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園
另一新竹名園為鄭用錫的北郭園,因建在北門城外,故俗稱「外公館」,以別於內公館潛園。北門街有鄭氏家族的住宅群,包括進士第、徵士第。庭園之位置即在進士第對面。庭園最初之用途除了作為自己讀書養性之所外,還兼為應酬南來北往之官吏。
1.沿革── |
又據「續北郭園記」:「北郭園之作也,肇於咸豐之辛亥年(1851年),其始不過居中建有廳事,前後門垣、庭院,旁及西廓、書舍房櫳,規模畢具,而廳事後鑿池通泉,上有亭,下有橋,荷花掩映,亦幽居之勝概也。然而嘉木美植,天地之箐華,稍有未備。譬如:富家大室,其堂廈雖燦然巨觀,而人才未養,學殖多荒,空諸所有,闐如無人,良足觀矣」。咸豐2年(1852年)繼續興建,分內外,兩園,入園處有時鐘樓一座,增建達三年之久。園成之後,鄭氏即致力於寫作及公益事業(他著有北郭園詩抄),又組詩社「斯盛社」。咸豐8年(1858年)過世之後,園由其族人繼續經營。日據時期稍有改建,至光復初年,其後人變賣田產,已不復舊觀了。1976年則全部拆毀,這一足以媲美潛園的佳構已化為平地了。 |
據淡水廳志載:「中有小樓聽雨,歐亭鳴竹,陌田觀稼諸景」。又據鄭用錫自作「北郭園新成八景答諸君作」中的八景為:1.小樓聽雨,2.曉亭春望,3.蓮池泛舟,4.石橋垂釣,5.深院讀書,6.曲檻看花,7. 小山叢竹,8.陌田觀稼。所描述的建築物即是「小壺天」、「北郭園」、「稼雲別墅」、「偏遠堂」、「屨中踏和」及「孫芝斯室」等。 |
據載,另又有聽春樓及八角樓,皆不知其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