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戰爭,又稱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稱第一次國共內戰為「土地革命戰爭」即「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稱第二次國共內戰為「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即「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國民黨稱「勦匪戰爭」、「抗共衛國勘亂戰爭」),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在中國境內發生在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次內戰為紅軍,第二次為解放軍)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隊以及1947年行憲後的中華民國政府、行憲後的中華民國國軍之間的一場長期戰爭,也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中規模最大一場內戰。第一次戰爭中,國民革命軍取得根本性勝利,迫使中國共產黨政權大範圍遷移,但是由於西安事變、日軍侵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事件,雙方的交戰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第二次國共內戰又再度爆發。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推翻了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並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則遷往台灣,至此形成台灣海峽兩岸直至今日的長期分治及對立。


目錄
1 整體歷史
1.1 第一次國共合作:從聯俄容共到寧漢分裂
1.2 北伐結束:五次圍攻共產黨到西安事變
1.3 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
2 國共談判
2.1 國共戰爭的最後對決
2.2 「解放台灣」與「反攻大陸」
2.3 對於兩黨思想之於內戰的概要評述
3 階段歷史:第一次國共戰爭
4 階段歷史:第二次國共戰爭
4.1 事件列表:序幕(1945年9月—1946年6月)
4.2 事件列表:第一階段(1946年6月—1947年3月)
4.3 事件列表:第二階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4.4 事件列表:第三階段(1948年9月—1949年12月)
4.5 事件列表:第四階段(1949年12月—1955年2月)
4.6 事件列表:1955年後 
 



1 整體歷史


1.1 第一次國共合作:從聯俄容共到寧漢分裂
自從興中會展開聯合各地革命勢力,成立同盟會共同進行反清革命之後,便面臨著不斷的改組與整合問題,同盟會在經歷國民黨、中華革命黨時期後,於1919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孫文在其著作中主張國民黨應為一個列寧式政黨,此舉引起甫創立的蘇聯注意。蘇聯認為國民黨走的左派路線與蘇聯的主張類似,當時又同為國際孤立的狀態,因此蘇聯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一直維持相當的外交與軍事援助關係,甚至往後1925年以及1926年中國國民黨曾經兩度申請加入第三國際被拒絕,但第三國際仍承認中國國民黨為「準共產黨」。但是共產國際在馬日事變後懷疑國民黨(以及後來的中國國民黨)的革命立場和革命堅決性,對於當時的國際共黨組織的主張並不認同,路線也有所分歧,因此又積極地推動中國共產黨的發展。


1923年1月,基於中國北伐與突破孤立外交的需要,原本就主張外交上與蘇聯接近的國民黨總理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會面後,兩人發表《孫文越飛宣言》,聯俄容共全面展開,成為當時國民黨的主要路線。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容共」(共產國際)政策。透過蘇聯的援助,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蔣中正擔任校長,這是「國民革命軍」的正式建軍,也是首支國民黨嫡系的部隊,但國共兩派政治力量在學生之間的較量,可說是決定了日後整個中國的命運。


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之後,1925年7月1日廣東國民政府成立,汪精衛以全票被選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繼續執行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鮑羅廷被任為政治顧問,後又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最高顧問。1925年11月23日國民黨右派戴季陶、林森等召開「西山會議」,反對汪精衛左傾,被稱之為「西山派」,是當時國民黨內的非主流派。1926年3月20日發生中山艦事件。4月1日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汪重申聯俄容共三大政策。5月11日,中山艦事件之後,由於和蔣中正的政見分歧,汪精衛離開廣州前往法國馬賽。1926年12月,中國國民黨左右派正式分裂,國民政府各擁山頭,鮑羅廷隨國民政府遷往武漢。1927年2月汪精衛自法回國,途經蘇聯受到史達林的接見。回國後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的排共建議,堅持容共。4月5日和共產黨領袖陳獨秀發表《國共兩黨領袖汪兆銘、陳獨秀聯合宣言》。4月12日蔣中正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汪精衛發表講話,痛斥蔣中正的武力清黨行為,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蔣中正在南京成立一個新的國民政府,是為寧漢分裂。


5月中,經過李宗仁及朱培德居中斡旋,武漢及南京避免開戰,決定暫時分頭繼續北伐。月底,共產國際決議改變中國共產黨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徹底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然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與此同時,共產黨在湖南進行的流血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內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其事變的共黨及傾共民眾死亡人數在數百到一千餘人。7月13日中共公開發表宣言因武漢廣東之複雜關係共黨黨員應退出國民黨。7月15日,汪精衛召開緊急會議,通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的共產黨員聲明脫離共產黨,否則停止職務。至此容共政策可說是完全結束。



1.2 北伐結束:五次圍攻共產黨到西安事變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宣佈建軍,發動南昌起事。周恩來、劉伯承、葉挺、賀龍(其時幷非中共黨員)等指揮的中國工農紅軍向駐守南昌的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發動進攻。8月4日,中共部隊敗退,放棄南昌,南下廣東,這是中共首次建立正式武裝部隊、也是國共雙方首次武力衝突。8月7日中國共產黨召開八七會議,確定武力奪取政權的方針,第一次國共內戰條件已經全面成熟。8月8日汪精衛的武漢政府開始大肆逮捕處死共產黨人,實行武力分共。8月14日蔣中正下野,武漢政府與南京政府開始整合,史稱「寧漢合流」。


9月,桂系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政府,汪精衛下野。同月毛澤東在湖南、江西發動秋收起事。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蒙古回蘇聯。11月,蔣中正回到上海,邀汪精衛北上。12月11日,共產黨在葉挺、葉劍英的領導下發動廣州起事。12月12日,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但隨即廣東軍將領張發奎調各地軍隊反攻,12月13日,共產黨軍隊被迫撤離廣州。12月16日汪精衛辭職赴法國。


自1927年建軍之後,到1937年抗日爆發其間,中國共產黨於勢力範圍內展開流血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並有多次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公開武力衝突,這段時間的軍事戰鬥,中華民國政府稱為剿匪、中國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十年內戰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1年11月7日,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佔領地區稱之為「蘇區」。國民政府正式宣佈展開大規模對於中共的武力清剿,1934年中共撤離江西,開始轉往陝甘蘇區,1935年遵義會議,毛澤東開始掌權。1936年,在十年內戰、五次大規模剿匪中節節敗退、放棄江西根據地逃往延安的中共部隊(中共稱之為「長征」),在周恩來的計畫之下,利用九一八事變後的國內愛國輿情與抗日氣氛,策動了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中正被迫停止攻擊共產黨。大規模內戰暫告結束。



1.3 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兩國終於進入全面抗戰的狀態。抗戰期間,國共兩黨在名義上保持著共同對日的勢態。期間中國軍隊與日本發生22次大型會戰和上萬次中小戰鬥。


1937年9月,第二次國共合作展開,延安共黨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下的一個直轄政府,陝北地區的紅軍(約4萬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依抗戰序列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前線;與此同時,另有約8,000名在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原地堅持游擊戰爭的紅色游擊隊集中組成了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簡稱新四軍)對日作戰。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共雙方之間曾經爆發過多次流血衝突,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皖南事變」。


抗日戰爭結束在即,國共雙方對於中國境內日軍佔領區的武裝接收展開了爭奪,而東北方面根據雅爾達會議協定由蘇聯負責接收。根據蘇聯方面的資料,蘇聯於1945年8月對日宣戰,是為「八月風暴」行動,出兵日本在東北亞的佔領區,滅亡滿洲國、進入西伯利亞、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北朝鮮。 蘇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宣稱向東北民主聯軍提供了步槍70萬隻,機槍12000-14000挺,各種炮4000門,坦克約600輛,飛機800余架[1]。


而中共方面的記錄則是:至1946年5月,東北野戰軍先後建立10個炮兵團及一個高射炮大隊,共有火炮百余門。到1947年冬季攻勢結束後,東北野戰軍共裝備戰防炮,步兵炮,迫擊炮1600余門,大口徑山,野,榴炮和加農炮660門,高射炮116門。[2]當時東北野戰軍總共只有兩千多門,而且一部分是繳獲自國民黨軍隊。


坦克方面,據中共描述,1947年10月東北野戰軍只有坦克32輛,到1949年1月有坦克124輛(其中繳獲接受之國民黨軍隊60輛),裝甲車37輛;到1949年11月全國解放軍共有坦克375輛(內含美式水陸坦克68輛),裝甲車272輛,其中很大部分是繳獲自國民黨的美式坦克。[3]至於800架飛機,更無中共方面的記錄作為佐證。由此可見蘇聯的數據是難以另人相信的,當然也可能是蘇聯把一些曾經是坦克飛機的廢鐵運到了東北,造成了統計上的錯誤。在解放戰爭中蘇聯向解放軍轉交的絕大部分是繳獲自日本的輕武器,其數量也遠遠小於美國對國民黨軍隊的援助。[原創研究?]



2. 國共談判
主條目:重慶談判、國共談判和制憲國民大會
1945年8月,蔣中正在日本投降前後三次發電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即重慶談判。為避免內戰再起,國共雙方代表曾先後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和《停戰協定》。


1946年1月,雙方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政協決議案,一致同意在和平建國綱領下共同實現民主憲政[4]。然而在這個時候雙方因政協憲草問題和東北接收問題發生激烈政治摩擦[5]。2月份出現了反蘇運動[6],3月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的憲草修改提議案引起中共激烈反應,4月蔣中正就東北接收問題的講話更引起中共報紙攻擊。同時,雙方在東北的軍事衝突逐漸擴大。1946年4月15日,中共在蘇軍撤走長春一個小時內突襲長春機場並佔領長春,隨後其緊隨撤退的蘇軍佔領哈爾濱,齊齊哈爾。隨後,國共兩軍在四平街,長春等地激戰,東北局勢急劇惡化。5月下旬,國軍在四平街擊潰中共軍相繼佔領四平街和長春,此時馬歇爾緊急要求國共雙方6月初停戰。停戰期間雙方因江蘇北部政權問題互不相讓,談判未達成成果,隨後雙方在6月下旬在關內中原地區發生激烈衝突。隨後的時間里,雙方邊談邊打。9月底,政府軍進攻張家口,10月初,在馬歇爾要求下,雙方再度停戰十天。然而談判仍然未果,10月中,政府軍佔領張家口。馬歇爾和第三方面在此期間反覆斡旋,但國共始終未能在改組政府名額問題,東北問題上達成一致。在斡旋無效的情況下,國府決定單方面宣布召開國民大會,引起中共堅決反對。


1946年11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國民主社會黨與中國青年黨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並在1948年行憲國民大會上選舉蔣中正為中華民國總統,中共及民盟強烈反對和抵制,國共關係全面破裂。1947年7月,中共軍隊開始戰略反攻,將戰爭引向廣大國民政府統治區。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名義發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其第五項號召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表示響應,並逐漸向解放區集中。為從經濟上支撐內戰,國民政府廢止法幣,發行「金圓券」,內戰造成空前的通貨膨脹,導致經濟、金融秩序瀕臨全面崩潰,新疆省政府發行的貨幣面額高達六十億。共產黨以要求民主為口號 ,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以宣傳爭取民心,以大量間諜(如劉斐、郭汝瑰、韓練成、熊向暉、張克俠、何基灃、廖運周等等)滲透奪取軍事情報,並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開始進行全面的戰爭。


 
1946年5月19日,國軍進入四平街,注意其配備漢陽造中正式步槍
2.1 國共戰爭的最後對決
 
1948年10月錦州戰役時中共軍隊宣誓,注意其配備的蘇聯PPsh41波波沙衝鋒槍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戰略決戰。歷經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徐蚌會戰等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實力快速縮減,節節敗退。到了1949年元旦,內外交困的蔣中正宣佈下野,此後代總統李宗仁試圖求和。1949年4月初,國共雙方在北平和談,中共要求「國民黨政府逮捕」包括民國總統副總統和無黨派人士在內四十三名戰犯,遭到民國政府拒絕[7]。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渡江戰役,突破長江防線並向長江南進軍。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對中國大陸的統治宣告終結。1949年9月,帶有制憲會議性質的由中共和其他民主黨派及愛國人士參加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開幕,會議通過帶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並決定改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13日,解放軍兵臨廣州,李宗仁飛往重慶。10月24日解放軍發動古寧頭之戰,共軍在大嶝島之役後欲奪取金門,沒想到又強烈的東北季風吹亂了原先的計畫,國軍奮勇作戰,終於在二天之內,共軍登陸一萬五千人,被國軍俘虜六千人,其餘殲滅。渡海登陸部隊在三日之內全軍覆沒。11月16日,李宗仁胃病復發,出現十二指腸出血,遂于11月20日以治病為由轉往香港。12月5日,與夫人郭德潔,兩名兒子及隨從又從香港飛美國紐約就醫。國民政府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於12月7日遷往臺北,解放軍開始集結東南沿海預備進攻臺灣。



2.2 「解放台灣」與「反攻大陸」
國共雙方隔著臺灣海峽,均積極厲兵秣馬,甫建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喊出「解放台灣」的口號,站穩腳跟的中華民國則高舉「反攻大陸」、「光復神州」、「解救苦難同胞」的旗幟,調停失敗的美國則坐等內戰結束,海峽大戰一觸即發,惟1950年的韓戰爆發,原本預備解放臺灣的解放軍,在「抗美援朝」的大旗下,調往朝鮮半島作戰,中華民國政府則在麥克阿瑟的支持下積極備戰反攻,陸戰隊編制擴張到世界第二大規模,預備於東南沿海登陸、或配合聯合國軍渡過鴨綠江進入東北地區。但基於國際勢態與美國內部的政治問題,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解除麥克阿瑟的兵權、改變對中華民國的放棄態度,下令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宣佈「臺灣海峽中立化」,一方面阻止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的企圖,另一方面也保證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不再斷絕(參見當時中美兩國所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日後指為美國公開干涉中國內戰,中華民國政府得以在臺澎金馬穩定維持,此後兩岸的較勁除了軍備競賽以及數次軍事衝突外,也展開了激烈的外交、經濟上的攻防戰。(參見兩岸問題)



2.3 對於兩黨思想之於內戰的概要評述
 
從左往右依次為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蔣經國、蔣中正、王世傑、毛澤東。孫中山等人領導的辛亥革命並不徹底。以袁世凱為首的一大批清朝舊官僚投機革命,建立了北洋軍政府。雖然革命黨人想通過和平的方式對這個政府進行西方民主化改革的嘗試,但是並沒有成功。儘管如此,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依然堅持著民主建國理想:政府民選,軍隊國家化。而過於理想的革命黨人無法使用選票等和平手段來說服手握兵權的軍閥首腦。這一切讓革命黨人認識到,沒有軍事力量就不能達到目的。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國民政府,創建國民革命軍,于1924年發動北伐戰爭,討伐北洋軍閥政府。與共產黨和蘇聯的合作也是從那個時期開始的。同時孫中山從蘇聯引進的黨掌握軍隊的模式。這樣中國就出現了國民黨控制的軍隊。孫中山對於中國民主進程的本意是,「軍政→訓政→憲政」,軍隊國家化。可是孫中山沒有想到的是在國民黨掌握了軍隊之後,國民黨發生了分裂,國民黨和共產黨原本牢固的政治同盟發生了互相攻擊的情形。


國共的分裂,是革命路線的分裂,絕不是對革命的背叛。儘管國共雙方都指責對方叛變革命,因為從雙方的政治綱領上看,雙方的最終目標是存在衝突的。孫中山的中國國民黨要在中國建設三民主義,而中國共產黨要實現共產主義。雙方的分裂是必然的結果,但雙方在很大程度上都認同雙方很長時間內的政治理想和行動具有共同處。兩黨之所以能夠組成密切同盟,是因為兩者在當時擁有共同的敵人(北洋軍閥);另外,國共的合作方式也是雙方分裂的原因之一。共產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的方式與國民党進行合作。這種方式在各自黨內都存在分歧。共產黨在加入國民黨後積極發展共產黨員,引起了國民黨的不安。同時共產黨在長期的階段性目標是實現共產中國,從而形成自身掌握軍隊,以發動群眾和進行輿論宣傳等形式進行革命,並對國民黨以三民主義建立中國表示不認同,最終也客觀上使國民黨無顧慮給與了剿滅便利。蘇聯在列寧因病昏迷後,史達林對列寧早期廢除諸多不平等條約不談,持續對中國蒙古、西北和東北地區擴大控制和影響,「聯俄容共」的基礎動搖。1927年馬日事變和四·一二事件之後,蔣中正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大量共產黨人被拘捕或處決,中國共產黨人於1927年召開「八七」會議,為了對抗中華民國政府的鎮壓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創建紅軍,開闢農村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來武裝奪取政權。並建立了中華蘇維埃政權。



3 階段歷史:第一次國共戰爭
主條目:第一次國共戰爭
1927年至1937年間,第一階段國共戰爭,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十年內戰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國民政府稱之為剿匪。但共產黨認為進行流血革命的目的是通過將沒收的地主資產分發給農村的貧僱農,從而獲得農民的支持而產生的戰爭。


自1930年開始,國民革命軍先後動對共產黨位於江西、湖南的控制區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未能達成目標,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國民革命軍在德國顧問建議下步步為營,採取持久作戰和堡壘主義的方式擊敗中共紅軍,迫使其自江西瑞金撤退並轉移至陝西延安;共產黨稱之為北上抗日、兩萬五千里長征(國民黨稱之為"逃竄")。紅軍在這過程中損失慘重。之後,國民政府調整國策,國民革命軍主力于華東華北抗日區域備戰。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國民革命軍最終停止與紅軍作戰。



4 階段歷史:第二次國共戰爭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間,第二階段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稱之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華民國稱之為 戡亂。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政府于1949年在中國大陸戰敗後撤往台灣。


第二次國共戰爭起因
中國國民黨方面的觀點:
1945年8月6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第1顆原子彈,日本敗局已經註定。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進軍中國東北,日本天皇8月15日宣布無條件停戰。所以蘇軍未經大規模抵抗,迅速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日本北方四島和朝鮮半島北部。9月2日日本正式向盟軍投降。中共中央指揮河北、山東所屬小股部隊於8月下旬向關內進發,9月下旬才分別開始從晉冀魯豫等地或陸路,或水路,或武裝,或徒手,陸續動身趕往熱、察和東北。先後抵達10幾萬人。倚靠蘇聯勢力搶奪戰利品與搶佔東北地區地盤。他們參與訓練了中共的空軍,由日本飛行員做教練(參見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


蔣中正一方面以中國戰區統帥的名義命令日軍就地集中並固守待降,命令八路軍等中共所屬武裝力量就地待命不得受降,同時命令其他國軍日夜兼程向日軍佔領區後方進軍;另一方面又接連發出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


雖然中共中央政治局派主席毛澤東赴重慶談判,首先提出談判的程序、議案,雙方並于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隨後在1946年初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就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政治民主化、國民大會、黨派合作、軍隊國家化、解放區地方政府等12個問題闡明了國共雙方的見解。其中有的達成了協議,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見。但中共中央以擴張勢力與地盤為首要考量,從未遵守中國戰區統帥的命令,反命令所指揮的八路軍等中共武裝力量積極向準備受降的日軍進攻,搶佔地盤。在延安八路軍總部的命令下,中共所屬各武裝力量紛紛向附近據守的日軍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投降,並對拒不投降者展開攻擊。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之後,當時的國內形勢由解決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為主轉為解決以國共之間的國內矛盾為主。歷經戰亂尤其是8年抗戰的中國軍民普遍渴望和平,不希望戰爭;同時,國際社會也不願意看到中國再爆發新的內戰,因此國內矛盾在一定時期有和平解決的可能。但是,還應看到,中共極力宣稱中華民國政府當局不願放棄一黨專政的政權,不願放棄徹底消滅中共的願望[來源請求],因此拒絕交出黨軍。由於國民政府堅持在1946年當年召開國民大會[8],結束一黨專政,實行憲政;而中共則要求先行建立非民選的軍事實力為基礎的黨派聯合政府,然後才能召開國民大會[9]。因此國內矛盾還存在激化進而重新爆發內戰的危險。中共對此的戰略決策就是爭取和平解決國共矛盾,但同時又要做好戰爭準備。


由於抗戰期間日軍深入中國腹地,因此處於正面戰場上的國民革命軍的主力大部分位於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與此相反,處於敵後戰場的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等卻處於有利的戰略位置。為改善不利的戰略處境,蔣中正一方面以中國戰區統帥的名義命令日軍就地集中並固守待降,命令八路軍等中共所屬武裝力量就地待命不得受降,同時命令國民革命軍日夜兼程向日軍佔領區後方進軍;另一方面又接連發出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當前形勢後決定,派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同時不理睬蔣中正的命令,命令所指揮的武裝力量積極向日軍進攻,收復失地。


在延安八路軍總部的命令下,中共所屬各武裝力量紛紛向附近據守的日軍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投降,並對拒不投降者展開攻擊。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指揮河北、山東所屬部隊積極向關內進發,配合蘇軍佔領東北地區。


雖然中共極力宣稱中國國民黨當局沒有談判誠意,因此對毛澤東赴重慶事未作任何準備[10],但實際情況是,中共在八月二十四日電報稱只由「周恩來同志立即赴渝進謁」,而毛澤東「亦準備隨即赴渝」,即周恩來先去重慶,而毛澤東則籍故推遲[11]。即使按此電報只由周恩來赴重慶,國府也不可能毫無準備。隨後第二天八月二十五日毛澤東突然發電報給重慶改口宣布毛澤東將與周恩來,王若飛同機赴重慶。國民政府出於以往與中共談判經驗[12],提議談判的程序、議案均由中共方面首先提出,使談判籌備工作得以基本完成。在重慶期間,毛澤東就和平建國等問題直接同蔣中正進行多次商談。有關問題的具體談判主要在中共代表周恩來、王若飛和中國政府代表王世傑、張群、張治中、邵力子之間進行。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雙方于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就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政治民主化、國民大會、黨派合作、軍隊國家化、解放區地方政府等12個問題闡明了國共雙方的見解。其中有的達成了協議,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見。中國國民黨方面與中共達成了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避免內戰。但中共拒絕在解放區問題上讓步,繼續維持割據局面[13]。


中國國民革命軍在蔣中正的部署下,調集兵力沿平綏、同蒲、平漢、津浦等鐵路向原日軍佔領區推進。中共說法是,國民黨無視原日軍佔領區內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中共領導武裝力量的存在,無視中共領導下所建立地方政權的存在,因此遭到中共所屬武裝力量的堅決抵抗。其中規模較大的衝突有「上黨戰役」等。然而實際情況是,中共在戰爭剛一結束,就破壞抗戰期間從未破壞的華北縱向鐵路幹線,阻止國軍接收日軍投降[14]。更有控制東北的蘇聯紅軍配合中共阻止國軍運兵艦在東北登陸,迫其在秦皇島登陸,並隨後在山海關阻擊進入東北的國軍。


中共宣稱美國表面對中國內戰秉承中立態度,但在馬歇爾調停國共關係的同時,卻大量給國民政府給予軍事和財政支持,造成事實上協助國民政府打內戰。實際情況是,只是前任駐華大使赫爾利意識到中共企圖武裝奪權的陰謀而極力反對美國政府的中立態度,而在赫爾利辭職之後馬歇爾繼任,美國政府的態度則是必須由國民政府組織容納各黨聯合政府,美國才可繼續援助[15]。頗為諷刺的是,相比于赫爾利更偏袒中共的馬歇爾最後反被中共指責「支持國民党進攻解放區」[16]。


值得注意的是,1945年,國民黨已經撤銷了國軍中的黨務組織,並在1947年將國軍(此時並非國民革命軍簡稱)移交行憲後的行政院國防部指揮。此時的國軍直屬於中華民國,而非國民黨[17]。將1947年之後的國軍稱作「國民黨指揮下的國民革命軍」的說法是不妥的。


4.1事件列表:序幕(1945年9月—1946年6月)
主條目:國共談判
1945年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出兵東北。中共周保中率逃至蘇聯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配合蘇軍反攻東北。並於20日率東北抗日聯軍100餘人飛往長春,擔任蘇聯紅軍駐長春警備司令部副司令,鞏固中共東北根據地。
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8月17日,「滿洲國」皇帝溥儀在通化大栗子溝宣佈退位。
8月19日,溥儀在瀋陽機場被俘。
8月28日,毛澤東從延安飛抵重慶,開始重慶談判。
8月31日,中華民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成立,熊式輝任主任。
9月10日,在山西爆發上黨戰役。
9月18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在瀋陽成立,彭真、陳雲任正、副書記。
9月底,日本關東軍第二航空軍第101教育飛行團第四練成飛行隊隊長林彌一郎帶領下屬的300餘人向番號不明的共軍投降。
10月1日,中共黨員接管原「滿洲映畫株式會社」,成立東北電影公司。
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訂了《雙十協定》和《停戰協定》,同意避免內戰。中共吉林特別支部在吉林市創刊《人民日報》。
10月11日,毛澤東從重慶回到延安,第一件事就是部署軍事行動不讓蔣中正的軍隊進入東北。
10月12日,上黨戰役結束。
10月18日,中華民國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成立,司令長官杜聿明。同日,國民政府將原東北三省(偽滿時期划為十四省)劃為東北九省。是月末,日本731部隊放出的疫鼠,致使哈爾濱市內傳染病流行,造成大量人民死亡。
10月31日,中共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正式成立,林彪任總司令,彭真、羅榮桓任第一、第二政委。
11月1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建立中國共產黨吉林省工作委員會,隸屬東北局,駐地長春,後移駐永吉岔路河。張啟龍任工委書記。
11月10日,中共在長春市成立吉林軍區,轄長春衛戍司令部和永吉、延吉2個軍分區。
12月6日,中共中央東北局西滿分局在鄭家屯(今吉林省雙遼市)成立,李富春任書記。
12月27日,中共吉林省政府在永吉縣正式成立,周保中任省主席。
1946年


1月1日,中共東北人民自治軍航空總隊成立。
1月10日,國民政府代表張群、共產黨代表周恩來、美國代表馬歇爾三人就停戰問題,進行了多次磋商。於1946年1月10日正式簽訂停戰協定。隨後,在北平成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由三方面共同組成,國民政府代表是鄭介民,共產黨代表為葉劍英,美方代表為羅伯遜。國民黨派張治中為代表、共產黨是周恩來、美方為馬歇爾,組成最高軍事三人小組,研究軍隊整編統編問題。
1月12日~1月23日,中共吉遼省委和吉遼軍區成立,林楓任省委書記,周保中任軍區司令員。
1月14日,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林彪、彭真分任司令員、政委。
2月3日,通化反中共事件,被中共鎮壓。
2月25日,軍隊整編統編問題談判簽字儀式在重慶舉行。
3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在通化正式宣告成立,原日本關東軍第二航空軍林彌一郎等人成為飛行教官。
3月4日、3月5日,馬歇爾訪問延安。
3月18日,中共東北民主聯軍攻佔四平,國軍陣亡3,000餘人。
4月14日,中共東北民主聯軍2萬餘人進攻長春,18日攻下長春,國軍陣亡2萬人。
4月18日,中共四平保衛戰開始。
5月15日,中華民國新一軍在孫立人將軍指揮下,向四平進攻,瓦解了杜聿明五個月來與林彪對峙的僵局。東北民主聯軍崩潰,十數萬新擴大之武裝和地方工作人員散失,倒戈。五日內國軍攻入長春,隨後取回農安、德惠等戰略要地,進展順利。但在救援海城的問題上,孫立人與杜聿明發生了矛盾,孫立人沒有聽從作為長官的杜聿明的命令。孫立人親率新五十師渡過松花江攻取了陶賴昭堡,此時距哈爾濱僅六十公里,位在哈爾濱的中共黨政軍組織均已崩潰,並做好游擊戰且流亡蘇聯的準備,在孫立人即將攻進哈爾濱之時,受到馬歇爾停戰的影響被迫退兵。
5月31日,馬歇爾寫信給蔣中正,稱這事關係到他本人的榮譽:「在目前政府軍在東北繼續推進的情況下,我不得不重申」,「事情已經到了這樣一個關頭,即我本人的立場是否正直成了嚴重問題。因此,我再次向您要求,立即下令政府軍停止推進、打擊、或追趕中共」。措辭如此強硬嚴厲,蔣中正不得不屈服,答應停火十五天。
6月3日,毛澤東被迫同意放棄哈爾濱,讓部隊分散打遊擊。
6月5日,一得到停戰令的消息,毛至少兩次發電東北追改部署:「周電稱,蔣已允馬停戰十天談判,請東北局堅守哈爾濱……至要至要。」[來源請求]


4.2 事件列表:第一階段(1946年6月—1947年3月)
 
1946年5月19日,國軍攻克四平街。注意此圖國軍仍裝備漢陽造中正式步槍1946年6月26日,國、共兩黨的軍隊在中原地區(湖北、河南交界)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國民革命軍在劉峙、程潛的統率下,以20萬優勢兵力攻打在宣化店被包圍的6萬中原共軍,共產黨被迫開始全線撤退,史稱「中原突圍」,長達三年多的全國內戰就此開始。


國民黨軍隊仍稱國民革命軍,共產黨的軍隊則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這一時期被共產黨稱為戰略防禦時期。期間,國民黨依靠優勢兵力對共產黨統治區域(共產黨稱為解放區) 展開了全面進攻,但被共產黨挫敗。共產黨方面並沒有擺出主力決戰的樣子,採用邊打邊撤的方針將軍隊轉移到山區以保存實力,包括張家口在內的華北重鎮最多有105座城市被國民黨方面佔領。


同時潛入山區的共產黨軍隊再度使用了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的運動戰戰略,利用國民革命軍分散搜索的契機,集中2-6倍的兵力展開包圍進攻。這種方式成爲人民解放軍的首要作戰策略。經過8個月的作戰,國民黨方面戰鬥減員約71萬人,可用於一線作戰的兵力由1946年6月的117個旅,下降至85個旅。



4.3 事件列表:第二階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1948年配備蘇式裝備中共軍隊進攻錦州前宣誓,注意其配備的蘇制波波沙PPSh41式衝鋒槍國民政府的8個月的全面進攻並沒有收到預想中的效果,共產黨方面主力依然存在。這樣國民政府便做出新的戰略方案: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共產黨根據地。


面對20餘萬國民革命軍,共產黨方面將中共中央主動從延安撤退,胡宗南佔入空城,謊報大勝。同時解放軍開始在陝北高原進行遊擊戰,運動戰,分別取得了在青化砭、羊馬河、沙傢店等地的勝利,國民黨方面經過3個多月的「蘑菇戰」,即游動作戰,軍力、士氣下降嚴重,最終放棄了陝北高原的戰鬥。


同時,山東的共產黨佔領區遭到逾60萬國民革命軍的圍攻。由於國民革命軍採用了齊頭並進的戰術,將軍隊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導致解放軍的遊擊戰朮無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東解放軍主力決戰的方式粉碎圍攻的方式最終被採用。在孟良崮戰役中,號稱「王牌部隊」的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陣亡,國民革命軍全線撤退。由此,人民解放軍軍力上升至280萬人,裝備了重炮兵與工兵,基本具備了同國民革命軍決戰的實力。


另外,由於國民政府集中兵力進攻延安及山東解放區,導致後方兵力空虛,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大軍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陳毅、粟裕領導下的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兵團挺進豫西。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這就牽制了南線國民黨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區由國軍進攻共產黨統治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這是一個對戰爭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勝利,它帶動了中國各個戰場的戰略進攻,整個戰爭格局從此發生根本的轉變。



4.4 事件列表:第三階段(1948年9月—1949年12月)
三大戰役:遼瀋戰役(遼西會戰)、徐蚌會戰(徐蚌會戰)和平津戰役(平津會戰)國民黨方面的作戰失敗,不但喪失大片控制的土地,國軍損失了主力近150萬人,更有超過100萬的部隊與政府官員投降共產黨。1948年秋天,國民黨在中國東北發動的最後的反擊,但是都宣告失敗,至9月底,國民政府在東北僅剩錦州、瀋陽、長春等幾個城市。在共產黨解放軍優勢的武力包圍下,10月15日國府錦州失守,19日長春在數個月的包圍戰後失守,11月3日解放軍正式進入瀋陽,共產黨全面控制中國東北。11月中爆發的徐蚌會戰是國共內戰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役,此戰役成為國共最後的總決戰,國民黨最後敗陣,2月15日解放軍攻下徐州、1月15日攻下天津、1月19日攻下蚌埠,會戰結束。1949年1月21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宣佈下野,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職務,重新開啟國共和談。北平在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決定下,守軍放棄抵抗並宣佈投共,1月31日解放軍和平的進佔北平。


渡江戰役:1949年4月,國共舉行了北平和談(即所謂「劃江而治」),但共產黨的要求中國國民黨無法接受,談判宣告破裂。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舉渡江,國民政府江陰要塞司令投降共產黨,解放軍順利的渡過長江,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攻下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國民政府遷往廣州。4月24日解放軍攻下國民黨在華北內陸控制的最後一個城市太原,中國國民黨部分守軍與政府官員因拒絕降給共產黨,於是集體自殺,中國國民黨方面稱之為「太原五百完人」。5月解放軍陸續攻下華中諸多大城市,在5月10日進佔了杭州、5月15日進佔南昌、5月16日進佔武漢、5月27日進佔上海。6月3日美軍軍事顧問團撤離與國民革命軍撤守青島後,同日解放軍進佔青島。8月6日解放軍攻陷長沙、8月17日攻陷福州,解放軍戰線深入華南地區。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0月15日解放軍攻陷廣州,中華民國政府再遷重慶,10月17日攻陷廈門,並對廈門外海的金門進行作戰,10月25日金門戰役國軍大捷,擊退進攻的解放軍。11月3日,解放軍進攻舟山群島的登步島,中華民國國軍經過三天的戰鬥擊退進攻的解放軍,史稱登步島戰役。 11月中共產黨攻佔重慶,國府三遷成都。同年12月7日國府行政院電令遷守臺灣,臺北則成為臨時首都,12月8日至10日,包括五院院長、各部會首長、中華民國政府公務員及兩蔣紛紛離開成都飛抵臺北,國府宣告「大陸淪陷」。


至此,中國大陸幾乎全部為共產黨所控制。中國國民黨僅能掌控中國東南沿海島嶼(台灣、金門、馬祖、烏坵、東引、海南島、舟山群島、一江山島、大陳島、萬山群島)及西南(雲南、廣西、四川)部分山區,國共內戰大勢底定。



4.5 事件列表:第四階段(1949年12月—1955年2月)
隨著國共戰爭大勢底定,大規模的軍事會戰已經不可能再出現,戰爭的規模趨於中小型。


西南地區部分,由於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大陸西南方殘餘的軍事力量很難再有所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進入成都後,便繼續一路追擊這些已經無法大規模組織戰鬥的軍隊。西南的國民黨93師無法跟大規模的中國共產黨解放軍作戰,一路往邊界撤退,最後國民黨93師退到泰緬邊境的三不管地帶(泰緬金三角),在當地形成一股特殊的勢力。1954年,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提出抗議,國民政府開始逐步將這批國民黨93師及眷屬遷往台灣桃園縣中壢市、平鎮市及南投縣仁愛鄉安置,而在泰國北部的部隊,仍然有相當數量的人不願離開,表示要從這裡打回大陸去,最後因為協助泰國政府平定山區共產黨叛亂,獲得泰國國籍,在泰國得以合法永久居留與生活。


在東南沿海作戰方面,由於中國共產黨以陸軍起家,缺乏足夠的海空軍專業部隊與武器裝備,在訓練上如登陸戰等方面經驗亦不足,1949年在舟山群島與金門相繼被中國國民黨軍隊擊退後,一時之間不敢貿然作戰,而國民黨雖然在陸軍戰鬥方面損失慘重,但在海空軍整體仍優於共產黨,甚至還能派遣空軍對上海進行轟炸或突襲福建沿海島嶼。不過隨著國民黨部隊主力集中駐守臺灣,與臺灣距離較遠的沿海島嶼讓共產黨有了機會,1950年春天解放軍進兵海南島、萬山群島與舟山群島,經過雙方多日交戰,最後國民黨在以固守臺灣優先的策略下相繼撤離當地。解放軍一方面逐一攻下沿海島嶼,另一方面在福建集中兵力,為渡海攻臺做準備,然而之後韓戰的爆發,美軍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渡海攻臺難度倍增;加上不久中國共產黨決定要開始進行「抗美援朝」,軍事重心北移,因此在東南沿海的作戰暫緩。而韓戰期間,國民黨曾多次嘗試突擊東南沿海島嶼,如南日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但皆以撤退告終。韓戰結束後,解放軍在1954年對一江山島發動作戰並對金門砲擊,不久共產黨控制一江山島,視一江山島為屏障的大陳島也不保,最後國民黨決定主動撤離大陳島,1955年2月在美軍的協助下大陳島軍民全數撤離,共產黨取得大陳島,自此雙方的勢力範圍都再無變動。



4.6 事件列表:1955年後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對駐守金門的國民革命軍發動了榴彈炮突擊,在四十四天內,向金門射擊砲彈幾近五十萬發。金門防衛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中彈身亡。9月11日,金門守軍擊毀廈門火車站。9月22日,美國所支持的八吋大口徑巨炮由中華民國海軍運抵金門。海軍與空軍皆有交手。解放軍以炮彈封鎖金門的嘗試已經算是失敗。其後十年內,兩岸海空軍不斷有零星交手的紀錄,雙方各有戰損,但大體而言,仍是維持勢均力敵的態勢。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停止從1958年開始的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島嶼的炮擊,國共內戰的大規模軍事衝突正式宣布結束。


至今兩岸仍維持對峙形勢。1996年中華民國第一次民選總統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以東南海域為目標,實施彈道洲際飛彈試射,中華民國方面亦在不擾亂社會秩序,秉持外弛內張的狀況下,讓軍隊進入高度備戰狀態。[18]是次危機由美國第七艦隊以「經過」之名進入台灣海峽而告緩和,但解放軍軍機「不出海」的默契從此被打破,解放軍軍機活動範圍延伸至海峽中線,壓縮了中華民國空軍的預警時間。2007年中共十七大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主張,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並沒有正式回應,但在國民黨重新取得執政權後,中華民國的馬英九總統已對此有所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