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老街地圖
北埔最負盛名美味的客家擂茶,傳遍全國幾乎沒有人沒聽過,但是很多人喝過擂茶卻不覺得怎麼樣,甚至更有人直呼難喝,這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
北埔擂茶自從聲名遠播後,接著雨後春筍般的,全台各地都興起開店熱潮,只要跟客家搭的上邊或搭不上邊的地方,都開了許多的擂茶店,而且各自練功,什麼口味都有,山藥啦、紫蘇、薑汁、紅豆、綠豆、薏仁、花豆等等好多好多,好喝的擂茶,從此變成大雜匯,從養生茶變成八寶粥,從此擂茶美味就此消失。
北埔觀光協會,有鑑於客家擂茶文化逐漸偏頗,除了努力於北埔觀光旅遊宣導外,也更致力於優良客家擂茶之推廣,讓更多的訪客對客家擂茶有認識,讓更多老饕客對北埔擂茶有讚賞,讓真實經營傳統美味商家有褒揚,讓所有來過北埔的遊客,對北埔擂茶特殊風味有信心。
梅干菜
曬黑的柿餅
一堆堆柿餅
姜阿新宅,為仿歐式之巴洛克式建築,歷時三年餘完成,姜阿新宅和金廣福以及天水堂接鄰,是一座以原木為主要裝潢的宅第。當時姜阿新製茶事業如日中天,客戶遍及歐亞因而建此豪宅,既可接待貴客又可顯現商場魅力與舒適居家,是建築上難得的經典作品。
姜阿新宅內的水協仔
廟前有很多柿餅店
慈天宮廟前廣場
慈天宮,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而開墾之初慈天宮廟址雖已堪定,但因物資短缺,故暫以簡陋的小木厝奉祀,姜秀鑾家族自惠州迎請而來的觀音神像,其後隨著墾業漸進,在清咸豐三年遷建於現址。清同治十年當時的墾首姜榮華倡議擴建慈天宮,即為今日廟宇之規模。
廟門前的兩根龍柱
廟旁的窄門
廟後方的紅磚牆
金廣福
金廣福旁的宅院
天水堂建於清道光十二年,由金廣福開拓墾戶首姜秀巒所建,可說是北埔聚落內最大的民宅建築,它是一座比例相當完美,客家傳統建築佳作。由於姜秀鑾身為金廣福墾戶之首,於「開墾」過程中,獲得北埔大部分的地業,故可比照他在九芎林老家而興建的大形宅院。
天水堂前的大門
天水堂旁的巷弄
水井茶堂
通往秀巒公園的巷弄
秀巒公園牌樓
天水堂二房
兩層涼亭
秀巒山為竹縣12勝景之一,民國22年4月,大隘居民為紀念「金廣福」開墾戶首姜秀鑾先生,開闢大隘百年,故命名為「秀巒山」,並立開基百年石碑乙座,以頌揚姜秀鑾之功績。民國65年易名為「秀巒公園」,
民國66年添建碑宇亭閣,各敘述大隘開拓史及抗日事紀等事跡。
公園內的神木
西元1875年,曾學熙與彭裕謙共赴台南府應試,皆考取文科秀才傳為鄉里佳話。忠恕堂,建於民國11年夏〈西元1922年〉,為北埔秀才曾學熙之故居,後因正門面對姜氏家廟的燕尾脊,犯了「泥尖煞」,故由風水師父指點將大門改為西南向,成為一間不對稱的格局建築。
姜氏家廟,建於民國 11 年〈西元 1922 年〉間,木作部分雕工精緻,左、右兩套出自知名木匠大師葉金萬的兩位徒弟以「對場作」手法競技鑿雕而成,相互輝映,各具特色,刀工細緻層次華麗。而在屋內外樑柱上 許多高超的藝術彩繪,為廣東大埔擂金彩繪大師邱玉坡客寓北埔所作。
廟內供奉的姜家牌位
福德宮
排水道
丘陵台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