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文學的誕生
日治時代初期,台灣的文學仍以傳統的漢文詩社為主,隨後由於教育日益普及,識字人口比例提高,提供了新文學創作的環境。作家初期以中文寫作,中期則中文、日文兼有,後期的作家則以日文寫作為主。日治時代的台灣文學家經歷殖民統治,因此擅於反映弱勢族群的心聲,以及殖民地人民的悲哀。其中著名的兩位代表作家,一是具有醫師背景的賴和,一是出身教師的吳濁流。


圖:「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 


 



賴和(1894-1943):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生,透過冷靜、客觀、寫實的文筆,反映當時台灣的社會問題,他認為台灣人民的痛苦既來自於日本的殖民統治,也源自於民眾的愚昧,被奴役的封建思想所束縛,因此透過文學,深刻描寫現實問題,破除陳舊的社會觀念,作品充滿反殖民統治的民族情感與人道精神。

1925年,賴和發表了台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無題》;1934年,被推舉擔任當時台灣最大的文學社團「台灣文藝聯盟」的委員長註1,在台灣文學史上,賴和影響了許多後起的作家,而被尊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吳濁流(1900-1976):出身於師範學校的吳濁流,寫過不少長短篇小說,作品主調反映出台灣人在殖民統治下,永遠無法擺脫被欺凌的宿命。他著名的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將台灣比喻為國際孤兒,,反映出台灣人在殖民統治下的悲哀與無奈。吳濁流主要以日文寫作,戰後才陸續有一些中譯本出現。成長於日治時期的台灣作家,由於接受日本教育,因此後來多以流利的日文從事寫作註2












◎文化劇的誕生與發展

日治時期,總督府對於台灣傳統的戲劇活動,並沒有採取嚴格的規範或限制,因此許多中國的傳統的地方戲劇,例如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九甲戲、四平戲都流行於台灣。直到日治晚期,總督府推展「皇民化運動」,才開始打壓本土戲劇。

1920年代,由於受到近代西方文藝的影響,當時亦逐漸流行西方戲劇,這種有別於傳統的戲劇型態,被泛稱為「新戲」。其中以台北的「星光劇團」為代表。這種新型態的戲劇,主題內容較深刻,且較具藝術性,加上票價不便宜,一般民眾較不容易接受,因此流行於文化及知識界。一般民眾則還是以欣賞傳統的戲曲為主。

當時「台灣文化協會」(文協)為從事文化啟蒙工作,除舉辦各種演講之外,也採用話戲的方式以介紹新思想觀念給社會大眾。1923年「文協」就增列了「為改弊習,涵養高尚趣味起見,特開活動寫真會、音樂會及文化演劇會」的條文。「文協」推行的「文化劇」,屬於所謂的「宣傳劇」,作品內容較缺乏藝術性,而是以宣揚社會改革及政治目的為主,因此常受到總督府的關注與監控。

1920年代起,出現了一些以商業考量的「改良戲」,例如傳統的歌仔戲在這一時期經過改良後,風靡全台,成為當時大眾流行文化,而文化劇曲高和寡,對大眾的影響反而有限。









  
看野台戲,當時流行的大眾娛樂。 「台灣新舞台」(大稻埕)-當時重要的表演場所。







圖:台灣創作歌謠的作曲家-鄧雨賢 


 




◎近代流行歌謠的興起

台灣的傳統歌謠多屬於自然衍生出來的民間歌謠,傳唱已久,不知作者何人。1917年,總督府曾蒐集各地民歌、童謠,編成《台灣的歌謠及名著故事》,成為台灣第一本歌謠選集。後來,《台灣民報》亦曾倡導整理台灣傳統歌謠。直到1943年,呂泉生才第一次以西洋的五線譜記錄了台灣傳統的自然歌謠,而呂泉生所帶領的「厚生合唱團」,也是第一個演唱台灣民謠的合唱團註3

當時的台灣在近代教育的洗禮下,培養出一些具有西洋樂理基礎的音樂人才。1930年代,因運社會的需求而開啟了台灣創作流行歌謠的時代。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在1932年問世,當時因一部中國電影「桃花泣血記」在台上映,為電影宣傳而做的宣傳歌曲,不料卻到受到民眾熱烈歡迎。

當時的「古倫美亞(Columbia)唱片公司」看好這個市場,於是將這電影歌曲灌錄成唱片,推出後銷售創下佳績。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於是網羅音樂人才,大量製作流行歌謠,因此開啟了台灣創作歌謠的年代。這個時期的台灣作詞、作曲家,創造出不少至今仍膾炙人口的歌謠作品,例如《望春風》(1933年)、《雨夜花》(1934年)等歌謠註4







圖:陳澄波作品《淡水夕照》(局部圖) 


 




◎台灣美術地域色彩的形塑

日治時代的台灣畫家,接受近代教育的洗禮,除了傳承中國繪畫以外,也加入西洋畫、日本畫的風格及技巧,進而逐漸發展出具有台灣地域色彩的美術畫風。

1927年舉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是台灣第一個大型美術展覽會,以後每年定期舉辦。主辦單位(台灣教育會,隸屬於督府文教局的外圍法人組織)的審查員主張,位於亞熱帶台灣,自然環境景色呈現獨特的南方色彩,因此不必一味追隨日本的繪畫潮流,應發展出具有台灣地域色彩的美術作品。這種宣示,使得台灣的美術受到鼓舞,朝向著重「地域色彩」(local color)的方向發展。

然而在總督府及審查員的評審規範下,日治時期的台灣畫家多以生活周遭的事物為題材,以表現台灣鄉土的地域色彩取勝,作品較少觸及社會寫實。雖然處於總督府的威權統治下,台灣畫家默默地為台灣的近代美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註5


圖:「台灣文藝聯盟」成立大會(1934年5月6日) 


 



註1:1934年5月6日,「台灣文藝聯盟」成立於台中,是台灣最早具有全島規模的文藝團體,成員公推賴和擔任為委員長,賴和固辭,於是改推張深切為委員長。隨後,《台灣文藝》於1934年11月5日創刊,前後發行16期,大量刊載當時的台灣新文學作品,幾乎網羅了全台灣的重要作家。

1935年,因《台灣文藝》逐漸偏重文藝性,注重文藝政治功能的楊逵於是結合日本左翼作家及賴和、楊守愚、吳新榮等人,於1935年11月另外創辦《台灣新文學》雜誌,至1937年6月停刊,對當時台灣文學界亦有不小的影響。

至於台灣第一本普羅文學雜誌(以勞動及無產階級為主),則是由日本作家倡導,於1931年8月發行的《台灣文學》,有台灣作家王詩琅等人加入,但由於不斷遭到總督府查禁,只發行6期就被迫停刊。

註2:台灣光復後,由於政府推行國語運動,不少活躍於日治時代的台灣作家無法學習及靈活使用中文,加上歷經二二八事件的打擊,而紛紛停止文學創作。戰後新生的一代,不諳日文,因此不易承襲或欣賞日治時代的台灣文學作品,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些作品被台灣社會所遺忘。直到1970年代,台灣文壇發生影響深遠的「鄉土文學論戰」,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作品才陸續被大量翻譯為中文。

日治時期的台灣作家,除課本所介紹的賴和、吳濁流之外,其他例如王詩琅、張我軍、楊雲萍、張文環、吳新榮、龍瑛宗、楊逵、呂赫若、楊守愚、王昶雄等。

圖:台灣畫家陳澄波作品-《嘉義街外》 

 


註3: 呂泉生,台中人,赴日本學習音樂,1943年返回台灣後,開始蒐集台灣民謠,採集《六月田水》、《丟丟銅》、《一隻鳥仔哮啾啾》等民謠,以五線譜記錄,並整編為合唱曲,製成錄音帶,以記錄及保存台灣民謠。呂泉生創作的歌謠,知名的有《搖嬰仔歌》、《杯底不通飼金魚》、《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等歌曲。

註4: 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第329篇旅記-《龍潭大池.鄧雨賢紀念銅像.台灣創作歌謠的回想》一文。


註5:日治時期的畫家中,陳澄波以《嘉義街外》入選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帝展),為台灣以油畫入選該展的第一人。廖繼春則以《有香蕉樹的庭院》入選第九回「帝展」(1928年),成為第二位入選的台灣畫家。戰後,陳澄波不幸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中遇害,他的作品《淡水夕照》於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賣會,以2.1億新台幣(港幣5072餘萬元)成交,創下台灣畫家油畫作品拍賣最高價的記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