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為釋迦佛的右侍奉。
  在佛教中,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分別代表智與理。文殊菩薩是智慧之極者,而普賢菩薩則是理之極者,理即情理。對普賢菩薩而言,情理之極是願眾生俱可脫離六道輪迴,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普賢菩薩曾發大願為:「願我臨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成生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偏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乃至虛空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華嚴經》記序普賢菩薩行十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 ;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恒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
  佛教說他專管「理德」,表「大行」。普賢又譯成「遍吉」,他的職責是把佛門推崇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可謂功德無量。而普賢菩薩在佛教中是有崇高的地位。
  普賢的來歷,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
  《華嚴經》說他是諸佛之子。
  《悲華經》說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的第八子,與觀音、大勢至、文殊是親兄弟。
  《小乘經》則把普賢說成是女性定妙庄王的二女兒, 即觀世音的二姐。這是中國人的說法。
  依昭佛教說法,菩薩是沒有什么性別之分的。唐朝以前的普賢像多是男身女相,宋代以后是女身女相。
  普賢的坐騎很特殊,是一頭大牙大白象。這種大自然并不存在的動物,其實也是種象征。佛教稱大牙人白象是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征「顯行廣大功德圓滿」 。
  與觀音、文殊、地藏一樣,中國佛教徒為普賢,這位大菩薩也在中國選擇了說法道場──四川峨眉山。峨眉山峰巒疊嶂,氣勢磅礡,雄秀幽奇,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譽。本為道教勝地是道教二十六洞天的第七洞天,不久為和尚們看中,后來居上,并逐步發展為普賢道場,成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華嚴經》說有座光明山,普賢住在這里常常給:千弟子之說法。中國佛教理家便把「光明山」指為峨眉山,因此山畫有佛光,夜有「聖燈」,一片「光明」。《雜花經》更明確宣稱普賢曾顯像于峨眉山中,化度眾生,「密引世入」 。
  峨眉山至今尚存廟有七、八十座,峨眉山最早的寺廟是普賢寺,供奉的第一尊菩薩就是普賢。山中各大寺廟都有普賢殿,因普賢是釋迦牟尼佛的隨侍菩薩,故普賢殿大多是寺廟的最后一殿。
  峨眉山的頂峰,即著名的「金頂」,這里是觀日出、云海和「佛光」的寶地。由于陽光照在云霧表面產生的衍射現象,云層上有時會出現絢麗多彩的光環,光環中心出現的人影,是人在陽光下的投影,每人眼中見到的光環,只能映出自己的身影,互不干擾,這就是所謂奇的「佛光」 。這種難得的自然景觀,自古以來不知陶醉了多少人。
  供奉普賢菩薩,宜只用鮮花水果或珍珠寶石。若同時誦讀「普賢菩薩行願品」,則功德無量,可能對家有不如意事,久疾不癒者,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福報。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生供如來,
最勝安樂於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著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喜得勝壽命,此人喜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諸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族性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
諸應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著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宣說,
果報惟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