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是日治時期台灣人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武裝抗日行動,此後武裝抗日運動熄滅,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社會運動的興起,其主要是受到當時國際思潮的影響。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總統威爾遜倡導「民族自決」的理念,影響所及,世界各地被列強欺凌國家或殖民地,紛紛興起民族復興或追求獨立的運動。此外,列寧領導的蘇聯革命成功(1917年),建立了第一個共產國家,並輸出革命,鼓舞世界各國處於貧窮、被壓迫的工農階級,聯合起來推翻政府,處於殖民地的台灣知識份子受此思想潮流的影響,紛紛組織各種社團,投入政治及社會運動註1

圖: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團 


 



◎「新民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當時日本受到世界民主思潮的影響,也開始走向政黨政治,國內充滿較自由的社會氣氛,史稱「大正民主時期」。日本知識份子對於台灣人處於殖民地所受到種種不公平的待遇,投予關注與支持。

當時留學日本的台灣學生,受到這股民主思潮的鼓舞,首先起而抗爭,成為1920年代的台灣社會運動的先驅。

為什麼是由旅日的台灣學生首先發難呢?這是因為「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在1927年成立以前,台灣的學生完成中學教育之後,無論日籍或台籍學生,都只能前往日本本土繼續深造。1920年代,東京的台灣留學生約2400人,吸收了當時「民族自決」、「社會主義」、「自由民權」等新思潮,於是成為倡導台灣政治改革的先峰。

1920年,旅日的台灣知識青年100多人,組織「新民會」,共推林獻堂為會長,出版《台灣青年》雜誌,以推動台灣的政治改革。改革的行動之一即是推行「六三法撤廢運動」,要求取消這項法案賦予台灣總督的立法特權,促使台灣適用日本內地的法律。




「新民會」同時主張,由於台灣具有特殊性,因此要求日本帝國議會同意台灣設置自己的議會,於是展開「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1年開始,持續14年,每年都提出請願運動。這是台灣民眾以社會運動在體制內爭取民主權益的開始。

1919年,日本首次改派文官背景的田健治郎來台就任第八任總督。田健總督提出「內地延長主義」,希望使日本本土的法律能適用於台灣,逐步取消殖民地體制。 1922年頒佈新的《台灣教育令》,台灣中等學校以上的學制完全比照日本本土的學制註2。然而,總督府對於「議會設置請願行動」仍抱持著敵意與反對的態度。

◎治警事件

1924年,「新民會」有人認為,每年一次的請願行動收效不大,須另組常設的機構以長期抗爭,於是蔣渭水等人組織「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這個組織違反了當時日本的《治安警察法》,立即遭到禁止。請願的代表不屈服,隨即在日本東京重新組織這個同盟會。1924年,總督府在台灣逮捕及起訴相關的運動人士,史稱「治警事件」,事後12人被判有期徒刑。






圖:台灣文化協會演講團(1925年於新竹《台灣民報》批發處) 


 



◎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報

當台灣留日學生推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際,台灣島內則在蔣渭水等人的倡導下,於1921年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簡稱「文協」),展開台灣文化啟蒙的運動。

「文協」透過各種文化活動,例如發行會刊、讀報社、演講、講習、文話劇等活動,以啟迪民智,改革社會文化,傳達反抗殖民統治、追求民族解放的目標,當時提出了「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是世界的台灣」等口號。

後來,「文協」因內部成員路對發展路線爭執而發生分裂。 1927年,右派出走,另外成立了「台灣民眾黨」註3

1923年,旅日台灣民族運動的人士在東京創辦《台灣民報》,做為一份為台灣人民發聲的言論機構, 1927年,《台灣民報》正式在台發行週刊,後來增資改組為《台灣新民報》。1932年,改為日刊,獲得總督府發行許可,成為為民喉舌的新聞媒體,與代表官方立場的《台灣日日新報》分庭抗禮。雖然不時受制於總督府新聞檢查的箝制,但仍擔負起批評時政及反意民意的功能。

◎政治團體的出現與競爭

1920年代,在自由民權與社會主義的思潮衝擊下,台灣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政治團體,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組織,依成立時間先後,分別有「台灣農民組合」、「台灣民眾黨」、「台灣工友總聯盟」、「台灣共產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

台灣農民組合(簡稱「農組」): 1926年在高雄鳳山成立,全島共有23個支部,擁有2萬4千名會員。經常巡迴農村演講,並積極組織農民,舉行各種抗爭以爭取農民權益,並希望結合農、工力量,完成無產階級政治鬥爭的目的註4

台灣民眾黨:1927年,「台灣文化協會」因路線主張而分裂,左派在理事改選中取得領導權(新文協),於是蔣渭水等「舊文協」幹部脫離協會,另組「台灣民眾黨」,以「確立民主政治,建設全理的經濟組織,改除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為訴求,成為台灣歷史最早出現的近代型態的政黨。在蔣渭水領導下,台灣民眾黨以民族及勞工運動為主,並繼續從事文化啟蒙工作。後來「台灣民眾黨」因路線逐漸左傾,積極發展工農運動,引發路線之爭,造成內部分裂註5

台灣工友總聯盟:「台灣民眾黨」與左傾的「新文協」都積極發展勞工運動,1928年,在「台灣民眾黨」幹部努力下,將島內各地的勞工團體聯合起來,共同成立「台灣工友總聯盟」,以謀求勞工及一般受雇者的權益,一年內,有40多個團體加盟,會員一萬多名,聲勢超越「新文協」,成為台灣當時重要的勞工運動組織。


圖:台共領導人謝雪紅(前排右二)、林木順(後排右一)赴莫斯科留學前留影(1925年.上海) 


 



台灣共產黨(簡稱「台共」):1928年,「台灣共產黨」成立於中國大陸的上海,隸屬於「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主要訴求為「台灣民族獨立」與「建設台灣共和國」。

1929年,「台共」領導人之一謝雪紅返回台灣,秘密發展組織,陸續將「新文協」及「農組」納入「台共」的外圍組織,擴大了「台共」的影響力。1931年,「台共」內部因路線之爭,導致分裂,不久其組織被總督府破獲而瓦解註6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1930年,「台灣民眾黨」內部一些較持穩健路線的成員(右派),不滿蔣渭水帶領的「台灣民眾黨」逐漸左傾,於是脫離「台灣民眾黨」,另外成立「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員以地主及資產階級為主,訴求實施地方自治,要求議員全數改為民選。由於主張體制內的改革,並宣稱目標達成後便解散組織,因此在所有政治團體中,最能得到總督府的容忍。

上述的政治團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內部不斷出現路線之爭,而受到當時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各政治團體逐漸走向激進路線。台灣總督府對於左派政治團體採取嚴厲地的取締行動,「台灣民眾黨」、「農組」、「新文協」等左傾的政治團體陸續被宣佈為非法組織而遭到查禁,幹部被逮捕入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也在1937年因中日戰爭爆發,政治氣氛日趨緊張,而自動宣佈解散註7





圖:1920年台灣行政區域圖 


 



◎台灣地方自治的選舉

1920年,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上任後,實施行政區域的調整,將全島劃分為「五州(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三廳(花蓮港、台東、澎湖)」,在州、廳之下,設有郡、市、支廳、街庄、區等地方行政單位。各級地方首長由官方派任命。

當時各地方政府都設有「協議會」議員,但只扮演提供諮詢的角色,議員全數由官派委任。1920年代台灣各種社會運動的抗爭刺激下,總督府於是考慮將釋出部份的自治權力。

1934年,總督府以天皇名義,敕選辜顯榮為日本貴族院議員。翌年(1935年)修改地台灣地方制度法規,推行地方自治,同意將「市會」議員、街庄「協議會」協議員的半數由民選產生,且市會議員將具有市政決策的權力。不過由於議會代表的半數仍然由州知事(州長)指派,因此只是形式上的地方自治而已。

1935年,台灣舉行首次經由選舉產生的民選議員,不過並非所有公民都能投票,選民資格排除了婦女與貧民,只限年滿25歲的男性,且年繳稅額在五圓以上(相當於一般工人5天的工資),在選區居住滿6個月以上,才有選舉權。

這次的選舉,因當時主要的政治團體,如「台灣民眾黨」、「農組」、「台灣文化協會」等,都早已遭到查禁解散,只剩「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推薦了幾位社會菁英出來競選。

當時的投票方式,是由選民直接在空白的選票上寫出被選舉人的名字,因此不識字的名眾必須先練習書寫候選人的名字,以免書寫錯誤,成為廢票。台灣史上第一次的地方議員選舉,投票率高達95.9%,當選席次上,日本人與台灣人的比例,在「市會」的部份為51:49;街庄「協議會」則是8:92。

日治時代,台灣總共辦過2次選舉,1943年預定舉辦的選舉則因戰爭日趨緊張激烈而停辦。據老一輩的台灣人回憶,當時的選舉,在助選員額及競選費用都有相當的規範,也沒有賄選買票、辦流水席、黑道暴力介入的現象註8









  
台北州廳(今監察院) 新竹州廳(今新竹市政府)














  
台中州廳(今台中市政府) 台南州廳(今國家台灣文學館)











 
高雄州廳(今高雄地方法院)





註1:當時台灣的社會運動,同時具有「民族」與「階級」運動的雙重性質,包括日本在台灣實施殖民統治產生的「民族矛盾」,以及日本財團、本地資本家剝削台灣工農階級產生的「階級矛盾」。在民族問題方面,統治者(總督府)是各社運團體抗爭的目標,而在階級問題方面,地主及資產階級知識份子與工農階層的目標不同,前者只想爭民主,尋求體制內的改革,而工農群眾則企圖推翻總督府,追求台灣獨立及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各個團體之間,既相互合作,也彼此鬥爭。

註2:日本治台之初,教育政策是台日採隔離教育,理由是認為台灣人接受日本統治不久,學習國語(日語)有困難,因此不得不採分隔的教育系統,台灣人就讀「公學校」,日本人就讀「小學校」,教材內容不同,公學校的教科書較為簡易。這種差別待遇,除了初級教育外,也應用於中等教育。至於高等教育,台灣人就讀的機會更少。1922年新修訂《台灣教育令》則規定只有初級教育(小學)仍維持台日隔離教學,初中(含)以上,則廢除區別主義,採日台共學制度。初級教育則一直到1941年修定《台灣教育令》,才取消「公學校」、「小學校」的區別,一律改稱「國民學校」。


圖:台灣文化協會第一回理事會 


 



註3:「台灣文化會協會」成立時,推舉林獻堂為總理,楊吉臣為協理,蔣渭水為專務理事,並設理事41人,評議員44人,會員最多時達1300餘人。1927年1月,「文協」對發展路線出線分歧意見,最後由社會主義派連溫卿、王敏川等取得主導權,於是林獻堂、蔣渭水、蔡培火等人退出已左傾化的「台灣文化協會」(新文協),於7月10日另組「台灣民眾黨」。

註4:「台灣農民組合」(農組)是日治時期組織最完整的農民運動團體,由簡吉擔任組合長。簡吉後來加入「台灣共產黨」,後期的「農組」成為「台共」的外圍組織,後來遭總督府查禁,簡吉被捕,判刑10年。台灣光復後,簡吉因涉及參與中共組織,死於1950年的白色恐怖期間。大眾電腦董事長簡明仁(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女婿),為簡吉之子。

註5:「台灣民眾黨」自第二屆黨員大會後,領導權被蔣渭水派掌握,路線愈朝向支持工農群眾運動,引起林獻堂、蔡培火等地主階層知識份子不滿,於是脫離民眾黨,於1930年另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註6:1931年,「台共」內部主張激進路線(親中共派)的翁澤生、蘇新、王萬得等取得領導權,謝雪紅(親日共派)等人被逐出權力核心。改變路線後的「台共」,尚未展開行動,隨即遭到總督府破獲,主要幹部都被逮捕入獄,組織完全瓦解。台灣光復後,出獄的謝雪紅重建「台共」組織,並於「二二八事件」期間,領導「二七部隊」,對抗國府軍隊,失敗後潛逃至大陸,後來成為中共倚重的對台幹部。文革期間,謝雪紅因親日共及曾主張台灣高度自治的背景,遭到整肅,下放勞改,直到晚年才獲得平反。

註7:除了課本簡略介紹的這些政治團體外,1920年代尚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社團組織,各有不同的目標,或追求台灣獨立,或追求自由民權,或投入勞工運動,或參與農民運動,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主主義、自由主義,各種思想風起雲湧,幾乎當前台灣各種政治主張及論述,都可以在1920年代的台灣社會運動史,找到思想的淵源。然而,1920年代蓬勃的社會思潮只是曇花一現,短暫的光輝而已。1930年代起,便遭受日本軍國主義(戰時體制)的鎮壓而歸於沈寂。戰後,台灣又歷經數十年戒嚴體制的思想嚴控而更趨消沈。1920年代,台灣曾經蓬勃發展的社會運動,已然被大多數人所遺忘,然而它卻像是一座思想寶庫,任何關心台灣前途或歷史的人士,都可以從中挖掘出珍貴的歷史遺產。

註8:當時的選風如此良好,主要的原因是街庄「協議會」的協議員(相當於今日的地方鄉鎮市民意代表),只是虛銜,並無實權;既然無法掌控地方利益,自然不會有人願意花大錢賄選以求當選。課文所述這一段台灣地方自治的選舉,本質上屬於「鳥籠民主」,議員半數是官派,只有半數經由選舉產生,且街庄層級的協議員,只是諮詢的功能,並無實質的意義。教科書卻頗費篇幅地描述這次選舉的細節(如投票資格、投票率、當選席次比例及選風情形),以及地方選舉制度的內容,例如:(以下為教科書原文)


「市會議員、街庄協議員半數由民選產生,半數則由州知事派任;而州會議員半數由市會議員與街庄協議員透過間接選舉產生,半數則由總督任命。至於州會、市會、街庄協議會的議長仍由官派的州知市、市尹、街庄長兼任,他們同時也是州、市或街庄的行政首長。」

光是這一段課文,我就花了不少時間向女兒解釋,她還是聽得「霧煞煞」。建議可以適度刪減一些內容,畢竟這只是當時的選制規則而已,應無太多歷史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