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彰化縣鹿港有句俗諺,「鹿港三不見,不見天、不見地和不見女人」;不見天指的是鹿港不見天街,不見地則因鹿港大街小巷都鋪上磚塊石板不見泥巴,不見女人則是民風保守所致。
鹿港是歷史悠久的小鎮,曾流傳過一句有趣俗諺,「鹿港有三不見,一不見天、二不見地、三不見女人」,不見天指的是日據時代鹿港的不見天街,不見地則是說大街小巷都鋪上紅磚和石板,不見女人指的是鹿港大街看不到女人


鹿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王康壽解釋,不見天街位於現今鹿港中山路,日據時代鹿港商家眾多,為防風避雨,讓商人免受風吹雨淋之苦,在街道上蓋上屋頂,成為不見天街,但後來日本人為執行市區改正,將道路拓寬,不見天街成為絕響。


至於三不見中的不見地,王康壽表示,地指的是泥土和泥巴,鹿港昔日的大街小巷都鋪上了紅磚和石板,看不見泥巴地,被稱為不見地。


王康壽說,三不見的不見女人,是因為當時鹿港民風保守純樸,富有人家中的女人要出門,轎子要抬到家中的大廳,坐上轎子後才能打開大門出門,在路上看不到女人,因此才會有「不見女人」的俗諺。


 



當年如圖所示,都用紅磚舖設寬約五公尺,僅能容納兩輛人力車會車。



本文所附上的照片就是未拆寬前的五福街。




鹿港鎮曾有一條「不見天街」,曾是台灣最長的商店街,走在街上抬頭往上看,只看商家在櫥窗搭蓋的遮棚,不見天街據傳是為了防風避雨,商家蓋起涼亭,讓來往的商人免受風吹雨淋之苦,不過到了日據時代執行市區改正計畫,拓寬道路,只剩街道兩旁的街屋為歷史作見證。


鹿港不見天街的正式名稱為五福街,大約的位置在現今鹿港鎮的三山國王廟到和興派出所之間。這五條街分別為長興街、泰興街、和興街、福興街以及順興街,向南和長興街連接四傑街與板店街,通往街尾,向北由順興街連接崎仔腳、城隍廟口到天后宮。


清朝時期,鹿港是商業貿易重鎮,五福街專門販賣從碼頭區進口的貨物,商品種類繁多,不過鹿港夏季炎熱,時常有雷雨,冬季季風乾冷,同時挾帶風沙,有所謂的「九降風」,外出者夏天要忍受日曬雨淋之苦,冬天則要受到風沙的襲擊,類似情況如果發生在鄉村,民眾都以種榕樹來解決,不過鹿港寸土寸金,五福街的商家為了讓來往的商人免受風吹雨淋之苦,不能像在鄉村一樣以種樹方式解決,只好在櫥窗前搭亭蓋遮棚。


不見天的街屋是在共同的牆壁上架上樑木,形式可分為穿斗式和抬樑式兩種,面積約在四點五公尺到五公尺之間,進深的長度約為面寬的十倍,為了通風、採光及排水,棚子高於店舖屋頂約兩尺,呈兩面瀉水,水可以瀉到屋頂後面由天溝集水到落水管,至於通風採光,有的是利用亭子和屋頂間的空隙,有的是利用天窗,另外有的是利用建築店面高度不一的空隙。


不見天街成為鹿港街區獨特的建築特色,不過這條具有特色的街道,在民國二十三年卻被日本人以不透風、不衛生、交通不便和市容落後為理由,進行市區改正,將老街拆除和改建,成為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鹿港鎮中山路街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pp 的頭像
    kipp

    kipp的部落格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