皮鞋店、百貨店……各式商店林立,非常熱鬧,而在這3.4公尺的小小街道裡,店家往往會撐起頂棚,使得街上不見天日,而當時的礦工們,經常在下午到進入深夜後,便聚集於基山街上,因此這裡便有了「暗街仔」的稱著,今日,基山街已成為採購藝品、名產必經要道,復古懷舊的街景,更成為新時代年輕人的踩街路線。
基山街遊客很多,兩旁商家林立
基山街一隅
賣魚丸老店
位於九份國小下的阿柑姨芋圓,可說是九份老街的最高處。是許多電視媒體都曾報導過的熱門點,開店至今已30多年,為九份最老牌的芋圓店。阿柑姨的產品皆為手工現製,將鬆軟適中的新鮮大甲芋頭,炊蒸至細細綿綿的程度,再加入太白粉後用手的力道攪拌,以增加芋圓的Q度,其製作過程絕不隨意加水,才能保有芋圓香Q的口感。
賴阿婆芋圓是九份最出名的芋圓老店只靠著門口的兩張紅紙就奠定了芋圓尊王地位,三代十年的傳承下仍保留下了QQ的嚼勁,一顆顆新鮮的大甲芋頭完全用人工攪拌製成粥狀再和麵粉而不是直接用芋頭粉所以才保持了芋頭原味!純手工製作,堅持最高品質的芋圓,香Q好吃,堪稱全台灣口味最多樣化、最老牌的芋圓專賣店
賴阿婆芋圓
豎崎路都是石階
竽仔蕃薯坑道可通到基山街
電影神隱少女的場景
很多燈籠點綴此山城
豎崎路是九份唯一的階梯步道,爬到頂可看到九份國小
昇平戲院建於一九三七年原九份的戲台,在基山街市場旁,後來因負載過重,崩垮了,才遷移到輕便路與豎七崎路交叉口的現址一樓以石頭搭蓋,二樓則為木造,叫昇平座。後來遇到一次強烈颱風,被吹倒了,才改用磚造,一直留到今日。
日據時期,昇平戲院是全台灣最大的戲院。九份大著金,昇平戲院總是人潮洶湧。演出的戲劇種類有日本的新劇、歌仔戲、默片、日本片及台語國語電影等,演出場次為下午一場,晚上一場,下午場通常婦女去看的較多,很多人都會事前叫還去佔叫好的位置,用背巾,手巾仔,扇子等放在位置上。
昇平戲院-侯導演拍片的取景場所
很多日本觀光客來此拍照
泥人吳本名「吳志強」,原本是餐廳的廚師,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開始無師自通做起「鬼臉」,目前在九份的「泥人吳」鬼臉館,掛滿了長舌鬼、名嘴鬼、屁股鬼、水鬼、騙人鬼等大大小小各種造型共計1500個鬼臉
泥人吳的作品
各種鬼臉,都是老闆想像或托夢得到的靈感
金瓜石位於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以前是一個人煙稀少的荒野,到了光緒14年,才有5戶的農民移居到碑尾,蓋了5間草寮,定居下來,今天『五號寮』的地名因而得來;直至光緒十九年,有人發現了大金瓜的露頭藏有黃金礦脈,因此大量居民搬遷於此,前來加入採金的工作行列;到了光緒21年,日治時期日本人來金瓜石開採金礦,居民又再度大增,金瓜石地區也日益繁榮,於是又開發了瓜山里和三尖鞍等地區,逐漸成唯一個地方生活圈,金瓜石便有『東亞第一金都』之稱,但隨著採礦事業的落寞,使得金瓜石受到較少商業行為的破壞,因而保存了礦區的原始風貌。
金瓜石地圖
基隆山和散佈其下的墓園
位於金瓜石的黃金博物園區,主要的館舍包括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坑道體驗區、環境館、太子賓館、地質公園等,區內紀錄完整的金瓜石採礦史蹟,是前往旅遊的遊客不容錯過的主要景點。園區櫻花步道,係瑞芳風景特定區管理站,特別植株栽種,冬末春初盛開時乃是燦爛繽紛、美麗動人。
園內有賣很多冷飲
太子賓館 -這是依據日本皇宮式的建築館舍,興建於1922年,建築以檜木卡榫、木工銜接,被譽為日據時期台灣和式建築的經典之作,庭園造景優美,展現日本皇族生活之優雅,本館歡迎民眾預約定時導覽。
賓館內的池塘有小橋,噴泉,石燈,還有一些錦鯉
太子賓館內的擺設
賓館後院木式建築為日本天皇休息的地方
本山五坑海拔高約295公尺,1972年金瓜石的採金活動停止後,本山五坑於1978年撤收,紅磚砌成的坑道口已開放供遊客進入觀賞,過去採金用的壓風機、礦車頭、盥洗間、運礦索道等依舊擺放坑內與坑口處,是礦區仍保存得相當完好的坑口
黃金博物館-是昔日台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再利用的建築,一樓的展示包含追溯歷史金河、坑道與礦脈的展示、礦工工具的陳列,讓民眾認識金瓜石地底下礦脈的分布與礦工工業生活與文化。二樓主要以黃金作為展示主題,包括黃金物理特性、黃金藝術及黃金純度的鑑定方法等,三樓設有淘金體區,讓民眾親自體驗淘洗砂金的過程。
黃金博物館鎮館之寶220公斤999純金大金磚
黃金神社-原名為金瓜石神社,為日治時期的興建之神社,又稱山神社,主祀大國主命、金山彥命、猿田彥命三神祇,為日本礦業人之守護神。日人離台後,神社廢除並遭破壞棄置,現僅存有鳥居兩座、石燈籠四對、正殿石柱(節錄於當地簡介看板),過去是日人的信仰中心。
茶壺山登山步道
半平山-往勸濟堂的步道可看到此山
勸濟堂上方停車場,在停車場旁可以見到一座通往茶壺山入口的坑道
茶壺山登山步道的石碑
無耳茶壺山位於台北縣瑞芳鎮東處、金瓜石旁,由於從九份往雙溪的102號公路望去,其山頂的岩峰像是一只沒有耳朵的茶壺故名無耳茶壺山,另由水湳洞仰望此山,又似一頭欲獵食的猛獅,也可稱作獅子岩;無耳茶壺山是一個由沈積岩矽化的角礫構成的山體,海拔約為580公尺,是金瓜石的最佳地標,亦是金瓜石最具代表性的精神象徵。
勸濟堂創建於1896年,位於銅山公園旁,奉祀關聖帝君,是金瓜石採金時期最重要的民間信仰中心。1985年,勸濟堂殿後新建一座高35尺,重達25公噸的銅鑄關公像,威風莊嚴的塑身成為金瓜石代表景觀之一。
銅山公園內的戰俘營原為日據時期的工寮,於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從南洋地區擄獲數百名英美籍士兵,於是將這些戰俘集中於此地,同時逼迫進入礦坑內進行扒土、採礦工作,由於環境不佳,又得忍受日軍的凌辱及虐待,以致造成很多戰俘死亡。
戰俘營遺址紀念碑
位於廣場中的火炬雕像,象徵著「永恆的和平與追思之火」,是由臺灣戰俘紀念協會所捐贈的
黃金瀑布-金水公路上行經過自強橋,溪水被礦質污染,因而變成金黃色
基隆山登山口隔頂往金瓜石或101號公路走,都會看到東北方向著名的陰陽海,現身在基隆山河金瓜石間的凹口。位於水湳洞邊的陰陽海,為台灣東北角濱海的一大特殊景觀。
特殊在於它不同隅蔚藍海岸的黃褐顏色,黃藍相對映下,形成了北部聞名的「陰陽海」奇觀。
根據研,陰陽海的成因為酸礦排水,因金、銅、鐵礦在雨水、溪水及地下水等流到礦坑,與鐵細菌產生催化作用,形成硫酸亞鐵。這些酸況水大量的排入海中之後與海水相混,就產生黃色的氫氧化鐵膠羽漂在海面,又因水湳洞附近海灣內海流擴散能力不足,無法將污染迅速帶離海灣,就形成了今天陰陽海這種特殊景象。
黃金海-在濱海公路水湳洞旁近海處之陰陽海
十三層遺址為見證台灣金銅礦業史的工業遺址,位於北部濱海公路陰陽海旁,日治時期為處理礦砂生產粗銅的選礦煉製場,二次大戰時被盟軍轟炸破壞,光復後由台灣銅礦接手恢復生產,一九七七年興建禮樂煉銅場後,因生產量大對該區造成相當大的衝擊,生產線運作直到一九八五年,台金公司的財物出現問題方宣告停工。現在原日治時期的選洗礦相關設施已拆除,但仍留有選場基座、廢棄煉金工廠等設施,在遺址旁還有依山形地勢建成綿延約兩公里,號稱世界上最長的通風管與廢煙道,由於居高臨下的地理位置以及層層攀附的特殊建築,被稱為「十三層遺址」。
黃金公路 -金水公路往山區行,道路呈連續S型超大迴轉,這段蛇行路成為許多廣告取景拍攝的地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