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代鳳山縣內有兩個埤頭地名,分別是左營舊城的所在地-- 「埤仔頭」,及鳳山新城的舊地名-「埤頭」。為避免地名混淆,位於鳳山市之埤頭便改稱為「下埤頭」、「下埤頭街」或「埤頭街」。鳳山市之埤頭名稱是因聚落毗臨埤塘而建,位於埤塘之頭,故稱埤頭,該埤塘即為「柴頭埤」。


考據康熙、乾隆時期地圖及鳳山縣志中均記載埤頭地名及位置,並有「竹橋埤」、「武洛塘」、「柴頭埤」等不同時期的名稱,縣志亦曾描述柴頭埤的周長。埤頭街既因位於埤塘之頭而命名,可見柴頭埤與鳳山居民日常飲水及灌溉息息相關,埤塘範圍應顯而易見。從乾隆五十三年(1788)算起迄今,鳳山建城近220年,現今市區建物林立,早已不見埤塘跡象,究竟柴頭埤確實範圍為何,文獻所描述柴頭埤大小是否可信,柴頭埤於何時消失,又對鳳山市發展有何影響,值得現代人探討及省思。


本文先從縣志及日治時期文獻,尋找柴頭埤之相關記載,並從各式古地圖,比對柴頭埤之位置,再經田野調查及近代地圖套繪,嘗試還原柴頭埤之位置,以重建耆老對柴頭埤的敘述及市民的模糊映象。在探索過程,整理出日治時期在柴頭埤填土造地的大型建設,包括鳳山公園、鳳山神社、鳳山水道、大東公學校等。


筆者亦發現先民仰賴柴頭埤水源,發展出鳳山市的街道市集,而柴頭埤位置更影響到清代鳳山新城城池之形式。李乾朗教授於1995年研究鳳山新城殘蹟時,首先指出新城城池呈獨特的靴子形狀,異於鳳山縣舊城之橢圓形或台灣一般呈圓形、方形之城池形狀,並提出影響城池形式的可能原因。


本文將以地理方法,藉由台灣總督府地圖資料及新近製圖技術,考證柴頭埤的位置,及在清代及日治時期之變遷,並提出影響鳳山新城靴子狀城池的新見解。


 


二、左營「蓮池潭」vs鳳山「柴頭埤」
《重修鳳山縣志》(1764)1之輿地志對於”埤”及”潭”有以下明確定義:


「邑治田土乏水源,淋雨則溢、旱則涸。故相度地勢之下者,築堤瀦水或截溪流,均名日陂」。


「按潭、港匯溪澗泉流,引以灌溉;利出自然,不煩人力,故所關水利為尤大。」


以白話文解釋,低漥地以人工築堤或攔截溪流方式來蓄水,作灌溉農田之用,是為埤,如柴頭埤。低漥地因自然積水或有地下泉水,作為灌溉農田之用,是為潭,如蓮池潭。埤與潭之外形、功能相同,均是灌溉農田及兼養魚蝦,差別在於埤是人工築堤,而潭是自然形成。而舊志亦稱“埤”為”陂”,兩者相通。


《重修鳳山縣志》對蓮池潭及柴頭埤之各別敘述如下:


「蓮池潭在興隆莊,即學宮泮池。荷花甚茂,故名。康熙四十四年,知縣宋永清重濬。周圍二百餘丈,灌田二、三百甲,魚蝦之利甚多;原歸學堂掌管,近聽民採捕。然窺利者多,荷花幾盡;所當加意培植,以壯宮牆景色。」


「竹橋陂,在竹橋里,縣東二十餘里。源出阿猴林,蓄水灌田;魚蝦之利,聽民採捕。偽時築,亦名柴頭陂。」


《重修鳳山縣志》於乾隆年間所繪製之鳳山縣地圖,圖上繪出鳳山縣舊城(左營)與埤頭街(鳳山)的位置,並標示左營蓮池潭的位置及形狀,位於文廟之前,龜山與半屏山之間。但在鳳山埤頭街僅繪出街市位置,附近卻找不到柴頭埤,到底是漏繪或是認為柴頭埤不重要,值得玩味及探討。










圖1《重修鳳山縣志》之鳳山縣地圖
說明:乾隆二十九年(1764)版之鳳山縣地圖雖標示蓮池潭位置及形狀,卻未標示柴頭埤,究竟是漏繪或當時柴頭埤不重要?



光緒年間之《鳳山縣采訪》(1892)2對蓮池潭及柴頭埤,亦有不同時期的敘述,並記載了柴頭埤的周長及與曹公舊圳的關係:


「蓮水潭(舊志作蓮池潭,俗呼為蓮陂潭),在興隆里,縣西北十五里,周十里許,中有活泉,為聖廟泮池;每逢荷花盛開,香聞數里。」

「武洛塘(舊志作竹橋陂,俗呼為柴頭陂),在大竹里,縣東北里許,周五里許,源由新陂瓣,受曹公舊圳第三支,兼納一溝(崎港)一圳(寓潮埔圳)一陂(國公厝陂),西行分注一溪(東門)兩溝(內濠、外濠),溉田四十甲。」


 


三、左營「埤仔頭」vs鳳山「埤頭街」
明鄭時期之行政區劃為一府二縣,南部萬年縣之縣治,設在左營埤仔頭。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鳳山縣,亦將縣治設於興隆莊埤子頭,後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興建土城,再於道光六年(1826)修建石城,現稱為鳳山縣舊城。在乾隆五十一年因林爽文之變,鳳山縣城被攻陷,縣署被焚,待乾隆五十三年(1788)亂平後,縣城已不堪設治,乃將縣治移至大竹里埤頭街,現稱為鳳山新城,1788年亦為鳳山市建城之創始年。


左營埤仔頭之地名是因聚落位於蓮池潭之首,故名。”頭”在閩南語為”前面”或”前端”之意3。埤仔頭即是”位在埤仔前面之聚落”,由於聚落是建在水潭邊,取水及灌溉方便,遂成街市。埤仔頭現在仍為左營區之精華地區,保留有古厝大宅。


下埤頭街為今日鳳山市之舊地名,因地處交通要道,商業興盛,清代時期其街市繁華程度始終勝過左營之埤子頭,在清初即是一個商賈湊集之街市。


《重修鳳山縣志》說: 「下埤頭街在竹橋莊,縣東二十里(筆者:指在左營埤仔頭的東方10公里),五方湊集,市極喧嘩,有草店頭、草店尾、中街、武洛塘街等。」


鳳山市區舊地名既稱埤頭街,推估聚落前的柴頭埤,是個大埤塘。鳳山之柴頭埤在不同時期縣志上,尚有竹橋埤與武洛塘之名稱,均指相同之埤塘。《重修鳳山縣志》亦紀錄竹橋陂(柴頭埤)的水源來自阿猴林(指仁武鄉與大樹鄉丘陵地),明鄭時期由居民築土堤,攔截東門溪(現稱鳳山溪)而成埤,作蓄水灌田使用。


《鳳山縣采訪》更明確指出左營蓮池潭周長為十里許(筆者:即周長為5公里,一華里= 0.5公里),鳳山柴頭埤周長為五里許(即周長2.5公里),位於武洛塘山南側,西行分注東門溪(即鳳山溪)及兩溝(鳳山縣城之內濠溝與外濠溝)。


武洛塘山為現今鳳山市北門里家畜市場、高屏鐵路一帶、鳳山溪以西、博愛路以北矮丘陵。在經武路及鳳仁路路口,立有「獸魂碑」,是現今武洛塘山較容易指出的地標。依縣志記載,山丘南側為武洛塘,即為柴頭埤。


 


四、台灣堡圖上之鳳山縣舊城及新城


現今鳳山市區已無埤塘,如何找出周長為2.5公里之柴頭陂,是件值得後人探索的事。首先從日治時期官方測量之台灣堡圖(完成於1904年)來看左營埤仔頭與鳳山埤頭街之地形圖,並比較蓮池潭與柴頭埤之面積大小。


臺灣堡圖是日治時期官方所繪製之地形圖,於1898年開始測製,完成於1904年,是採三角測量及近代測量技術所完成之地形圖。在台灣堡圖測製時期,左營及鳳山地區尚未作大型建設,仍呈現清代鳳山縣城之原貌。


台灣堡圖上之鳳山縣舊城(圖2),左營舊城之城池呈橢圓狀,城池東北側因城牆圍住小龜山而有小突出。舊城北門外為埤仔頭,位在蓮池潭(堡圖上標示為蓮池埤)之前面(頭)。埤仔頭附近農田即從蓮池潭引水灌溉,埤仔頭及舊城內居民,亦從蓮池潭取得穩定之用水。歷史上蓮池潭曾有兩次官方主導之大型竣深工程,分別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鳳山知縣宋永清濬修,及道光二十一年(1842)開闢曹公新圳時,鄉紳鄭蘭等人進行大規模之浚深。


在清代時期,蓮池潭原有5公里之周長(形狀略呈長橢圓形),蓮池潭在清代時期之原始面積為75公頃,現今僅剩45公頃(約43.6甲)。對照在清代時期之柴頭埤周長2.5公里(略呈方形)及本文後文之量測,清代時期柴頭埤的面積為34.5公頃(約33.3甲),約為現今蓮池潭面積之3/4,是個大埤塘。








圖2台灣堡圖(1904年)上之鳳山縣舊城
地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地圖網站http://webgis.sinica.edu.tw/website/htwn/viewer.htm



再來看台灣堡圖上之鳳山縣新城(圖3),日治時期埤頭街已改名為鳳山街,新城之城池呈特殊的靴子狀。鳳山縣新城在1904年時,城牆及護城河仍保存相當完整,故城牆外圍繪製有曹謹在1838年建造之護城河(即縣城內濠溝),當時的柴頭埤已因淤積未浚深,埤塘範圍並不明顯,柴頭埤範圍約為縣城城牆東北側,為縣城護城河、武洛塘山、竹仔腳、過溝仔所圍繞之低窪地。










圖3台灣堡圖(1904年)上之鳳山縣新城
地圖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地圖網站http://webgis.sinica.edu.tw/website/htwn/viewer.htm



 


五、鳳山柴頭埤位置初探
將1904年鳳山縣新城之地形圖放大,如圖4,以作柴頭埤位置初探。


縣城城池內側之黑線為城牆,城牆內側地面有一馬道,城牆外側為護城河(即內濠溝)。城牆東北側與過溝仔及竹仔腳之間白色區域為柴頭埤位置。筆者研判1904年時柴頭埤已嚴重淤積,並有部分填土,地圖上埤塘中間有浮覆地,形成草地,當時柴頭埤因淤積已成濕地性質的埤塘,因此埤塘位置與界線不明顯,不如左營舊城之蓮池潭容易在地圖上辨識。圖4之上方有”武洛塘”三字,係標示位於鳳山縣城北門到外北門之間的武洛塘街,該街市在縣城建城前,因位於交通要道已成街市。柴頭埤雖亦稱武洛塘,圖上之”武洛塘”三字應指的是武洛塘街地名,為現今位於光復路與協和路之間之中正路路段。










圖4 鳳山縣新城之地圖導讀



在地圖上可看出鳳山溪早期自然河道的位置,柴頭埤形成於明鄭時期,埤頭居民依低窪地,築土堤攔阻鳳山溪(當時稱東門溪),形成人工埤塘,後因埤頭居民增加,而逐漸開發柴頭埤濕地。柴頭埤範圍有鳳山溪通過,在颱風季節時,上游鳥松鄉及大樹鄉丘陵之雨水下沖,柴頭埤水位上升,埤頭居民便將土堤掘開,讓埤水往鳳山溪下游宣洩,以免縣城附近淹水。



有時候雨水太多,鳳山溪下游宣洩不及,會造成淹大水。從日治時期鳳山老照片,可找到鳳山溪畔的柴頭埤照片,在洪汛期間,柴頭埤水面寬廣,可漫蓋鳳山溪河面。此照片景象讓人感受到柴頭埤在淹水時,看起來就像蓮池潭的埤塘景觀了。


 











圖5 鳳山溪畔柴頭埤照片
時間:民國二十年(1931)
說明:鳳山溪早期河面寬闊,並有柴頭埤蓄洪,在洪汎期,淹至光明路一帶民宅後院,背景高樓建築為三民路一帶民宅。 照片提供:洪素珠。



 


六、日治時期的鳳山街建設
日治初期高雄平原之建設著重在闢建高雄港,並以打狗港及附近哈馬星與鹽埕埔為主,鳳山街尚未作大型地景改造,因此1904年台灣堡圖上之鳳山街地形圖,係忠實記錄清代鳳山縣城的原貌,包括城牆、護城河及土地開發情形。


清代時期埤頭街因地處交通要道(台南府城與恆春瑯礄,及屏東與舊城中繼站),且鳳山附近農產豐碩,從康熙至光緒年間,一直是府城以南最熱鬧的城市5。清代縣城大東門外之東門溪(鳳山溪)可行船,貨物及移民從唐山至打狗港,換小船後上溯前鎮河,可到達東便門邊之碼頭,造就東便門附近草店尾的市集。


日治時期鳳山街之建設,始於設立鳳山支廳,及打狗至九曲堂間17.4公里鐵路的開通。鳳山車站(當時稱鳳山驛)是1907年縱貫鐵路從高雄港站(打狗站)開通至九曲堂時,所設立的車站。當時鳳山驛位址選在鳳山街城區北邊之農地,而往九曲堂之鐵路則須貫穿武洛塘山,挖取武洛塘山大量土方。鳳山驛並有製糖鐵道,可通往大寮及五甲地區之甘蔗產地,加上鳳梨工廠的建立,鳳山驛成為繁忙的貨物集散地。


大正九年(1920)日人變更台灣地方制度,設高雄州,下轄高雄、岡山、鳳山、旗山、屏東、潮州、東港、恆春、澎湖等九郡。同時廢除鳳山支廳,成立鳳山郡,以管轄鳳山街、港子(小港)庄、林園庄、大寮庄、大樹庄、鳥松庄,並興建鳳山郡役所(位於光遠路388號,現為高雄縣警察局位址),鳳山街則興建鳳山街役場(位於曹公路23號,為舊鳳山市公所位址,現為市立中心圖書館)。在此時期,陸續興建了鳳山神社、公會堂、郵便局、圖書館、法院出張所等公共設施。


從1928年鳳山街地形圖(如圖6),可看出從1904到1928年鳳山街之地形變遷。此時期鳳山街因闢建火車站,開闢現今的曹公路,並拆除北側城牆與城門,以使城區與鳳山車站連成一氣。另一大的改變為現今黃埔軍校位置,因設立七四步兵部隊及八四重輜部隊,開闢現今的中山路,並拆除西門及大東門。此兩項建設使鳳山街城區向外擴展,逐步拆除城牆、城門,並廢除部分護城河。眾多開發案需要新生土地,不可避免移向柴頭埤濕地,導致柴頭埤地貌大幅變化。










圖6? 日治時期1928年鳳山街地圖
資料來源: 日治時期二萬五千分一地灣地形圖,遠流出版社(1998年)



 


七、柴頭埤於日治時期的變遷
將1928年鳳山街地形圖放大,如圖7,可再深入探討柴頭埤的變遷。










圖7日治時期柴頭埤變遷之地圖導讀



柴頭埤在日治時期的變遷,初期先填土開闢鳳山公園,再至打狗到九曲堂鐵路工程動工時,當時挖掘土方之最佳填土區域為柴頭埤濕地,解決棄土問題,並增加新生土地。此時期的武洛塘山均是墓地,山丘西側建了鳳梨罐頭工廠(日治時期鳳山街共有五座工廠)。當時武洛塘山僅有墓地及一座鳳梨工廠,而現今武洛塘山殘餘山丘之肉品市場、北門公園及清潔隊等公共設施,均是鳳山市公所時期所建。


日治時期武洛塘山之土石均搬運到柴頭埤,所興建的大型公共建設包括鳳山公園、鳳山水道、鳳山神社、大東公學校等。


(一)鳳山公園
日治時期柴頭埤最先填土區域,為鳳山市民印象中的”鳳山公園”,公園位於經武路與光明路交口之北側,位置如圖7所示。據鄭溫乾考據,鳳山公園為日治時期挖掘武洛塘山的泥土,利用輕便軌道車搬運土方,在柴頭埤畔闢建鳳山市的第一座公園,一直沿用至光復後6。老一輩的鳳山市民都稱此為「鳳山公園」,公園內有運動場,光復以後廢除運動場及公園,部分用地改建為「第二市場」。


經筆者查證日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鳳山公園早在1905年以前即開闢完成,比鳳山車站完成時間(1907年)還早,應屬於鳳山支廳時期(1896-1899)所建之公共建設。台灣日日新報於1905年報導,鳳山廳於1905年11月25日在鳳山公園,舉行日英同盟祝賀會,參加會員有三百數十名,舉辦了擊劍、競走、角力比賽,並有樂隊、舞蹈表演及煙火餘興,會後有三台花車遶街,報導的結語是”其扮裝之美樣,自鳳山開闢以來,誠未曾有之祝典也”7


(二)鳳山神社
日治時期1920年成立鳳山郡後,郡役所開始建造公共設施,如神社、公會堂、郵便局等。鳳山神社的位址選在柴頭埤上,位於鳳山圳(縣城外壕溝)南側的填土區域。依《鳳山郡要覽》記載,鳳山神社建造於昭和八年(1933),昭和十年(1935)七月舉行鎮座祭8。神社地基為武洛塘山之土石,座北朝南,神社前有鳥居。


為因應神社的參拜,日人建造通往神社的便道(約在經武路位置)。鳳山街居民前往參拜神社時,先往柴頭埤下方走,兩側是稻田,走上參拜道路上,小道兩旁是鳳凰樹,鳥居及神宮位於小土坡,山坡樹林蒼鬱,以營造朝拜時之莊嚴肅穆情境。神社舊位置在靠鳳山醫院與中正公園圍牆邊,仍存在兩棟廢棄日式平房,據鳳山當地耆老之說,那曾是日本住持和尚的住家,當時是攜家帶眷的。


從日治時期鳳山老照片可找到鳳山神社照片,神社建在柴頭埤填土的小山坡上,鳳山神社已於1960年代拆除,現址改建鳳山醫院。在蓋醫院時,雖然原神社之土坡已作剷低,現今鳳山醫院之地勢,仍比醫院東側的中正公園高出1.8公尺。










8 位於柴頭埤之鳳山神社老照片


日治時期之鳳山神社建在柴頭埤填土小土坡上,神社座北朝南,設有神宮及鳥居。神社於1960年代拆除,現址為鳳山醫院。(照片來源:《鳳山郡要覽》,昭和11年版(1936),及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三)鳳山水道(自來水廠)
日治時期的鳳山街役場(鳳山市公所前身)於1932年在柴頭埤畔,填土興建鳳山水道(自來水廠),現址為自來水公司鳳山服務所,位於光復路11號。當時廠區興建了氣曝塔、過濾池及水塔,供應鳳山市居民飲用自來水,水源則取至柴頭埤的兩個地下集水井。日治時期的官方文獻《鳳山郡要覽》,為彰顯自來水建設重要性,將當時之鳳山水道照片列入文獻中,如圖9。


經現地位置比對,《鳳山郡要覽》之鳳山水道照片,是由鳳山神社的方向拍攝。在鳳山水道於1932年10完工時,毗臨的鳳山神社尚未興建(神社於1933年開始興建),因此照片前方的土丘,是未興建鳳山神社前的土丘(尚未種樹),此為柴頭埤的填土區域。












圖9 日治時期柴頭埤畔之鳳山水道照片
說明:日治時期之鳳山水道建在柴頭埤畔,以柴頭埤之地下集水井作為水源,原水以唧筒抽水至廠區後,經氣曝、沈澱、過濾等程序,再將自來水抽上高架水塔,提供鳳山居民飲用水,廠內設施尚包括唧筒室、員工宿舍、辦公室、倉庫等。照片前方的土丘,是未興建鳳山神社前的土丘,此為柴頭埤的填土區域。照片拍攝時間研判為1932年。
(照片來源: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筆者從台灣總督府檔案中,找到1933年之鳳山水道市區鐵管配置圖,原圖以兩千分一縮圖方式,繪製鳳山水道及鳳山街自來水管線位置圖,如圖10。當時自來水廠之廠區內建有唧筒井、唧筒室、噴水池(即氣曝塔)、四個相連的過濾池、及高架水塔。重要發現是當時的水源是來自柴頭埤的地下集水井(原圖上標示第一集水井及第二集水井),集水井位置經筆者作地圖套繪,第一集水井位於鳳山市公所之南側住宅區內(即今光遠路麥當勞的後方),另一個位於國父紀念館北側。有趣的是自來水廠雖稱為水源地,真正的水源不在水廠內,而是柴頭埤的地下集水井。

















圖10 鳳山街自來水廠位置圖
時間:民國二十二年(1933)
說明:上圖為原始圖檔的部分區域(資料來源為台灣總督府檔案),下圖為經套繪之位置圖。日治時期鳳山水廠的水源取至柴頭埤之兩個集水井。第一集水井位於鳳山市公所之南側住宅區內(現今光遠路麥當勞的後方),第二集水井位於國父紀念館北側,鳳山水廠為自來水公司鳳山服務所前身,位址為光復路11號。(製圖者:廖德宗 2007)



(四)大東公學校(大東國小)
日治中期鳳山街成為高雄州之衛星城鎮及農產品加工區(稻米、甘蔗、鳳梨),市區人口逐建增加,引用鄭水萍彙整之日治時期鳳山人口統計資料,鳳山街人口在1920年為5706人,1935年為9981人,到了1940年則為12400人9,在20年內人口增加2.2倍。此時期鳳山街的公共建設移向光明路北側之低窪地,經填土後,闢建鳳山第二所公學校-大東公學校。


日治初期鳳山公學校(成立於1898年)位於縣城內,為現今鳳山國小前身,後因市區人口增加,1938年在柴頭埤上建立大東公學校,即大東國小前身。整個學校基地是日治時期填土而成,現今大東國小地勢仍高於周遭的道路路面。從日治時期老照片可找到1946年鳳山大東國小之畢業照,校址位在《鳳山縣采訪》所描述之柴頭埤範圍內。










圖11 鳳山大東國小畢業照
時間:民國三十五年(1946)
說明:鳳山市大東國小創校於1938年,日治時期為為大東公學校,校址位於柴頭埤範圍的南側。照片上的日式教室已改建成新式教室。此照片是現今光遠路之方向,由北向南拍照。 照片提供:洪素珠。



 


八、柴頭埤於民國時期的變遷
日本戰敗投降,台灣光復1945年行政組織調整,改稱鳳山鎮,隸屬於高雄縣。1970年鳳山鎮人口超過十萬人,升格為縣轄市,成立鳳山市公所。


民國時期柴頭埤最大的地貌改變為興建中正公園,中正公園創建於1981年,位於大東國小對面,經過多年綠美化,林木蒼鬱,公園內的設施包括老人活動中心、百榕園、各式休憩涼亭等,及相臨的國父紀念館、慈恩圖書館、縣立圖書館,是市內休閒好地方。


鳳山市公所舊址原位於曹公路,是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之鳳山街役所改建,舊址沿用達八十年,因空間不敷使用,於2001年選擇市衛生所舊址,擴建新的辦公大樓(經武路30號)。現今鳳山市公所之位置亦屬於柴頭埤範圍。


高雄都會區捷運系統橘線路網,於2003年3月在國父紀念館前廣場舉行高雄縣段之開工典禮,捷運橘線均屬於地下潛盾工程,預定於2008年底通車。在鳳山市區的捷運車站有四處,為自由巿場站(自由路)、鳳山站(光遠路、中華街口)、大東站(國父紀念館)、鳳山國中站(中山東路)等,其中大東站站體是建在古埤塘的下方。


鳳山市工商發達後,鳳山溪水質遭受污染,沿岸景觀遭到破壞,縣府於2004至2006年進行鳳山溪流域整治工程,以污水截流與人工濕地淨化鳳山溪水質,進行兩岸綠美化,中正公園及百榕園改造,及人行景觀橋興建,以改善鳳山溪沿岸景觀,並興建防汛道路及休閒步道設施,且在中正公園臨鳳山溪處,興建一處人工濕地。


 


九、柴頭埤的範圍考證
柴頭埤是個歷史地名,鳳山市相關文史多會提到柴頭埤。鳳山縣采訪說: 武洛塘(柴頭陂),在大竹里,縣東北里許,周五里許(2.5公里)。以下為柴頭埤位置的考證。


〈一〉柴頭埤與鳳山縣城之地理關係
鳳山新城建城時以環竹圍城,並無城牆。鳳山知縣曹謹於道光十八年(1838)增修鳳山新城,濬渫濠塹,廣一丈二尺(3.84公尺),深一丈一尺(3.52公尺),周1120丈(3584公尺),內壕溝位置即為護城河。同年並在6座城門上建城樓,築砲台6座。縣城城牆是咸豐四年(1854)參將曾元福所建造之土牆,高8尺(2.56公尺),寬2尺(0.64公尺),上無雉堞,周長如內濠溝1120丈(3584公尺),牆外仍植刺竹。因此依照史籍記載,鳳山新城有三圈之防衛設施,縣城內由城牆圍住(第一圈),城牆外圍是刺竹(第二圈),刺竹外圍為護城河(第三圈),東側護城河的外圍則是柴頭埤。


柴頭埤為明鄭時期修築,在清代時期逐漸淤積,界線模糊,對當時的官方輿圖製作者而言,因範圍難以界定,乾脆不標示柴頭埤的形狀。故在清代輿圖如康熙台灣輿圖(1696年)、雍正台灣輿圖(1727年)、乾隆台灣輿圖(1756年)均未繪製柴頭埤的形狀,僅記錄下埤頭街的地名。對照於左營舊城,清代各時期之輿圖均不會漏掉舊城旁的蓮池潭10。???


清代水利專家在繪製曹公圳位置圖時,因柴頭埤為重要儲水埤塘,須將柴頭埤的形狀繪製出來。1905年《台灣土地慣行一斑》11之曹公舊新圳概圖,如圖12,即特別繪製當時之柴頭埤形狀。將圖12鳳山縣城部分放大,可看出縣新與柴頭埤的相對位置及形狀,如圖13。筆者研判此圖應是日本人1905年依所照蒐集到的清代地圖,描繪而成,不是原創者,因為在1904年完成的台灣堡圖,其圖上已有準確圳道及埤塘位置,故推估日本人應不會另繪製一張概圖。


此圖之柴頭埤的位置,是屬於清代後期的柴頭埤位置及形狀,也是筆者田野調查時鳳山市老一輩市民所描述的位置。老一輩市民被問到是否知道柴頭埤位置時,大多回答是位在現今博愛路與鳳山溪交界之鳳大餐廳(博愛路425號)東側,連接瑞興國小(博愛路271號)附近之埤塘,現在已被填掉,在蓋房子了。










圖12 曹公舊新圳概圖
地圖來源:1905年《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圖13 曹公舊新圳概圖之埤頭城及柴頭埤(此圖為圖12之局部放大)
地圖來源:1905年《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二)柴頭埤實地位置考證
筆者比對日治時期地圖與近代地形圖,並作田野調查,再以近代衛星影像為底圖,繪製出柴頭埤位置圖,如圖14所示,並放大列於附錄中。










圖14鳳山柴頭埤位置圖
說明:淺藍色範圍線為鳳山縣采訪冊所記錄之柴頭埤位置,紅色線為縣城城牆。
製圖者:廖德宗2007.04,衛星照片來源為Google earth影像



 















柴頭埤之位置說明如下:



1.



柴頭埤西側及南側是臨縣城的護城河,從1904台灣堡圖可看出城牆、內壕溝、柴頭埤相對關係。西側從現今第二市場往東北方向延伸至鳳山醫院,南側邊緣則是光明路。地勢上,從市中心走光遠路向東往鳳山溪,經過花園街,光遠路即明顯下坡,待通過鳳山溪後,路面才緩升。由於三民路為山脊線,經武路或大東一路從南向北通過三民路是上坡,通過光明街時,道路明顯為下坡路段。因此研判光遠路/花園街、經武路/光明路、大東一路/光明路之路口均是柴頭埤界線。



2.



柴頭埤北側臨武洛塘山,東北側現為博愛路539巷,539巷南邊是鳳山圳(外壕溝),鳳山圳南側的老人活動中心及鳳山醫院均在柴頭埤範圍。地勢上,鳳山圳北側之住宅區其高程明顯高出南側中正公園2公尺。



3.



柴頭埤東側屬於鳳山溪之溢流區域,東北側界線通過瑞興國小運動場之西南角,東側界線臨竹子腳舊部落,東南側界線則臨過溝仔舊部落。從地勢看,瑞興國小校地西南側土地,明顯是填土而成,國小西南側圍牆之地基高過瑞興路約1.5公尺,可見瑞興國小部分校地亦為柴頭埤範圍。



因此現今鳳山溪以西之老人活動中心、鳳山醫院、鳳山市公所、國父紀念館、大東醫院、大東國小、中正公園,及鳳山溪以東之至善天下大樓、瑞竹社區活動中心等,均屬於柴頭埤範圍。






































圖15 位於博愛路與鳳山溪旁之鳳大餐廳,其北側小山坡為武洛塘山殘跡,此處為柴頭埤北側位置。(拍攝者:廖德宗 2007.03)



圖16 瑞興國小填土蓋校園,國小西南側靠瑞興路之圍牆,地基高出路面1.5公尺,此處為柴頭埤東北側界線。(拍攝者:廖德宗 2007.03)







圖17 ?鳳山市中正公園開發於1980年,並於2006年闢建人工濕地,此處濕地位於柴頭埤中心位置。(拍攝者:廖德宗 2007.03)



圖18 鳳山溪東側之集合住宅(永信建設),蓋在柴頭埤位置上,該住宅區為柴頭埤東側位置。(拍攝者:廖德宗 2007.03)







圖19 高雄捷運橘線大東站位址為柴頭埤位置,車站站體建在古埤塘的下方。(拍攝者:廖德宗 2007.04)



圖20 大東國小是日治時期1938年在柴頭埤填土闢建之小學,操場地勢高於大東一路。(拍攝者:廖德宗 2007.04)







圖 21熱鬧的第二市場,早期為鳳山公園,日治時期在柴頭埤填土而成,此處為柴頭埤西側位置。(拍攝者:廖德宗 2007.04)



圖 22 大東一路經過光明路,向南往三民路,路口開始上坡,光明路剛好是柴頭埤南側邊界。(拍攝者:廖德宗 2007.04)







圖23 光明路北側的內壕溝屬於柴頭埤範圍,此為內壕溝雨水排放至鳳山溪德位置。大樹為東便門北側之大榕樹。(拍攝者:廖德宗 2007.03



圖24過溝仔北側臨鳳山溪之大樓,地基比周遭高2公尺,剛好建在柴頭埤東南側位置(拍攝者:廖德宗 2007.03)



(三)丈量柴頭埤
筆者以考據之柴頭埤範圍線,利用電腦製圖技術計算尺寸,其周長是2.55公里,約莫與鳳山縣采訪所說柴頭埤周長為五里許(即周長2.5公里)相符,面積經量測為34.5公頃,相當33.3甲。以該柴頭埤範圍線,套繪到1904年台灣堡圖及1928年地形圖,可印證該範圍均屬於濕地。


可見鳳山縣采訪所敘述柴頭埤之周長,在清代曾作過丈量,非概略尺寸。采訪的文字描述加了一個”許”字,研判是因埤塘的自然界線模糊,難作準確丈量,故曰”許”。


(四)看到柴頭埤的水面,才能相信柴頭埤是個”埤”
對於未經歷過柴頭埤淹大水的現代人,實在難以相信鳳山市區有個大埤塘,甚至質疑埤頭街的地名。一般認為,鳳山市區既然未能看到埤塘的水面,怎能相信以前有個柴頭埤呢?簡炯仁於2002年探討下埤頭街是鳳山縣最大街市時,亦提出鳳山市是否有大水潭的合理疑問12


要重現柴頭埤之地理原貌,勢必要找到水塘或濕地形式,才能有說服力。筆者於2007年一個巧合機會,找到1940年代的鳳山地區航空照片,那是二次大戰美軍轟炸高雄地區前,偵察機所拍攝的照片,原始影像典藏在工業技術研究院,底片由中央研究院掃瞄並上網。筆者以google earth軟體作相關地圖套繪後,可重現從空中俯看1940年代柴頭埤濕地的原貌,如圖25。此圖並放大列於附錄中。


圖25之底圖為黑白影像,黃色線為鳳山市都市計畫道路,紅色線為鳳山縣城城牆位置,藍色線為柴頭埤範圍線,線條皆為利用電腦科技所加繪。


水面及樹林在航空照片是呈深黑色,照片中可清楚看到1940年代的鳳山圳,位在鳳山神社北側,水量豐沛。航照中之國父紀念館(1977年建造)及中正公園(1981年開闢)原址仍是濕地。在現今鳳山市公所到鳳山醫院(原鳳山神社)位置當時已作填土,航空照片可約略看到城區通往神社之道路,及道路兩旁茂密的鳳凰木行道樹。日治時期鳳山街役場並在柴頭埤濕地開挖深水井,供作鳳山水道(自來水廠)之水源。
1940年代的大東公學校是一塊填土高地,公學校西側的大東一路(當時尚未開闢)仍是低漥地。日治時期的七四步兵部隊之軍營,與現今陸軍官校之校舍位置幾乎未改變。










圖25 1940年代柴頭埤之位置圖
說明:從1940年代航拍影像,可從空中看出柴頭埤濕地的早期原貌,淺藍色範圍線為鳳山縣采訪冊所記錄之柴頭埤範圍,紅色線為縣城城牆。製圖者:廖德宗2007.04。採用工具Google Earth軟體,航拍影像典藏-工業技術研究院,掃瞄-中央研究院,原始影像為1940年代美軍偵察機航拍影像。



 


柴頭埤對鳳山新城城池形式的影響


(一)鳳山新城城池形式的獨特性
李乾朗教授於1995年研究鳳山新城殘蹟時,指出鳳山新城之城池呈靴子形狀,不僅異於左營舊城,更與台灣其他清代城池不同。為解釋城池的特殊形式,李(1995)提出三個因素(交通動線、土質軟硬、及風水因素),可能是造成鳳山新城建造成獨特的靴子形狀的原因13。台灣古城之城池,僅有台北府城是經規劃築城,其城池呈長方形,其餘多呈不規則形狀,並以圓形居多,主要是城池大多遷就既有聚落及周邊地理環境,且工程建造較省經費。李乾朗在1999年之《古蹟入門》書中,亦繪製出台灣城池形制規模之比較示意圖,如圖26。從台灣清代城池形式的比較,更凸顯出鳳山新城形狀之獨特性14










圖26 台灣城池形制規模示意圖
(資料來源:1995年《古蹟入門》遠流出版公司。示意圖出自《古蹟入門》第20頁)



(二)位在柴頭埤西南側高地之埤頭街
先民在明鄭時期來到鳳山市(埤頭),看到鳳山溪周遭土地肥沃,利於灌溉,往下游可行船至丹鳳澳(高雄港),便將鳳山溪低地,依地形築堤成埤(柴頭埤)。在埤塘西南側有一丘陵地,形勢略成L狀,適合定居,先民便開始建屋,因聚落是毗鄰柴頭埤而建,故稱埤頭。清代之埤頭因位於阿猴(屏東)至舊城(左營),及台南府城至瑯橋(恆春)之要道,形勢開闊,利於貨物集散,五方湊集,遂成清代鳳山縣最繁榮的街市。


鳳山市地形屬於鳳山丘陵之邊緣及高雄平原,且大都屬於平原,平原高度大多在海平面16公尺至5公尺之間,大約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15。從鳳山新城範圍之細部地勢來看,城區丘陵地是由武洛塘山向西南延伸,丘陵的山脊線起點在光復路與中正路交叉口,沿著中正路向西南延伸,地勢高點位在中正路及三民路交口(L形中點)(當地稱為”三角通”的位置),此高處的西北側建造鳳山市雙慈亭(大廟),是風水寶地。山脊線由中正路轉三民路向東南延伸,從三民路到了打鐵街,地勢才下降至鳳山溪。此山脊之丘陵地是埤頭最早開發的地點,造成內北門街、登瀛街、大廟口街、中和街、草店尾街等街市(以上五個街市位於中正路及三民路)。










圖27? 鳳山新城地勢圖
說明:鳳山新城是建在高度為11至13公尺等高線之丘陵地,圖上數字為高程點(以海平面起算之高程)。縣城東北側之柴頭埤,歷經日治及民國時期的填土造地,推估填土1.5公尺至2公尺。製圖者:廖德宗2007.05,高程點來源為鳳山市公所測置之一千分一地形圖。



從現今鳳山市公所測製的千分之一地形圖之高程點來看,山脊線最高點位於中正路與三民街之路口,高程為13.4公尺(以海平面起算),縣城城牆之高程在縣城北側及西側是12.5公尺,在東南側靠柴頭埤之高程為11.5公尺至10.5公尺,而鳳山溪溪底高程為7.8公尺。筆者研判柴頭埤在日治時期未填土之前,高程約為8.9公尺(研判自然濕地比溪底約高1公尺)。以地形來看,鳳山新城就建在高度為11至13公尺等高線之丘陵地上。


(三)地形高度及柴頭埤位置是影響城池形狀的因素
縣城城池的靴子形狀,是將原有街市圍起來的形狀,也就是L形的丘陵地,是遷就既有聚落及自然環境所形成的結果。因為縣城的東北側是柴頭埤,無法圍入縣城內,才形成靴子狀的城池形式。若是把縣城居民生活取水所需之柴頭埤看成縣城一部份,縣城城池東北角所缺之1/4區域,均屬柴頭埤的範圍。


因此鳳山縣城的靴子狀城池,是受地形高度及柴頭埤位置等兩個因素所影響,而不是李(1995)提出三個可能因素(交通動線、土質軟硬、及風水因素)。


(四)埤頭街建城的坎坷歷史
埤頭街建城的歷史在鳳山縣采訪冊敘述得很清楚,鳳山縣的縣治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在左營埤子頭,並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建土城。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林爽文之變,鳳山縣城被攻陷,縣署被焚,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縣治才不得不遷往鳳山埤頭街,並採克難方式,僅在縣城範圍以刺竹圍城,並無城門或城牆設施。16年後的嘉慶九年(1804)知縣吳兆麟到任,才建造六座城門。但在城門建造後2年,嘉慶十一年(1806)吳淮泗攻陷埤頭,使得清廷覺得埤頭不安全,遂於嘉慶十七年(1812)決定將縣治遷回左營,並於道光五年(1825年)在左營建造嶄新的石城。後因諸多因素,新城與舊城有遷移爭論,但縣治始終未遷回舊城,一直在埤頭16
17


曹謹於道光十八年(1838)增建城門門樓及砲台,濬渫濠塹(內壕溝及外壕溝),解決埤頭街之灌溉及排水問題。在曹謹任縣令時,左營舊城之石城已建造完畢,但仍有許多缺點。在咸豐元年(1851)朝廷經檢討及勘察,決定以鳳山新城為縣治,不再搬回左營舊城18


到了咸豐四年(1854)參將曾元福才建造土牆,高8尺(2.56公尺),寬2尺(0.64公尺),上無雉堞,周長如內濠溝1120丈(3584公尺),牆外仍植刺竹。此夯土疊砌之城牆,曾於光緒18年(1892)發生倒坍,當時知縣李淦命業戶捐款重修。


由於1788年埤頭街建城是在兵荒馬亂時期,清廷原先並未打算將縣治長久設在埤頭街,因此鳳山新城之城池位置的選定,未進行官方的風水堪輿。不若左營舊城左右兩側有龜山、蛇山,符合形勝風水之吉地寶穴。清代選定埤頭街為縣治的原因,主要考量經濟層面,即當時埤頭街的居民最多,商業發達,位於交通要道。


十一結語
鳳山市從乾隆五十三年(1788)建城,到2008年剛好建城220年,在清代歷史中,埤頭街有長達107年期間(1788-1895年)是鳳山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管轄的區域包括現今高雄縣市、屏東縣及台東縣。鳳山新城留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如縣城內的十五街市及其經濟活動等,尚待後續深入挖掘。


探討柴頭埤的變遷,自然體會到一個自然埤塘的消失,帶來區域淹水的負面效應,柴頭埤的消失歷程即是一個典型案例。在田野調查時,當鳳山耆老看到日治時期柴頭埤淹大水的照片時,特別提醒1959年八七水災,鳳山大水曾淹到天公廟前面。近年鳳山市東門地區下游淹水,及縣府整治鳳山溪排水的各種困難,均與填平柴頭埤有關。現代人應記取教訓,保存自然埤塘的涵養水源及滯洪機能,以維持環境的永續經營。


現今柴頭埤的地理概念,僅是老一輩市民的模糊映象,原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埤塘,經前人過度開發,逐步變遷為農田、公共設施、建地及公園。鳳山市公所於1980年所開闢的中正公園,原以綠地為主,縣府在2006年闢建一塊人工濕地。此濕地位置剛好落在柴頭埤中心位置,在220年前原本就是一片濕地,令人有反璞歸真的感覺。筆者建議”中正公園”可另命名為”柴頭埤公園”,以增加市民的鄉土意識,並瞭解柴頭埤的文史及舊地名「埤頭街」的由來。


埤頭街建城是在兵燹時期所作的倉促決定,未作完整的規劃,鳳山新城之城池,乃順應既有聚落及埤塘位置,形成獨特全台的靴子形狀。此靴子狀的城池,取決於埤頭街的地形高度及柴頭埤位置,並已成為鳳山市的文化遺產。














2007年柴頭埤位置圖
說明:從衛星影像,可俯看消逝的柴頭埤位置範圍。淺藍色範圍線為鳳山縣采訪冊所記錄之柴頭埤位置,紅色線為鳳山縣城城牆。製圖者:廖德宗2007.04,衛星照片來源為Google Earth影像


 





1940年代柴頭埤位置圖
說明:從1940年代航拍影像,可從空中看出柴頭埤濕地的早期原貌,淺藍色範圍線為鳳山縣采訪冊所記錄之柴頭埤範圍,紅色線為縣城城牆。製圖者:廖德宗2007.04。採用工具Google Earth軟體,航拍影像典藏-工業技術研究院,掃瞄-中央研究院,原始影像為1940年代美軍偵察機航拍影像。


引用網址: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71/journal_park714.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