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六張犁公墓的路上,而在蠻高而且顯眼的位置
爬上去最高點,蔣先生墓就豎立在眼前
墓碑下有遺囑
蔣渭水(清光緒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1890年8月6日)[2] —1931年8月5日),字雪谷,宜蘭人(今宜蘭縣宜蘭市)。為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眾黨的創立者,被視為最重要的左派非暴力抗日運動領導領袖之一。
蔣渭水父親蔣鴻章在宜蘭城隍廟相命為業,所以自幼熟習台灣宗教民俗活動,後受業於宿儒張茂才,之後就讀宜蘭公學校;二十歲(1910年)考進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1915年畢業後,曾分發宜蘭醫院實習一年,而後即在台北市大稻埕太平町(今延平北路)開設大安醫院。[3] ,並於1917年成立春風得意樓,經常邀集醫師、學生與社會人士討論有關台灣社會弊病與興革方法。1920年起蔣渭水開始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1年與其他同志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作為提倡民權之啟蒙運動的組織,1923年因治警事件被判刑4個月,1925年又因反抗總督政令被囚禁4個月,兩次入獄被監禁一百四十四天。蔣渭水一生受日本方面拘捕、囚禁達十餘次之多。
但是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卻因為左右派的路線之爭而告分裂,之後蔣渭水成立台灣民眾黨,並且出任中央常務委員兼掌財政部長。臺灣民眾黨是爭取地方自治、提倡言論自由,是臺灣第一個有現代化性質的政黨。蔣渭水於1928年籌組繼「台灣工友總聯盟」,並與「台灣農民協會」聯合以進行階級鬥爭,但是蔣渭水的行為受到黨內右派所批判,1930年林獻堂、蔡培火、葉榮鍾等人退黨並籌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臺灣民眾黨不只一次向國際聯盟控訴日本在台灣販賣鴉片特許制與霧社事件,逼使日本政府採取醫療措施,讓臺灣的情況得到國際的注意。
由於臺灣民眾黨尊崇孫文學說,在謝春木、蔣渭水等人主導之下卻逐漸往農工運動邁進,所以在1931年被台灣總督府勒令解散,同年蔣渭水因腸傷寒過世,留下「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遺言,年僅41歲。
黃煌雄稱譽蔣渭水為「台灣的孫中山」[4],葉榮鍾也表示「革命家最大的必備條件,就是始終不渝的反抗精神,……渭水先生在這一點,可以說是夠水準的領袖。」而蔣渭水於1931年8月23日的「大眾葬」,更多達五千人參與。
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定名為蔣渭水高速公路,臺北市錦西街錦西公園改名為蔣渭水紀念公園,台北市及宜蘭市亦各有一條渭水路。
目錄 [隱藏]
1 蔣渭水與台灣認同
1.1 為什麼稱他為台灣孫中山?
1.2 徹底的特質和不妥協的精神
1.3 蔣渭水的本土運動
1.4 辭世
1.5 遺囑
1.6 大眾葬
[編輯] 蔣渭水與台灣認同
蔣渭水是台灣日治時代非武裝抗日的代表之一[5]。馬英九競選2008年總統,中國國民黨以蔣渭水做為台灣人的代表,來對抗民進黨的「本土牌」。民進黨則以蔣渭水親人的下場「嘲笑」國民黨的「蔣渭水牌」[6]:「台灣日治時代的親中抗日人士,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有許多受到迫害,而且國民黨對付他們比日本人狠太多。由蔣渭水親人的下場[7]來推斷,要是蔣渭水能活到當時,他很難不遭迫害。另外在二二八事件後,倖存的台灣反日知識人士除極少數留在台灣與國民黨合作(蔡培火、楊肇嘉等)外,很多投奔中國共產黨或滯留日本(如林獻堂),更多的就從此不問政治。」
[編輯] 為什麼稱他為台灣孫中山?
蔣渭水1921年成立文化協會,多次參加議會請願運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治警事件入獄,在一九二七年成立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組織台灣工友會總聯盟等多項為台灣人無條件的獻出。在入獄後由熱心的民主運動者變成了一位革命鬥士。以「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的口號來解除內部的紛爭,免得讓統治者漁翁得利。
台灣的蔣渭水、菲律賓的黎剎、印度的甘地、中國的孫中山是近代亞洲最傑出的革命家,其中蔣渭水與甘地較相似,皆主張和平的民主革命,以無私的奉獻從事政治運動。
[編輯] 徹底的特質和不妥協的精神
他是具有最純潔的理想主義精神者,一生受日人拘捕、囚禁十餘次,也都沒有改變其為台灣奮鬥努力的立場,也就是一生具有「徹底的特質和不妥協的精神」,不妥協可說是敵我分明,無中間地帶,也就是造成政治家與政客的分水嶺。這句原本是蔣渭水對蔡惠如的讚譽,後來大家認為最具有「徹底的特質和不妥協的精神」就是他本人,所謂「徹底的特質和不妥協的精神」在此說明漢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即是妥協的原動力,舉例如言之,林獻堂在一九三○年接受總督府評議會的評議委員,這就是妥協,又如蔡培火在交涉過程中與總督府小林保安課長變成好朋友,這也是妥協及無徹底的特質。在金錢方面,他將大安醫院的收入全部投入社會運動,大安醫院也變成當時同志的集合所、食堂、旅社。眾所周知他是台灣工友總聯盟的「產婆」但在各種場合,他卻不以領袖自居,在拍照時也從不坐在中間位置,在各種運動上,他都站在最前線上,表現最積極,且為實際的中心人物,但卻處處避免以「英雄」、「領袖」自居,蔣渭水這種無「頭目思想」、無「領袖慾」、無「英雄主義」的做法與修養,使他成為公認的領袖。他受到全體台灣人的激賞,被尊稱為「台灣人的救主」。
[編輯] 蔣渭水的本土運動
由於與生俱來的鄉土感情,對鄉土所受歧視與壓迫的不滿,以及期待鄉土改革與進步的殷切,蔣渭水不僅毅然決定拋棄世俗生活,致力於喚醒島人的工作,為台灣政治社會運動鞠躬盡瘁。從一九二一年蔣渭水響應議會請願運動後,漸漸成為一個本土運動者,當時所謂的本土運動,是指以民眾為基礎,以台灣為基地所從事的抗日運動而言,他的背景、個性、職業、認知以及客觀情勢發展的需,終使蔣渭水成為本土運動的擎天柱。蔣渭水所領導的民眾黨也成為本土運動的主要團體。本土運動不僅要如文化協會的啟蒙民眾、喚醒民眾外,尚有組織民眾、訓練民眾,其所做的不僅如議會請願運動、文化協會等所曾做的更加深入而擴大,並對島內外的大事提出具體批判與主張。其最終目標是為台灣人全體在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解放。就其主張、關係及本質而論,它是一種徹底而不受隸屬的民族運動,所以本土運動,亦即是台灣人的民族運動。蔣渭水他是台灣民族運動、台灣本土運動的推動者,也是這運動的犧牲者。
蔣渭水終其一生,以漢民族的血統為榮,但更以做一個「台灣人」而自豪,他從未說過他是「中國人」,這點是他與菲律賓總統阿奎諾相同的地方(她說她是菲律賓人,但以擁有華裔血統而自豪),新加坡李光耀亦同。
總督府當局對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的「第一指導者」-蔣渭水,他俱有能「煽動民族反感」的強烈民族運動者,視為眼中釘,便利用分化與孤立來對付,平日派有二名特務坐鎮文化書局監視;到民眾黨被禁止後增派四名特務;到蔣渭水的大眾葬時更派出八十名警吏。
不過,根據資料來看,民國元年(1912),蔣渭水與蘇樵山、黃調清、林錦生、曾慶福、杜聰明、李根盛、翁俊明等人相繼加入中國同盟會臺灣分會,以及之後曾經拍電報至國際聯盟控訴日本妨礙中華民國之統一(資料來源:台灣百人傳),表示蔣對民主的中華民國有一定程度的認同。
[編輯] 辭世
由於蔣渭水先生在40歲就英年早逝,他一生心血與家產,全投入為台灣人爭尊嚴的非武裝抗日運動,逝世時的境況,他的革命戰友張晴川形容是「傷心身外一無餘,剩得蕭條數卷書,兒女遺孤猶在讀,親朋同志痛何如」,留下弱妻與稚子,租來的房舍被追討,連家中唯一值錢的電話也被抵債,遺眷靠同志捐贈的奠儀生活,不安定的生活,使許多第一手的資料散失,難以找尋。
[編輯] 遺囑
終在一九三一年八月五日午後七時,留下了遺言而逝世於台北自宅大安醫院,享年四十歲。臨終前立下遺囑如下: 「台灣革命社會運動,已進入第三期,無產階級的勝利迫在眉睫。 凡我青年同志須極力奮鬥,而舊同志要加倍團結, 積極的援助青年同志,期望為同胞解放而努力,實所至望。」
[編輯] 大眾葬
八月二十三日上年八時卅分舉行「故 蔣渭水先生之台灣大眾葬儀」,在台北迪化街之「永樂座」,場內中央有蔣渭水先生之遺像,二旁有「精神不死」、「遺訓猶在」、「大眾干城」、「解放鬥將」及以大眾為詞首的輓聯 「大義受大名 生據大安作營陣 死埋大直 大夢誰先覺 眾民歸眾望 功憑眾志以成城 力排眾難 眾醉君獨醒」。
五千餘人聞訊趕來參加大眾葬送別,並有從東京、南京、廣州、上海、廈門各地來的弔慰電文二百餘件,十時卅分移靈,以「故 蔣渭水先生之台灣大眾葬儀」之大靈旂引導。移靈時天突降雨,有若流淚,送葬群眾任憑雨淋無人退避,靈旂之後有音樂隊、弔軸、輓聯、花環、靈車。有八十名工友團青年在護衛靈車,又有八十名青年整理隊伍。音樂隊的喇叭聲音嘹喨有若行軍,葬儀委員護靈四人一排而行,工友聯盟數百名手持白旂、民眾黨同志、工總、商總及一般會眾隨後,計有五千人。行至天主教堂時天降大雨,眾人皆無視大雨的阻擋,一同繼續陪同蔣渭水走完這一段人間最後的旅程。沿途民眾不計其數默默在街道二旁,以虔誠的心等候靈車的來到並以目視送之。蔣渭水的墓碑上刻有他的遺囑。
蔣渭水這位俱有徹底的性質和不妥協的精神的「熱血男兒」,他一生為台灣的奮鬥有如在中國的孫中山,二人皆為醫生,但兩者不同之處在孫中山是推翻腐敗的滿清政府,而蔣渭水是向極有效率世界強權的日本統治者挑戰。他一生受到拘捕十餘次,但從不畏懼也不退縮。後人以「台灣人之救主」來讚美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