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古堡,古稱「台灣城」,是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來,曾是荷人統治的中樞、鄭氏 3 代的宅第,到今天成為觀光勝地,迭經 300 餘年世事變異,這座當年曾叱吒風雲的城堡,而今被列為國家 1 級古蹟,只餘斑駁的殘壁,供後世憑念。


第一座城堡


明天啟 3 年(1623),荷蘭人在安平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天啟 4 年,荷人從澎湖撤退來台灣,在原來的舊城址上,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奧倫治城」,又稱為「熱蘭遮城」或「台灣城」。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永曆16年(1662),鄭成功驅走荷蘭人, 3 代駐居此城,籌策反清復明大業,故又叫「王城」。入清後,政治重心移至府城內,城堡重要性日減,而牆垣也多傾圯失修。據說,當時居民修築房舍、清廷築「億載金城」,都來此掘取城垣的磚石為材料。


日治時,將城垣剷平,改建紅磚平台與日式海關宿舍,荷蘭時的城堡建築幾乎全毀於一旦;後經屢次修建,成為今天的紀念館。光復後,改名「安平古堡」,目前僅存幾段斷垣殘壁,供人發思古之幽情。


 


舊時的安平古堡,又稱熱蘭遮城。


300 年前熱蘭遮城的建築,屬於西方稜堡形式的海岸堡壘,規模非常壯觀宏大。城內的房舍、營堡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各層間並有樓梯相通;城的周圍和角落則分布著菱形和半圓形的堡壘,上置砲位,是城內主要的攻防力量。


城分「內城」和「外城」 2 部分。「內城」呈方形,共有 3 層;最下面 1 層是倉庫,地上兩層則有長官公署、瞭望台、教堂、士兵營房等設施,並高懸荷蘭國旗,是行政的核心所在。「外城」銜接於內城的西北隅,原是為加強內城的防衛,避免敵人長驅直入政治中樞而建。呈長方形,比內城稍低,內有長官、職眷宿舍,會議廳、辦公室、醫院、倉庫等公共建築。根據史載,當時的外城因有商賈宅院、舞榭歌亭,繁華盛極一時,是貿易的重鎮。


 



 


三百年前的熱遮蘭堡



內城的半圓堡內各有一口,是城堡內的主要水源;相傳西面的井水最是清洌。


瞭望台
高立於各棱堡面外的一側,負責監控整個城堡四周的動態。


地下室
深1丈多,呈方形;主要作為儲存彈藥、糧食及其他雜物的處所。


棱堡
建於內、外城突出的角落,上安大砲,以捍衛城堡。內城的4個棱堡,分別以荷蘭瓦爾赫倫島上4條重要街道為名:密特堡、亞爾模典堡、佛力欣廉堡、坎貝費爾堡。


樓梯
聯絡上、下城堡之用,據說另闢有小門可通達地下室。


北門
在內城的上層,門額上刻有T'CASTEEL ZEELANDA GEBOUWED ANNO 1643字樣,意思是「熱遮蘭成建於1643年」。關於建城的年代,專家有不同的說法,大約是在1624-1634年之間,陸續完成。


長官公署
一說長官宿舍,是荷蘭長官的駐在所,有的古圖繪成平頂,有的繪成尖頂建築。


半圓堡
內、外城都有,有的還配置砲臺,可加強城堡火力。


城垣
以糖水和糯米汁搗和蚵殼灰、砂等,疊磚而成,技術精良,堅實鞏固。有專家認為,當時的兵舍可能沿城垣而築,故城垣上留有壁鎖痕跡。


 


現在的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古蹟紀念館
目前所見洋樓建築是1930年,由日本海關宿舍改建而成。民國64年,經重新整修後闢為展示空間,分別介紹荷據時期至今的安平歷史和風貌。內容包括:安平廟宇古蹟分布圖、荷人的對外貿易、鄭氏史蹟、鄭荷條約、沈葆楨在台事略等圖文資料;同時還展有 熱蘭遮城、德記洋行、 東興洋行、海山館、單伸手民宅等的模型。


瞭望台
為一紅頂白牆的高塔建築,是安平古堡的新地標。登上塔頂,除可俯瞰熱蘭遮城的半圓堡遺跡外,還可遠眺安平街景;而當年熱蘭遮城的外堡──烏特勒支堡,也就是現在的安平公墓,以及旁邊的安平小砲台,也一覽無遺。


古壁史蹟公園
位於古堡西北側,民國68年闢建而成;是當今最能引人追憶起當年熱蘭遮城風貌的部分。主要以保存較完整的熱蘭遮城外城南側城壁為主體規劃而成。斑駁蒼勁古壁上還可看到「鐵剪刀」的遺跡,又稱為「壁鎖」,是當初為了穩固樑壁,預防脫離而設。


古城遺跡
在安平古堡分佈在外城北側城壁、外城西南側稜堡和內城北側半圓堡。其中,前兩段大部分隱在民宅內,不易看到。而內城半圓堡的殘跡,則在目前古堡北側的平台下方,由層層紅磚,渾厚紮實的堆疊而成,中間可清楚看到一圓形基址,究竟是古井或其他建物遺跡,還有待考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