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 蔣中正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一日,憲法公布,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實行。民國
三十七年經由國民大會選舉,在同年五月二十日就任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不久,因為中共全面
發動內戰,國內情勢逆轉,中正先生在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發布引退文告,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
總統的職權。
第二任 蔣中正 民國四十三年,經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為中華民國第二任總統
第三任 蔣中正 民國四十九年,再經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為第三任總統
第四任 蔣中正 民國五十五年,經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為第四任總統
蔣中正先生,字介石,清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日(一八八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生,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人。
中正先生在民國十四年國父 孫中山先生逝世後,繼續領導北伐大業,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民國十七年六月北伐完成,結束了軍閥割據的局面,使國家又歸於統一。之後,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在民國二十六年到三十四年期間,領導對日八年抗戰,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終於獲得最後的勝利。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一日,憲法公布,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實行。民國三十七年經由國民大會選舉,在同年五月二十日就任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不久,因為中共全面發動內戰,國內情勢逆轉,中正先生在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發布引退文告,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的職權。
政府播遷臺灣以後,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中正先生在臺北復行視事。在政治方面,開始實行地方自治,進行縣市議員與縣市長的民選;在經濟方面,先後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方案,成功的完成了土地改革。並且從民國四十二年起,以四年為一期,連續推動五期經濟計畫,奠定了臺灣經濟發展的基礎。
民國四十三年,經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為中華民國第二任總統。民國四十九年,再經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為第三任總統。民國五十五年,經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為第四任總統。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民國五十八年十二月開始舉行自由地區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的增補選,以後每三年依法改選,並且逐期擴大名額。民國六十一年,由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選舉為第五任總統。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病逝,享壽八十九歲。
第五任 嚴家淦 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蔣中正病逝,嚴家淦依憲法規
定,在六日上午十一 時宣誓就任總統。
嚴家淦先生,字靜波,民國前七年(西元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生,江蘇省吳縣人。
家淦先生曾任經濟部長、臺灣省政府主席、財政部長。民國五十二年十二月出任行政院院長。民國五十五年經國民大會投票通過,當選第四任副總統,成為我國行憲後首任文人副總統,仍兼任行政院院長。民國六十一年五月,經國民大會選舉,連任第五任副總統,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先總統蔣中正先生病逝,家淦先生依憲法規定,在六日上午十一時宣誓就任總統。
民國六十七年五月二十日,家淦先生總統任期屆滿卸任,仍被敦請擔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會長及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這兩項名譽職,也在民國八十年三月間先後辭卸。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家淦先生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壽九十歲。
第六任 蔣經國 民國六十七年經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第六任總統。
第七任 蔣經國 民國七十三年再經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第七任總統
蔣經國先生,幼名建豐,民國前二年(宣統二年庚戌,公元一九一○年)生,浙江省奉化縣人,為先總統蔣中正先生的長子。
經國先生歷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防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兼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民國六十一年出任行政院院長,先後推動「十大建設」及「十二項建設計畫」,促使臺灣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安定,民生樂利,締造了舉世聞名的「臺灣經驗」。
民國六十七年經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第六任總統。民國七十三年再經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第七任總統,任內推動十四項建設,並且大力進行政治改革。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宣告臺灣地區自七月十五日起解嚴,隨後開放報紙登記與組織政黨,奠定了臺灣民主政治的基礎。同年十一月,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使海峽兩岸關係邁入新的里程。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三日病逝臺北,享壽七十八歲。
第八任 李登輝 總統 民國七十九年經國民大會選舉為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
第九任 李登輝 總統 民國八十五年經首次總統直接選舉當選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
李登輝先生,臺灣省臺北縣人,民國12年1月15日生於淡水鎮三芝鄉。在日據時期自臺北高等學校畢業後,考進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返臺,轉入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民國41年間,赴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農業經濟學,民國42年學成歸國,先後服務於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及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並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民國54年間,登輝先生再度赴美國康乃爾大學深造,民國57年間,以「農工間資本移動問題-臺灣個案研究」論文,取得農經博士學位。
民國61年,登輝先生為當時行政院蔣院長經國先生延攬入閣,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並兼任農復會顧問。
民國67年,登輝先生出任臺北市長,率先推廣行政作業電腦化,並舉辦大規模「音樂季」活動,開風氣之先。其任內所推動的重大建設,尚包括興建翡翠水庫及臺北市快速道路,解決臺北市民用水及交通問題;同時,遷徙市內工廠至郊區及更新臺北市下水道系統,減少環境污染。
民國70年至民國73年間,登輝先生擔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引進區域發展觀念,促進農業改革及城鄉的平衡發展;並運用農經專業知識,推動稻田轉作,改進農產品運銷,大幅提昇鄉村的生活水準。
民國73年,登輝先生經國民大會選舉,當選第七任副總統,輔佐蔣總統經國先生推動各項改革大業,並數度出國訪問,遍訪南非、巴拉圭、烏拉圭、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及瓜地馬拉等國,對促進邦交貢獻良多。
民國77年1月13日,蔣總統經國先生逝世,登輝先生依據憲法規定繼任經國先生未完的總統任期。2年間的表現深獲全國人民肯定,因而於民國79年3月21日,經國民大會選舉為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民國85年3月23日舉行中華民國首次總統直接選舉,登輝先生以百分之54的高得票率,當選中華民國第9任總統。民國89年5月20日登輝先生卸下第9任總統職務,順利完成政權和平轉移。
登輝先生於12年總統任內大力推動民主改革,自民國79年開始積極展開憲政改革,歷經3屆國民大會、6階段的努力,先後完成國會全面改選、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省級虛級化、總統直接民選等重要政治改革,為國家邁向正常化跨出大步,同時建立了政黨政治宏規,使中華民國從威權體制和平轉型為民主體制。此外並提出「心靈改造工程」理念,以「人」為起點,進行教育改革、行政革新、社會改造、文化提昇等施政措施,以期健全社會架構,彰顯社會公義,重建社會倫理。
經濟內政方面,在登輝先生的主導下,民國80年起推動「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期以整體性、全面性的建設計畫,加速國家現代化。為提振民間投資意願,民國82年提出「振興經濟方案」,民國83年訂定「十二項建設計畫」。為了因應國內外經濟情勢的快速變化,自民國84年起,更積極推動發展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建設臺灣成為區域性的製造研發、空運、海運、金融、電信及媒體事業等6大營運中心,使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在自由化及國際化的脈動中展現蓬勃新機。民國85年,召開「國家發展會議」,就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經濟發展、兩岸關係議題,達成中央政府體制調整、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改進選舉制度、落實政黨政治、提升國家競爭力、推動亞太營運中心、參與國際經貿組織、兩岸互動政略與原則、兩岸協商與經貿關係等192項共識。
在外交事務上,登輝先生推動務實外交政策,使中華民國得以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更積極的角色。而為拓展外交空間,登輝先生於民國83年2月間訪問菲律賓、印尼、泰國,同年5月訪問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史瓦濟蘭及南非等四友邦;再於民國84年4月訪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同年6月訪問美國;民國86年9月出訪巴拿馬、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及巴拉圭等中南美洲友邦,成功地與許多國家建立正式的接觸,加強實質關係,具體提昇我國的國際地位。
登輝先生接續經國先生的治國理念,於12年之總統任期內,積極推動各項政治、經濟的改革,對於中華民國的各項進步與發展,具有莫大的貢獻。
第十任 陳水扁 總統 民國八十九年經總統直接選舉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
第十一任 陳水扁 總統 民國九十三年經總統直接選舉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
陳水扁先生民國39年農曆9月生於台南縣官田鄉,為佃農之子。因出生時,未即向戶政機關申報戶口,故身分證上生日記載為民國40年2月18日。
第10任總統任內
民國89年3月18日,水扁先生與呂秀蓮女士獲全體國人的付託,當選中華民國第10任總統及副總統,並於5月20日宣誓就職。這是中華民國政府首次實現政黨輪替及政權和平轉移,更是全球華人世界重大的民主成就。
就任之後,水扁先生深刻體認一個穩定、安全與和平的大環境是推動國政的首要任務,在就職演說中公開提出只要中共不對台動武的「四不一沒有」,以最大的誠意和善意,希望營造和解、合作、和平的兩岸關係。並秉持「立場堅定、務實前進」的原則,持續推動兩岸文化、經貿及政治的良性互動。又鑒於兩岸皆面臨發展與建設的關鍵時期,雙方實應儘早打破僵局,早日恢復接觸與協商,水扁先生在93年2月提出「一個原則、四大議題」主張,呼籲海峽兩岸應儘速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以「一個和平」原則來取代「一個中國」原則,讓雙方就「建立協商機制」、「對等互惠交往」、「建構政治關係」及「防止軍事衝突」等四大議題進行協商,協談出彼此尊重、互利互惠的共識,共同建立一個永久和平、長期穩定的台海新局。
為實現其「台灣要站起來,台灣要走出去」的目標,上任後,陸續展開「民主外交.友誼之旅」、「合作共榮.睦誼之旅」、「合作互助.關懷之旅」、「攜手同慶.欣榮之旅」,足跡遍及北美洲、中南美洲及非洲;走訪與我有邦交的十多個國家,除增進邦誼外,更讓全世界看到台灣,並將台灣的民主、人權及人道關懷,呈現給世人。水扁先生亦以「多元外交」的新思維,要求各駐外單位開創在各種國際組織的參與機會,以開拓我參與國際社會之更廣泛空間。 91 年 1 月 1 日,經過 12 年的努力,台灣終於突破外交困境,順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成為其第 144 個會員國,為我外交及經貿工作重要里程碑。
90 年 8 月,水扁先生為提振國內經濟、定位台灣發展、國際競合、兩岸關係及因應加入世貿組織等議題,特別召開跨黨派的「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邀集朝野政黨各界進行研討,確立「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為新世紀國家經濟發展願景,並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原有「戒急用忍」政策,構築兩岸政策穩健基石。
在過去威權統治的時代,軍警、檢調、甚至文官與司法體系等國家機器往往淪為特定政黨或個人的附庸,成為台灣民主發展最主要的障礙。政黨輪替後,新政府逐步貫徹軍隊國家化和情治法制化,並落實文官中立,加速司法改革,維護審判獨立、查辦賄選等,這些維持社會正義及落實制度改革的施政,不但建立了清明的政治環境,也確保了民主法治的根基。
為肆應國際及兩岸政經環境的急劇變動,並回應國人對改革的高度期待,水扁先生在民國 92 年元旦祝詞中,提出「一個目標、兩個重點」的施政方向。「一個目標」:要讓人民過得更好,「兩個重點」:「拼經濟、大改革」。在水扁先生的領導及整個執政團隊的努力下,舉凡掃除黑金、穩定金融秩序、促進經濟成長、提昇行政效率等施政,均有相當成效。政府所推動的一系列金融改革,不但防止了本土型金融風暴發生,強化了整體金融機構體質,也為我國家發展高附加價值金融服務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而在整體產業持續轉型的同時,政府的執行力也有顯著的提升。不論是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的貫通、中部科學園區的開發、大高雄地區水質的改善、基隆河整治的工程、以及國營事業的轉虧為盈等,過去數十年無法解決的問題,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充分展現了政黨輪替的價值。
儘管此一時期遭遇國際景氣低迷、 SARS 疫情及 911 恐怖攻擊事件等衝擊,台灣整體國家的競爭力在各國際知名經濟機構所公布的各項評比,表現亦不遑多讓。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 92 年公布有關「成長競爭力」指標,在 102 個受調查國家中,台灣排名世界第 5 ,連續兩年蟬聯亞洲第 1 。在同年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IMD )所做報告中,台灣在人口 2,000 萬以上國家中,總體競爭力由原來第 7 名提升到第 6 名;在瑞士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ERI )有關投資環境評比,台灣與日本並列世界第 4 ,屬於低風險適合投資國家;而在美國布朗大學所做全球電子化政府評比中,台灣表現更是亮麗,奪得全球第 1 。另根據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 EIU ),台灣 2003 年經商環境居全球第 17 名,較前次排名進步 4 名,高居亞洲第 3 位,這些都是歷年來僅見的佳績。
對於過去長期受到忽視的農漁民、勞工、婦女、老人及弱勢福利,水扁先生也指示應從制度和經費上全力加強照顧。執政以來,陸續完成「兩性工作平等法」、「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及「就業保險法」的立法,並實施 3 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及幼兒教育券,發放「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提高老農津貼及休耕補助,大幅降低農貸利率,並調降就學貸款利率。此外,對於族群融合,要求行政部門應秉持多元、包容與尊重的精神,積極強化各族群對語言、文化和藝術的保存與傳承,設置中央部會級的客家委員會,更在大學成立客家學院,以及全球第一個客家電視台。而對於經濟上居於弱勢的原住民族,政府也以最大的誠意,恢復各部落對傳統自然資源及土地的使用權,並制訂「原住民族自治區法」,期能落實推動原住民族自治的承諾。
水扁先生始終堅信人權為民主憲政國家的核心基礎,因此提出「人權立國」、「人權台灣」為政府努力奮鬥的目標。 89 年 10 月成立「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負責國際人權法典國內法化等相關事務與政策的研擬及推動,並積極籌設「國家人權委員會」,期能儘早實現競選期間對國人之承諾;又於 89 年 12 月簽署特赦令、 91 年 5 月 19 日核示成立「人權紀念館」籌備處。基於對人權的重視與積極作為,民國 90 年、 92 年水扁先生分別榮獲國際自由聯盟及國際人權聯盟頒贈「自由獎」及「人權獎」;水扁先生則將此等榮耀,歸功於 2,300 萬台灣人民。
隨著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國會全面改選,以及總統直選,台灣民主化的進程不斷快速向前邁進;隨著社會大環境漸臻成熟,我民主發展也已由對「人」的選舉,進而至於對「事」的決定。而具體實現人民主權的機制──公民投票,經過二十多年來的爭取,終於在民國 92 年 11 月 27 日完成「公民投票法」的立法。水扁先生並依據該法第 17 條第 1 項規定,於 93 年 3 月 20 日第 11 任總統大選,同時舉行台灣歷史上首次的「公民投票」,不但深化了台灣之民主,也將台灣民主改革之進程,續向前推進一大步。
水扁先生與呂秀蓮女士也於同日,再度獲得國人付託,連任當選為中華民國第 11 任總統與副總統,繼續領導國家邁向全新的紀元。水扁先生當選後宣示,未來的 4 年,將以「團結台灣、穩定兩岸、安定社會、繁榮經濟」為使命與責任,並以「傾聽、理解、法理與團結」四原則,率領執政團隊共同努力,為台灣這塊土地,以及我 2,300 萬國人同胞,開創一個更璀燦而美好的未來。
在第 2 任任期內,水扁先生為宣揚台灣之民主,拓展我國際空間,陸續展開「海洋夥伴.合作之旅」、「海洋夥伴.陽光之旅」、「攜手登峰.永續共榮之旅」、「和平永續.邦誼永固之旅」 、及「攜手共榮.邦誼永續之旅」,走訪我北美、中南美、加勒比海、南太平洋友邦國家,且多係歷年來我國元首首次到訪,其間並順利過境訪問中東的阿聯、南太的斐濟、東南亞的印尼、北非的利比亞等國。尤其 94 年 4 月 7 日水扁先生為緬懷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之偉大情操, 進行「和平與追思之旅」,遠赴梵蒂岡,親自參加其葬禮彌撒,更是現任元首首 度訪歐,而 95 年 9 月赴帛琉參加「第一屆台灣與太平洋國家元首高峰會」,則首次搭乘總統專機出訪,別具意義。
鑒於衛生、醫療與防疫無國界之分,我們希望參加「世界衛生組織」( WHO ),除了與世界各國分享台灣在衛生防疫方面的經驗,也期盼台灣不再成為全球防疫體系的唯一缺口與黑洞,這是攸關台灣 2,300 萬人民的衛生與健康人權,不容被剝奪或限制。但經過 11 年的努力,我們期盼成為世界衛生大會( WHA )觀察員、以及能「有意義參與」 WHO 之目標,卻因中國與 WHO 之間擅自簽訂密約致未能如願。因此,在 96 年 4 月,水扁先生正式致函 WHO 幹事長陳馮富珍女士, 要求以台灣名義申請成為 WHO 的正式會員,此不僅係順應國內高達 9 成 5 民眾支持以台灣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之主流民意,更冀望國際社會能正視此一議 題。
96 年 7 月 18 日水扁先生致函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正式提出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成為會員之申請書,並於 27 日再度致函,另致函安理會 7 月輪值主席、中國常代王光亞,提出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的要求。函中特別強調台灣為主權獨立之國家,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僅解決中國代表權的問題,但絕未賦予中國在聯合國代表台灣 2,300 萬人民的權利,更未說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我們所要爭取的是 2,300 萬台灣人民在聯合國的代表權。
為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水扁先生持續向對岸釋出善意,在 93 年 10 月 10 日國慶慶祝大會上特別提出,建議可「以 92 香港會談為基礎」,儘早恢復兩岸間之對話與溝通。惜中國方面不見於此,在 94 年 3 月 14 日通過所謂「反分裂國家法」,企圖為對台動武取得法理上之依據。為因應兩岸政經形勢,確立兩岸互動規範,水扁先生特在同年 4 月召開府院黨高層會議,做成 7 點結論。嗣後更進一步提出「一個原則、三個堅持、五個反對」,作為我政府處理兩岸事務之最高政策指導方針。其中,「一個原則」是指「保台灣」、「保台灣的主權」;「三個堅持」是指堅持民主改革理想、堅持台灣主體意識主流路線,以及堅持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完整、進步、美麗而偉大國家之使命不會改變。「五個反對」是指堅決反對企圖併吞台灣,將台灣變成中國一部份之「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將台灣地方化之「一國兩制」;反對以「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為內涵之所謂「 92 共識」;反對剝奪台灣人民自由選擇權利,以「統一」為前提或唯一選項之「兩岸一中」或「憲法一中」主張;反對中國以「非和平方式」解決台海問題之「反分裂國家法」。
依據 90 年經發會的共識,政府過去在兩岸經貿政策上一直秉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之原則,惟鑒於兩岸經貿政策所追求的是台灣的永續發展,水扁先生特別在 95 年元旦祝詞中指出,政府必須考量國家長遠的發展,為可預見的風險把關,政府必須「積極」負起「管理」的責任,才能「有效」降低「開放」的風險。「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乃成兩岸經貿政策的新思維與新作為。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在穩定中成長,儘管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以及中國、印度、東歐等新興工業國家經濟勢力快速崛起等挑戰,台灣仍能維持極佳的國家競爭力,在各國際知名經濟機構所公布的各項評比中,我們的表現仍不遑多讓。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EF ) 95 年 9 月公布有關「成長競爭力」指標,在 102 個受調查國家中,台灣排名世界第 6 ,已連續 5 年蟬聯亞洲第 1 。在同年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IMD )所做報告中,台灣總體競爭力排名全球第 17 名,在人口 2,000 萬以上國家中排名第 5 ;在瑞士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ERI )有關投資環境評比,台灣與挪威並列世界第 5 ,屬於低風險適合投資國家。另根據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 EIU ),在 94 至 98 年,台灣經商環境的評比為第一等級的「非常好」,居全球第 19 名,高居亞洲第 3 名。雖然 96 年 IMD 的報告顯示,台灣總體競爭力較前次評比下滑 1 名,但我們卻也在 95 年達到 7 年多來首次政府財政收支平衡,外匯存底維持全世界前三名,經濟成長更超出預期、達到 4.6% ,這些均是執政團隊努力之成果。
追求經濟的繁榮 是為了提升全體民眾生活的品質,「貧窮中的富裕」不可能持久,而「富裕中的貧窮」更有違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隨著國際景氣逐漸復甦,「拼經濟、大改革」成效顯現,政府施政重點亦逐步進行調整。水扁先生在 94 年 10 月 10 日國慶慶祝大會中宣示,政府將進一步深化包括:金融改革、稅制改革、 18% 優惠存款利率改革、媒體改革、不當黨產的追討及憲政改造等六大改革,並且隨即逐步推動,讓台灣整體的發展在「繁榮」與「公義」之間取得一個新的平衡點。
在時代變遷下,台灣與許多先進國家一樣,逐步進入「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民眾退休後生活的保障與照顧,也成為未來政府施政的重要課題之一。繼「老農津貼」、「敬老福 利津貼」全面實施後, 94 年 7 月 1 日「勞退新制」亦正式上路,此一制度讓 9 成以上、總數超過 700 多萬的勞工朋友能真正的領到退休金,為台灣在建構社會安全網路上極重要的一項突破。至於各界期盼已久的國民年金法草案,在行政部門積極規劃、廣納各方建議、整合分歧意見後,立法院已於 96 年 7 月 20 日順利三讀通過,其特色是針對現行未能於軍、公教、勞保制度中納保的 3 百餘萬人予以強制納保,此一制度可整合目前相關津貼及其他社會保險,使我國的社會安全網更加完整。
「還權於民」向為水扁先生念茲在茲的理想與逐步推動的目標,繼 93 年 3 月 20 日完成台灣歷史上首次的「公民投票」後, 94 年 6 月 7 日的修憲更廢除國民大會,未來立法院提出的修憲版本,均將交由人民做最後決定,正式將公投複決納入憲法。
在國民黨「以黨領政」時期,未經台灣人民及立法院同意,即通過「國家統一委員會」及「國家統一綱領」,預設兩岸「終極統一」結論,不僅違反民主程序,更剝奪台灣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水扁先生爰在 95 年 2 月 27 日主持國安高層會議,聽取相關部門評估報告,並作成「『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之決議,並在隔日 2 月 28 日正式核定,將對台灣前途與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之決定權,完整地交還給 2,300 萬台灣人民,也使「主權在民」之理想 ,真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落實。
水扁先生向來認為,「民主」是台灣最重要的資產,「公民投票」則是台灣對抗中國共產集權主義最有效的武器、也是最佳的「飛彈防禦系統」( TMD )。他在 96 年 6 月提出,我們將透過連署提案,在 97 年總統大選時一併舉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之公民投票,透過此一民主程序,不僅有助國際社會對此議題之瞭解,更能在相關演辯、討論之過程中,消弭國內長久以來存在的國家認同分歧問題、凝聚台灣內部團結的力量、提升台灣的國家安全,並讓我們的民主制度得以持續鞏固、深化。
發揚本土文化、建構台灣歷史的主體意識,一直是水扁先生亟欲達成的施政目標。這些年來在水扁先生的積極倡導下,「台灣主體意識」已在這塊土地上生根,在人民心中茁壯,大家體認到,不管過去從哪裡來,台灣就是我們的國家,也是我們永遠的家園。水扁先生也期許全體國人同胞,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努力付出、共同守護這塊土地,為我們後代子孫的希望與未來奮鬥、打拼。
水扁先生著有《穿越生死線》、《國防黑盒子與白皮書》、《跨世紀兵法》、《台灣之子 》、《世紀首航 - 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沈思》、《相信台灣 - 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等書,並出版「總統開門」、「年輕活力大台灣」、「海洋國家 進步台灣」、「深耕台灣 迎向世界」等攝影集,及推出「阿扁總統電子報」等;計獲有韓國慶南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韓國龍仁大學政治學榮譽博士、俄羅斯經濟學院經濟學榮譽博士、宏都拉斯自治大學榮譽博士及巴拉圭亞松森大學榮譽博士等榮譽學位。民國 88 年 12 月,亦曾應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院長安東尼‧紀登斯教授邀請,赴英國以〈台灣的新中間路線:一個新的政治視野〉為題發表演說,倡議其政治哲學。
第十二任 馬英九總統 民國九十七年經總統直接選舉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
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馬英九於97年5年20日就職,參選期間以「振興台灣經濟、找回核心價值」為訴求,獲得廣大選民迴響,終以765萬張選票(得票率58.5%)贏得總統選舉,促成台灣二次政黨輪替。國內外普遍預期,馬英九上任後,將提振台灣經濟,致力兩岸關係和平與穩定的發展。
《家世婚姻》
民國39年7月13日,馬英九生於香港,一歲多時隨家人來台,定居迄今已近一甲子。父親馬鶴凌先生是湖南省衡山縣人,對日抗戰期間加入青年軍,勝利後一直從事黨務及公務工作,民國94年11月病逝,享年85歲。母親秦厚修女士現已自公職退休。馬英九是獨子,他還有四位姊妹。
民國66年馬英九與周美青結婚。育有二女:唯中與元中,另一位家庭成員是民國88年馬英九收養的一隻流浪狗-馬小九。
《求學經過》
民國61年,馬英九自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民國65年獲得紐約大學法學碩士(LL.M.)、民國70年獲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S.J.D.)學位,他的學術專長為海洋法與國際經濟法。
《返國服務》
民國70年馬英九回國服務,先後擔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蔣經國總統英文傳譯與秘書、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民國75年奉經國先生指示,研究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及國會改革等問題;同年10月7日,經國先生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Katherine Graham)女士專訪,首度表明台灣將儘速解除戒嚴,開放組黨,正式跨出台灣民主改革的第一步。馬英九擔任英文傳譯,親身見證台灣民主歷史的關鍵時刻。
民國77年,馬英九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奉命籌設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並兼任執行秘書;民國80年轉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特任副主委,並當選第二屆國民大會中國國民黨不分區代表。
民國82年出任法務部長,推動肅貪、查賄選、反毒、掃黑、及獄政改革,贏得「馬青天」稱號;民國85年,調任為不管部會的政務委員;民國86年5月,台灣連續發生白曉燕案等重大刑案,馬英九以身為督導治安的政務委員,深感歉疚,宣布辭去政務委員,隨即申請獲准返回政大法律系任教。
《台北市長與國民黨主席》
民國87年馬英九參選台北市長,第一次接受民意考驗。他以專業政見及清新形象,獲得選民認同,以76萬票(得票率51.13%)勝選。民國91年復以87萬票(得票率64.11%)連任成功。
八年台北市長任內,馬英九逐步實現「打造台北為『世界級首都』」的願景,台北市在各項國內評比大多維持第一,在各項國際評比也名列前茅。
民國94年馬英九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提出國民黨的改革藍圖,要打造國民黨新形象,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和中間選民的支持,以73%的得票率獲得勝選。
《特別費風暴》
民國96年2月13日,馬英九因市長特別費案遭檢察官以貪汙罪起訴,對以清廉自持的他來說,是奇恥大辱。馬英九於當日即發表「化悲憤為力量」的聲明,辭去國民黨主席一職,並宣布投入民國97年總統大選。
馬英九雖遭起訴,台灣民眾大多相信馬英九的清白。起訴次日媒體民調顯示,相信馬英九無罪的民眾超過七成。民國96年8月及12月,地方法院及高等法院皆判馬英九無罪;民國97年4月24日,最高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馬英九三度獲判無罪,全案定讞。
《總統選舉》
馬英九宣布參選總統後,透過單車行腳(青春鐵馬向前行)與下鄉長住(媒體稱為long stay)深入民間。一路走來,馬英九以認真實在的精神走遍台灣,以負責專業的態度規劃政見,以清新正面的思考堅持高格調選舉。終獲選民認同,贏得總統選舉。
《就任總統》
97年5月20日,馬英九宣誓就任總統,發表「人民奮起,台灣新生」的就職演說,表示新政府將以開放、鬆綁的政策,運用台灣的優勢,發揮台灣的潛力,以快速提升台灣的競爭力,以因應全球化的挑戰。並同時要照顧弱勢與重視環保。
馬英九重視政府的清廉,他也指出,遵憲、行憲比修憲重要。
在外交方面,馬英九要加強對外關係,並要參加東亞地區經濟整合,使台灣做一個「和平的締造者」,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在兩岸關係方面,他將推動「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現狀。他希望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中斷八年的協商。他並呼籲雙方在台海與國際,和解休兵,追求雙贏。他關懷大陸四川震災的救援與重建,並希望大陸人民都能享有自由、民主、均富的生活。
馬英九強調要發揚正直、善良、誠信、勤奮、包容、進取等台灣的精神與價值,他將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則,與全國人民共同打造美麗家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