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和墓園
陳中和故居-陳中和紀念館
高雄陳家崛起於港都打狗,從陳中和以糖業開創家族事業,到陳啟川、陳田錨縱橫於高雄政壇,這個南部最具影響力的家族百年史,映照出台灣近代政治與經濟的轉型歷程。
台灣歷史上的五大家族,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高雄陳家、瑞芳顏家、鹿港辜家,其家族的發展,向來與台灣的歷史命運緊密相連,在社會大環境的不斷變動下,他們審時度勢,造就輝煌的家族事業。透過他們與大環境互動的觀察,能讓歷史的脈絡更加清晰。
高雄陳家崛起於港都打狗。一八六○年代台灣開港通商,台灣的茶、糖、樟腦也順勢進入世界市場,陳家奠基創業者陳中和以經營糖的貿易而致富;有別於板橋、霧峰二林以土地起家(傳統農業經濟),陳家則以貿易經濟起家。漢人入台後的台灣歷史年代不算久遠,但統治政權更迭頻繁,以致造成歷史時間的斷裂(rupture)。大家族累積相當的財富與社會聲望,在政權更替的過程中,面對新的國家政府,要如何適應並持續發展,顯然與其經濟基盤及自主性的高低有密切關係。
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簽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1895年5 月 29 日日本近衛師團登陸北部三貂灣,攻陷基隆,伺機進軍台北城,而台北的辜顯榮代表大稻埕富商,啣命領日軍進入台北,成為日本攻陷台北的大功臣,而事後台灣總督府授勳六等「單光旭日勳章」,任台北保良局局長。
而日軍南路以北白川宮為主帥,一路經台中、斗六、嘉義挺進南下,水軍「南進軍」由伏見宮親王與乃木希典中將領隊,分別在布袋嘴、枋寮登陸,陸軍十月間抵達打狗(高雄),採三路鉗形攻勢,而當時苓雅寮的富商陳中和力主降順,獨排對抗日軍之議,出城迎接日軍,充當日軍嚮導、募糧、募役、勸降、徵餉,而被日軍讚譽為「台灣人中頭腦最清晰者」。
日治時期台灣列紳傳中,有一段對陳中和引日軍進城的敘述-「有苓雅寮人陳中和者,能通國語(日語),先來於我先鋒表誠曰:「我賈人也,年十六,初投身于海商,估颯屢次往復于日本,事故我詳悉事情。此地今歸于貴國疆域,我亦以日本人也,何歡如之,乞安其意。」
「北辜南陳」自此成為全台響叮噹的人物;不過陳中和在當時已經是打狗(高雄市)富商的角色,與辜顯榮只是大稻埕富商李春生等人間的商務幫辦,在地方實力上有極大的不同;後來辜顯榮接受日本的利誘,與當時日本在臺統治階層建立親密關係,而逐步取得台灣獨佔性的官鹽、鴉片總專賣權,並經營製糖、工廠、茶行、水泥、礦採成為台灣首富。而陳中和則是為了保有五世其昌的永固家業,極力拉攏日本皇族權貴,樂於充當日本統治者的御用世家。
台灣官方在面對日本治台50年,辜、陳 兩人所扮演的歷史地位,仍處於隱晦的態度,敘事上往往簡略帶過,但民間有不同聲音,則是批判辜、陳為「台奸」;而如何解釋歷史,往往是掌權者的權力之一。
不過,倘若時空易位,我們是當時候的「辜顯榮」或是「陳中和」,不知道我們會如何決擇自己的歷史地位?如今在「商人無祖國」;「市場即國家」的形勢上,面對台灣未來的關鍵時刻,我們會選擇無言的「臣服」?還是勇敢的「對抗」呢?
陳中和一生縱橫政商,叱吒風雲,精采無比;而陳中和與其子嗣家族雄踞打狗,影響打狗(高雄市)歷史縱深長達百年,而陳中和家族所發衍出龐大的家族企業,堪稱為高雄市(打狗)的「第一世家」。據高雄市政府在2004年底的非正式統計,目前以陳家房下子孫或陳家所屬的家族企業,單單在高雄市的苓雅、新興區就約有279筆,共約佔地4.7萬坪,大小建築物有46棟,均採「只租不賣」的方式經營,粗估市值100億元以上,遑論再加上其他資產,實無愧為南台灣首富。
陳中和祖籍福建泉州同安人,高祖陳頭與曾祖陳元在清光緒45年(1780年)移居打狗,其其父陳金花、母陳沈氏隨祖父陳來和移居於清咸豐元年(1850年)苓雅寮,清咸豐3年(1853年)陳中和在苓雅寮誕生,陳氏一家半漁半農,生活十分清苦。
陳中和八歲時(1861年)流浪街頭時,為打狗富商順和棧老闆陳福謙收留,作順和棧少東伴讀書僮,由於陳中和天資聰敏,膽識過人,16歲時即進入順和棧學習買辦商務,17歲前往廈門、廣東、福州、香港考察,隨後向洋商租借帆船隻身前往日本橫濱開拓日本砂糖市場,自行開啟台灣製糖銷往日本的通路,奠定其國際見識的基礎。
1882年奉陳福謙之命返台,清光緒10年(1884年)7月中法戰爭,不久法國海軍封鎖台灣,造成糖價滯銷而大跌,陳中和於此時收購數十萬擔的砂糖,1885年1月戰爭即告解除,糖價大漲,順和棧一夕之間成為台灣本島最大的糖行,陳中和[因此成為當時「七十二行郊」的總家長(總經理)。1885年5月陳福謙過世,順和棧改組成為「南興公司」,陳中和成為七大股東之一(其他六位均為順和棧後代),並負責經營管理,成為打狗賈商巨富。
陳中和憑藉著過去在日本十餘年的工作經驗與日語基礎,加上長袖善舞的交際手腕,順理成章成為日治政府在高雄地區的代言人。明治29年(1896年)日軍守備隊,亟需土地興建房舍,陳中和捐地二甲做為日軍建築用地。1897年12月15日因此事功,獲得日本總督府勳六等「瑞寶章」,1898年任打貓聯合保良局局長與台灣縣參事。
明治37年(1904年)2月爆發日俄戰爭,陳中和與辜顯榮南北呼應,自動組成偽裝的船隊,在台灣海峽擔任偵查任務,5月26日發現俄艦,協助日軍獲得大勝,從此台灣總督府完全確立陳中和效忠天皇的真誠,建立起牢靠的政商關係。
明治37年(1904年)台灣總督府「專賣局」,特許陳中和以台灣以私人資金成立的「新興製糖會社」,隔年1905年台灣總督府更指名陳中和負責南部鹽務總館。明治43年(1910年)並成立「烏樹林製鹽會社」。大正5年(1916年)並成立「陳中和物產株式會社」,從事海外貿易,稻米、農產買賣與地產、事業的放資,由於是日本政府特許事業,在南部形同壟斷事業。大正九年(1920年)被選為高雄州協議會議員;據當時日本台灣總督府的統計,陳中和已有百二十萬圓,土地二千九百甲,煙田採集區域達四千九百甲,家產已遙遙領先當時的台北辜顯榮、屏東的藍高川、台中林獻堂、基隆顏雲年家族、板橋的林本源家族 。
陳中和有多房妻室,育有十男四女,男有啟貞、啟瀛、啟南、啟峰、啟滄、啟川、啟琛、啟清、啟安、啟輝,其中三子啟瀛和五子啟滄在明治41(1908年)早殁;四位女兒是陳梅、陳聘、陳英、陳柳。大正9年(1920年)陳中和年事已高,事業達如日中天 之境,子嗣也已紛紛承繼事業,乃決定構建大宅,光宗耀祖,彰顯陳家威望。
陳中和聘堪與師擇地於苓雅寮現址興築洋樓,大正9年(1920年)起造,完工於1923年,耗時三年(註一)。洋樓原本佔地十分遼闊,園邸共有二千餘坪,但經地目分割,目前僅餘洋樓主體建築與周邊庭院九百餘坪。洋樓位向坐東朝西昔日可於二樓眺望落日海景,為一座仿西班牙迴廊式洋樓建築,是高雄地區第一座私人的洋樓宅邸,而龐大的建築的面積上更是獨一無二的。
陳家洋樓中央主入口以亭廊(出龜)設計,亭廊二樓則作為賞景露台或是祭祀空間,則以粗實挑高的樑柱展現富豪的氣派。屋內內部為井字配置,左右對稱格局,山牆、柱頭、拱廊、簷線裝飾則採巴洛克風格,門面則強調傳統家風,為閩洋融合之樣式建築,結構主體以磚造為主,鋼筋混凝土為輔,屋頂則是四披水形式鋪設日本黑瓦,並開有老虎窗。
陳家洋樓四面迴廊圍繞,寬敞氣派,除了遮陽擋雨外,且具居家休閒功能。廁所設於洋樓西側磚造副樓,方便實用。迴廊的欄杆則以細長連身瓶飾,十分雅緻。而二樓正面山牆以老鷹為吉祥物裝飾,拱廊上拱心石與卷草泥塑,簷下線腳做回字裝飾。二樓正面廊柱採仿愛奧尼克柱式與左、右、後拱廊廊柱採仿多立克柱式,一樓中央亭廊多邊形帽盤柱頭,均為西方柱式的變形。外牆柱頭上之毛莨葉泥塑與簷下線腳做回字裝飾,樓頂簷下多層次線腳,作工繁複精細,洗石子壁面亦做多層次線腳,連續仿石材線條環繞,水平延伸的視覺展現堅實與恢弘寬闊的氣勢。
陳中和實際在洋樓居住的時間並不長久,昭和5年(1930年),陳中和病故,民間對陳中和死因 亦傳說紛雜。由於陳中和家族子嗣繁衍眾多,各房後代大多外遷居住。台灣光復後,洋樓除了陳啟安家眷以外,還居住著陳啟輝。而陳中和家族第二代「啟」字輩、第三代「田」字輩,除持續享用陳中和遺留龐大家產外,又與後來治台的國民黨政府連結,政商亨通,事業有成嚴然各成為一方霸主(註 二)。
陳家洋樓因乏人管理,繁華不再,創痕斑斑,陳家於民國63年(1974年)撤守封閉洋樓,而往昔陳中和宅門前車水馬龍,達官貴人雲集,鎏金歲月已成過眼雲煙。
陳家眼見「 陳中和洋樓」破落寥涼,曾有二次欲加整修,但均巧合出現意外的傷亡事故,而使陳宅更被外界訛傳為荒宅鬼屋。民國86年(1997年)以陳田仁為首的陳家子孫決議整修,委託成大建築系調查研究與訂定修復計畫,於1996年完工,並定名為「陳中和紀念館」,2003年高雄市政府文局審定為「歷史建築」。陳中和洋樓,目前仍為陳家私產,由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管理,主要作為陳中和家族事蹟與居家生活器具展示,僅每月的第二個禮拜六開放一天(10:00-16:30),逾時不候。
不過,陳中和的一生經歷事蹟,的確比陳中和的洋樓建築,精采許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