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小生活在台南府城古都的人,或許終其一生都不了解他生活的這塊土地上有過多少的歷史變遷。幾百年前的府城,與幾百年後的府城是否又一樣呢?時光能牽動歷史的變換,或多或少只是你感覺不出來。而台南府城,經過幾百年的變化,從荷蘭、鄭成功、清廷、日據直到光復,說長不長的幾百年間,你可知她真的變了很多…



 <這是自製的台南古城與現今街道的對照圖>


 


台南府城,可以說是在台灣發展史上相當重要的一個起始點,不僅是起始點,更是台灣海地陸化的代表,整個府城佔地的變化與發展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府城地域演進–各個年代不同的府城:




  1752年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縣城池圖


 


由此圖可知,府城之外城牆一開始是用竹子(刺竹)所圍起來的,而且有沒有發現?沒有大西門!因為大西門的位置是個海口,通台江內海與外部鯤鯓海地對望,所以並沒有建造大西門。


 


1807 年  台灣縣境圖


由此圖可以看見,大西門已經出現了,因為大西門是於西元1788年才建立的,因面臨台江內海,所以將大西門向後退縮一百五十餘丈來增築大西門。


 


1807 年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灣縣城池圖


1791年,府城之木柵城牆改建成土造主城完工,而成以上這1807年所繪的樣子。


  



1900 年  臺南城圖


 


台江內海的消失


 西元1823年,台灣西南部經歷了一場驚人的暴風雨,導致曾文溪河道改道注入台江,因使泥沙淤積越來越嚴重,也因為如此,使的大西門外至鹿耳門間之台江漸漸成為陸地。鹿耳門港因泥沙淤積而廢港,但安平港道卻因之河道沖刷而加深。


台江範圍:


 


北自歐汪溪口(今臺南縣將軍鄉山子腳西邊),南伸至卓加港(今臺南縣七股鄉篤加),後東彎至含西港(今臺南縣西港鄉蚶西港)、西港仔港(今臺南縣西港鄉西港)、菅寮港(今臺南縣安定鄉管寮)、直加弄港(今臺南縣安定鄉安定)、灣港(今臺南縣安定鄉港口,即當時灣港港口,亦即目加溜灣港之港口) 、洲仔尾(今臺南縣永康鄉洲仔尾)、柴頭港(或寫為草頭港,今臺一省道臺南縣市交界處)、歷郡城(今臺南市區)西邊至南郊瀨口(今臺南市南郊鹽埕南邊)。臺江內海西邊為外圍沙嶼,由北南分別是加老灣(海翁線)、隙仔嶼、北線尾、鯤身嶼(一至七鯤身),形成一長串細長的沙堤。沙堤中斷處則有海口,當漂沙經沖開而濬深時,即為良港,否則漂沙淤積,陸連成洲,頓成廢口。


 


府城抬遺


1、大東門:



          


大東門之內門-迎春門。





 



 


大東門之外門-東安門。


 


2、東門殘垣:


                 


 


 


東門路一段156巷23號南側,聽說延線尚有部份城牆在人家的家裡,所以看不到。


後來該古蹟的主人正好要出門,打過招呼後,主人建議我們把鐵欄桿搬開再拍會比較清楚,真是感謝吶~ ^^


 


 


 


這是另一段東門的殘垣,在隔壁的巷子中,光華街225號的對面。


 


3、小南門:


 
        


小南門現址碑,位於開山路與樹林街路口。


 


小南門古照。



小南門上的門額,現存於成功大學勝利校區,小西門附近的歷史博物館前。


關於小南門:


位於開山路上的小南門,於一八九五年中國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後,是日本進入佔據府城的城口。


當時,台灣首都為府城,且全台唯一一支政府正規軍,劉永福將軍的「黑旗軍」也是鎮守府城。但就在日本從北一步一步清除反抗義軍往府城來,並攻下台南縣包圍府城的這個時候,劉永福將軍趁夜巧伴婦人,由安平逃回廈門,以至府城軍民群龍無首。後府城士紳怕日軍血洗府城,因此商請英國牧師「巴克禮牧師」與「宋忠堅牧師」前往日軍主帥「乃木將軍」進行協議,主要協談府城人民開城議和,但勿血洗府城一事,後巴克禮牧師不負眾望與日軍達成協定,解救了府城居民,而府城百姓即開小南門迎日軍入城。


 


4、南門殘桓:


      


位於台南女中後方的樹林街上。


 


5、大南門:



 


         


現址於南門路上,於樹林街的轉角公園,旁有碑林,是全台唯一的有甕城的城門。 



清廷兵示碑。


這是道光二十八年六月清廷所公佈的告示,府城每個主城門皆有,其內容為:農商負販車牛往來不許兵役勒索特示。


是相當少見的城碑喔~



古時的大南門照。


 


 


6、南門殘桓二:


      
 


位於南英商工北側樹林街外牆地上突起處。


 


7、小西門:



原城門已遷至成功大學勝利校區的小東門域垣旁,原址在西門路與府前路路口。


 


 



 


  


8、大西門:


 唯一消失,連個碑都找不到的主城牆,最後建造的城門,卻也是最早被拆除的城牆。


該城牆於日據時代拆除,城門位址應該是在民權路與西門路的路口,水仙宮門牌處。


 


9、小北門:


  


位於西門路上的民德國中校門口。







 


小北門上的門額。


清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台灣府城(即今台南市)興築石門七,此即其中之一的小北門,又稱「鎮北門」。民國六十九年(西元一九八○年)本校新建學生活動中心,本件門額始出土,卻已殘缺,僅存落款年代與「鎮」字。而「北」字隱約可辨。乾隆元年所立城門額,今日僅存東安門(即大東門)立於原址。


 


10、北門殘桓:


      


位於西門路四段16巷39弄80號對面,立人路三五零巷已經是舊地址了。 


 


11、北門殘垣二:


大北門附近的三合土土牆基本上是沿著燕潭的西、南側而建的。


     


位於中山公園內,燕潭南側。 


<以下為九十八年一月二十日補充>


在堪視燕潭週圍時,除了上方的明顯城垣之外,順著燕潭南側週圍向大北門方向行經的路線上,似乎又發現現了三段北門城垣的地基,由於北門城門向西面延伸後,是沿著燕潭而建的,而這三段又正好在延線的城牆走向上,與第一次發現的明顯殘垣是相連的,因此這三段應同為殘垣沒錯。


(段一)




 


 


(段二)


 


 


 


(段三)


 


 


 


 


 為了求證是否同為相同材質,先回確認是殘垣的牆跡尋找線索:


在殘垣上除了蚵殼外,就是貝殼了,這是先前建造城牆時所一定會加的材料,主要是石灰質(碳酸鈣)。


找到了,就是這個!在牆中的貝殼。(原城牆遺址)


 


接著回到疑似牆址的地方,其散地週圍與地牆上,均有相同的貝殼與蚵殼,可見在建材上是相同的,同時與大東門附近的城牆建材均為相同,而台南主城當時的建材的石灰來源亦是蚵殼與貝殼沒錯。


 


 



 


可見沿線這三段地牆基,真的非常可能是北門城牆的城基喔!


除此之外,也在四周發現不少疑似當代瓷碗、盤的東西,不會建城時連這些破碗與盤子全都丟進去一起充當材料吧?真是物盡其用!


 


 


在查閱:http://www.tncomu.tn.edu.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6&bdsn=743&op=fullscreen


之後,更可以證明推斷沒有錯,而且該網頁上方的那個靠近防空洞的遺跡,是無法確定而沒有拍下來的另一段,有機會再補上。


<以上為九十八年一月二十日補充>


  


12、大北門:



位於北門路與小東路的路口。 


 


大北門拆除前原貌。


 


13、小東門、殘垣:


 


 



 



位於成功大學勝利校區內,勝利路旁。


一旁是從大老遠的西門路搬過來的小西門城門。


 


14、東城牆殘垣:


依資料所示,在南一中本部靠東側的圍牆車棚處尚有一東門城的殘址,但羊仔跟太座去繞了一圈還是找不到…有機會羊仔會再潛入南一中校園一解謎底!


 


台南府城除了主城四大門四小門之外,尚有外城共六小門。


東三門:永康、東郭、仁和
西三門:拱乾、兌悅、奠坤


 



自古建城之城門走向皆依付風水之說,而府城之龍脈從大崗山來,沿東門路入府城,所以東門城朝向東南方,龍脈之地其路較平,因此製糖所多建在此地上,為了保護製糖所,便在東門外築一外城來保護相關建設,外城原為種植刺竹所置,後方改建磚城。


東三門


永康門:對照現址,應在長榮路二段長榮中學東側巷口的花店位址,其後方的勝利路12巷有一外城地基。


 







 


 此處看來並不起眼,但仔細觀之,不甚突兀!為何路旁牆邊特留此一地基?以常理來說並不合理,細看之,因是古城的遺跡,此處為古外小門永康門旁的城牆地基。


外城古壁:東門路二段161巷,天主教堂之後門有一古壁。


    


 


 


 


 這就難找了,在天主教堂後方,看似假山的地方,依資料所示,此應是東郭門附近的城壁。


 


東郭門:位於東門派出所前方位址。東郭門外兩條路,一往仁德與歸仁,一往太子廟,東門派出所在清朝稱為「東門外塘」,主要控制東出府城通往仁德和太子廟的路口,因此日據時代在這裡設派出所。


 


東門派出所,其前方路口處即東郭門之門口。


 


巽方砲台:又稱「銃樓」,唯一僅存的內陸砲台,但現已為修禪院的財產,因此在樓牌「巽方靖鎮」下方又掛上「修禪院」的院牌。



 



 



 



 


 巽方砲台地址:台南市東區光華街10號 – 修禪院內。 


 


仁和門:屬東便門,在大東門與小南門之間,此門是為了方便糖品的運輸而開的小門,與東門外城較無關係,其址應在慶東街與府東街路口附近。


 


西三門


府城土城完工後,由於曾文溪改道造成大西門外之台江內海漸成陸地,因此清朝在西元1835年也就是道光15年在大西門外,再度建設三座外城門與城墎,而此三門皆以八卦方位命名之,以西北為乾,稱拱乾門;以西為為兌悅門;以西南為奠坤門。但此三門僅餘兌悅門尚存。
若說此三門是甕城感覺又太大甕了一點…哈!


拱乾門:約在小北門之西南側,公園北路,民德國中西南方附近。


兌悅門:現存於文賢路與信義街的路口,是府城唯一仍在使用中的城門。



 



 



 



 



 


 


兌悅門小故事-當年之兌悅門因為其半圓形的門看像似弓,而城門路又鋪著石板為石板路,其狀如矢。而以其弓架此矢正向安平港,後置一石獅爺用以坐鎮避邪,因此在兌悅門後方才會有此一可愛的石獅爺。


 


 


奠坤門:約在小西門之西南側,西門路與海安路之間。


 From: http://blog.openluck.net/archives/1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