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南下列車拖著沈緬步履進入山岳小站-勝興,終於得以輕快的步伐通過「開天」隧道來到交會列車的167號誌站,瞬間便來到號稱全台最高(33公尺)的鐵橋-龍騰鐵橋,這座鐵橋是在1935年台中大震後所改建的新橋。在它的東側那座紅色斑駁的磚造斷橋遺蹟,就是舊山線第一名景-龍騰斷橋。
  這座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的龍騰斷橋建於九十年前時,原來的橋樑構成是由磚拱、鋼鈑梁和鋼桁梁分段構成。橫跨在景山溪支流龍騰溪深谷上,氣勢萬千。可惜在民國24年(1935)四月二十一日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嚴重損毀不堪修復。
  現今,我們還可看到北端的六個及南端的四個橋墩遺蹟,不論是從斷橋半殘拱口望新橋或是依傍著斷橋的滿山油桐花,都是鐵道攝影的最佳景點。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廿一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
  文建會已委由內政部營建署規劃在此地設置「九二一震災紀念物」,三義鄉公所也積極爭取古蹟保存。目前與勝興車站並列為舊山線二大熱門旅遊景點。



對面可看到停車場與販賣部



大地震後另建的龍騰鐵橋



現在鐵橋也封閉,已無火車由此通過



龍騰斷橋位於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又稱為魚籐坪斷橋或糯米橋,處於山線鐵路泰安火車站到勝興火車站之間,橋長約200尺跨越魚藤坪溪,和苗栗縣三義鄉勝興車站一樣建立於日據時代,以糯米砌磚、呈現每層磚頭寬度不一的特色,並有標示記號,橋面距地面有50公尺,是山線鐵路中最高的橋樑;龍騰斷橋因為在西元1935年歷經關刀山大地震,因此只剩下橋墩供遊客欣賞,雖然無法看到龍騰斷橋昔日的完整風貌,但遺留下來的橋墩也具有別種風情,成為龍騰斷橋的最大特色所在。



斷橋旁的馬路



西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開啟了台灣日據時代,日人政府致力於台灣的開發,不僅開發西部縱貫鐵路,更順利開發地勢最險峻的泰安到勝興約8公里的路段,建了6座隘道、3座橋樑,龍騰斷橋就是其中一座;龍騰斷橋建於西元1905年,隔年立即完工,橋墩並無利用鋼筋或水泥,僅使用紅磚塊和花崗石來達到平衡和吸震的效果,但在1935年7.3級的關刀大地震摧毀下,毀損相當嚴重且無法修復,便在龍騰斷橋西方60公尺處建立一座全新的鐵橋;1999年921大地震的摧殘下,第6支橋墩又斷了其中一節。




橫跨魚藤坪溪新搭建的鐵橋



由此橋可達斷橋另一端



新鐵橋的橋墩非常修長



這段橋墩已長滿藤蔓



斷橋也爬滿藤蔓



另一個角度



由另一端眺望整個斷橋



殘破不全的糯米橋



斷橋前端遺留下來的鐵道直通販賣部



整個販賣部空空蕩蕩的



販賣部有賣一些飲品



對面的停車場要收清潔費50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