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台鐵由新竹往彰化的自強號列車
新竹火車站月台
月台等車
1個半小時的車程即到達彰化,再租機車前往八卦山
八卦山導覽圖
橇橇板銅雕
林爽文事件平定之後,清廷有感於八卦山防禦彰化城的重要性,而在山上構築防禦工事。 嘉慶16年(1811年),知縣楊桂森改建彰城為磚牆結構,以強化縣城的城垣防禦能力,並在八卦山頂,建立一座磚造的軍寨,配置砲台及城樓,名為「定軍山寨」。此處可俯瞰彰化城,視野遠及台灣海峽,景色秀麗,「定寨望洋」因而成為彰化八景之一。
迎賓門
參佛道
兩旁的佛像
說到彰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彰化市的大佛(彰化大佛位於八卦山上)吧!八卦山大佛竣工於民國五十年,佛高七丈二(二十二公尺),佛像底下的蓮座兩側有門可進入佛身裡,彰化大佛內設有佛堂供信眾祭拜,彰化大佛前方建有九龍平常有池水舞表演,特別的節慶時可看到彰化大佛雷射秀。
日本領有台灣之後,拆除了八卦山的定軍寨,在原址豎立一座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拆除了這座紀念碑。民國五十年(1961年)五月,大佛完工,成為東南亞最大的佛像。 大佛的位置,就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的遺址。八卦山大佛已被列為彰化縣歷史建築。
大佛旁的兩座石獅
從八卦山可眺望整個彰化市區
彰化市區就在山腳下,一覽無遺,更能體會八卦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佔領八卦山,就幾乎控制了彰化市,也難怪這裡會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民國45年(1956年),彰化縣政府為發展觀光,闢建八卦山為風景區,而決定仿日本奈良大佛,在八卦山建造一座大佛,這座釋迦牟尼佛採趺坐蓮花台,高七丈二,肩闊十三尺,胸圍四十四尺。
可由左右側進大佛內部
大佛內部供奉的佛祖
二樓起各塑有釋迦牟尼佛成佛故事,由於建造手工細膩現已列為歷史建築。
佛陀塑像栩栩如生,全部都是手工雕塑製成的。
大佛殿
麒麟王
六角大白象王
大成殿迴廊
納骨塔
大成殿後面的庭園造景
曲橋
假山瀑布
池內有很多錦鯉
九顆大石
彌勒佛
鐘
鼓
金爐
石獅
參道
參道左右兩側的椰子樹
被樹藤包覆的房子
乙未抗日紀念公園紀念牌樓
八卦山最後一次激烈戰事是1895年的「乙未戰爭」。清廷因甲午戰爭失敗,割讓台灣給日本,台灣軍民不願淪為異族統治,於是宣布獨立,成立「台灣民主國」,以「黃虎旗」為國旗,各地民眾紛紛組抗日義勇軍,與日軍作戰,而其中最激烈的一場戰役就發生在八卦山。吳彭年所率領的黑旗軍與各地民眾組成的義軍聯合駐守八卦山,日軍渡過大肚溪,圍攻八卦山,經過三天血戰,李士炳、湯仁貴、吳湯興、吳彭年等人相繼戰死,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歷史一頁。
祭祀殿有昔日抗日英雄的牌位
祭祀殿前的大樹
這是國內唯一以介紹「灰面鵟鷹」為主題的生態遊客中心,另有八卦山脈動植物生態簡介、生態展示室和多媒體播放室。
遊客中心透過專業解說導覽及文宣等資訊,使民眾瞭解並珍惜環境生態保育與鳥類棲地資源的重要性。
「灰面鵟鷹」是個性非常溫和、機警的猛禽,彰化人稱牠為「南路鷹」,又因剛好接近清明節過境,所以又稱 [清明鳥」 。
藝術景觀
運輸機
退役的老母機
國鰴
卦山月園餐廳
咖啡座
用餐涼亭
廁所雕堡
對面賣鹹冰棒的店家
戰鬥機
銀橋兒童水景公園
花牆
扶輪社所立的碑
花鐘
九龍池水舞
大佛前的廣場前緣,設有高架的環形棧道
由環形棧道仰望大佛
彰化夜景
大佛夜景
夜晚的參佛道
中華路上的燈飾
從彰化車站搭車,回程已晚上9:00了
剪票處
後車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