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葡萄牙人手繪的航海圖,是目前所知最早繪出台灣的一張地圖(1554年) 


 




◎ 「Ilha Formosa!」(美麗之島)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台灣孤懸於東亞海外,當地原住民過著島內陸地生活,遺忘了祖先流傳下來的航海技術,與世隔絕。而東亞主要的航道,無論是日本與中國的聯繫,或中國與南洋的聯繫,都沒有直接經過台灣。因此,外界亦甚少與台灣接觸。

雖然中國的古籍曾記錄過一些可能是指台灣的地名,例如「東鯷」、「夷洲」、「流求」、「毗舍耶」等,但記述粗略,難以論定。或許外界曾與台灣有過短暫的接觸,但卻未能發展出長期的關係,由於缺乏認識及接觸,因此古籍中關於台灣的記載,敘述模糊不清,台灣的位置若有若無,若隱若現註1

這種情況到了十六世紀才發生關鍵性的改變。歐洲在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經歷了「地理大發現」註2,於是積極前往世界各地探險與尋求貿易機會。其中,葡萄牙人最早來到東亞。1514年(明武宗正德9年),葡萄牙人首度抵達中國。

1543年,一艘前往日本的葡萄牙船隻,經過台灣海峽時,船員從海上望見台灣秀麗的景色,不禁讚美說:「Ilha Formosa」(意指「美麗之島」),於是稱這座島為「福爾摩沙(formosa)」。當時葡萄牙人貿易的目的主要想取得中國的絲,以交換日本的白銀,因此對台灣島沒有興趣,並未登陸台灣。 1557年起,葡萄牙人長期佔領澳門,做為在東亞的貿易據點。

    








       
《東南海夷圖》(繪於明嘉靖34年,西元1555年) 《 坤輿萬國全圖》(局部)(1602),圖中「小琉球」
                                                                                 、「大琉球」下方有一無名島,可能就是台灣。
                                                                                  在福建東方的海面有一海島,名為「彭湖」。



圖:澎湖至大員(台灣)之海圖,約翰.芬伯翁繪製(約1640年) 


 



◎荷蘭人、西班牙人先後占領台灣

荷蘭人晚於葡萄牙人來到東亞。1579年,荷蘭人脫離西班牙的統治,建立「荷蘭共和國」,從此與西班牙展開海上競爭。1602年,荷蘭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註3,以開拓東方的殖民地及貿易商機。

1604年,荷蘭人占領澎湖,打算做為在東亞的據點,但遭到明朝將領沈有容勸離。1622年,荷蘭人派出艦隊進攻葡萄牙人佔領的澳門,戰況失利,於是轉往澎湖,建立堡壘,準備長期占領。明朝多次派兵試圖驅逐,最後,雙方達成協議,荷蘭撤出澎湖,明朝則默許荷蘭人轉進台灣。1624年,荷蘭人正式占領台灣註4

荷蘭人占領台灣,使據有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人大為緊張,深恐荷蘭人會阻斷了呂宋島與日本的貿易航線。1626年,西班牙派出艦隊沿東台灣北上,繞過三貂角,進入基隆港,占領社寮島(今和平島),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在北台灣建立了據點。1628年,又佔領滬尾,築「聖多明哥城」(Sant Domingo,今紅毛城),與荷蘭人分據台灣,互相形成對峙的局面。

荷蘭人占領南台灣,在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當時還是一座小島)建造一座堅固的城堡「熱蘭遮城」(Zeelandia),成為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中心。

荷蘭據有台灣,冀望以此地做為轉運中心,就近取得中國的絲綢,然後與日本進行貿易。當時中國不允准荷蘭人入境貿易,荷蘭人則以大員為據點,誘使中國商船運載絲綢前來交易,不過當時橫行於台灣海峽的海盜,使得貿易充滿危險,而日本也因「濱田彌兵衛事件」,中止與荷蘭人的貿易註5。因此,荷蘭占領台灣最初幾年,以台灣做為貿易轉運站的功能無法順利開展。

1630年代,海盜鄭芝龍受明朝招降,並以官府身份掃蕩台灣海峽的海盜,使台灣海峽恢復平靜,而此日本亦恢復與荷蘭人的貿易,於是中國船隻源源不斷載運絲綢前來台灣貿易,至此,荷蘭人以熱蘭遮城為轉運據點,展開與中國、日本、巴達維亞(Batavia,現在印尼首都亞加達,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總部)之間的貿易註6









     
「熱蘭遮城」(Zeelandia)遺跡(今「安平古堡」)。      基隆社寮島(和平島)的「聖薩爾瓦多城」。



圖:懸掛荷蘭國旗的中國帆船進入大員 


 



◎荷蘭人統治下的台灣

荷蘭人在大員建立城堡的第二年(1625),用十五匹棉布的代價,在大員島的東方,向台灣本島的原住民購買了一小片土地,後來建造了一座「普羅文遮城」(Provinia)。荷蘭人與當地新港社的西拉雅族維持友好的關係,傳教士也以台南為中心,積極展開傳教工作。

荷蘭傳教士為順利傳教,努力學會當地原住民的語言,同時教導原住民使用羅馬字母拼寫出自己的語言,這些文字被稱為「新港文」,是台灣原住民首次使用文字書寫。直到荷蘭人撤出台灣的一百多年後,仍然有少數的原住民持續使用這種書寫文字。

荷蘭人對台的統治,一方面採懷柔方式,以禮物搏取原住民部落的好感,另一方面也以武力鎮壓不願歸順的部落,例如,1635至1645間,荷蘭人對小琉球島(今屏東縣琉球鄉)發動持續的攻擊,以報復原住民殺害遇船難漂流至島上荷蘭商船的船員,這場征討,殘忍地幾乎將島上的原住民趕盡殺絕。



荷蘭人經過多年的經營,使島內平地的原住民約三百多個社,名義上已接受荷蘭人的統治。荷蘭人每年舉辦一次「地方日」(Landdag),召集原住民頭人(部落首領)至指定地點集會,與荷蘭駐台長官會面,宣示效忠,表示接受荷蘭人的統治及任命為部落頭目。

當時已有不少的漢人定居在台灣,荷蘭人由於駐台職員與士兵人數不多,所以雇用漢人做為幫手,或協助建築城堡工事,或任命漢人為「社商」,協助東印度公司,向原住民徵收貢物或進行商品交易。荷蘭人也將占領的土地,發給漢人耕作,種植稻米及甘蔗。蔗糖成為台灣主要的出口品,銷往日本及其它地區。

由於荷蘭人對漢人的稅賦嚴苛,1652年,爆發了郭懷一率眾起事的事件,在荷蘭人鎮壓下,數千名漢人被殺死,為荷蘭統治時期最大規模的民變事件。









    
原住民頭目參與「地方日」(Landdag)的歐式宴會。      以漢文及「新港文書」並列的土地契約書。 



圖:紅毛城(「聖多明哥城」舊址) 


 



◎西班人在北台灣的短暫經營

1626年,西班牙占領雞籠(基隆)之後,又將勢力擴及淡水,後來又進入台北盆地及蛤仔難(噶瑪蘭),積極經營北台灣,在1635年,達到經營的鼎盛時期。當時西班牙人在北台灣建立三個省區(province):淡水(Tamchui)、哆囉滿(Turoboan)、蛤仔難(Cabaran)。

西班牙人占領北台灣後,積極推廣天主教,在現在的基隆、金山、淡水、三貂角、蘇澳等地都建立教堂,約有數千名原住民信奉天主教,西班牙神父也對當地原住民語做過研究,還編輯過一本《台灣島淡水語辭彙》,據說內容相當豐富,可惜書已失傳。

西班牙人原本希望以北台灣做為對日貿易的跳板,然而除了1634-1645年之間有短暫榮景外,後來幾乎難以施展。主要原因是新成立的日本德川幕府採「瑣國政策」,僅開放中國及荷蘭船隻至日本定點從事貿易,西班牙船隻被禁止入境。

由於台灣失去做為貿易據點的功能,西班牙人對於北台灣的經營逐漸怠懈,投入防禦的兵員數量縮減。 1636年,淡水的原住民反抗西班牙人的統治,燒毀「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今紅毛城);兩年後,西班牙人乾脆撤離淡水。

後來,菲律賓南部一帶發生動亂,西班牙人更調走台灣大部份的兵力,前往呂宋島支援平亂。荷蘭人得知北台灣防禦薄弱,1642年,派出船艦北上,進攻雞籠。西班牙守兵不多,稍作抵抗後,便開城投降,結束了西班牙在北台灣短暫16年的殖民統治。

19年之後,鄭成功率領二萬大軍渡海東來,荷蘭人繼西班牙人之後,也結束在台灣38年的統治。



圖:《東南海夷圖》出現了「彭湖」(澎湖),但台灣的身影仍然不明 


 
註1:中國古籍對於台灣的記載,大約摘述如下:
東鯷:東漢的《前漢書.地理志》記載:「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
夷州:三國時代東吳丹陽太守沈瑩著《臨海水土志》記載:「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曾派兵渡海尋求「夷州」,擄掠數千人而還。
流求:《隋書.琉球傳》記載:「流求國在海中,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派遣朱寬、陳稜,征討流求住民,並將數千名不肯馴服的男女擄回中國。


以上諸地是否即指台灣,並無明確的證據。直到南宋時代,樓鑰著《攻媿集》記載:「道乾七年(1171)四月起,知泉州..,郡實瀕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忽為島嶼號毗舍耶者奄至,盡刈所種。」文中所指的「平湖」,可以確認就是指「澎湖」,至於「毗舍耶」,或指台灣,或指菲律賓。根據後來的考古研究,台灣原住民以陸地生活為主,應不致於乘船入侵澎湖。

元朝至元年間,中國設置巡檢司於澎湖,是史書記載中國經營台灣的開始。然而,直到明朝末年時,中國仍習慣將澎湖與台灣視為兩個不同的地方,認為澎湖屬於中國的領土,而台灣仍為化外之地。

註2: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1497年,達伽馬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開啟往東方的航路。1519年,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繞過美洲南端,穿越太平洋,於1521年抵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死於菲律賓,但船隊繼續航行,繞經印度洋,返回歐洲,完成環繞地球一周的任務。這些地理大發現,改變了歐洲人的世界觀,也促使西歐各國積極從事各地探險與尋找貿易機會。

註3:「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文稱作「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當看見船隻或商品有「VOC」的標誌時,即代表著這是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所擁有的財產。

註4:荷蘭人佔領澎湖後,明天啟三年(1623年),福建總兵率領兵船登陸白沙島,與荷軍相持八個月,荷人堅守城塞,不肯撤離。後來,明朝為了結束這場戰爭,與荷蘭人達成協議,只要荷蘭人肯撤出澎湖,明朝則默許荷人占有台灣。西元1624年8月26日,荷軍撤出澎湖,轉往台灣。

註5:在荷蘭人正式占領台灣之前,日本的朱印船(獲得朝廷頒別朱印,准許從事海外貿易的商船)就已至大員從事貿易。荷蘭人占領台灣,在大員建立城堡及商館,控制港灣之後,對出入港口的船隻課徵10%的輸出稅。 1627年發生日本朱印船船長濱田彌兵衛與荷蘭人交涉貿易條件時,趁機俘擄荷蘭在台灣長官Pieter Nuijts的事件,造成日、荷外交糾紛。因此在1628至1633年間,日本禁止平戶的荷蘭貿易,史稱「濱田彌兵衛事件」






圖:大員附近的海灣,宛如一個大灣 


 


【附錄】台灣名稱的起源

台灣在歷史上曾有種種不同的名稱,十六世紀時,明朝稱台灣為「東番」或「台員」,日本人稱「高砂」,葡萄牙及歐洲人則稱「福爾摩沙」。「台灣」這一稱呼是十六世紀末才出現的,其正式起源已不可考。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從「東番」轉化而成:「東番」是東方番民的意思,後來逐漸轉訛為「台員」,最後才固定成為「台灣」兩字。

二.顏思齊命名的:台灣之名,大約是出現於明朝萬曆末年。《蓉州交稿》記載:「萬曆間,海寇顏思齊有其地,始稱台灣。」因此,有人認為是海盜顏思齊以台灣為基地時,將此島命名為「台灣」。

三.由「大灣」轉化而成:有人認為,台江(安平附近)此地海灣的廣闊,所以當地漢人稱此地為「大灣」(閩南話Tayouan),衍音成為「台灣」,後來變成全島的稱呼。


四.由原住民社名轉化而成:日治時期,日本學者宮原博士認為台灣名稱起源於台南附近平埔族的「泰旺族」。由於其自稱為「泰旺」人,因此外人稱此地為「泰旺」,最終衍音變成「台灣」。

五.由「埋冤」轉化而成:或有一說,明朝中葉時,已有漳、泉居民入台,當時台灣充滿瘴氣,居者經常病死,不得歸鄉,故稱此地為「埋冤」;後來的人,以「埋冤」地名不祥,而改名為「台灣」。










 
熱蘭遮城及大員附近海灣河景。







 
赤崁樓(普羅文遮城原址)。







 
《最新亞洲地圖》(約1700年),福爾摩沙島位居東亞,清楚可見。







 
《福爾摩沙島地圖》,資料根據1606年的出版《中華地圖》,因台灣西部被數條大河川切割,
當時人們誤以為台灣是由幾座不相連的島嶼所組成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