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舟山浙江海洋學院的陳玲,為了尋找過去六十年前的舟山歷史,隻身前來台灣研究。


 


今年是國軍「舟山撤退」六十周年,「舟山撤退」早已被兩岸民眾遺忘。但這段撕碎舟山島一萬三千多個家庭的歷史,卻也讓台灣保存了重要戰力,它的重要性不下於一九三九年的敦克爾克大撤退。


來自浙江海洋學院港台僑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玲,在台灣以半年多的時間,為舟山島重新找回六十年前那段「被遺忘的時光」。


舟山撤退發生於一九五○年五月。該次撤退行動的極為祕密,自十三日晚間進行至十六日,三天內共計十四萬多人撤退完畢。


舟山島位居杭州灣口,是東海的戰略要地。陳玲說,因戰略重要,蔣介石起初在舟山島部署十多萬重兵,作為「反攻基地」。


一九五○年開始,解放軍在蘇俄協助下,海空軍實力不斷強化,讓國軍備感威脅。


當制海和制空權喪失後,蔣介石決定撤出舟山島。對於蔣介石的決策,陳玲說,「他的決定是有智慧的」,儘管當時仍有部分國軍將領反對撤守。


當被問及若國軍不撤守舟山,當今兩岸又會是怎樣的局面?陳玲直言,「格局會不一樣」。


她分析,十二萬五千多名的島上守軍占了當時六十萬國軍的五分之一。但舟山島距離台灣的補給線長,若補給線被切斷,舟山島國軍恐將全被殲滅。


陳玲認為,「舟山撤退是國軍史上成功且重要的戰略轉移,對鞏固台灣基地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舟山撤退,卻也讓一萬三千多個舟山島家庭,自此隔絕卅七年。陳玲說,三天的祕密撤退中,國軍在當地抓了上萬名男丁充軍,造成全島哭聲一片,「那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哭泣」。


舟山的精壯勞力因國軍撤退而頓時銳減。陳玲說,「舟山的勞動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


一九八七年,國民黨開放大陸探親,讓舟山島的居民重新擁抱闊別卅七年的親人。對於那些從台灣來的「老頭」(舟山方言:指年長男性),讓當時八歲的陳玲印象格外深刻。


「他們為何跑去台灣?」的疑問自此烙印在陳玲的心中。這股好奇心,深埋了廿二年。去年起,她帶著一連串的問號來到台灣尋覓答案。


「我在舟山(的口述歷史)做不下去了」,陳玲說,六十年前的大撤退,舟山完全找不到任何書面資料,連當地博物館都沒有,只能少數長輩的口中得知。


但橫亙在她眼前的,卻是棘手的挑戰。陳玲說,大陸幾乎沒人研究「榮民」。有涉台研究學者還直接告訴她:「這太冷門了!」甚至,因議題屬於非主流,一開始連研究經費都無法拿到。


最後,在台灣海洋大學的協助下,去年中,陳玲到台灣和當時的軍人和舟山居民進行一系列的口述歷史。


剛到台灣時,「我只認識兩個人」,茫茫的陌生環境,讓她的研究不知如何做起。


幸虧,在各方的協助下,她從北殺到南,與當時舟山撤退時的第一線軍民進行深入訪談,逐步完成國軍舟山撤退史的研究。


回顧在台田野調查的「勇敢」歲月,陳玲直呼:「根本在找罪受」。但她說,為了填補舟山島那段空缺的歷史,辛苦也是值得的。


轉載自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