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有約數千億個星系~1012
    平均每個星系約包含一千億個恆星~1011,所以目前所〝觀測〞到整個宇宙約包含有1011*1012=1023 個恆星。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1 千億兆
    假設每個恆星都有一顆行星伴隨著,亦即整個宇宙約有1023個行星。

  • 距離太陽最近的一個恆星 Proxima Centauri(半人馬座之毗鄰星)約 4.28 ly (~1.31PC),半人馬座αA,B約 4.39 ly,毗鄰星和半人馬座αA,B為一個三合星系統。

  • 目前所觀到最遠的星系約100~150億光年~1023 km,所以是目前所觀測的宇宙體積約為 (4/3)*π* (1023)3=1070 (立方公里)


月球<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外河星系<總星系<宇宙


太陽系九大行星



我們地球所「寄居」的太陽系,太陽是其中唯一的恆星,它供給整個太陽系各星體所需的光和熱,以及一個穩定的軌道,因而太陽可說是我們太陽系中的大家長,在其周圍有九大行星依固定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由內而外依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與冥王星,另外還有圍繞這些行星運行的衛星,再加上小行星、彗星、以及遍佈整個太陽系內無數個大小碎石顆粒的流星體,這就構成了我們整個太陽系的大家族。


今天,天文學界較廣泛認同有關太陽系形成的理論,為大哲學家康德在1755年所提出的「星雲假說」,這個理論到了在1796年,更由拉普勒斯加以發揚光大,他們認為在太陽系形成之前,有一體積極其龐大,混雜著塵埃微粒的氣體雲,我們稱之為原始星雲;萬有引力使得其中的微粒互相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而逐漸凝聚,引力最強的中心部份吸引的物質最多,最後就形成了太陽。今天我們知道太陽的形成是因為所謂的「氫氣雲」收縮、凝聚,致使密度越來越高,溫度也越來越高,最後高達攝氏一千萬度以上時,產生類似氫彈爆炸的核融合反應,放出大量的光和熱,太陽-就這樣誕生了!


依照星雲假說,當太陽形成後,原始星雲的其它部份,也會因冷卻、收縮而產生自轉,在逐漸加快旋轉下變得扁平,形成一旋轉盤,當此扁平狀旋轉盤內的氣體與塵埃彼此凝聚成越來越大的物體時,就會因引力作用而成為不穩定,最後分裂成許多所謂的「微行星」。這些微行星由於數量極多,在彼此撞擊下,有的碎裂成殘塊顆粒,這就是今天佈滿整個太陽系內流星體的來源,但也有在多次踫撞後逐漸聚集在一起,最後就結合成體積較大、引力較強的行星。


目前我們知道太陽系內層的水星、金星、冥王星、地球與火星,它們的體積較小,表面都有硬的地殼,稱為「類地行星」,而較外層的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王星體積較大,且都是由氣體所構成,則稱之為「類木行星」。類地行星的平均密度每立方公方約有4~5克,這表示它們的地函大部份為岩石物質所構成,其核心多為鐵與鎳,而類木行星的平均密度每立方公分僅有1~2克,這反映出它們主要是由氫和氦等氣體所構成,因此與類地行星相比,它們的成份更接近於太陽系形成之初的原始星雲,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此外,為什麼類地行星的體積較小,而類木行星則較大呢?這是因為在太陽系形成之初,由於原始星雲內側的溫度較高而外側較低,就這樣星雲的中心部份凝聚成太陽,然後是內層的類地行星與外側的類木行星,這其間有些微行星並沒有撞擊到大行星,但受其引力捕捉而圍繞該行星運行,因此就成為該行星的衛星,而體積最小的冥王星很可能原來是海王星的衛星,由於受到撞擊才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就這樣,一個今日太陽系的原形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太陽




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一顆恆星,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命之源,沒有太陽,地球上的生物便不能生存。究竟太陽是由甚麼主成的呢?以下我將為大家介紹介紹......


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它和其他恆星一樣,是一間巨型的化學工廠,它的核心觸發核反應,把組成宇宙最初的元素「氫」和「氦」變成各種物質、元素,這些物質就是宇宙的基本材料。它們組成行星、彗星、隕石等物體,甚至你和我的身體,也是由它們組成的。


在太陽表面上有些黑斑,科學家稱它們為「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形成的原因應該跟太陽外層的磁場活動有關。它們的溫度要比太陽的表面低得多,約攝氏三、四千度左右。至於太陽耀班則是太陽表面熾熱的氣體爆發,規模約有一個行星般大,是脫離太陽的日珥。


 


水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接近太陽的行星,它擁有一個密度為一千萬分之一的大氣層,成份是氦、鈉、氧和一些微量氣體。水星表面佈滿隕石坑是因為在太陽系形成的初期,行星形成後餘下的碎石,不斷猛烈地撞擊水星所致的。水星至今仍然保留著40億年前遭撞擊的痕跡。而隨著水星溫度下降,它的核心收縮了4公里,引致表面下陷,令表面形成皺紋,一些皺紋山脈可以高達數千米。因此水星好像傷痕累累。至今只有水手十號對水星進行過探測。



金星



金星是太陽系第二顆行星,它的表層非常熱。它的大氣層又厚又濃,有二十公里厚,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0倍,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上層是具腐蝕性的硫酸。二氧化碳造成了強大的溫室效應,令金星成為全太陽最熱的行星,溫度達攝氏480度。那大氣層會旋轉,每4天繞金星運轉一周。那兒雖熱得不會下雨,卻探測到比地球頻密數百倍的閃電,令科學家大感疑惑,到現在還是一個謎。金星是一個反轉的世界,它的自轉軸傾斜度達到177°。一日比一年還長,名副其實的過生日比日出還多。


1967年前蘇聯的金星4號到金星希望降落,被金星的大氣壓碎。前蘇聯的人員為了到金星進行探測,在1971年製造了金星7號,希望熬得住金星惡劣的環境。結果,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金星七號成功穿越雲層降落,並傳回資料。可惜兩小時後就被金星的大氣壓碎了。


金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山的頂部十分光。經過研究後,發現山的頂部有一種地球的微量金屬:碲。在地球很少,在金星可能有很多。



 


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第三顆行星,地球有一個優良、溫和的環境,令它擁有跟其他八大行星截然不同的地方-生命。地球的大氣層一個起保護作用的大氣層,它的主要成份是氮氣,其次是氧氣,還有一個由臭氧組成的臭氧層。臭氧層能把大部份有害的紫外線隔去。大氣層還能保護地球表面,使它不受小型隕石撞擊。它也是太陽系唯一擁有大量液體水的行星,地球的地殼活動十分活躍,火山、地震,使地球的地貌不斷改變。地球天氣的微妙平衡,實在令人驚訝。


 


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 ,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衛星。月球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類踏上的第一片土地。月球的公轉與自轉週期相同,這意味著月球永遠以同一面朝著地球!!


 


火星



火星是太陽系第四顆行星,它約有地球的一半大。火星和地球有幾分相似,自轉軸比地球略大1.7度,火星一樣有四季,不過每季是地球的兩倍,而火星的一日只是比地球長41分鐘。火星有時會刮起塵暴,間中甚至會覆蓋整個火星。1971年前蘇聯發射的火星二號和火星三號就是毀於火星的一場塵暴中。火星只有一個很薄的大氣層,薄得還不到地球的大氣層的百分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大概估百分之九十,其次是氮和氬。


 


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第五顆行星,也是最大的行星,其他八大行星的質量總和,也在木星之下,其赤道直徑更可以排下11個地球。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大氣層主要由氫、氦和極少量的甲烷組成。雖然核心雖然有攝氏35000度的高溫,但由於木星中心的壓力很大,所以核心由固體組成,而核心之上則由金屬氫和液體氫組成。


木星的天氣變化規模很大,木星的大紅班更聞名於世,它長約40000公里,其體積是地球的3倍大,大紅班在300年前已被發現,大紅班可能形成的時間比300年還長。有三個白色橢圓風暴,它們形成了大約六十年,上年,它們中有兩個合併了。而小型風暴隔幾天就出現和消失。為什麼大型風暴可以這樣穩定,暫是還是一個謎。


1995年,其中一項最高難道探究工作開始了,伽利略號以自殺式的方法進入木星,其實這項工作己經準備了二十年。整個木星都被雲層包圍,但是伽利略號竟然掉進雲層的狹縫,這是木星的沙漠地帶。伽利略號測到很少水,或者在另外的地方會找到多一些水。除除下降三小時後,伽利略號因為太接近木星的高溫內部,結果報銷,現在的伽利略號已經是木星的一部份了。



 


土星



土星是太陽系第六顆行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行星,和木星一樣,它是氣態行星,不過密度比水還要低,即是說如果有一個像土星那樣大的容器,裝滿水後,土星就會浮起。土星大氣層的成份接近九成是氫,其餘由氦和一些微量氣體組成。土星的光環舉世聞名,科學家猜測土星有一個衛星,被一個小行星撞到粉碎後,形成這光環系統。土星的光環看似是一個實體,但是它們卻是由數十億塊冰塊和碎石組成,它們體積可以小如塵埃,有的卻可大如汽車。


土星是最多風的行星,呈波浪形的雲帶,是兩股反方向的風的分界線。風速在赤道處甚至可高達每小時1800公里


土星表面上有一個卵狀的巨斑,這斑名叫「安耐班」,是類似木星大紅班的風暴,不過面積就比大紅班小得多。


 


天王星



天王星在1781年被一個天文愛好者威廉.赫歇爾發現。他起初以為那顆星是彗星,後來根據它的運動,知道它是行星。


天王星也是一個氣態行星,大氣層大概四分三是氫,其餘主要由氦和甲烷組成。天王星的核心由岩石組成,氨、水和甲烷的混合氣體包圍著核心。天王星是我們所知,最平平無奇的行星,旅行者號只發現表面有幾絲小雲,風速每小時300公里。天王星有一個奇怪的磁場,這磁場和赤道有60。交角,就等於將地球的磁場移到摩洛哥一樣。


天王星被發現的環共有11個,其中九個因為遮住星光而發現,其餘兩個則被旅行者號發現。那兩個被旅行者號發現的光環,寬度都不超過10公里,非常地窄,似乎是由大小數尺的石塊組成,光環中可能有全太陽系最黑的物質。


 


海王星



海王星的發現,要歸功於數學。人類發現了天王星後,知道有一股引力令天王星微微地偏離軌道,經計算後,推斷出新行星的位置。結果在1846年,柏林的加勒果然在那位置找到海王星。海王星是目前所知,距離太陽最遠的氣態行星。海王星和天王星的結構差不多,核心由岩石組成,核心外是水、氨和甲烷的混合物。大氣層主要由氫,少量的氦和甲烷組成。


海王星表面上有一個大暗班、一個小暗班和一些捲雲狀的小型風暴,大暗班的風速為每小時2000公里,為全太陽系之冠。


 


冥王星



冥王星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太陽系中一個的行星,但是爭議不斷。2006年以前與其他的八大行星並稱九大行星,但2006年的天文大會已經將他降級成矮行星。冥王星是個軌道偏離太陽系平面的矮行星。


海王星發現之後,科學家發現海王星根本沒有足夠的引力,令天王星偏離軌道,所以著手尋找第九行星。結果在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找到了冥王星。冥王星是太陽系最小的行星,直徑只有2284公里。它有一個衛星,名叫卡倫,體積太約是冥王星的一半。冥王星有一個十分稀薄的大氣層,由氮和甲烷組成。


發現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後,科學家發現兩個星體加起上來,也無法影響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相信還有第十行星,稱為X行星。科學家推測X行星的體積與天王星相同,不過質量較少,它與太陽的距離,是海王星與太陽的距離的三倍,而且軌道接近垂直。除X行星外,似乎還有更多的行星存在。


太空總署預計在2001年,發射兩艘名為冥王星快車的探測船,探測冥王星,預計2006-2008年到達。今次的計劃是一次輕巧、快速又便宜的旅程。


 


銀河系



我們地球和太陽所在的恆星系統﹐是一個普通的星系﹐因其投影在天球上的乳白亮帶──銀河而得名。銀河系是一個透鏡形的系統﹐直徑約為25千秒差距﹐厚約為1~2千秒差距。它的主體稱為銀盤。高光度星﹑銀河星團和銀河星雲組成旋渦結構迭加在銀盤上。銀河系中心為一大質量核球﹐長軸長4~5千秒差距﹐厚4千秒差距。銀河系為直徑約30千秒差距的銀暈籠罩。銀暈中最亮的成員是球狀星團﹐銀河系的質量為1.4×10太陽質量﹐其中恆星約佔90%﹐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際物質約佔10%。銀河系整體作較差自轉(見銀河系自轉)。太陽在銀道面以北約8秒差距處距銀心約10千秒差距﹐以每秒250公里速度繞銀心運轉﹐2.5億年轉一周。太陽附近物質(恆星和星際物質)的總密度約為0.13太陽質量/秒差距或8.8×10克/厘米。銀河系是一個Sb或Sc型旋渦星系﹐擁有一﹑二千億顆恆星﹐為本星系群中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它的視絕對星等為M =-20.5。它以 10年的時間尺度演化。



 


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簡稱為星系,是位於銀河系之外、由幾十億至幾千億顆恆星、星雲和星際物質組成的天體系統。目前已發現大約10億個河外星系。銀河係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系。人們估計河外星系的總數在千億個以上,它們如同遼闊海洋中星羅棋布的島嶼,故也被稱為"宇宙島


 


仙女座河外星系



仙女座河外星系是現代天文學中十分重要的天體,因位於仙女座內而得名,是一個巨大的旋渦星系,舊稱“仙女座大星雲”。它是北半球用肉眼可見的最亮且距地球最近的大星系。在《梅西耶星表》中的編號為M31,在《星雲星團新總表》中的編號為NGC224。位於赤經0h42.7m,赤緯41°17'。距離地球220萬光年,直徑約為16萬光年,照相星等約為4.33等。仙女座河外星系的赤道面和視線成15°左右的交角,自轉週期約為1800萬年,視向速度可達600公里/每秒。
仙女座河外星系的構造與銀河系類似,有密集的核、旋臂、星系盤和星系暈,包含有3-4千億顆恆星,還有明亮的恆星雲和暗黑區域,另有許多變星、星團和新星等特殊天體。仙女座河外星系(M31或NGC224)和它附近的河外星系M32(NGC221)以及NGC205,共同構成了“仙女座三重星系”。這個三重星系和銀河系、三角星系以及大小麥哲倫星雲等約40個星系,一起構成了一個“星系群”。
它位於仙女座Y星附近,為3.5等星的亮度,肉眼可直接看到一個模糊的斑點。它的直徑約為16萬光年,比銀河系大一倍。


 


總星系



通常把我們觀測所及的宇宙部分稱為總星系。也有人認為,總星係是一個比星系更高一級的天體層次,它的尺度可能小於、等於或大於觀測所及的宇宙部分。總星系的典型尺度約100億光年,年齡為100億年量級。通過星系計數和微波背景輻射測量證明總星系的物質和運動的分佈在統計上是均勻和各向同性的,不存在任何特殊的位置和方向。總星系物質含量最多的是氫,其次是氦。從1914年以來,發現星系譜線有系統的紅移。如果把它解釋為天體退行的結果,那就表示總星系在均勻地膨脹著。總星系的結構和演化,是宇宙學研究的重要對象。有一種觀點認為,總星係是2×1010年以前在一次大爆炸中形成的。這種大爆炸宇宙學解釋了不少觀測事實(元素的豐度、微波背景輻射、紅移等)。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現今的總星係是由更大的系統坍縮後形成的,但這種觀點並不能解釋微波背景輻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