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嶺古道位在宜蘭縣和新北市的交界處,全長約8.5公里,是清朝時代淡水廳(艋舺)到噶瑪蘭廳(宜蘭)的交通重要孔道,屬淡蘭古道中的其中一段,更是台灣目前僅存前清所遺古道之一;草嶺古道介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路徑,因新北市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為『草嶺』,兩旁種滿了芒草,因為沒有其他樹種,故稱為『草嶺古道』;草嶺古道在夏季時期野薑花花香漫山飄香、秋季期滿山五節芒花盛開白色花草隨風搖曳,是東北角海岸國家步道最受歡迎的健行路線。
草嶺古道沿途可見闊葉樹林、人工栽培的針葉樹還有亞熱帶雨林最具特色的筆筒樹。還有『澄澈山溪』、『福德祠』、『跌死馬橋』、『雄鎮蠻煙摩碣』、『虎字碑』、『觀景亭』、『草嶺古道大里遊客服務中心』等景點,草嶺古道途中設有三座涼亭、解說牌及公廁等設施,可供遊客休憩與服務。全程步行約須3到4小時,非常適合全家一起踏青!
草嶺古道地圖
週六、日請搭福隆遊客中心前付費接駁車至古道入口
古道入口處
遠望坑口新社橋
遠望坑溪
夏天結束隨節而來的秋季就是芒花盛開的季節,位於貢寮與頭城交界的草嶺古道,每到這個時候古道旁滿滿的芒草紛紛绽放,除為草嶺古道增添如同銀色浪花一般的迷人風情外,更讓宜人的氣候吸引更多喜愛健行、旅遊的國內外人士前往。
水道旁糾結的榕樹根
老大公廟
今天有很多背包客
草嶺古道路線圖
遠望坑親水公園是生態親水公園,幽靜谷地原野趣味,清澈溪水蜿蜒流經,沿著步道漫步原始梯田與溪谷間,只聽見鳥語和潺潺流水的合鳴曲,夏末秋初時分,花白味香的野薑花盛開,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
土地公廟
遠望坑親水公園四面環山,有溪流、梯田、生態池及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是個自然生態旅遊的極佳地點。
親水公園步道
古早汲水器
園內的水車
木梯
涼亭與池塘
遠望坑親水公園涼亭
從這裡領今天的尋寶地圖,需要蓋完章才能領紀念品
草嶺古道入口指示牌
很多人到此都會拍張照
用石板疊成的小山坡
用石塊砌成的橋
沿路的特殊植物
路旁有一座百姓公廟
位於草嶺古道的跌死馬橋,名字非常有意思,百餘年前還是座木橋,十分窄小,有民眾從基隆騎馬到此,馬匹已疲累不堪,在窄橋上曾摔死過幾匹馬而得名。日據時代,跌死馬橋已修整成石橋,基底是拱型,為了安全,還在兩側加上石磚護欄。民眾步上草嶺古道,大約從遠望坑口算起,走1公里半會先經過拱型橋,然後再接跌死馬橋。
大榕樹
沿途有許多有趣的牌子
從這裡一路陡上是草嶺古道最累的一段
仙人腳印的石上刻紋
嵌在樹下懸崖上的仙跡岩,在巨石上有像人的腳印凹,
傳說有仙人在此駐足。
這一片草原是給牛隻放牧用
牛隻走過的土坡
『雄鎮蠻煙摩碣』石碑位於草嶺古道半山腰(海拔約240公尺),長3.36公尺、高1.19公尺,傳說於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鎮台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途經此地遇到大霧彌漫導致過路的旅人方向無法辨識,所以劉明燈就在此地的石碑上寫下「雄鎮蠻煙」四大字,藉以鎮壓山魔。
有首古詩描述「雄鎮蠻煙」碑:「雄」旁其卯星,「鎮」迫龍更抱心胸,「蠻」氣霏霏龍吸雨,「煙」兌亨亨虎吞風。「雄鎮蠻煙」四字雄渾豪邁勇而有力,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
第一個休憩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