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碼頭入口
大稻埕,為台灣台北市地名,今屬大同區境內。起初因一大片曬穀廣場而得名,自清末至日治期間,大稻埕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上,都有傲視全島的發展及成長。不僅商業活動頻繁,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
就地理位置而言,大稻埕對照今日的範圍,蓋指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重慶北路以西、西臨淡水河。該區地理位置位於台北城北方,經北門可進入城內,北方則有大龍峒。西臨淡水河則有舟楫之便,大稻埕興盛的命脈——船舶——可自此直接出海,駛至唐山互市,甚至可遠達歐美。
大稻埕商埠遺址碑
移民聚集1851年,泉州府同安籍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基隆搬到大稻埕,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建築,這就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1853年,艋舺發生漳泉移民之間的分類械鬥事件「頂下郊拼」,下郊的泉州府同安和漳州人被頂郊的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所驅趕,先是奔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形成街市,重建廟宇,利用淡水河來從事對渡貿易,形成以同安人為主的河港聚落區。
此後,在台北盆地附近(尤其是艋舺和新莊),每遇械鬥事件,便有不少人逃抵大稻埕,在原有的同安人街市外圍,陸續建立起「漢人居住區」。使大稻埕從一開始,便呈現四方雜處、開放包容的特色。1856年,大稻埕建霞海城隍廟,標誌著該區已經慢慢進入一個嶄新的年代。
整齊開闊的六館街, 位於台北大稻埕, 攝於19世紀末期
淡水開港的影響
兩次英法聯軍之後,清廷與列強簽訂條約,開放安平、淡水等港口為國際通商港口。因此,在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但是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和大稻埕。不久之後,艋舺因為河沙淤積,市況漸衰,船隻大都停靠在大稻埕。大稻埕於是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台灣的商業貿易中心。
1865年,英國人杜德來台灣考察,之後引進泉州安溪烏龍茶茶苗,貸款給農戶栽種,再收買茶葉烘培精製,是為台灣精製茶葉之始。
安溪烏龍茶不但味道甘美,而且茶水分呈白、金、黃、綠、紅五種顏色,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品嘗之後,直誇這是Oriental Beauty(東方來的美人),於是「東方美人茶」的美名大作,國際行情水漲船高,歐洲人趨之若鶩。
而因此,外商五大行:德記、怡和、美時、義和、新華利,先後來到大稻埕設立分公司,向英、美等國輸出茶葉,享譽國際的大稻埕茶市從光緒年代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
在洋行帶引下的茶葉貿易,不但使市場擴大,也迅速造就大稻埕驚人的財富。1897年,日本總督府調查,發表大稻埕有茶商252家。此外,通商所影響的不僅是經濟,亦將異國風格的建築、宗教等文化帶入了大稻埕地區。
鼎盛時期1882年,清法形勢吃緊,台北毫無防備,乃計畫築城,城址就在大稻埕和艋舺之間。1885年,中法議和,朝廷決定將台灣增設為行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劉下定決心要大力推動新式建設,大稻埕即以其北部貨物集散中心的優越地位,成為興建台北火車站的首要考量之處。劉最後選定大稻埕的南端(前鐵路局遺址)興建「臺北火車票房」(今臺北車站前身),此舉更加帶動了附近商街的繁華。
除了舖設鐵路以外,劉銘傳也在大稻埕設茶釐局、軍裝機器局等公家機構,在該區形成一個「官府建製區」。漸漸地,臺北在政經地位與臺南並駕齊驅,乃至成為台灣第一大城。
也是在這個時候,富紳林維源與李春生合資建昌公司,在大稻埕開闢建昌街(今貴德街),興建洋樓店舖作為外僑區,出租給外商使用,此後各國領事先後在此設立,商機蓬勃洋風鼎盛。
日治時期以後的變遷
成為「本島人市街」在台灣日治時期初期,大稻埕的茶葉貿易依然興盛。日商全力抵斥洋行勢力,轉而以日本、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大稻埕除了傳統的茶葉買賣以外,南北貨、中藥、布匹批發業,更因台灣縱貫鐵路的全線完成,而更加蓬勃發展。
日治時期中期以後,大稻埕市況的繁榮,逐漸被日本人極力建設的城內(今中正區,原城中區)所取代。在這種情形下,大稻埕和城內,可以說是一為經濟中心,一為行政中心。在日治時代進行市區改正計劃的時候,西方的都市計畫觀念並未引入「城外」,導致城內逐漸成為日本人統治重心,而城外的大稻埕則陰錯陽差地成為臺灣人的「本島人市街」, 並保留了最原始的街道景觀與生活樣貌。不過在圓環、後車站地區有數個沖繩人社區。
李春生紀念館/ 倪蔣懷/ 1929/ 水彩/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李春生紀念館正位於現今的大稻埕。1920年11月1日,日本人實施台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廢除原由台北廳直轄的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台北市,隸屬於台北州。町名改正以後,大稻埕的行政區劃約為港町、永樂町、太平町、日新町、下奎府町、建成町、上奎府町。雖然在行政上「大稻埕」已經被裁廢,但是該區並不因此就成了歷史名詞,台灣人依舊在日常生活上用「大稻埕」這個名字來指涉該區。
大稻埕與新文化運動
當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全球各地各種新興思潮翻湧的年代。日本國內掀起要求民主的大正民主,當時台灣的知識份子,在日本殖民政府的統治下,更深刻感受到這股新思潮的衝擊。於是許多新的嘗試和活動,都先在富庶的大稻埕登場,然後再向全島各地擴散。對台灣新文化運動的開展,貢獻極大。
比如說「淡水戲館」、「港町文化講座」、「永樂座」等,均是當時盛極一時的文化活動地點。「永樂座」是大稻埕最負盛名的戲院,除了傳統的戲曲以外,也是現代化話劇上演的舞台。位於現今民生西路上的靜修女中大禮堂,則是當時領導台灣文化革新、社會改革運動的「台灣文化協會」舉行成立大會的地點。
遊覽景點
今日的大稻埕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見證昔日風華的迪化老街,以及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年貨大街。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之後米業、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永樂市場及其附近的布行更是建立台灣1960年代經濟奇蹟的紡織工業之大本營,惜目前多凋零。
大稻埕有一著名的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原是福建泉州同安下店鄉五鄉莊居民的鎮守之神。現今奉祀霞海城隍主神,並配祀三十八義勇公〈即自艋舺護送金身至大稻埕途中受襲死難者〉等。廟的格局較小,只有正殿與拜亭,但香火鼎盛,信徒眾多。
另外,位於南京西路上的台北法主公廟,為1869年安溪茶商所建,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稻埕慈聖宮合稱大稻埕三大廟。歷史慘劇二二八事件的引爆點,林江邁販菸被毆處,即在台北法主公廟對面前美人座大酒家左邊騎樓柱,目前改建大樓中。
還有位在延平北路135巷,早期為地方上有名的妓女巷,在陳水扁市長時代大力掃黃之後現在已不復存在,但是還是有當年的妓女戶建築存在上面還有乙級的字樣,為很珍貴的歷史見證。
除此之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位於大稻埕老市區,主體建築樣式據悉為李春生參考福建廈門一帶西方傳教士所建之教堂所建。
早期的大稻埕雖然是台灣新文化的啟蒙地,但是在通俗文化方面也有傲人的成績,各處總是有著京劇、話劇、布袋戲、歌仔戲等在上演。經過了數十年的沈寂,如今大稻埕也規劃了歸綏戲曲公園,提供各種地方劇一個適當的表演舞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