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區與縣署風水


新城的行政區設在城區西北側,以縣署及典史署為行政中心。依照鳳山縣采訪冊記載,新城建城後的第16年,嘉慶九年(1804)知縣吳兆麟才建造縣署,大小房有五十間,包括大堂、二堂、三堂、花廳、幕廳、內室,外有頭門、儀門,頭門之左側為福德祠,頭門之右側為監獄,門內八間辦事所。署前並設有一照牆,避免民眾窺視,並具阻擋邪氣的風水功用。筆者研判縣署照牆東側為東轅門,可經過攀龍橋,通往鳳儀書院;照牆西側有西轅門,可經過西轅門橋,通往西門。依《鳳山縣采訪冊》之描[12],攀龍橋及西轅門橋是清代跨越玉帶溝的橋樑。


縣署左側為典史署,屋存十間(二堂三間、內房三間、外房三間、廚房一間)。縣署後,則有十間倉廒。縣署東側為龍王廟,與城隍廟比鄰,屋三間,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縣魏彥儀建。龍王廟東側之城隍廟,屋二十八間,建於嘉慶五年(1800),是縣城由興隆莊遷至埤頭,知縣吳兆麟所最先興建的官制建築。城隍廟東側為鳳儀書院,建於嘉慶十九年(1814),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所建,計屋卅七間(正中廳事三間,左右官廳房各二間,兩廊學舍十二間,講堂三間,頭門五間,義倉九間,聖蹟庫一間)。縣署因是行政中心,也是作生意好地方,因此署前聚集逐日為市的縣口街,署東數步距離有頂橫街。


縣署的位置選定及建造,是在知縣吳兆麟到任的第4年才完成建造,研判這4年期間,知縣吳兆麟詳細進行縣城風水之勘測及位址規劃。縣署的風水配置,首先是縣署選在縣城西北側的開闊地,座向採傳統的座南朝北,縣署後方及西側以內濠溝作防護。


縣署兩側則浚深兩個池塘,命名為「左倉池」及「右庫池」,池塘除作消防與飲水用途,亦有減緩溝渠水流作用。縣署前方與東西兩側環繞著小溝渠,取名「玉帶溝」。玉帶溝源受左倉池,經攀龍橋下,兼匯頂橫街溝,環繞縣署前照牆,再轉入右庫池,下注內濠溝。縣署的地勢是前低後高,明堂(署前空地)寬闊,前後有水環抱,尤其署前環狀的玉帶溝,是風水形法中的「前敞後寬,環抱圍繞」的風水佈局。


縣署的地理位置經研判如下。








清代鳳山縣新城之行政區與縣署風水配置


說明:廖德宗20082月依《鳳山縣采訪冊》描述及現地勘查,所研判及繪製。



知縣曹謹在道光十八年(1838)建曹公圳時,為隨時了解曹公圳水位,特別將內濠溝的圳水經由頂橫街溝、左倉池,引入縣署內小池塘,並在小池塘中間增建水心亭。曹謹坐在縣署內的水心亭,觀看小池塘的水位高低,即可驗知圳水之多寡,當池塘有水注入時,代表10公里外九曲塘之取水口閘門已開啟,亦代表鳳山圳下游的五甲、七老爺地區農田有水可用。此種水利工程之遠地監控巧思,為清代鳳山知縣曹謹之智慧及創意,亦是曹公國小最佳的文史教材。


日本治台後,將縣署改為鳳山廳之辦公位置,之後原地改建鳳山尋常小學校(現為曹公國小)、郡守官舍(現為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及鳳山郡役所(現為縣府警察局)。玉帶溝在日治初期仍作溝渠使用,現今溝渠已變成市區巷道,分別為光遠路237巷、光遠路279巷及三民路295巷,因自然地形因素,玉帶溝舊巷道下方仍有地下排水溝。這也解釋三民路與鳳山郵局交口北邊,兩側的老巷道(光遠路279巷及三民路295)呈現特殊弧形的原因。


左倉池位置在日治時期為小學校教師宿舍,現為民房,地勢明顯比鄰近的縣署(曹公國小)及城隍廟為低。右庫池位置為中華街30巷,及302弄與16弄,該位置亦屬低窪地,光復初期仍為農田,現均為2樓及3樓的民房。



 








2.
縣署空間格局


縣署的空間格局,因清代縣志未留下縣署位置圖,現地亦無跡可尋,因此鳳山縣治在嘉慶九年(1804)建造的最大官式建築-縣署,其空間位置究竟僅包括曹公國小範圍,或是涵蓋到縣警察局大樓,因缺乏具體史料,一直無定論。


清代方志記載鳳山縣署及恆春縣署均是按照清代規制建造,且因恆春縣是從鳳山縣劃分出去,合理研判光緒元年(1875)恆春縣署的興建,應會以鳳山縣署的規制為範本。筆者參考台灣清代城內官制建築研究文獻[13],及恆春縣署(現地為恆春分局)的空間位置復原經驗[14],嘗試進行鳳山縣署的空間研判。


根據清代衙署的空間配置原則,衙署基本空間之位序為:照牆轅門→頭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衙署內之空間主要分為辦事之所(儀門到大堂之間左右的辦事房,為幕僚辦公的地方)、治事之所(範圍為大堂及二堂,為知縣辦公的地方)、宴席之所(主要為二堂後方的內室、群室、花廳,為官員及內眷休憩的地方)。衙署的空間位序如下。


 








清代衙署的空間位序


資料來源: 黃琡玲,《台灣清代城內官制建築研究》,2001年,頁44



比較鳳山縣署及恆春縣署的格局,發現兩者格局極為相似,恆春縣署是小一號的鳳山縣署,差別僅在恆春縣署是三進兩院,鳳山縣署為四進三院。因此筆者大膽將恆春縣署所位之街廓,作比例放大,再配合鳳山日治時期地籍圖之線索,推估出具象的鳳山縣署空間配置示意圖。


 












恆春縣署圖及典史署圖


資料來源: 屠繼善,《恆春縣志》,光緒二十年(1894),頁4-5



鳳山縣署空間示配示意圖


說明: 廖德宗20083月依《鳳山縣采訪冊》之縣署描述及日治地籍圖推測及研判。



 


從鳳山縣署空間配置圖可說明縣警察局及曹公國小均屬於清代縣署的範圍。縣署的照牆、頭門、儀門、辦事所位於縣警察局,縣署的大堂、二堂、三堂、幕廳、花廳位於曹公國小,縣署的監獄位於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而典史署剛好位於鳳崗里活動中心西側的鳳明街上、鳳明街8896號基地、加上鳳明街93號至103號建築基地。


3.縣署的具體形狀


縣署是縣城內最大的官制建築,其具體形狀為何,一直是文史工作者想解開的謎。雖然日治時期僅留下一張鳳山廳署之照片,但同時留有其他清代衙署照片,可供拼湊出縣署的具體形狀。


從日治時期的鳳山廳署的老照片,可看到鳳山縣署的頭門照片,縣署前的照牆及東西轅門在日治初期均已拆除,在拍照當時是作為鳳山廳的辦公廳舍。由於鳳山縣署的建造日期(1804年)僅比鳳儀書院(1814年)早10年,可合理研判鳳儀書院在興建時,應會比照縣署的建築結構。筆者參考《鳳山高雄縣鳳儀書院周邊地區整體環境再利用先期規劃》有關書院古蹟本體之結構調查[15],研判縣署的四周有圍牆,縣署的頭門、大堂、二堂、三堂應為磚木造,署前照牆的形式及材質應與書院尚留存的照牆相同,均為卵石與磚砌,並有燕尾,但尺寸應大一些,因縣署的格局大於鳳儀書院。


縣署頭門前有東西轅門,其形式與尺寸可參考日治時期老照片的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前的轅門形式,採用木材搭建,但鳳山縣署的轅門尺寸,應比台灣布政使司的轅門小一些。



 





4.曹公巨樹與縣署的空間關係


曹公國小原為縣署用地,操場南側有一棵茄苳老樹,命名為「曹公巨樹」。曹公巨樹屬於高雄縣珍貴老樹(縣府編號51號),胸圍4公尺,樹齡約有130年。根據日治初期拍攝之鳳山縣署照片,署內林木蒼鬱,老茄苳樹是清代縣署唯一保留至今的植栽。依樹齡推測,栽種年代約西元1880年,雖是在曹謹離開鳳山後40年栽種(曹謹任鳳山知縣期間為道光十七年至二十一年,相當於西元18371841年),確為縣署內之植栽之一,並經歷了清代縣署、日治鳳山廳署、鳳山尋常高等小學、曹公國小時代。


根據筆者推估的鳳山縣署空間配置示意圖,再套繪現代地形圖,得知曹公巨樹是位於縣署的大堂(知縣治理正事的地方)及二堂(知縣問案的地方)間天井的植栽。


此外在鳳明街93號後方,有一顆130年樹齡的老榕樹,亦為高雄縣珍貴老樹(縣府編號52號),胸圍6公尺,生氣盎然,其位置剛好位於清代典史署之頭門前面,可暫名為「典史署巨樹」。兩棵清代種植的巨樹均為台灣原生樹種(茄苳及榕樹),共同見證鳳山縣署百年來的變遷與滄桑。








(四)參將署與火藥庫


1.參將署


新城的軍事區設在城區南側,以參將署、衙署與火藥庫為軍事中心。依照《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南路營參將署位在縣城南門內,原在舊治城南,乾隆五十三年移建。大小四十八間(頭門五間、門外左右各二間、大堂三間、堂左四間、堂右蕭曹祠三間、二堂五間、左右兩廊各三間、上房五間、左右兩廊各二間、官廳五間、廚房四間),咸豐三年被賊焚毀,四年參將曾元福奉文修葺。光緒十九年,參將葉承輝重修。參將署旁有四聖廟(同治五年建,屋六間)及六將廟(同治四年建,屋七間)


參將署內設有鳳城舖(即驛站),每天有快馬來往鳳邑與台南府城。參將署前池塘為馬匹休息的地方,故名洗馬池,周半里許,源受枋橋頭溝,收集三民路及第一市場之雨水,注入洗馬池。可能因是封閉性池塘,水質優氧化,呈現深碧色。


中軍守備署,在參將署東數武(原在舊治參將署前,道光二十八年移此),舊為臺募公廳,大小九間,創建莫考。道光二十八年,改作衙署。光緒十八年,守備王得凱修,增建後房一間,凡十間。


參將署位於現今鳳山市A+1百貨(舊時為大統百貨、鳳山戲院)後方巷內,延伸至立志街,現已蓋起16層大樓。參將署的舊址,亦是鳳山老地名所稱「牛灶」(牛隻屠宰場)的位置。


2.火藥庫


火藥庫,在縣城中軍衙右(原在舊治參將署營盤後,乾隆五十三年移此),計八間,環植刺竹,外浚溝渠,周里許,咸豐三年被逆截水灌壞,四年參將曾元福修。光緒十八年被風損壞二間,現存六間,十九年守備王得凱重修。火藥庫內並設有南路營存城汛及官兵供奉的天后宮。


火藥庫位於五甲一路13號至21號,及五甲一路23巷、立德街153號及159號基地,為小吃店及住家,現地仍留有火藥庫溝之弧形巷道。


參將署與火藥庫的地理位置如下。








鳳山新城之參將署與火藥庫位置


說明:廖德宗20082月依《鳳山縣采訪冊》之火藥庫描述及現勘所研判及繪製。



咸豐三年(1853),林恭變亂,攻陷埤頭新城,知縣被叛軍殺害,縣署被焚,南路營參將曾元福,據守火藥庫據點,以待援軍。由於火藥庫之防禦設施有刺竹、土牆、濠溝及砲台,固守未失。在據守火藥庫期間,林恭想出攔截內濠溝之圳水,水淹火藥庫之點子,執行後確實灌壞火藥庫設施[16]。亂平之後,參將曾元福除修復火藥庫外,為求長治久安,即建造環繞縣城之土牆,強化縣城防衛,因此縣城的城牆是在建城後的第66年才建造。根據《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及火藥庫地勢低窪之特性,配合古今地圖對照,是筆者找出清代火藥庫位置的因素。


火藥庫四周環繞之濠溝(火藥庫溝),源受維新路與三民路路口(即允龜巷口)一帶的雨水,從維新路往東南流過中山路,至立德街交叉口,先環繞火藥庫四周,成為防禦的濠溝,再匯集往南流向南門外的內濠溝。火藥庫現址已變遷為民居,現今城區內的五甲一路23巷,巷道呈現弧形,且下方有排水溝,即是火藥庫溝之原址;而立德街163巷則是火藥庫砲台城牆下的火藥庫溝,流向立志街南門公園下方的內濠溝。



 









(五)清代十五條街市


光緒年間,埤頭街在經濟發展上已由四條街市發展成十五條街市,當時鳳山縣共有四十八條街市,縣城內即有十五條,可見其繁榮。鳳山縣城內建有九座橋樑,包括城內對外交通之外濠橋、內濠橋、西門橋、南門橋、東福橋,城內跨過玉帶溝之攀龍橋、石橋、枋橋、西轅門橋。對於《鳳山縣采訪冊》所記錄之十五條街市,歷年有學者進行研判,包括李乾朗、吳進喜及簡炯仁等。


筆者有機會收集日治時期地籍圖,及台灣總督府之文獻,於2008年再次進行十五條街市的研判,並以現代製圖方式繪製出街市位置圖。筆者與先前學者研究出入較大的街市,為三角通街(筆者研判為現今成功路)、寅賤門街(筆者研判為成功路54巷,即第一市場內之糶米街仔),並指出縣口街為現今光遠路372巷。


1 清末鳳山縣新城之街市位置一覽表








註:一覽表格式參考施添福1997年《高雄縣聚落發展史》之街市敘述,頁135。十五條街市的現今位置為廖德宗2008年所研判。


 


以下為清末鳳山縣新城十五條街市之現今位置照片,均為筆者現地拍攝。


















清末十五條街市分佈在原L型的聚落位置附近,及縣署與參將署周邊,顯示縣治遷入有助於商業發展及新街市的形成。鳳山縣城(新城)之十五條街市,經現代製圖,位置圖如下。


 








鳳山縣城(新城)街市位置圖


資料來源: 廖德宗2008年依《鳳山縣采訪冊》街市描述及現勘所研判及繪製。

 


五、          日治時期鳳山街


日治時期鳳山街之建設,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設立鳳山廳,下轄本廳、打狗支廳、阿公店支廳及楠梓坑支廳,廳治設於清代鳳山縣署所在(縣口段),並將清代鳳山縣新城名稱改為鳳山街。


 


(一)日治時期鳳山街公共建設


明治四十年(1907)縱貫鐵路從打狗站開通至九曲堂時,鳳山亦設立火車站(即鳳山驛)。當時鳳山驛位址選在鳳山街城區北邊之農地,而往九曲堂之鐵路則須貫穿武洛塘山,武洛塘山所挖取的土方,就近填在柴頭埤。鳳山驛可可連通製糖鐵道,包括台灣製糖株式會社與新興製糖株式會社之鐵道。其路線,往東南(博愛路舊製糖鐵道)可至大寮的「新興製糖株式會社」,往西南(五權路舊製糖鐵道)可至小港後壁林農場。往北可至鳥松、仁武及橋頭的甘蔗產地。加上鳳梨工廠的相繼建立,鳳山驛成為繁忙的農產品貨物集散地。城區的發展,亦漸向外擴展。


大正九年(1920)日人變更台灣地方制度,設高雄州,下轄高雄、岡山、鳳山、旗山、屏東、潮州、東港、恆春、澎湖等九郡。同時廢除鳳山支廳,成立鳳山郡,以管轄鳳山街、港子(小港)庄、林園庄、大寮庄、大樹庄、鳥松庄,並興建鳳山郡役所(位於光遠路388號,現為高雄縣警察局位址),鳳山街則興建鳳山街役場(位於曹公路23號,為舊鳳山市公所位址,現為市立中心圖書館)。


在此時期,陸續興建了鳳山神社、公會堂、種畜場、工商銀行支店、信用組合、郵便局、圖書館、法院出張所、小學校、公學校、市場等公共設施。


日治初期,日本陸軍先在清代鳳彈汛所在(現今陸軍官校),設立練兵場。日治中期擴大部隊部署,設立七四步兵部隊及八四重輜部隊,在現今步兵學校位置,建立兵器補給廠。並在現今衛武營區建立鳳山倉庫。


從昭和三年(1928)之鳳山街地形圖來看,現今陸軍官校與衛武營區域之範圍與營房配置,幾乎與日治中期相同,未曾改變。



 







昭和三年(1928)鳳山街地圖


資料來源: 《日治時期二萬五千分一地灣地形圖》,遠流出版社,1998年,第142幅。



(二)改變城區地形的公共建設


日治時期在鳳山街城區有兩項大型公共建設,進行地貌改變。昭和八年(1933)鳳山郡役所及街役場選擇柴頭埤低窪地,挖取武洛塘山之土石,填土以建造鳳山神社及鳳山水道,同時填平現今光復路段之內濠溝,將內濠改道至內河支線。此段文史未有詳細史料記載,經由筆者於2007年研判日治時期不同年代地圖,始確定光復路為清代內濠溝位置,內河支線為日治時期產物。


1.鳳山水道(自來水廠)


鳳山街居民在日治中期仍飲用井水,水質欠佳,常發生瘧疾傳染病,影響居民健康。依《鳳山街上水道布設工事概要》記載[17],鳳山街役場(鳳山市公所前身)於昭和七年(1932)邀聘台灣總督府技師伊澤貞吉到鳳山勘查,在柴頭埤勘查地下深水井水質,確定水質合乎飲用。鳳山街役場乃決定在柴頭埤畔,填土興建鳳山水道(自來水廠),工程於193312月動工,於193410月完工,費時僅十一個月。日治時期之鳳山水道位址,即為現今自來水公司鳳山服務所之位置,住址為鳳山市光復路11號。


當時的鳳山水道廠區興建了唧筒室、氣曝塔、過濾池及高架水塔等自來水設施,供應鳳山市居民飲用自來水,辦公設施則包括員工宿舍、事務所、倉庫等,水源則取至三個地下集水井,一個在廠區水源地,另兩個在柴頭埤(據筆者考據約在現今國父紀念館附近),當時的供水人口為14000人,一日最大給水量為2400立方米。鳳山水道早期廠區之範圍約涵蓋現今鳳山市光復路、經武路、花園街、民生路所圍繞之大街廓,廠區面積為1.2公頃;現今2008年鳳山服務所僅侷限在原廠區西北側之辦公室與水塔區域,面積縮減為0.19公頃。服務所西側之光復路25巷,仍豎立著水源街的舊路牌,那是日治時期通往水源地(自來水廠)的街道。








鳳山水道水源地位置及鐵管配置圖


時間:昭和九年(1934)。


資料來源: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檔案網站http://db1n.sinica.edu.tw/textdb/twhistBrowse/)



 

由於鳳山水道是鳳山郡重要公共設施,日治時期的官方文獻《鳳山郡要覽》,特別將當時之鳳山水道照片列入文獻中,以彰顯自來水建設對市政的貢獻。在鳳山鎮公所時期(1945-1971年),鳳山水道更名為鳳山鎮自來水廠,屬於鳳山鎮公所之附屬機關。從老照片可找到1946年大東國小師生到自來水廠遠足之照片,當時的高聳的水塔及會噴水的氣曝塔,是鳳山的地標,亦是老輩市民共同的記憶。










日治時期鳳山水道照片


說明:日治時期之鳳山水道建在柴頭埤畔,以柴頭埤之地下水井為水源,原水以唧筒抽


至廠區,經氣曝、沈澱、過濾程序,再將自來水抽上高架水塔,提供鳳山居民飲用水。


照片由現今鳳山醫院(當時為鳳山神社)位置向現今自來水鳳山服務所方向拍照。


(照片來源: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2.鳳山神社


依《鳳山郡要覽》記載,鳳山郡役所於昭和八年(1933)開始建造鳳山神社,昭和十年(1935)七月舉行鎮座祭[18]。神社地基為武洛塘山之土石,座北朝南,神社前有鳥居。為因應神社的參拜,日人建造通往神社的便道(約在經武路位置)。鳳山街居民前往參拜神社時,先往柴頭埤下方走,兩側是稻田,走上參道,兩旁是石燈及鳳凰樹,鳥居及神宮位於小土坡,山坡樹林蒼鬱,以營造參拜時之莊嚴情境。


從日治時期鳳山老照片可找到鳳山神社照片,神社位於小山坡南側,山坡後方的武洛塘山仍是樹林蒼鬱。鳳山神社已於1950年代拆除,現址改建鳳山醫院。經筆者訪談鳳山耆老,得知早期神社拆除後,鳥居及神宮之木材,是由鳳山市三民街的新泉發傢俱行標購,重新裁製成家具。神社前的兩隻石雕神獸,塑像是日治時期引入的高麗犬,現成為鳳山城隍廟之廟前石獅,石獅的尾毛向上如柏樹,明顯不是中國傳統石獅。神社前參道兩旁之四角形石燈,早期均移至仙公廟前公園,排列成街燈,在道路拓寬後,現僅剩一具石燈,由鎮南宮仙公廟收藏,置於廟內。此石燈與日治時期鳳山神社老照片之石燈造型相同,可確定為神社的遺物。










位於柴頭埤之鳳山神社老照片


鳳山神社之鳥居兩側有一對石獅(狛犬),鳥居後方參道有兩排石燈。(照片來源:《鳳山郡要覽》,昭和11年版(1936),及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3.內濠溝改道之謎


日治時期的鳳山神社與鳳山水道的位址,選在清代內濠溝位置上。日本人的工程規劃,是先填平該兩處區位之內濠溝,同時將外濠溝的圳水改道至現今水利會所稱的內河支線,以續供應五甲、七老爺地區農業用水。填土後的光復路兩側增加新生地,則建造日式官舍。


內河支線是在何時建造的呢?研判如下。首先在昭和四年(1929)的鳳山街職業別明細圖上可看到光復路段之內濠溝,而鳳山水道與鳳山神社均在1933年動工興建[19]。因工程興建前,需先作好內濠溝改道,才能對建築基地整地,故合理研判內河支線建於鳳山水道興建前一年,即1932年。此亦釐清內河支線(中華街北側至平成砲台的河道)是日治時期建造的圳道,並不是清代縣城的內濠溝的原始位置。



(三)日治時期城區的街市發展


日治時期的城區街市發展,仍沿用清代的街市格局,城區道路以拓寬及取直為主,新闢道路有曹公路、中山路及五甲一路。從昭和四年(1929)出版之鳳山街職業別明細圖中,可看出日治時期鳳山街內繁榮的情形,此時街市以三民路、中正路兩側之街市(相當於清代的登瀛街、大廟口街、三角通街、中和街),最為熱絡,商店、餐廳、醫院、藥房、自動車行林立,其中以中正路與光遠路口之「慶生堂藥房」為指標性商店,在明細圖上附有藥房正面照片。訪問耆老,仍留有映象的老商店包括鳳鳴樓、鳳仙座(均為酒家),四海樓(餐廳)、山崎商店(雜貨店)等,而日影寫真館是唯一尚在營業之商店,光復後從中正路原址遷移至三民路,可惜於2008年又遷出城區。


此外明治三十五年(1902)日本人在鳳山街西門外設立了台灣第一座鳳梨罐頭工廠,在1929年的職業明細圖上顯示五家鳳梨工廠的位置(台灣鳳梨鑵詰株式會社、榮春商行鳳梨鑵詰製造工廠、大新鑵詰公司鳳山工廠、阿商會鑵詰所、浜部鑵詰所台灣工場),說明鳳梨罐頭行業是鳳山經濟發展之動力。


日治時期的鳳山街職業別明細圖是屬於商業廣告的地圖,屬於示意圖性質,特別凸顯鬧區商店的位置,且發行者為便於製版,刻意將所有商店及地標畫在(擠在)一個方形的框框內,因此商店及道路並不依實際方位繪製,例如尋常高等小學校(曹公國小)北側的鳳崗路,往南延伸的方位不對,基督教會(鳳山基督長老教會)應在曹公國小東側,卻畫在東南側。且當時光遠路尚未拓寬及延伸至中正路以東,故古地圖的方位判別不易,未引起文史研究者注意。經筆者研判及加上現今道路名稱,可作研究日治時期鳳山商業變遷或找尋老店號的參考。


筆者列舉三個日治時期建築物的今昔照片(慶生堂藥房、鳳山郡役所、鳳山街役場),以作比較及懷念。並待有興趣的文史工作者接續作研究。



 











昭和四年(1929) 鳳山街職業別明細圖,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台灣地區,東京交通社發行,1929年。資料來源:《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黃武達編著,南天書局,2006


紅色路名為廖德宗所標註。

六、    文化城市新風貌


  民國時期的鳳山市街亦沿用日治時期的街市格局,因此城區街道顯得侷促。民國時期之早期建設,以柴頭埤的開發為主,如國父紀念館、中正公園等,接著進行城區外的重劃區開發,使得鳳山市與鄰境鄉鎮串連一起。近代的捷運路線通車、大東文化園區、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大型計畫,均是在先人開墾的土地上,進行新世紀的建設。現代官方建築的位址選定,已不若前人著重風水佈局,反而注重自然環境及文化意涵。建城220年的鳳山新城,將配合鳳山溪整治、重修護城河、古蹟修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