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主出售臺灣的第三任殖民總督乃木希典



日本殖民政府逼迫臺灣農民種植甘蔗,從中牟取了巨額利潤,也讓日本重新認識到了臺灣的價值


 


 今年是《馬關條約》簽訂110周年,110年前的4月17日,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中國的臺灣及澎湖列島被日本強行割佔。然而英勇的臺灣軍民並沒有屈從于日本殖民者的淫威,他們用此起彼伏的起義沉重地打擊了侵略者囂張的氣焰,差點迫使日本放棄臺灣。


    臺灣人民奮力反抗,逼走三任日本總督



    1895年5月,日本政府任命海軍大將樺山資紀為臺灣首任總督,並在臺北市設立了總督府。樺山資紀是個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他在臺灣創立了殖民統治官制,頒行了《六三法案》,並發動清莊運動,大肆屠殺反抗日本殖民者的臺灣同胞。盡管樺山資紀採取了各種高壓政策,臺胞自發反抗日本殖民者的鬥爭仍然接連不斷,防不勝防。1895年12月,由簡大獅和陳秋菊領導的起義軍向日本殖民統治的中心———臺北發起了進攻,震驚了日本朝野。1896年6月,在臺灣待了一年的樺山資紀由于治理不力,總督位子還沒坐熱就被調回國內。


    樺山資紀的繼任者是曾任日軍第三師團長的桂太郎。桂太郎初到臺灣時,曾雄心勃勃,一再誇海口說要把臺灣治理好。他一上任就瘋狂地圍剿臺灣各地的抗日義軍,屠殺對日本殖民者不滿的臺灣平民,僅在雲林大屠殺事件中日軍就殺害無辜百姓3萬余人。桂太郎的鐵血政策激起了臺灣人民一浪高過一浪的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陷入了危機。焦頭爛額的桂太郎感到,臺灣人對日本的仇恨太深,日本很難治理臺灣。此時的桂太郎再沒有了初到時的妄想,在臺灣度日如年的他巴不得早日卸任。隨著伊藤博文內閣的倒臺,僅在臺灣待了4個月的桂太郎趁機撂挑子逃回日本。


    1896年10月,日軍中將乃木希典成為第三任臺灣總督。乃木在1895年曾參加過侵佔臺灣的戰爭,對臺灣的情況十分熟悉。他上任後,為鎮壓臺灣人民的反抗,大力推行“以臺治臺”策略,頒布了《臺灣紳章規則》、《土匪歸順政策》等法規,但由于臺灣各界的抵制,乃木的陰謀未能得逞。


    更令乃木頭痛的是,臺灣各地的抗日鬥爭波濤洶涌,使他和日軍窮于應付。他上任兩個多月後,臺東就爆發了“太魯閣鬥爭”。太魯閣位于臺東立霧溪口附近,地形險要,是一萬多泰雅族人的居住地。日本殖民者入侵臺灣後,不斷挑釁泰雅人,激起泰雅人的憤怒。1896年12月,泰雅族群眾突然向日軍哨所發動襲擊,殺死哨所內所有日軍。1897年1月,日軍派一艘軍艦及炮兵、士兵500余人進攻太魯閣,結果大部被殲。不甘心失敗的乃木在2月從臺北調集千余日軍再次進攻太魯閣,結果日軍死傷數百,鎩羽而歸。


    由于臺灣人民的反抗日益激烈,日軍人和官員經常受到老百姓的襲擊,一天到晚提心吊膽,恐懼不安,這讓乃木對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前景感到灰心失望,想趁早甩掉這個包袱回國。


    此時的乃木認為,臺灣對日本的作用不大,因為日本侵佔臺灣的幾年內不僅在經濟上分文未得,而且臺灣人民的反抗讓日軍死傷慘重。如果繼續統治臺灣,日本將會賠進更多的人命和錢財。因此,他產生了一個念頭:將臺灣賣出去,而且最好是賣給英國。


 



日本總督兩次提議出售臺灣


    1897年春,乃木希典利用回國之機,向當時的日本首相松方正義及軍界、政界的少數要人談了日本在臺灣的處境及自己的想法。他建議將臺灣賣給英國,這樣既可甩掉一個包袱,又可獲得一大筆錢,一舉兩得。當時的日本政府正處于財政危機當中,乃木的建議引起了首相松方的興趣,但卻遭到了日本內閣中強硬派的反對,他們紛紛遊說松方不要賣掉臺灣,松方心裏雖然讚成乃木的想法,但由于內閣無法形成共識,出售臺灣的事暫時擱淺了。


    乃木對出售臺灣一事一直沒有死心。為達到甩賣臺灣的目的,乃木私下與英法官員進行了秘密接觸。當時英國佔領的殖民地甚多,殖民地的管理已使英國當局頭痛不已,對購買臺灣興趣不大,因此,日本與英國的這筆交易沒有正式談就夭折了。


    法國則不同,1884年法國曾兩次侵犯臺灣,但都未能得逞。得知日本想出售臺灣的消息後,法國人十分感興趣。雙方的外交官員經過討價還價,初步確定臺灣的售價為1500萬法郎。


    1898年,伊藤博文重新成為日本首相,在他主持召開的軍政要員會議上,乃木希典再次提出將臺灣賣給法國的建議,日本外務省的官員也在會上匯報了與法方會談的情況。乃木還在會上慷慨激昂地說:“臺灣並入日本之後,日本分文未賺到不說,反而犧牲了許多人的生命。日本無力改變臺灣人的中國情結,也難以在臺灣取得經濟上的收益,更無力治好臺灣,這個賠本的事情不能再做了,幹脆將臺灣賣給法國。”幾位日本軍政大員也在會上發言讚同乃木的主張。


    幾個人發言之後,曾任日軍參謀本部參謀的兒玉源太郎起立發言反對說:“我認為,臺灣係日本南部的屏障,軍事價值甚大,不能賣給法國。當初為了得到臺灣,我們費了那麼大的力,死了那麼多的人。如果將臺灣賣給他國,從長遠看劃不來。至于乃木總督提到臺灣不好治理的問題,我覺得不是臺灣不好治理,而是我們管理的官員無能。如果首相覺得政府中找不到治理臺灣的總督,我願前往。”為了阻止乃木將臺灣賣掉,兒玉源太郎向伊藤博文立下了軍令狀,發誓要治理好臺灣。伊藤博文當即表態:“那好,臺灣不賣給法國了。我任命你為第四任臺灣總督,臺灣的事情,全權委托給你處理。”


    由于兒玉源太郎等人的堅決反對,日本將臺灣售給法國的計劃流產了。


  新總督瘋狂剝削臺灣,讓日本重新認識到臺灣的價值


    1898年2月26日,兒玉源太郎正式到臺灣上任,他在臺灣推行了一係列新的殖民措施:在軍事上,兒玉源太郎殘酷鎮壓臺灣同胞,他實行了保甲制度,推行連坐法,僅上任的前四年間殺害的抗日人士就達1.2萬余人,加上腐敗的清政府不敢支援臺灣民眾的抗日運動,日軍逐漸扭轉了在臺灣的被動局面。


    在經濟上,兒玉源太郎實行了食鹽、樟腦、煙酒、鴉片等專賣制度,大肆剝削臺灣民眾。為了在臺灣農民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兒玉源太郎又頒布了《臺灣地籍規則》、《土地調查規則》,並組織大批人馬對全臺土地重新進行丈量。通過這次丈量,臺灣耕地面積比原來多了一倍,日本對臺灣的土地稅收入也因此翻番。


    最令日本當局滿意的是,兒玉源太郎在臺灣瘋狂地掠奪各種資源、物資,使日本大獲其利。那時,食糖是十分緊俏的物資,價格有時會一日數漲,臺灣的土壤和氣候很適合種植甘蔗,兒玉源太郎便強迫臺灣農民種植甘蔗。每年甘蔗豐收後,日本殖民官吏指揮蔗農將其制成粗糖,再用低價全部收購,然後運往日本進行細加工,使糖的價格成倍增長。臺灣粗糖源源不斷地運往日本,既讓日本當局賺了大錢,又解決了日本國內許多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


    兒玉源太郎在臺灣推行的一係列殖民政策,使日本當局嘗到了甜頭,再也沒有人提起要將臺灣賣給他國的事了。


    1906年,兒玉源太郎奉調回國。由于在臺灣的殖民統治“政績”特別突出,日本政府又任命他兼任中國東北“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創立委員長”,對我國東北的資源進行新的掠奪。兒玉源太郎上任後,很快就制定出了向我國東北移民50萬,企圖日化東北的陰險計劃,不過這次他沒有得逞。1907年,兒玉源太郎去東北赴任時,突發暴症死在船上,結束了其可恥的一生。(汪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