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亦稱「春節」,根據歷史記載,堯帝時制訂的曆法便有了「年」的稱呼,沿襲至今成為最大的節日。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家家戶戶從十二月中便開始準備過年,人聲鼎沸的年貨市場、喜氣洋洋的的春聯及年節飾品、琳瑯滿目的年節糕餅、美食...,到處都熱鬧非凡、煥然一新。


 


過年的傳說


 


傳說遠古時候有一種巨大、兇殘的獨角「年獸」,平常深居海底,每到歲終才出來吃人,百姓不堪其擾只能逃到深山躲避。由於"年關"難過,家家戶戶會祭拜祖先祈求平安,團聚一起吃頓特別豐盛的晚餐,並且通宵守夜不敢睡覺。後來人們發現"年獸"害怕紅色、吵雜聲及火光,便把屋內弄得燈火通明、在門上貼紅紙、並燃燒竹子發出熊熊火光及爆聲,年獸果然嚇得逃走。第二天一早,逃過一劫的人們開心的互相道賀、大肆慶祝,這便是過年、貼春聯、穿紅衣、放爆竹、守歲、吃團圓飯、祭祖…等習俗的由來。



過年的習俗


除舊佈新是過年最重要的事情,送灶神回天上後至過年前,家家戶戶會開始大掃除,以除去晦氣迎接新年。接著要辦年貨、在房子內外貼春聯、門簽及年畫,以增加新春的喜氣…,到底過年的習俗有哪些又是怎麼來的呢?



祭灶、送灶神(灶君)


農曆12月24日是諸神升天的日子,年節也自這天開始。傳統廚房通常會供奉「灶神」保佑全家平安,灶神返回天庭後會向玉皇大帝奏報一年來觀察人間的善惡功過,據此決定來年每戶的吉凶禍福。為了讓灶神多說好話,人們在這天會準備豐盛牲禮祭祀巴結灶神,且供品中一定要有甜湯、甜圓、糖瓜…等,祀後將甜圓黏於灶嘴,使祂口角生甜: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習俗上送神愈早愈好,以便在天宮佔到一席好位,還要放鞭炮、燒壽金、神馬畫像讓祂跑快點,有些習俗只准許男人祭灶。


「天神下降」:傳說25日玉皇上帝帶領天神下降巡視,代替24日昇天諸神,以賜人間吉凶。為免觸犯民間因此有很多禁忌。到了年卅晚上,灶王爺會帶著一家人來年該有的吉凶禍福,與諸神一同回到人間,迎接諸神儀式就稱為「接神」、對灶王爺就是「接灶」,儀式比送神簡單,只要換上新灶燈、在其前焚香敬拜完即可。


 



清炱(大掃除)


傳說每個人都有個像影子一樣愛阿諛奉承、搬弄是非的「三尸神」,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的醜陋不堪。一次他密報人間想謀反天庭,玉帝大怒下命凡遇有此罪行便在其屋簷下傑蜘蛛網做記號,並降旨天神於除夕下凡將被做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三尸神便趁機會在每戶人家都做記號,好在灶神發現其惡行,便召集各家灶神告知每戶人家必須在除夕前把房屋打掃乾淨。


等到天神下凡查看時發現到處窗明几淨、人們溫馨團聚、處處祥和安樂美好無比,便返回天上將此一"怪事"稟報玉帝,人們才得倖免。從此民間開始有了除夕前大掃除的習俗,且爲了感謝灶神,人們習慣在送走灶神後才開始清掃,以示尊敬。而且因為平時家裡器物都有神靈司掌,爲免觸犯送走諸神後才可開始清掃,另也取「清厝會富」的諧音諺語。


 


貼春聯


古代人們相信懸掛桃枝可以驅鬼;據「山海經」記載,「神荼」、「鬱壘」是遠古時候一對有捉鬼高強本領的兄弟,當時常有惡鬼出來騷擾百性,他兩人便專門負責審視眾鬼惡行,捉惡鬼並綑綁起來餵老虎。後來人們為了驅鬼除怪、避邪消災,便把桃枝刻成這兩個神的模樣懸掛在門上,就是所謂的「桃符」,後來漸漸簡化以方形紅紙畫個桃形,再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代替。


五代時後蜀主孟昶認為這樣太單調,便別出心裁提了一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是最早在桃符上題對句。明太祖推翻元朝後勒令全國春節一律貼春聯,並用吉祥話表現出士、農、工、商各行的特點。到了唐朝又流行把吉祥話修飾對仗,慢慢形成今天貼的春聯。過去常見的春聯是以大紅色的紙用墨筆或泥金筆書寫,今日則以印刷為多,除了在門上貼春聯(上、下聯加橫批)外,也可在門檻中央貼「五福臨門」、「招財進寶」、米甕貼「五谷豐登」;牛、豬圈貼「六畜興旺」;或是在家中、櫥櫃倒貼方形的「春」、「福」等紅紙,取諧音表示「春到」、「福到」,不過要記得大門上的春、福不可倒貼有失莊重。


 



門簽、年畫、門神


「門簽」產生的年代比春聯更早,傳說姜子牙封妻為「窮神」,而畫下「見破及回」的符令,後來人們爲了避開窮神,便將紙剪破貼在門上以驅逐窮神。正史終最早有記載的則是「史記」中剪桐封弟的故事:西周成王將梧桐夜剪成玉奎圖贈送其弟姬虞並封到唐國,姬虞到任後便將剪紙貼於門上象徵吉祥,後來演變成掛門簽的習俗。演變到現代,變成一張方形紅紙,中間寫著:吉慶有餘、四季平安…等字樣。


「年畫」和春聯一樣由桃符演變而來,又稱"喜畫",相傳唐太宗時代龍王犯了天條將被宰相魏徵所斬,龍王求助於太宗,太宗便設計讓魏徵誤了監斬的時辰。不料魏徵雖在該時辰睡著了,卻在夢中斬了龍王的頭,從此龍王便夜夜向太宗索命。「尉遲恭」和「秦叔寶」都是大將軍,見太宗晚上無法入眠便自願在門口守夜,果然平安無事。因此太宗便命人將兩位將軍的畫像懸在宮門以鎮壓鬼魅,「尉遲恭」和「秦叔寶」因此成了門神,人們也習慣在每年歲末繪出門神的樣子貼在門上以趨吉避凶。漸漸演變成特有的民間藝術,由於每年更換故稱為年畫,共分版畫、刻紙、紙繪三種,總不過大紅大綠、色彩繽紛;在內容上則由最早崇拜門神拓展為納福迎祥、歡度喜慶、故事戲曲、民俗風情、節日風俗…等,表現民間的情感及對美好的期待。


 


「門神」分為武門神和文門神兩種:武門神通常用來貼在大門上,大小與真人相仿,造型以全副披掛、手執兵器的武將為主,常見的除了有「神荼、鬱壘」、「秦叔寶、尉遲恭」、還有佛教的護法、佛寺的神「韋馱、伽藍」等,民間也有以關公為伽藍爺。文門神為文官型的門神,貼在進入院中的二道門或房門上,常見者如:「三星」、「五子登科」、「狀元及第」、「加官進祿」等。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正直善良、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所以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拿著各種傳統武器,隨時準備與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過去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吃年食


過去傳統社會大家會自製臘味、年糕(粿)…等年食,古代中國人過年前多會狩獵,並將部分獵物加以處理、醃製、保存,演變到後來就成了臘味。吃年糕則是取其「年年高陞」的諧音,閩南民謠:「甜粿過年,發粿發錢(財),菜包包金,蘿蔔粿(好彩頭)吃點心。」;有在糕上放紅棗表示「吃紅棗,年年好」的好運道;或形似黃金、白銀的黃白年糕,及狀如銀條的寧波、福州年糕,都蘊含「發財」意味。雖然忙碌的現代人已經很少自製,但總會買些回家應景。



做好過年的準備後,再來就是迎接令人期待的除夕夜、年夜飯、壓歲錢,跟熱鬧無比的春節了,也許你覺得年年過春節已經失去新鮮感,但是你真的了解春節的各項習俗及背後的意義嗎?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具感恩及全家團圓的重要意義。當天下午,家家戶戶都要辭年,以感謝祖先及神明一年來的保佑。除夕夜家家戶戶一定要團聚吃年夜飯,吃過年夜飯是小孩子最期待的時刻,因為可以拿到壓歲錢,然後全家一起守歲,迎接新年到來。



辭年


 


除夕日下午,在家廟或住宅正廳前擺設五牲及各種年粿供奉諸神,然後祭拜祖先,以感謝這一年來諸神及祖先的保佑,並祈求來年平安、更多賜福,謂之「辭年」。禮俗會在神案前排三堆柑橘("吉"利)、二碗「春飯」(飯上插春字剪紙花,謂飯春花,閩南話「春」諧音「剩」,取「歲有餘糧,年年食不盡」之吉意)、年粿(高)、壓桌錢(線香穿制錢120枚取發財之意,並在其端插紅棗表示年年好)。另以五味碗拜門口及地基主,用春飯拜灶、床母;門扉後,放長年蔗〈連根帶葉之甘蔗〉二支,有取堅固家運吉利。在焚香、燒金、放炮後,辭年的工作才算完成。 年粿要供奉到初五,橘子則到元宵才拿下來。



年夜飯、圍爐


 


除夕晚上也稱「大年夜」,全家必須團圓一起吃年夜飯,古人吃時桌下置一火爐,並在四周放幾枚錢,取意全家興旺、錢財源源而來之意,故又稱圍爐。這是一年中最豐盛的的一餐,一定要全家到齊才可開動,連出外的家人也要趕回老家團聚,若無法趕回則要空出位子,將那人的舊衣服放在座位上、或擺副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圓。


年夜飯要吃得愈慢愈好,希望這種氣氛能持久,每道菜餚都有吉祥意味,因此都要嚐。例如:「長年菜」(芥菜葉長絲長,象徵長命,表示祝父母長壽)、「韭菜」(諧音久),且要一根根從頭吃到尾、不橫食、不咬斷,年壽才能長長久久;「菜頭」諧音好彩頭、代表好預兆;「全雞」諧音全家福、吉祥;吃「蚶」諧音胖,取其發福、發財之意,且其繁殖力強,將吃完瞉放在床下可「多子多孫」;吃魚丸、蝦丸、肉丸,有一家團圓、也有「三元及第」之意(即狀元、會元、解元,是科舉時代最高學位),這些都是不可少的年夜菜餚。餐桌上大多為油炸食物,因火炸象徵家運興旺;所用的菜不用刀切細以原狀煮食;即使平常不喝酒之婦孺,也要喝一小口酒(諧音:久)討個吉利;餐桌上要有魚而且不能吃光以表示「年年有餘」。


 


江南風俗在年節前要先做好米飯,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新年泡茶敬客會放兩隻橄欖,稱為"無寶茶";餐桌上必有炒青菜才會"親親熱熱";另外還必吃形狀像"如意"的豆芽菜。北京人習慣在春節間吃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蜜供、沙其馬、豆兒醬、芥末墩兒…。


北方人則用金銀米(黃白米)做年飯,上用棗、栗、龍眼、香枝點綴,插上松柏枝;此外會包餃子,因為古代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夜裡十一點到一點叫子時﹐新的一年是在子時來到﹐古人稱為 “交子”(交就是到的意思),這就是吃餃子的由來。而且餃子的形狀似元寶,代表招財進寶,有些人會放糖代表新年日子甜美;有的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可長壽;此外還會將錢幣包入餃子內,吃到的表示新的一年將會財運亨通發大財;餃子和麵條同煮則叫做"金絲穿元寶"。


此外還有很多吃食取諧音都有吉祥的意思,例如:吃餛飩是因為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取餛飩的諧音,並意指糧食滿囤;另外還有吃長(壽)麵預祝壽長百年、吃蘋果祈求平安、吃棗子希望春來早、吃柿餅祝事事如意、吃杏仁希望幸福來、吃豆腐祈全家福、吃三鮮菜祝三陽開泰、吃豌豆(又名安樂菜)、吃芋頭才能不犯愁…。


有一首閩南話兒歌,最能道出過年和團爐的景象:二九暝,年要到,囝仔嬰,莫亂跑。先幫阿爹挽(拔)雞鴨,又阿母滾豬頭。拉蚶又炒豆,放炮燒燈猴。祭祖宗,人盡孝,出子孫,代代賢(能幹)。阿公阿媽傳家教,出門再遠著記兜(記著家)。二九暝,要過年,囡仔嬰,著墊治(文靜)。不可說壞話,不可弄破咪(物)。火炭緊來起,圍爐團團圓。祝公媽,吃百二(長壽),祝父母,有財利。紅包紅柑紅記記,明年平安無代誌(不出事)。


 



壓歲錢、守歲


圍爐後長輩照例要分送「壓歲錢」給婦女、小孩,或是晚輩給高齡長輩祝賀健康長壽。壓歲錢亦稱「過年錢」,古代是用紅線穿一百個銅錢,取長命百歲之意;現在改用硬幣或紙幣裝進紅包袋中,數目必取偶數以求吉利,還有些習俗會把壓歲錢放於床側或枕頭底下。


發完壓歲錢後,闔家團坐,談天說笑、燈火通明、甚至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徹夜不眠,稱為「守歲」,傳說是古代人因為懼怕年獸而徹夜不敢入眠,故又稱"熬年"。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的人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可祈求雙親長壽,故又稱「長壽夜」,所以凡父母健在者都必須守歲。而「不睡」,閩南話是「不睏」、諧音「困」,所以守歲也是靜待「不困窮」的新年來臨。等午夜十二時一到,大家紛紛放鞭炮,以迎接新的一年。



古俗:避債戲、跳火盆、送做堆


過去福州的貧富差距非常大,年前債主又總是催討的特別兇,因此一些慈善家便募款聘請劇班於除夕夜在萬壽尚書廟前搭棚演戲,並且通宵達旦直至初一早上,好讓窮人們在除夕夜有處可去。當晚如果有債主進廟逼債,一方面因為人潮擁擠難以找人,另方面在場的窮人會群起毆打討債者,一些人為了避開債主催討,紛紛躲到該處觀戲,到了第二天天亮已是初一,債主也怕不吉利而不便開口討錢,可免新年這幾天被人討錢的苦頭,因此被稱為「避債戲」。後來閩南、台灣地區很多鄉村裏仍然保持除夕夜於廟前演戲的傳統。不過債主也有辦法對付,即在大年初一穿上舊衣服,提著燈籠上門討債,佯稱自己是從年三十晚上追到現在尚未歸家,燈籠都還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討債”,這種燈便叫“討債燈”,除非積怨很深,債主一般不會使用。


農業時代閩南人在圍爐後會在門前擺一盆子內放稻草並加以燃燒,〈稻穗要齊向家內,也可燒甘蔗皮〉,由一家老幼〈僅限男丁〉,臉向正廳跳過並一邊念「跳火盆,飼豬較大船,過火氣,百般都不畏」「跳得過,富不退」「跳火城,輸輸爭到贏,跳火群,亂糝都準〈隨便做都對〉」「新年較好舊年」等古句。火熄後將灰燼放在衣裙上,拿到廚房灶裡去,再念喜句「公〈土地公〉擔金,婆〈土地公婆〉擔銀,擔得無塊下〈沒有地方放〉,下得阮灶腳下〈放在我家的廚房〉」。


古時還有收養他姓女子做「童養媳」的風俗,女孩子從小就被認養在家可多一人當幫手,長大後選擇除夕讓童養媳與兒子圓房、結成夫妻,俗稱「送做堆」。選擇除夕的原因,一是說送神後、諸神上天不在凡間,趁此空檔完婚,可免除擇日及繁文褥節的麻煩,而且除夕就是良辰吉日;一說除夕家家戶戶忙著過年,沒有人會去喝喜酒,不必為請容傷腦筋,是窮人家完婚的好日子。故有「無時無老二九老」之諺語。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春節在鞭炮聲中展開,正月初一一到,家人先行祭祖,街上也處處可見拜年的人群,舞龍舞獅等民俗活動更增添新春的熱鬧氣息,到底那麼多民俗活動是怎麼來的呢?



放爆竹


古代將竹子丟入火中發出劈啪響聲來驅逐年獸,稱之為爆竹。後來由於爆竹的響聲為年節帶來熱鬧的氣息,驅邪的目的反而漸漸不明顯,對經商的人家來說大放爆竹更是爲了新的一年能大發大利,舊時還習俗認為想發大財者爆竹聲要響到最後才算誠心。自從宋人發明火藥後,製作爆竹的技術越來越進步,有人將爆竹綑在一起成串出售,便是「鞭炮」的前身。此後鞭炮的花樣不斷的翻新,各式各樣的花炮及煙火,將年節的夜空點綴得更燦爛。


 


開正(開春)、祭祖


初一叫做「開正」,意為新的一年將會有一個堂堂正正的開始,古俗依據天干地支訂出時刻,時辰一到就嗚放爆竹,廳堂燈火通明。祭祖是重視孝道的中國人在春節的頭一件大事,在神前及祖先靈位前供奉如:柑橘、年糕、牲禮、茶酒、四果、香燭、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全家再一起燒金紙祭拜。拜後由晚輩向長輩行拜年禮,互祝「新年恭喜」。



 
行(走)春、拜年(正)、請春酒


早上起床梳洗、吃除夕剩飯後、穿新衣、戴新帽、著新鞋,擇定吉時及吉利方向(依干支和自己生辰而定)起步出門,向長輩或親友拜年,謂之「出行」或「行春」,是新春期間不可或缺的活動,過去廣東人還流行在春節互贈橘子,以以求吉利。


新春期間大家見面需彼此拱手互道「恭喜」,家中有賀客臨門拜正,主人要端出用朱紅木盒盛著的各種甜食及甜茶招待賓客,甜食通常為花生、冬瓜糖、瓜子、紅棗等,客人吃甜食時也要說些吉祥話,如「吃甜甜,賺大錢」、對已婚者說「吃甜甜,讓你生"後生"(兒子)」等,如客人帶小孩來拜年、也要賞紅包給小孩。


現代人平日生活緊張忙戶,這是很好表達對親友的問候、關懷,增進人際關係的機會,但由於家家戶戶都出門拜年,難免有碰到人不在家的時候,於是衍生出兩個有趣的習俗:出門拜年人們總是隨身帶著一疊紅紙片,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遇到主人不在家就留下一張,叫"留帖" ;官大勢大的、交游很廣的人,不可能一家家親自去拜年,便遣人帶著他的紅帖代他去拜,叫"飛帖",演變到今日就成了賀年卡。


從拜正到元宵期間,正好利用空閒時間宴請親友藉以聯絡感情、商家則借機招待顧客、彼此應酬,稱為「請春酒」或「春宴」,客人告辭時,會互相贈對方孩子紅包。有的擇定初九天公生祭祀後當喚或隔天舉行請春酒、正好可以大吃一頓。


 


民俗活動


中國人喜歡熱鬧,逢年過節更是喜氣洋洋。許多民俗遊藝,便依附在節日的喜慶和迎神賽會中,其中最常見的算是舞龍與舞獅、踩高蹺、噴春及跳財神,皆是具有傳統特色的賀喜活動。


龍是中國特有的產物,象徵權力、尊貴和祥瑞。「舞龍」自宋朝開始即已非常盛行,顏色或金黃、或青綠、或五彩、或火赤。可以在白天舞,也可在夜晚以火球開道飛馳。「舞獅」由於製作簡單、所需人手少,場地不受限制,逢年過節隨處可見。通常兩個人合作,一人舞獅頭,另一人舞獅尾;也有三個人一組,第三個人手持繡球在前面逗弄,或戴笑佛面具,手拿芭蕉扇,增加許多佳節氣氛。


 


「踩高蹺」是民間遊藝及地方曲藝的結合,表演的人依靠兩枝三十、五十公分的木槓,配合音樂、戲曲做表演。「噴春」是傳統社會中常見的賀喜方式。由三、四個人組成的小樂隊,挨家挨戶在門口或廳堂敲鑼打鼓、用嗩吶吹奏吉祥音樂,討賞紅包,為新年帶來熱鬧氣氛外。閩南話「春」諧音「餘」或「剩」,故噴春就是希望哦出年年用不完的錢財,並有乘餘可以存起來,然而這個具有傳統特色的賀喜隊伍,現在已很少在城市中出現。


另有一種叫「搖錢樹」的、由窮人在榕樹枝上拾一條紅綠穿上12枚的剩會、拿在手裡、每到一家門口,就唸出各種吉利的話、如「新正大發財、錢銀引己來,一文分(台語乞討之意)、年年春(剩);「錢樹搖高高」,生子生孫中狀元」等等,家挨戶乞賞紅包。另外也有人扮成「財神爺」,手持寫有「招財進寶」的字軸,挨家挨戶念些吉祥話,向主人討點賞錢。


 



春節禁忌


為求新的一年能夠大吉大利,春節時需遵守許多禁忌,如:
不炊新飯,要吃除夕的過年飯,表示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
不可吃稀飯,以免遠行時碰到大風雨喪生。
忌用刀類,因為刀意著破與凶。
不可舀肥、掃地、向外潑水,萬一非打掃不可,也要由外往內掃,並把垃圾留置家中不能往屋外倒,以免把家裡的財富、福氣都掃出門外。
忌打破砲盤器物,如不慎打破,,要趕緊說歲歲(碎碎)平安,以化解凶災,並用紅紙包好,等到初五「隔開」後、才把它投進河中,並念「打破瓷,錢銀一大堆」以逢函化吉。
禁止午睡,因為男人如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會崩潰;女人若午睡,財廚房就會倒塌。
不可向人討債、與人打罵、或口出惡言、穢言,父母也不可打罵兒女,很不吉利。
忌煎糕類,因油煎後會變赤色,意味「赤貧如洗」。
忌用白色物品,用赤糖不用白糖。
忌啼哭,否則不吉利。
出嫁的女兒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否則會使娘家變窮,所以大家都在初二回娘家。
忌說不吉利的話,有些地方還會在不小心說溜嘴時,拿塊紅布或草紙在嘴上抹抹,意思是把嘴當作屁股,即使說出不吉利的話也等於放屁。


 



春節習俗


春期期間還有很多習俗,例如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而且不能空手,必須要準備一些禮物。初四為諸神返回人間的日子,俗語說:「送神早,接神遲」所以送神一般在大清早,接神則在下午四點之後,家家戶戶都要供奉牲禮、水果、酒菜,並且焚香、點燭、燒金,以及燃放炮竹表示恭迎,同時要燒全副武裝的「神馬」、「甲馬」、「天兵」,以迎接諸神下凡。


大年初一的熱鬧氣氛到初五告一段落,俗稱「初五隔開」。到了這一天,供奉在廳堂神桌上的春飯、甜粿、柑桔、甜料等物品要收起來了。農人下田、工廠陸續開工,商店也正式「開張大吉」,,各行各業開始恢復正常生活。但是熱鬧滾滾的新年氣氛一直要延續至元宵節才會漸漸冷卻。以下這首盛行於閩南及台灣地區的歌謠可以把從初一到元宵節的習俗概括說盡:


初一早 (開門大吉取於早)


初二巧 (女婿回娘家是稀巧之事)


初三睏甲飽 (初三是赤狗日,不宜外出,因此在家早早上床休息睡到飽,連老鼠也選擇這天娶新娘。)


初四接神 (諸神返天後在正月初四又重回凡間)


初五隔開 (代表「新正」已結束,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生日,故商家都在此日「開市」。)


初六挹肥 (清除水肥,把幾天來的穢物清除出去)


初七七元 (古人稱此日為人誕生日,所以家家戶戶要點七根蠟燭、煮七寶湯、吃長壽麵線、供奉長生果祈求解除百病、還要吃芹菜、菠菜、芥菜、薺菜、蔥、大蒜、蒿菜等七種新鮮蔬菜。)


初八完全 (或做“團圓,就是把春節玩樂的心復原,回娘家過春節的媳婦也要返回婆家。)


初九天公生 (諸神之首玉皇大帝的壽誕,祭祀格外隆重,全家老少齋戒沐浴、擺設祭壇、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並燒金紙、放鞭炮,直至凌晨四點。)


初十有食食 (拜完天公生的牲禮非常豐富,有三牲五禮、五果六齋、綁紅繩的麵線、清茶和紅龜稞…等,因此又有得吃了。)


十一請子婿 (傳統民俗裡女婿備受岳家的寵愛,俗稱“嬌客”,因此會專門宴請女婿。)


十二查某子轉來拜 (由正月初二至十二均是女兒,女婿回娘家之日。)


十三食鹽糜配芥茶 (吃稀飯配素菜,食幽默諷刺之意。)


十四月光 (開始為上元月結燈棚。)


十五上元暝 (元宵節,廟宇展示花燈,小孩持小燈籠踩街,而新年活動也就在一片燈海中結束了。)



傳統的習俗雖傳承了數千年之久,其就現代社會而言,仍具有多重意義。首先是環境的清理及佈置,可加強居家衛生並且增添新的氣象;而祭祖及拜神,反映了中國人一向所講求的孝道及倫理,為感恩的一種表示;除夕夜圍爐,則達成全家團圓,共同度過重要時刻的願望;拜年、回娘家,更維繫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至於一些看似迷信的禁忌,其實可視作前人維繫和諧,調節生活的方式。因此將年節中適合於現代生活的部份善加保存,並發揚光大,應是我們致力的方向。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
初四頓頓飽,初五隔開,初六挹肥
初七七元,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
十一請子婿
十二查某子返來拜
十三食暗糜配芥菜
十四結燈棚
十五上元暝
十六拆燈棚


台灣民間流傳的一首「新年歌」
 
初一元旦,事先就要依據干支找出當年「開 正」的時刻。「開正」的時刻通常很早,有的人家甚至通宵守歲,一等時刻到來,就燃放鞭炮,在神佛前擺上各色「甜料」, 如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全家老幼一同祀神、祭祖,迎接新年的到來。平日信奉某一神祇者,也在春節到所祠之廟燒香禮拜, 稱為「行香」。新正出行,男女必定盛裝,並且要查閱曆書,找出與自己生辰干支相對應的吉利方向,以期新年事事順利。路遇親友時, 則拱手互道「恭喜」。有登門賀年的賓客時,主人要端出各種甜料、甜茶招待,稱為「食甜」。過去的甜料以紅棗、橘子、冰糖、花生、 冬瓜糖及瓜子等四種或六種組成。客人在「食甜」時,也要即興的說些吉祥話,如「吃紅棗,年年好」,「吃甜甜,大賺錢」、 「老康健,食百二」等等。


 


為了討取新春的吉利, 舊時在台灣也有若干的禁忌要遵守,例如:忌煎粿,為恐將年粿煎焦(台語的「焦」字音同赤貧之「赤」字)。忌打破碗盤,若不慎打破, 則以紅紙包上碎片,新年後丟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錢銀一大堆」。蒸年糕時禁用白糖(白色代表喪事),改用紅糖。又忌元旦食粥。 據說只要元旦吃粥,這一年中出門一定會遇到壞天氣。並忌午睡、男子午睡則田壟必垮,女子午睡則土灶必崩。但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 許多的禁忌已逐漸被人忽略了。


 


初二回娘家,俗傳已嫁的女兒若在正月初一歸寧,會使娘家變窮,所以要到初二才能回娘家,台灣稱為「作客」、 「返外家(娘家)」。作媳婦的一大早就要準備便當(飯盒),偕同女婿、子女回娘家。古時候的習俗,女子無故不得擅自歸寧, 所以初二回娘家時多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這一道手續在現代已簡化成了電話邀請。「返外家」也不得空手,多半要準備一些禮物, 稱為「伴手」或「等路」。娘家兄弟有子女的,也要贈送紅包。女兒帶回的外孫,則由外家贈送雞腿,或用紅絨繩繫古錢, 掛在外孫的頸上,稱為「結衫帶」這些古俗也早已被紅包所取代。


 


正月初三,俗稱「赤狗日」,俗信此日不宜外出、宴客。若犯此禁忌,則終生赤貧。 所以經過了初一、初二兩天的忙碌後,大家在初三都會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這一天則在家中賭博取樂。不過, 工商業社會的步調已不及以往的悠閒,許多的公司商號都在初四就開工了。所以民間儘管有「赤狗日」的禁忌, 許多人還是會把握這最後一天的假期外出踏青。舊時的習俗,正月出行經過橋樑,隧道時都要祭橋神,事先準備香及金紙, 到橋頭焚香燒金,祈求橋神保佑出行平安。也有人僅燒香,再將金紙繫上紅絨線,放在橋頭,俗稱「壓金」。今人祭橋神則只是搖下車窗, 將金紙丟在橋上,隨即呼嘯而去,早就失去了那一份恭謹之心。正月初三又是俗傳「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 各家各戶都要提早熄燈就寢,並在家中各處撒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初四接神, 去年臘月廿四日升天奏報的諸神都在初四那天回轉人間。因此要準備牲醴、香燭紙馬迎接諸神下降。俗話說「送神早,接神遲」, 所以接神一般都在午後舉行。由於要準備接神的供品,飯菜特別豐盛,所以才說「初四頓頓飽」。


 


初五隔開,表示新正暫告一段落。 各商家已正式開張,回復正常營業。


初六挹肥,表示舊時農民於此日開始下田, 準備春耕,挑肥耕種。


初七人日,在台灣並無慶祝人日的習俗。


 


初九天公生,則是新年以後最隆重的祭典。初八午夜交子時後,全家老幼就要齊聚廳堂, 由長者上香,向天公行三跪九叩之禮。祭祀完畢,還要燒一種特製的「天公金」,然後燃放鞭炮。由於拜天公的祭品極為豐盛, 所以到了初十還「有食食」。十一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俗稱「子婿日」。十二日女兒歸寧。連續幾天吃多了大魚大肉, 十三日就來點清淡的稀飯配芥菜。十四日開始結燈棚,新年的歡樂就在元宵燈火的高潮中劃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客家人在正月初一的早餐都要吃素。 據說年初一吃一天素等於全年吃素,但是年初一常有親友來訪,光以素食款待也不太方便,後來便簡化成了只吃早齋。初二婦女回娘家時, 照例要帶一些禮物回去孝敬父母。從前時興的「等路」(禮物)是雞腿、綠豆餅及檳榔,近來則改用餅乾、蛋捲、飲料等。初三「送窮鬼」 。以前人認為初三以前掃地、倒垃圾會把財富也都掃出去。所以,一直要到年初三,才將垃圾收拾起來,拿到郊外燒掉,稱為「送窮鬼」, 據說這樣就可以窮去富來。初五「出年架」,表示新年告一段落。初九天公生,當天不得曬衣物,也不能挑肥挑糞,以免褻瀆天公。 初十「水婆生」,當天不能洗衣服。


 


客家人也有一首新年謠,勾劃出了客家新年的風貌: 「年到初二,食乘把膩膩;年到初三四,人客來來去;年到初五六,有酒又無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缽;年到初十邊,依舊同仙般; 年到十五六,食了剩餘肉,耕的耕,讀的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