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認識皮影戲
一.起源
皮影戲在台灣有另外一個名稱「皮猴戲」或「皮戲」,因為它的動作有點兒吊兒郎噹,有些滑稽,看似猴子一般,所以稱為「皮猴戲」。回溯台灣的歷史,明末清初時,鄭成功來到台灣趕走荷蘭人時,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軍中有演出這樣的戲,於是皮影戲隨著軍隊被帶到台灣,已有將近數百年的歷史了。其源由比布袋戲還久,布袋戲大約是在清朝時二百多年前傳進台灣。布袋戲是由福建來的,皮影戲是從廣東潮州來的,所以台灣的皮影戲正式的名稱是「潮調」。
皮影戲大約起源於漢朝,漢武帝一位心愛的嬪妃-李夫人,紅顏薄命,武帝十分思念,就詢問文武百官,是否有讓李夫人還陽的方法,文武百官為避免武帝因思念而廢寢忘食,甚至不理朝政,於是請了一位江湖術士魏少翁,魏少翁稟告武帝:「夜晚時分,當您的愛妃回來時,只能遠觀,不能近看。」衛於是剪了一個愛妃的肖像,此即剪紙藝術。透過月光,隔著帷幕,顯現剪紙的影像,武帝朦朧一看,像是愛妃還陽了,幾次後,武帝的病便治好了。
另一個說法是,是民間傳說,是否屬實,並無史證可以考察。漢代名將韓信,十分的聰明,他發明三件事,一是設賭博,聽說韓信死前曾哭說:「賭只能被人摸。」所以賭博的人都會輸。二是設皮戲,韓信在某一戰爭中,四面皆受敵軍包圍,只好在城內就地取糧,牛、羊、馬皆可為食,至於獸皮則拿來擋風遮雪遮雨,但是時間一久,皮上面的毛和脂肪會脫落,冬天時,士兵在城樓上生火取暖時,城牆外的敵軍透過獸皮隱約可看到城內士兵的影子,便不會貿然進攻。因為牛皮會透光,為了給士兵娛樂,於是便將牛皮雕刻成人偶的樣子,用布當作帷幕,打上光源,便成為皮影戲的樣子。
二、發展歷史
皮影戲經過歷代的打壓,尤其在清朝時,清廷怕民眾反清復明,即使有三五個人集會,就會覺得有問題,何況是晚上點燈,戲弄皮影,弄得十分吵鬧。因為朝廷覺得有「顯明」的意思,所以打壓皮影戲,使得皮影戲無法發展。導演張藝謀有一部電影「活著」,內容是主角葛優出院後向人家借錢,對方沒錢,於是拿了一個皮箱給葛優,箱子內全都是皮偶,告訴葛優:「你帶去,說不定你可以用得到。」經過國共內戰,葛優在軍中,三不五時便以被單當作帷幕,拿出皮偶耍耍,演給共產黨看,也演給國民黨看。後來共產黨叫他把皮偶燒掉,有一些小鐵片要做子彈,拿去打蔣介石的屁股。
台灣的皮影戲所有的典故都與軍隊有關。皮影戲的行頭簡單又少,提了一個皮箱就可以演,其他戲最少也要有布景、戲服、頭盔、帽子、彩帶之類,皮影戲只要一個皮箱就可以裝很多的皮偶,再點起油燈便可以表演。以前沒有電燈,用的是油燈,古早以前有一句對聯「雙手托起千秋將,孤燈照射萬古人」。皮影戲早期是不用布幕的,台灣早期的皮影戲是用紙做布幕。
日據時代的布袋戲及皮影戲也受到限制,布袋戲演出的內容限於與日本有關的劇情,皮影戲因為需要光源,自然受到打壓。直到台灣光復後,皮猴戲約有一百多團,當時的娛樂有布袋戲、歌仔戲及皮影戲。但是皮影戲的發展逐漸沒落,以致於表演的藝人減少,想學的人也不知道要到何處去學。
以前的皮影戲講求的是「祖傳制度」,例如師傅會傳授技藝給媳婦,卻不會傳給女兒,因為怕手藝會外傳,與自己競爭。尤其早期的老師傅在表演皮影戲時,會在身後搭起一塊板子,負責打鼓等演出樂器的師傅則在板子後,所以實際上是看不到師傅是如何操作表演的。老祖宗所留傳下來的智慧與產業,若後人不加以學習、保存與推廣,則許多傳統技藝便會很快就失傳了。等到要再次學習時,反而要向外國學習。其實皮影戲在外國很風行,我曾經到過荷蘭與日本,日本稱之為「流行皮影」,我到荷蘭的萊登大學,看到對方有關皮影戲的技術與製作水準相當高,而且有固定的劇場,每年都安排例行公演,政府也有補助。台灣的民間藝術如皮影戲,過去一向不太受到重視,但是皮影戲的優點有:1.能夠演出許多中國傳統的戲劇,例如封神榜、三國演義、水滸傳、武松打虎等傳統文學故事;2.可以演出小朋友喜歡的「動物戲」,例如烏鴉、狐狸等動物,像沙漠風暴之類的自然現象亦可以演出,這是人戲無法演出的;3.演出動作簡潔俐落,例如射飛鏢、跨馬等動作,藉由人們的已知經驗的印象,就能表演出許多高難度的動作。
三、皮偶的製作方法
皮影戲的材料主要是用牛皮、魚皮、羊皮,因為具有透光性,而豬皮不具透光性,所以不適用。皮偶的製作方法是:首先用石灰水先將牛皮除去脂肪,此一動作同時具有防腐的功用,讓牛皮不會臭爛、磨損;再來是置放於陰涼的地方,讓牛皮自然風乾,約需七天至十天的時間;然後畫上「仙尪子」,畫時皆以皮偶的側面為主,因為皮偶必須貼近布幕動作,其動作只有前進、後退、跳高、跳下,因此有一句俗語「一冥皮猴看到天光,不知皮猴只有一目(眼睛)」,意指做事情漫不經心。
皮偶的眼睛的大小約佔臉部的五分,關節部分需保留活動的空間,打釘的部分不可染色,脖子的連結部分亦同;在牛皮上畫偶樣時,不可用原子筆,因為牛皮風乾後變成膠,沾上原子筆的墨水後便無法消除,必須用鑽子或鐵釘,若畫錯需要更改,則用砂紙,雕刻完成後,用水彩上色,皮偶的兩面都要上色,但是要注意雙面的顏色重疊會加深顏色的濃度,例如要上口紅的顏色,一面塗上紅色後,另一面則塗上粉紅色,則色彩會較為均勻;等上色完畢,並且裝釘完成後,最後為了皮偶可以永久耐用,必須塗上一層軟性透明漆。在收藏皮偶時要注意放置的方法及地方,避免皮偶受潮發霉,若皮偶沾有油脂,則用肥皂水擦拭即可。牛皮的材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即使是塑膠、壓克力亦不能取代之,因為牛皮的毛細孔較細,塗上色彩時,顏色會滲透進去,看起來便較為均勻,就像女生在臉部化妝塗腮紅一樣的效果。壓克力、塑膠版就沒有這樣的效果。而且上色時要用水彩,不可用彩色筆。
四、皮偶的動作
早期的皮猴戲的動作和現在有些不同,早期的皮偶只有二根棍子,去回的方向只能前進或倒著走,現在的皮偶則至少有三根棍子,所以在操作皮偶時有「向後轉」的情形。為了操作靈活,兩隻手要能同時操縱三至四根棍子,這樣例如狗的動作就會顯得生動。
(中間有現場示範操作)
現在的棍法及製作法已經與傳統的平面表演方法有別,為的是能精益求精,使皮影戲的表演更為生動。
去年本團在台中中山堂演出「韋瓦地四季與皮影戲」,即是藉由四季音樂的節奏,配合皮影戲的動作,將四季景象呈現出來,例如水滴要如何呈現呢?
剪出一大一小的水滴形狀,以一大一小的棍子,配合滴鼕、滴鼕的節奏演出。
五、皮影戲的布景
電影可以到海邊去取「水景」,而在台上演出的「水景」很簡單,搭上一條較長的水色的布幕,再用電風扇吹,布幕晃動,看起來就像「水景」,花費不大。如果要用雷射、舞台燈光等較講究的特效,則費用較為昂貴,而且需要專業人員操縱。使用電風扇製造效果需要訣竅,必須讓風集中於布幕上而不會外洩,「火燒白骨精」便是使用這種方法。下雨、打雷要怎麼處理呢?拿一塊黑色的布,在燈光下搖晃,便是下雨的情景。閃電情景則是拿一塊厚紙板(較不耐用)或是鋁箔罐,用釘子釘成閃電的樣子,再畫上閃電的樣子,打開手電筒,將圖案射到螢幕上去,再用手晃動一下,乍看之下,便很像閃電。上述兩者合在一起,視覺效果上便像是烏雲密佈,暴風雨快來的樣子。
六、結語
一般的戲劇都離不開生、旦、淨、墨、丑這五種角色,皮影戲、布袋戲、歌仔戲亦同。但是皮影戲較特別的是,有一些是人戲所無法演出的,例如蟲、蚊子、蚯蚓、飛蛾、蝴蝶、蜜蜂等。我本身表演布袋戲也有四十年了,而最近二十幾年來也研究皮影戲,因為我覺得民間藝術是由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歷史都已經有好幾百年,如果沒有好好的加以推廣而使其流失,對後代子孫而言是一種損失。現在要推廣民間藝術有一些較困難的地方,但是可以讓小朋友或新新人類瞭解皮影戲,除了演出傳統戲劇之外,其他的也可以演,如自傳或是一家人的故事,例如台北慈濟曾演出「海峽兩岸父女情」,故事內容是一位老師,原是湖南人,當年父親帶著他從大陸逃難到台灣來,離開大陸前,阿公交代,若有機會再回到大陸,必須演出三天的皮影戲。後來那位老師回大陸探親後,完成了長輩的心願,因為皮影戲在湖南一帶是大戲,有酬謝祖宗之意。在台灣,歌仔戲是大戲,布袋戲是小戲,所以戲劇與宗教信仰關係密切。
皮影戲與宗教信仰也有密切的關係,以前地方上的祭典儀式或是熱鬧拜拜,都以皮影戲來慶祝(酬神),在大陸就連買一台電視或是一組沙發,也以皮影戲表演來慶祝。早期的傳統作法是,頭尾三個鐘頭一直唱,因為這種演出方式像是在做喪事一樣,所以到現在已經被社會所淘汰。現在的新新人類對這類的戲劇看不懂、聽不懂,也沒耐心看,所以現在的戲劇要簡單扼要,讓小朋友能看的懂,然後突破傳統式的演出方式,讓觀眾喜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