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荷蘭統治時代荷人所繪的熱蘭遮城位置圖



康熙台灣輿圖


台江內海為17世紀台灣南部的一座大潟湖,簡稱台江。此湖位於台南海岸邊,是為台南市外海沙洲與海岸線中間所圍繞而成,長度約為數十公里。而內海中最大島嶼為大員。


荷蘭人17世紀抵達時,今臺灣西南部仍為成群羅列的洲潟海岸。進入清領時期,潟湖因曾文溪改道等因素而日漸淤積。一些地名可以佐證:例如西港鄉今不靠海,但由地名可知當時西港曾有內海港口。


原台江內海淤積後,最普遍的用途是闢為魚塭。在日治時期時,抵達海濱的二鯤鯓礮臺(億載金城)尚需撐竹筏。但台南市政府則於1990年代開發第五期重劃區,填平魚塭及遷移市政府至此後,目前已成一片市區至億載金城為止。


台江內海較大的遺跡是四草湖及鯤鯓湖。前者匯流鹽水溪、竹筏港、運鹽古運河、 嘉南大排等河川,在安平及北汕尾之間出海,也是昔日安平舊港所在地;後者則於戰後改建成為安平新港。


 


臺江內海的變遷


十七世紀初,府城西部外海有一系列沙洲,由北到南是:加佬灣〈海翁線〉、隙仔嶼、北線尾、鯤身嶼,與內陸環抱的海面,稱為「台江內海」。北到蕭壟、南至赤崁部落,約南北長20公里、東西長7公里,受漚汪溪、新港溪等河川排沙、海流漂沙及飛沙淤積逐漸陸化。其陸化過程可分做四期說明:                


 〈一〉台江灣期:1624-1822。屬於隆起沙土堆積型海岸,呈海灣形且被沙洲包圍,再分為三期:


 1、初期:1624-1662,計39年。沙洲、沙丘密佈、呈自然港灣型態。



1624~1622台江初期


2、中期:1663-1722,計60年。港灣開始淤積、沙洲有增無  減,有了大港、鹿耳門。



1663~1722台江中期


 3、末期:1723-1822,計100年。沙洲陸續擴大與陸地連接,產生鹹水湖,海灣消失,大港淤積,船隻進出行駛鹿耳門水道,須插標。



1723~1822台江末期


 〈二〉近代海岸期:1823-1894,計72年。鹹水湖逐漸長成陸地,沙洲變成 海岸線。1823年大風雨,形成了曾文溪、鹽水溪、鹿耳門溪、鯤身湖、四草湖。此其鹿耳門水道淤積,大船泊於四草海口或郭賽港。「四草海口…即北汕之首也,其外水勢寬深,台灣大船至內地來, 皆停泊於此。俗名四草湖,遙望安平,約十里。」


 〈三〉現代海岸早期:1895-1945,計51年。形成正式陸地。


 〈四〉現在海岸近期:1946-1961,計16年。新生海埔地甚少且無沙洲,今四草湖面積縮小,成為台江內海遺蹟,內受鹽水溪、嘉南大圳之水。


 〈五〉竹筏港的開鑿:


       1823年大風雨,淤積了鹿耳門,大船泊於四草湖,再換搭小船入府城;而停泊於郭賽港的商船,亦須改搭小船進安平、入府城。為安全、方便計,郊商開鑿郭賽港至鹿耳門的「溪筏港」,又開鑿鹿耳門至四草湖間的小運河〈俗稱竹筏港〉,經四草湖接五條港的安海港、由安海港進入府城的兌悅門,就此河道用竹筏輸送貨物。同時在四草通鹿耳門間河道港仔寮處設「釐金局」,設卡抽取釐金。目前河道皆已淤塞,僅於大眾廟與釐金局間可通行竹筏,此段河道滿佈紅樹林及潮間帶生物,為一豐富的戶外生態教室。


    現今臺南市的赤嵌樓,古時樓前即臺江內海,與荷蘭在安平島建設的「熱蘭遮城」隔著臺江內海遙遙相對。熱蘭遮城北臨安平港,再隔著北線尾小島有鹿耳門港;安平南邊有一鯤身、二鯤身、三鯤身、四鯤身、五鯤身、六鯤身、七鯤身等7個沙洲島連成一線,跟安平、北線尾、四草等島圍成臺江內海,海線諸島之外為外海。


當時曾文溪的上游名為「灣裡溪」,該溪流至「蘇厝甲」(今安定鄉蘇厝北方)後,向北北西方向流經西港鄉的「檨仔林」,經佳里興與漚汪社之間,向北轉西注入海,因此曾文溪的下游昔稱「漚汪溪」。後來,臺江內海產生巨大變遷,當推發生於清道光3年(1823)7月的7天7夜颱風豪雨,以及來自上游的雨水所挾帶的滾滾土石,氾濫成災,並在安定「蘇厝甲」附近直沖入海,進入臺江內海,此為清代以降曾文溪的第1次改道。下游改道後,經管寮歷海埔,即今之「公親寮」、「學甲寮」南邊,經「鹿耳門」入海。同時另一支斜南透出安平,另一分支則由「蠔殼港」向西至「公地尾」後,轉南合主流由「鹿耳門」入海。


清同治10年(1871),曾文溪主流,經改由原北分支流經「公地尾」轉南歷土城仔東邊由舊口入海,下游稱鹿耳門溪,此為曾文溪第2次改道。


曾文溪第3次改道,發生於日明治37年(1904),下游自「公地尾」(今永吉村)轉由「三股仔」經國姓港入海,下游稱為「三股溪」,入臺江內海處是今「龍雄2號橋」橋邊。國姓港於當時為大小貨船出入之處,並於「公地尾」設國姓港關稅監視所。曾文溪第4次改道,發生於日明治44年(1911),下游改道自「公地尾」向西經「十分塭」、「青草崙」入海,即今臺南縣七股鄉十份村「五塊寮」與臺南市安南區土城仔「青草崙」之間入海。此次改道也使原來同一地理區的土城仔與七股地區,劃分為不同的隸屬縣市。


清代以降,曾文溪歷經4次的改道後,臺江內海逐漸成為陸埔,以及人為墾殖魚塭(包含美國塭、[4]新生魚塭),臺江內海因此退出舞臺,縮小至今的「七股潟湖」,不過,她卻是臺灣現存潟湖最大者。


 


臺江內海的開發


鄭成功是從鹿耳門港攻入臺江內海佔領赤嵌樓,當時臺江內海的範圍,一直到達現在的永康市「洲仔尾」及新市鄉,「洲仔尾」的居民,曾在這裡引臺江內海的海水曬鹽為業,`故留下「鹽行」的地名。陳輝鎮守臺灣府(臺南)府城北門時,寫有「鎮北門晚眺」一詩,描寫洲仔尾及臺江內海之句即云:「煙籠竹樹樓沙洲(洲仔尾),夕照橫波海氣浮(臺江內海)」。永康市旁邊的新市鄉,即現在南科的所在地,古時稱「新港」,係臺江內海的港口。荷蘭人統治臺灣之時,因臺江內海航行之便,其傳教士即在新港設教堂,向當時的平埔族西拉雅族人傳教,並將西拉雅語拼成羅馬字,成為「新港文」;「新港文」是臺灣最早的文字,通行200年,後因平埔族漢化,說漢語用漢文而告消失。


    臺南地區民間傳說,臺江內海有「5條江」流入,但按照古地圖看,應有6條江流入才對,因為當時原始森林大量開墾為耕地,致地皮鬆軟披露,大雨一來,這6條溪流便夾帶著大量泥沙,淤積臺江內海及鹿耳門沿海,清道光3年(1823)7月的颱風豪雨,便是大洪水夾帶崩山裂地的土石流,淤塞臺江內海成為陸地,安平港與鹿耳門港也成為平地;七鯤身、北線尾等島與臺江內海,便是這樣連成一片海埔新生地。至1940年代,安平新港完工,由臺南可經安平新港順利的出海,不過外海的漂沙仍然相當嚴重,必須經年整治以清除淤積。日治後期,日人已無力專注於安平港的建設;而另一方面,當地居民鑒於臺江內海周圍土地是鹽分地帶,為求得最大的土地效益,多種植蕃薯、蕃茄等耐旱的作物,或是在淺水溼地上圈地築岸,開闢養殖魚塭。如此的開發,使得臺江內海持續的縮減,不論是港灣功能或地貌景觀,皆不復以往。


    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為的影響力亦不容忽視,上述魚塭的開墾,即是內海加速陸化的原因之一。而河堤的興建,使河道不再變遷,中上游興築攔沙壩及水庫,則使河流的輸沙量大減;不僅使潟湖淤積的速度變慢,濱外沙洲西側的海岸線,除了河口段向西推展較為明顯外,其他地區均向東後退呈現侵蝕的現象,沙洲整體向東移動,減緩了洲潟海岸的演育速度。


    潟湖之北,七股鹽山和鹽田,已走上另一條嶄新的教育及觀光之路;潟湖以東,則是錯落有致的鹹水魚塭;潟湖之南,新近浮覆的曾文溪海埔,已是國際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渡冬的覓食區,具有相當豐富多樣的潟湖生態。滄海桑田,臺江內海的開發與變遷,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的演出。


 



台江遺跡ー四草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